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35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docx

精选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2.揭示课题

师:

刚才我们所做的口算第一个加数都是几?

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题目同学们已经会算了,那么5、4、3、2加几的题目怎样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师:

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

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

(板书:

问:

得数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1)

(2)

想:

所以:

问:

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

(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

(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

师:

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

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

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

板书:

师:

请你试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师:

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书:

(1)

(2)

想:

所以:

3.比较算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

做上述进位加法的题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全班交流.(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较小数凑成10没有较大数凑成10容易,因此要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4.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问:

你是怎么算的?

(这时,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第二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叙述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

你是怎么算的?

2.

学生分组完成.同桌一组,一人做大数加小数的题目,另一人做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做完以后,互相说悄悄话.(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以后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组的两道题加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了,只要用凑10法把大数加小数的题目算出来,和它相对应的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了.)

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每图说一道,写一道.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4人一组)

5.

原有又买来

一共有

7个

6个

()个

5个

8个

()个

9根

8根

()根

先指导学生看图:

第一栏,一班有皮球7个,二班有皮球6个,一共有几个,算好以后填在()里.第二栏、第三栏,由学生叙述.

6.填未知加数.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比较简便?

五、游戏:

找朋友.

学生每人手拿一张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在音乐声中找朋友(得数相同为朋友).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课题: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8+6=7+6=

6+8=6+7=

9+6=8+7=

6+9=7+8=

2.口算:

6+5=7+4=7+6=

7+5=8+4=8+6=

8+5=9+4=9+6=

9+5=9+3=9+8=

8+3=9+2=9+7=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这次的计算,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

(能)好!

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教学例1:

5+6=□5+8=□【演示课件5、4、3、2加几】

(1)老师板书:

5+6=□

师问:

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

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师说:

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

5+8怎样想?

板书:

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

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

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

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

好!

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2.教学例2:

4+7=□3+9=□【演示课件5、4、3、2加几】

(1)板书:

4+7=□

师问:

这道题,你怎样想?

想:

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师说:

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2)板书:

3+9=□

指名说:

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

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

(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

(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

(想大数加小数)对!

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师问:

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1)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7=4+8=3+8=

5+9=4+9=2+9=

师说:

你们想得很好,这6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

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

怎样想.

(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6+5=8+4=

3+8=5+6=4+8=

9+2=7+5=7+6=

2+9=5+7=6+7=

7+4=9+3=8+5=

4+7=3+9=5+8=

2.听算:

4+8=3+8=6+7=

2+9=5+7=8+9=

4+7=4+9=5+6=

3.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133+()=12

4+()=124+()=13

5+()=145+()=12

2+()=116+()=14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10-7=4+8=

13-3=5+9=10-9=

2+9=3+8=4+7=

4+9=3+9=5+8=

5.看图列式计算:

6.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板书设计

典型例题

☆例1.3+8=9+2=()+()

分析:

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还有7+4、6+5、10+1

解:

答案不唯一.

如:

3+8=9+2=(5)+(6)

例2.()里最大能填几?

分析:

此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会逆向思维.如,先想,因为,要保证,()里的数只能填比5小的数,在比5小的数当中,4最大,所以()里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从前往后数排第4,从后往前数排第9,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据题中给的两个已知条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后面的8人以及小明这三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还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从前数到小明处的4名同学,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8名同学,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同理也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3和9两部分组成的,即.

还可以用题中的两个条件相加,因为4里面已经包括小明了,9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还要减去1.即:

答案:

选题角度:

本例题主要考查9加几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4.在○里填上3、4、5、6、7,使每条线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分析:

左边一条线和下边一条线的第一个数是2,第二个数应选较大的,否则右边一条线三个数的和将大于12.因此,左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则数字将重复选用),下边的第二个○里则填6或7,这样再选第三个数,使三个数相加得12.再将最后剩下的5填入右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这条线的三个数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动

游戏:

共同浇开智慧花

游戏目的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游戏准备

由5个花瓣组成的智慧花,每个花瓣上都有一个算式(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几的题目).如图:

游戏过程

1.教师把组成每朵花的5个花瓣分别发给5人小组,每人做一道题,做完之后陆续到前面贴花瓣.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哪组贴得又对又快,哪组获胜.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