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501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docx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

《“反思与创新”式的教师“磨课”研究》

结题报告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对我校校本教研的认识

我校是一所百年名校,地处台州市中心城区,教育教学质量更应是全市的“领头羊”,师资队伍是全市人民所瞩目的。

如何使我校所有教师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

于是我们选择了校本教研,力求教师能从校本教研的开展中不断成长。

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原有的教研制度在教研理念、活动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性。

重树教研新理念,发展、丰富和完善学校的教研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于是我校课题组成员在本学年开展了以“反思与创新”教师“磨课”形式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对“磨课”的认识

所谓“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由此可见,“磨”作为一种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艺术性。

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迅速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所进行的研讨活动用“磨课”这个词来比喻,我们觉得是比较形象比较准确的。

应该说,磨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在新课改中进行研究与探索的极好方法。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其成长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是其成长的核心要素。

“磨课”是培养教师的一条捷径。

磨课使教师们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

台州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负责人:

张燕执笔:

张燕丁为群

副组长:

丁为群项筱花

成员:

陈春燕钟灵燕洪霞任金花

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目的是通过“磨”达到“合”——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磨课”是更好地为以后的上课服务。

它的价值在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因此我们提出“磨课”课题研究。

旨在让研究教师通过磨课,举一反三,认识教学、教研、科研的普遍规律,树立研究的思维方式,成为研究型教师,在“磨课”中落实课题。

(三)对“反思和创新”的认识

叶澜教授曾指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是呀,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

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

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

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

因此我们提出在磨课中要不断“反思”。

磨课的过程是参与者、任教者不断创造、共同成长的过程。

“磨课”应当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依据,并建构和催生新的教学理念;“磨课”者将围绕教学过程进行相互的争辩和碰撞,其中必能迸发出点点教育创新的火花;“磨课”将使参与者和任教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思考过程,他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变革,更要考虑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而这毫无疑问将促进教师个体的业务成长和教育素养的提升。

经过精雕细刻后的教研课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听课者,它将更集中地反映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更能集中的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和教育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磨课”催生新的课堂教学,新的课堂教学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真正把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四)研究问题的定位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提出在校本教研中进行“反思与创新”教师“磨课”课题研究。

主要是研究反思与创新的磨课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寻找教师成长的痕迹。

它的价值是集集体的智慧,产出最优化的效果。

让研究教师通过磨课,举一反三,认识教学、教研、科研的普遍规律,树立研究的思维方式,成为研究型教师。

最终达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师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5.7——2005.8)

1、布置任务,学习理论

课题立项后我们马上进入了课题的研究,首先把这项课题的内容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校工作会议上布置了本学期校本教研中的“磨课”,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每位老师磨一节课,提倡在年级段中反复上,学期末上交一份磨课材料,内容必须展示磨课的过程,有两份以上的修改教案和每次的教学反思及最后的定锤目前精品教案。

随后成立了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参加人员。

同时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案例研究的相关理论等,为本课题实验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2、对此课题研究的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课题,了解现状和老师的需求,让课题研究能更贴切地为一线教师服务,特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分析调查。

(1)太多遗憾:

随堂听了几个老师的课,发现课堂中有太多的遗憾,很多的环节和设计总是显得粗糙,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很多,整个课堂不够流畅。

课后老师能积极反思,总是感觉上后才明白了课的不足在何处。

课堂是充满遗憾的,但太多的遗憾不去思考和弥补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和老师自身的成长。

(2)渴望成长:

我们召开了几个年轻教师的座谈会,谈她们成长的感受。

她们渴望成长,她们觉得最能让自己迅速成长的是开公开课,这个过程能让她们在不断地反思和实践中,无形中成长许多。

她们渴望磨课,在磨课中真正地成长。

(3)交流同赢

教研往往缺少的是真诚的交流,智慧的碰撞。

教师们一致认为教研不单是一个人的事,应该有合作和交流。

教研不是“看戏”,应该让自己的思考积极参与。

这样的教研才会同赢的效果。

3、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对象

(1)研究目标

倡导“以行为反思行为”的教学磨课研究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领会、理解、实践、充实、升华新的教育理念,开创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改进教师的教学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形成一套规范的教师磨课操作要求体系,探讨衡量“磨课”真实有效性的价值尺度。

研究磨课案例的积累与教师成长、学生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教学规律和教育思想,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组织结构形式。

通过广泛参与的磨课案例研究方式推动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语文教学、教研骨干。

(2)研究内容

磨课对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

磨课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磨课操作要求体系的形成。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4)研究对象

