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488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docx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

专题四新中国建设成就辉煌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知识结构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至今

1.新中国成立2.抗美援朝3.西藏和平解放4.土地改革

政权建立

与巩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主政治建设

执行“一五”计划

经济发展

三大改造

政治方面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

外交成就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海军、空军的建立

国防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工作

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政治

1.一五计划的完成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3.石油、电子、原子、航天工业发展起来

经济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国防

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实施科技强军

科技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2.1971基辛格访华3.1972年尼克松访华4.1979年中美建交5.1972年中日建交。

科技

文化大革命时期

1.1971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1973袁隆平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科技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政治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起来《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

法制

经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等。

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

社会主义现代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八项主张

统一

化建设新时期

外交

上海举办APEC2001年

制定“863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神舟系列飞船,举办奥运会

科教

【教法学法建议】

本课时内容是中招常考内容,共分为2课时完成。

在知识结构图这部分,教师注意点拨新中国建立后,历史的分期,从而了解每段历史时期新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取得的成就,另外,建国后的农村政策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帮学生理清思路。

做练习题时,基础部分要求全部掌握,能力提高部分,挑个别学生普遍错误的问题进行点拨,拓展延伸部分,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进行,重点讲解。

学生背记时间安排不得少于25分钟,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可以随时抽查,了解学情。

针对空白知识题让学生互提互查。

个别学生由教师检查背记情况。

合理运用能力训练题和拔高提升题。

分基本概念、能力训练和拔高提升三类,题目多的请教师根据情况自选,时间安排不得少于10分钟。

完成后可以对改、也可以全收全改,教师酌情安排。

教师要注意收集当堂训练中的错题。

【检测训练】

一、基础巩固

1.右图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幅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巨变,它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①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标志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④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里的“里程碑”指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3.之所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主要是因为()

A.“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B.“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C.“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D.“共同纲领”内容是正确的

4.“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在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

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日邦交正常化③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④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5.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

”这个会议是指(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6.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工商业改造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8.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C.反帝反霸权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9.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 D.独立自主

10.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  )

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B.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C.导致各国矛盾的加深       D.可能重新恢复冷战局面

1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通过武力解决国际争端

C.不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霸权主义

12.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我国的国家利益首先就是要维护()

A.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D.战争与革命

14.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

A.对话协商  B.反对霸权主义C.不结盟   D.和平共处

15.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C.邓小平 D.陈云

参考答案:

CDBABBAADAADADB

二、能力提高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B.取得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的支持

C.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反映了()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的践踏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的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与苏联等17国建交D.中美建交

4.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是()

A.维护国家利益B.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为中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5.1949年---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封建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6.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社高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8.社会主义改造前,中国的广大农民对土改中获得的土地拥有的最高权力是()

A.自由经营权 B.部分经营权 C.所有权 D.有条件的使用权

9.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10.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组织互助合作,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互助组”的土地制度实质是一种()

A.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D.全民土地所有制

12.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具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性质和作用②彻底废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③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公有制④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有()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4.下列关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国民经济能够恢复和发展的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③国内长期战乱局面的结束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⑤人民政府对经济秩序的整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15.在全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6.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17.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性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18.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包括()

A.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B.导致工农业生产的严重下降

C.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导致中苏关系的最终破裂

1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  D.指导思想“左”倾错误

2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最初是由于()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  

B.反右派斗争的影响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1—5CCDAB 6—10DCCBA11—15CDAAC16—20DDDDC

三、拓展延伸

1.“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分裂

B.分裂—合作—再分裂

C.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D.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又合作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

“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

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

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

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

A.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5.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8.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中国的“十一五”计划的规划之时,一项重大上午而深远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稳步前进。

建设新农村,对中国的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的农村建设来说是重大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上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理想是什么?

(2)材料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

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增样的一种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9.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应三国签署(后苏联加入)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三: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1979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四:

(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五:

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会使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

(4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美国所持的态度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有何明显的不同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有何重大发展之处?

 

(4)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的签订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5)我国争取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参考答案:

1.D2.C3.A4.C5.D6.D7.D

8.

(1)政治上:

摆脱奴役压迫经济上:

小农经济

(2)人民公社;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9.

(1)窃取: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妄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以便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而此时美国却表示不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并要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决心。

这是因为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削弱,封锁中国的计划已经宣告破产。

(3)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倒“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

(4)美国签订《与台湾关系法》意味着美国政府还没有完全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和其他一切关系。

(5)我国政府争取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但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