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543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docx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完整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K+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放在火上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过滤黄色的光)

火焰呈紫色

Na+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放在火上烧

火焰呈黄色

Mg2+

加入OH-(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Mg(OH)2],沉淀不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

Al3+

加入NaOH溶液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Al(OH)3],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Al(OH)3+OH-→AlO2-+2H2O)

Ba2+

加入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BaSO4),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Ag+

①加入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

生成白色沉淀(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加入氨水

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Fe2+

①加入少量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Fe(OH)2],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OH)3](4Fe(OH)2+O2+2H2O→4Fe(OH)3)

②加入KSCN溶液

无现象,再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Fe3+

①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②加入NaOH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①加入NaOH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Cu(OH)2]

②插入铁片或锌片

有红色的铜析出

NH4+

加入强碱(浓NaOH溶液),加热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H+

①加入锌或Na2CO3溶液

产生无色气体

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甲基橙

变红、变红、变红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去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OH-

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

变为红色、蓝色、蓝色、蓝色

Cl-

加入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AgCl)。

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Br-

 

①加入AgNO3溶液

生成淡黄色沉淀(AgBr),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加入氯水后振荡,滴入少许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层(下层)呈橙红色

I-

①加入AgNO3溶液

生成黄色沉淀(AgI),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加入氯水后振荡,滴入少许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加入氯水和淀粉试液

溶液变蓝

SO42-

先加入HCl再加入BaCl2溶液(加H+防CO32-干扰;加HCl防Ag+干扰;不用HNO3防SO32-干扰)

生成白色沉淀(BaSO4),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SO32-

①加入盐酸或硫酸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BaCl2,生成白色沉淀(BaSO3)

该沉淀可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S2-

①加入盐酸

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Pb(NO3)2试纸变黑

②加入Pb(NO3)2溶液或CuSO4溶液

生成黑色的沉淀(PbS或CuS)

CO32-

①加入CaCl2或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将沉淀溶于强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②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原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HCO3-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原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NO3-

向浓溶液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

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O2)

AlO2

加入HCl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Ps:

红色字为较好方法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1074-2021

项次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3

水准仪或

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10

±5

尺量

柱、墙、梁

+4、-5

±3

4

竖向模板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6

3

经伟仪或

吊线、尺量

大于5m

8

5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2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

2

方尺、塞尺

顺直

--

2

线尺

8

预埋铁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2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10、0

+5、0

1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5

拉线、尺量

尺寸

+10、0

+5、0

11

门洞窗口

中心线位置

--

3

拉线、尺量

宽、高

--

±5

对角线

--

6

12

插筋

中心位移

5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10、0

13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2

尺量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1074-2021

项次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5

±5

尺量

±10

±10

2

受力主筋

间距

±10

±10

尺量

排距

±5

±5

弯起点位置

20

±15

3

绑扎钢筋网片

长、宽

±10

±10

尺量

连续5个间距

网格尺寸

±20

±10

4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5

尺量

柱、梁

±5

±3

墙、板、壳

±3

±3

5

不等强直螺纹接头外露丝扣

直筒外露整扣

1个

≯1个

目测

直筒外露班扣

--

≯3个

6

梁、板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

入支座、节点搭接

--

+10、-5

尺量

入支座、节点锚固

--

±5

7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10

尺量

8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3

尺量

水平高差

+3、0

+3、0

9

钢筋电弧焊连接焊缝

宽度小于不等0.7

--

+0.1d、0

量规或尺量

厚度小于不等0.3

--

+0.2d、0

长度

--

+5、0

10

电渣压力焊焊包凸出钢筋表面

≥4

≥4

尺量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1074-2021

项次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10

尺量

独立基础

10

10

墙、柱、梁

8

5

2

垂直度

层高小于等于5m

8

5

经伟仪

吊线

尺量

层高大于5m

10

8

全高(H)

H/1000、且≤30

H/1000、且≤30

3

标高

层高

±10

±5

水准仪、尺量

全高

±30

±30

4

截面尺寸

基础宽、高

+8、-5

±5

尺量

柱、墙、梁

宽、高

+8、-5

±3

5

表面平整度

8

3

2m靠尺、塞尺

6

角线顺直度

--

3

拉线、尺量

7

楼梯踏步

板宽度、高度

--

±3

尺量

8

电梯井筒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20、0

经伟仪、尺量

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H/1000、且≤30

9

阳台、雨罩位移

--

±5

吊线、尺量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5

10

尺量

11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3

尺量

预埋螺栓

5

+5、0

预埋管

5

3

 