全校语文教师

(二)课题研究策略

1、形式多样,打造精品

我们课题组推出的磨课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日常例行的听课、评课、研课活动,每个教师、每个中层以上都有具体规定的任务;二是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之间的听课、评课、磨课;三是各教研组结合各自承担的课题所进行的磨课活动;四是由学校、区、市组织的专题调研课;五是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和教学研究观摩活动;六是各级各类的评优课活动;

(1)重点突破,形成气氛:

首先我们重点组织教研组内磨课。

由教研组长为第一负责人,组内确定课题,探究课案,或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

而主讲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及时就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素养、整体效果”五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或另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

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教学)”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

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每一学期磨一节课,并形成书面文字,写好“反思与创新”磨课案例。

形式多样,但大家都在关注着课堂,研究着课堂,玩赏着课堂,让自己和整个年级段在课堂中一起成长和进步。

第二轮我们进行的是校内青年教师重点磨课。

形成校内全程“磨课”系列化。

我们在学初就确定了校里几个素质好,有上进心的几位年轻教师为磨课的对象。

在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下,参与磨课实验教师并组织观摩、研讨,对照新课程理念集体设计改进方案,三次实施教学过程,并写成教学反思和体会。

即上课—拍摄—翻看—评课—纠正—再上课—再评课—再上课—再评课,写成“反思与创新”磨课案例。

(2)方法各异,各显神通:

“车轮大战”,追求课的精致

一组人围绕着一堂课进行的反复磨课,可称之为“车轮大战”。

这类磨课的优点是可以集各人之所长,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就某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多次、反复的推敲、研究,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的方法更为简洁、明了,锻造精品课。

“花色接龙”,体现教的灵活

一组人围绕一篇课文,依次进行不同课时之间的教学,可以称之为“花色接龙”。

这类磨课主要锻炼的是每一位上课者对不同课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上一位执教者教学中有所遗漏或欠缺问题的补救、解决办法。

这样的磨课时间短,准备快,对教师个人教学素质中诸如反应的敏捷性、教材把握的准确性、教学机智的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经常进行这种磨课,可以从较高起点上锻炼教师队伍。

“一枝独秀”,追寻课的通透

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可以称之“一枝独秀”。

它的优点在于一位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再实践,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

这种磨课,对一篇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应该是各种磨课中最深入、最通透的。

“个个击破”,探求课的纯美

教师个人或群体就某一种课型进行深入研讨的磨课,可以称为“个个击破”。

教师们平时上课、磨课最多的往往是对一篇课文的“肉段”或“重点”,其实,在教学中光研究一个“肉段”或“重点”的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夯实每一教学内容全过程,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因此,“个个击破”式的教学磨课,重点磨练的是某一课型教学内容的全程教学。

只有进行这种整体性的一次次磨课,教学才能变得有序、高效,整体的课堂教学才能越来越显得纯粹而完美。

“顾镜自怜”,探索课的真实

实践新课标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也就是自主成长型的教师。

光靠别人帮助自己的教师总是比较被动的,也势必难以成为实践新课标的称职教师。

而“顾镜自怜”式的“磨课”方法正是教师自主提高业务水平的最佳途径。

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然后静心观看,使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来客观冷静地剖析自己的成败得失。

这种磨课无须顾及别人的评价,既有利于保护自尊心,又可以真实地看到别人眼中的自我。

这种触动或许是所有磨课中最震撼人心的,其效果也许各种磨课中最好的。

2、内容到位,促进发展

(1)宏观把握,明确方向

磨课过程中,要重点做好教学设计和备课环节。

教学设计和备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要对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二要对形成新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三要对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自身教学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成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

磨课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

所以,磨课时要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要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改造现有的教学细节,要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

例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互动认为把教学活动看作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善于抓住找准切入点、点击兴奋点、寻找发散点、形成整合点的四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互动中,要立足主体性、发挥能动性、富于批评性、展现创造性。

例如精心设计教学,使预设性问题的出现就像是自然生成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展开有效的研究,认真审视课堂问题的来源、问题的呈现、思维的含量、出现的时机、问题的密度、研究的方法等维度。

(2)微观调控,以求实效

要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实实在在地分析教法和实情,不要有居高临下的理论灌输。

提出修改意见后,又能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

如讨论: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无必要进行变序教学。

讨论认为除非变序教学效果特好方可采用,一般教学的流程还是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来教学,否则教者要重组教材,而教学效果往往不会很流畅自然。

随后可以朗读了课文片段,让磨课者静心深入地体悟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一指导,会给磨课者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磨课”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语文的本质钻研教材。

如有这样一个小环节,我们设计了几种教学方案都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文本这样描写: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让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用“飞过”、“穿过”、“越过”三个动词,这样理性地一分析,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被冲淡了;但不品析词语的意思,又无法完成词语的训练要求。

经讨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和场景,我们不妨这样设计:

让学生自由读读这段文字,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出示动画,让学生真切感受情景,接着教师用优美语言描述: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一群群蝴蝶不辞劳苦地从四面八方汇合来了,参加这样的盛会。

然后再让学生读读文字,体会这样的文字多整齐,朗朗上口,听起来十分悦耳,最后点出这就是我们祖国文字的精妙。

从而我们明白了这个环节应该着重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形式美,体会文字的美妙,不应该干巴巴地去理解词语。

文字功底要深厚。

譬如,课文用“五彩缤纷”形容蝴蝶颜色的艳丽,在分析教材时讨论道:

作者为何不用“五颜六色”,仔细推敲“缤纷”一词,就会这样理解:

阳光下,各种颜色的蝴蝶闪着各种光泽。

有光泽,看得人眼花缭乱,可见作者用词多准啊。

这样几处地方的打磨,能让还我们顿悟自己在备课的疏忽。

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如,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壮观”一词,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还应在评价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那种“气势大”的情景。

课文读得出色的,教师不妨可用激励的语气赞赏:

“我听出来了,读得真有气势,你真的喜欢这些可爱的蝴蝶啊。

”“听你朗读,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金光闪闪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的壮观景象呢。

”教师指向明确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需要宏观层面的剖析教育理念,但一线的教师更需要微观的指导和讨论,这样才能把宏观的理论浸化在实在的教学细节中,让教师真正地领会教学理念,真正地掌握教学规律。

3、完善操作,形成体系

磨课通常分为准备、实施、总结等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要做好选课、计划等项工作。

实施阶段要开展多轮磨课活动,每轮磨课,都可以采用学课、备课、讲课、说课、议课、结课等六个环节或者选用其中的某几个环节。

总结阶段要做好总结经验、整理资料,形成成果等项工作。

(1)准备阶段要求

选课

磨课教师选出两个课题,单册一课,双册一课。

选课的要求是:

知识比较重要,代表某个类型,内容相对独立,难度比较恰当,参考资料较多,适合教师发挥,利于学生发展。

计划

每个磨课教师都要订出磨课计划,包括预期目的、学习材料、研究时间、研究方法等。

(2)实施阶段要求

各轮磨课的共同要求

、学课

用购买、借阅、复印等方式收集与磨课课题教学密切相关的资料。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备课教案集、说课讲稿集、教学经验集、教学论文集等相关的书籍,教育报刊上相关的文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相关的论著,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相关的信息。

还包括磨课课题教学有关的音像材料。

要将资料分类整理,编好目录。

学课要注意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要注意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学课时,要写好学课资料的批注及学课的心得体会。

B、备课

磨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磨出精品课。

对某课教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明确怎样做,而且要明确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磨课的备课要写出说课讲稿。

说课讲稿首先要写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撰写时不必面面俱到。

教学设计当然要写教什么。

但是,教什么通常是教材上的内容,抄一遍意义不大,可以只写要点。

教学内容的分析,解题的过程,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常识,可以少写或不写。

重点、难点内容可以写,只需简述。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独到见解,可以写出来,但不能作为备课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写好教师怎样教;写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渗透德育、练讲结合、激发兴趣、反馈矫正等方面的设计;要写好学生怎样学:

写好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质疑问难、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究讨论、实际操作等方面的设计;要体现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教学思想……

说课讲稿要写出教学设计的根据。

写教学设计的根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突出重点,只选择重要的、有特点的、难理解的教学设计说出根据。

二要简洁明了,说根据只需要画龙点睛的寥寥数语,不需要长篇大论。

三要准确具体,说根据要贴切,要有针对性。

要说出某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的根据,而不是说出某一类教学设计的原则。

四要朴素实在,要用教育理论的观点来说明具体问题,而不要抄录教育理论的词句来装饰门面。

说课讲稿写好后要反复修改,要写出备课的心得体会及疑难问题。

C、讲课

教师要立足实际,把课讲好。

做到教材理解深刻,教材组织合理,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师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活动,做到学生活动的时间多,活动的人数多,活动的形式多,活动的热情高,活动的水平高,活动的效果好。