砌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1074-2021

项次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轴线位置

10

10

尺量

2

标高

基础顶面

±15

±10

水准仪或

拉线尺量

楼面

±15

±15

3

垂直度

每层

5

5

经纬仪

吊线、尺量

全高

≤10m

10

8

10m

20

15

4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5

5

2m靠尺

塞尺

混水墙、柱

8

5

5

门窗洞口

高、宽度

±5

±5

拉线

尺量

上下口偏移

20

10

6

灰缝

清水墙水平缝平直度

7

5

拉线、尺量

混水墙水平缝平直度

10

7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

10

吊线、尺量

水平灰缝厚度

多孔砖

(10皮累计)

±8

±5

尺量

小砌块

(5皮累计)

±10

±7

尺量

竖向灰缝宽度

多孔砖

(水平10块累计)

±10

±7

尺量

小砌块

(水平5块累计)

±15

±10

尺量

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1074-2021

项次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

国家规范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定位轴线

基础上柱、柱高

1

1

经纬仪

尺量

杯口位置

10

5

地脚螺栓(锚栓)移位

2

1

底层柱对定位轴线

3

2

2

标高

支撑面、地脚锚栓

±3

2

水准仪

尺量

座浆垫板顶面

0、-3

0、-3

杯口底面

0、-5

0、-3

基础上柱底

±2

±2

3

垂直度

杯口、单节柱

H/1000、且≯10

8

经纬仪

尺量

单层结构跨中

H/250、且≯15

10

多层、高层整体结构

H/1000、且≯25

20

4

网架结构

安装

支撑面顶板位置

15

10

水准仪

尺量

支座锚栓中心偏移

±5

±5

支座中心偏移

≯30

≯20

纵、横向长度

±30

±20

相邻支座高差(周边)

L/400、≯15

≯10

5

压金属板

安装

檐口与屋脊平行度

12

10

尺量

檐口相邻板端错位

6

5

墙板包角板垂直度

H/800、且≯25

≯20

墙板相邻板下端错位

6

5

6

现场焊缝

组对间隙

无垫板间隙

0、+3

0、+3

尺量

有垫板间隙

-2、+3

0、+3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喷塑表面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

一、工件表面塑层附着力不好。

1.前处理水洗不彻底造成工件上残留脱脂剂、铬化渣或者水洗槽被碱液污染而引起的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加强水洗,调整好脱脂工艺参数以及防止脱脂液进入磷化后的水洗槽。

2.磷化膜发黄、发花或者局部无磷化膜而引起的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调整好磷化槽液浓度和比例,提高磷化温度。

3.工件边角水分烘干不净而引起的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提高烘干温度

4.固化温度不够而引起的涂层大面积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提高固化温度。

由于工件时在炉子里的固化温度和时间不够而造成的。

一般工件喷粉固化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180度。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工件比较厚重,当板厚大于3毫米时时,应将工件在炉中温度适当调高到200度,工件的保温时间最少应在40分钟。

对已经出现问题工件解决方法,再加热固化。

二、工件表面气泡、针孔、凹膜

1.工件表面本身有气孔,固化时气孔内的气体膨胀冒出,在涂膜表面产生气泡或气孔。

2.工件原材料质量差。

3.工件表面有前处理的残留液,固化过程中残留液挥发或反应产生气泡。

4.粉末涂料受潮,含水量高,固化时水分溢出产生气泡。

5.喷涂时,喷枪电压高,涂层被击穿,固化涂层存在针孔。

6.涂层过厚,造成静电排斥。

7.压缩空气中含有油或水。

解决方法是加强粉末的保管,防潮,烘干工件的表面水份。

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油,除水。

对已经出现气泡工件,在气泡不太多情况下,可用刀片将气泡削平,然后用丙酮将粉调和后修补方可。

三、涂层流挂

涂层太厚,升温太快,固化温度太高,烘烤固化前涂层不均匀

四、涂层桔皮

粉末颗粒大小分布状况也影响着涂膜的表面外观。

颗粒越小,由于其热容较大颗粒的低,因此其熔化时间比大颗粒的短,聚结也较快,形成涂膜的表面外观较好。

而大的粉末颗粒熔化时间比小颗粒的长,形成的涂膜就可能会产生桔皮效应。

粉末静电施工方法(电晕放电或摩擦放电)也是导致桔皮形成的一个因素。

实际工作中常使用流动促进剂或流平剂来改善涂膜外观,以消除桔皮、缩孔、针孔等表面缺陷。

性能好的流动促进剂能降低熔融粘度,从而有助于熔融混合和颜料分散,提高底材的润湿性,涂层的流动流平,有助于消除表面缺陷以及便于空气的释放。

应考察流动改性剂用量与效果的关系。

其用量不足会导致缩孔和桔皮,而用量过多又会导致失光、雾影,并产生对上层重涂附着力的问题。

通常,流动改性剂在预混时加入。

它们或做成树脂的母料(树脂和该添加剂的比为9/1~8/2),或者以粉末状吸附在无机载体上。

粉末涂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为0.5~1.5%(在以基料计算的有效聚合物中),但是在浓度较低时可能效果也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