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合作学习、知识运用和实际操作等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讲课时要录好音,以便提供原始材料,让教师准确地反思教学过程,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撰写教学实录和案例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D、说课

说课要选择好内容。

一是说重要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二是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及其分析,三是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分析、调控措施等。

说课展示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恰当确定对普通话的要求,正规说课一定要说普通话,非正规说课就不一定说普通话,以免为了说准普通话而影响思维和表达。

二是各个部分的转换要自然,不要说了大一、二、三、四,再说小l、2、3、4,显得过于死板,要恰当使用一些转换性的词句。

三是要用不同的语调灵活表述,介绍教学设计及其根据的语调跟介绍教学过程的语调就要有所不同。

四是要有恰当的体态语言,用姿势、动作、表情使展示更加生动、形象。

五是要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说课展示的效益。

要注意找出有特点或有问题的教学设计,说得好与说得不好的根据,展示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简要分析。

E、议课

磨课教师要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

要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

要录好音,作好记录。

F、结课

结课主要是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找出自己本轮磨课中教学及教研的优缺点,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结课包括选课、学课、备课、讲课、说课、议课等方面的内容。

结课的重点是备课与讲课。

备课总结方面,主要是修改说课讲稿。

讲课总结方面,首先,要写出讲课实录。

其次,要找出讲课的“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找出讲课的不足,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将有关“亮点”、不足的研究写成教研文章,包括点滴体会,经验文章,教育论文等。

再次,要抓住典型案例,写好案例分析,可分析一课,一节课,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某一细节,某一局部,某一亮点,某一失误等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微格教学等方法再讲几次。

结课,还要写出自己说课讲稿、课堂教学、说课展示、教研文章得到认可的情况。

包括说课讲稿或教研文章发表、获奖,各级献课、各级教赛获奖,说课展示、说课竞赛获奖等。

结课要写出该轮磨课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将该轮磨课的材料收集起来,反复修改,分类整理,编好目录;将活动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成研究文章,形成个人教研成果。

结课时,磨课教师要向其他教师介绍磨课的做法,广泛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以便做好下一轮的磨课工作。

三、研究成效与结论

1、磨课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磨课有利于研制个人精品课,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师德水平,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教研文化。

“磨课”中的讨论过程是一种辨析遴选、逐步深入的探讨过程,它为建构和催生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生成教学机制提供了支撑平台。

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指导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执教者磨课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在众多的意见面前无所适从,但我们要求执教者对于磨课过程中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中肯的教材分析、精彩的教法设计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务必精益求精地使课更加完美一些。

教师们通过参与磨课,全程了解了一堂好课是怎样“磨”出来的,这是平常的校内听课所难以企及的境界。

磨课,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

一年内我校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有了自己的精品课,在多次大型的各级公开课中开出了令同行满意的课。

一教师获得了省“反思与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2、“磨课”磨出了教学新天地。

磨课使教师走进了新课程,改观念,清洗大脑;改教法,调整课堂;改学法,激活学生心智;改评价,服务学生导航,充分认识到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素养,才能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与精髓从容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高屋建瓴,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洞察了然,对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自如。

教师通过“磨课”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做到了三个为主:

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以后台为主,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为主;教学过程坚持了六原则:

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磨课”不“磨”学生,磨课只作为培训教师的一种方式,以提高青年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为价值取向。

精心“磨课”,深化课改,优化课堂,实为减负的最好途径。

3、“磨课”磨出了真实的教学评论。

“磨课”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实际”来展开的,“磨课”的目的是使老师们所要上的“课”更能够符合教学的新理念、要求、原则等,这种教学理念、要求、原则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标准或规则,它们是“磨课”活动开展的前提和核心。

“磨课”的过程往往是“一群智者的对话”过程。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陈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时,往往不是简单地要对某一教学环节、存大问题等加以肯定或否定,同时还或从理论视角或从实践层面表明自己的思考依据,也就是说,他们是作为一个“评论者”的角色进入的。

“磨课”的重要性已经不在于其最终上课的好坏,和最终上课老师所得到的收获,其实在“磨课”的过程中,所参与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进行着评论,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磨课”中的教学评论价值凸现出一种对专业发展、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的追寻,它为打造“学习型组织”,促进共同进步,提高学校教研质量,建设优秀教师群体增强了“源动力”和“凝聚力”。

使学校形成了健康的教研文化。

四、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1、关于磨课的时间磨课花的时间确实是比较多的,对于一线的老师来说,事务很多,有的教师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