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3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ppt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目录,CONTENTS,规划区区情,01,1区情(概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于2013年3月7日获得国务院批复,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实验区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25公里,规划批复面积415平方公里,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可实现“铁、公、机”无缝衔接的综合枢纽。

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将力争建设成为一座联通全球,生态宜居、智慧创新的现代航空大都市。

1区情(概要),1区情(概要),目前航空港区企业入驻达到80多家从幼儿园到国际大学等教育机构20多所,1区情(概要),2015年12月郑州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新建了3600米长4F级的第二跑道,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双跑道、双航站楼的重要枢纽机场,形成了一个汇集航空、城铁、地铁、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

1区情(发展历程),2007年10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区。

2010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2011年4月,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标志着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正式起航。

1区情(战略定位),

(1)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进一步发展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1区情(战略定位),

(2)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发挥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航空设备制造维修、航空物流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

1区情(战略定位),(3)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提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功能,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和陆空口岸建设,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

1区情(战略定位),(4)现代航空都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实验区空间布局,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合,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形成空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航空都市。

1区情(战略定位),(5)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中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

1区情(空间布局),以空港为核心,整体构建“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领三区:

以空港为发展极核,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

以轴线辐射周边形成北、东、南三区。

两廊系三心:

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实验区“X”形生态景观骨架。

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形成三大城市中心:

北区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南区生产性服务中心、东区航空会展交易中心。

两轴连三环:

依托新G107、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带,形成实验区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

同时结合骨干路网体系形成机场功能环、城市核心环、拓展协调环的三环骨架。

1区情(空间布局),城市综合性服务区集聚发展商务商业、航空金融、行政文化、教育科研、生活居住、产业园区等功能,空港核心区主要发展航空枢纽、保税物流、临港服务、航空物流等功能,临港型商展交易区主要由航空会展、高端商贸、科技研发、航空物流、创新型产业等功能构成,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主要由高端制造、航空物流、生产性服务、生活居住等功能构成,1区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逆势而上,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0亿元,是2010年的6倍,同比增长21%,年均增长4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0亿元,是2010年的14.2倍,同比增长30%,年均增长69.9%;进出口总额完成490亿美元,是2010年的3487倍,同比增长30.1%,年均增长411.1%,约占全省的67.4%以上。

各项指标都远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2015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通航线171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居内陆第一,基本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旅客吞吐量达到1729.7万人次,五年实现了翻番,居全国第17位;货邮吞吐量达到40.3万吨,五年增长3.7倍,居全国第8位。

重点建设项,02,2重点建设项,

(1)强化航空枢纽地位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三大经济圈地理中心2.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人口90%覆盖全国经济总量95%“一网”、“两链”、“四港一体”四港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海港,最终实现“一个突破口,三个层次”的构想,2重点建设项,

(2)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国家米字型高铁枢纽郑欧班列国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枢纽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枢纽,2重点建设项,(3)打造开放载体平台综保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E贸易、电子口岸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原国际港航空和铁路一类口岸(4)提升国际营商环境“两级三层”管理体制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2重点建设项,(5)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临空指向性和关联性的高端产业,培育临空高端服务功能和知识创新功能,构筑中原经济区一体化框架下具有明显特色和竞争力的空港产业体系。

航空物流业:

以国际中转物流、航空快递物流、特色产品物流为重点,完善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交易展示、加工、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

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金融、科技研发、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为区域服务的产业创新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

总结与建议,03,3总结与建议,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作为政策高地的郑州航空港区,在制度、体制和机制已经超越了郑州及至河南的地域限制,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发展的一个亮点,对周边省市经济的带动力也将越来越凸显,但对比国内外一流航空枢纽,机场在旅客货邮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基地航空公司、国际航线、中转基础设施及货运装载率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机场保障、服务临空经济方面明显滞后,机场运行能力仍居国内三流水平。

建议

(1)管理制度、审批制度、投融资制度等的创新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共建

(2)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3)加快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4)吸收货源,创新金融模式(5)全方位打造人才引进、培养、安置、流转体系,建设人才特区,3总结与建议,主要问题:

(1)体制不顺

(2)机制不活(资金、土地)(3)人才匮乏(4)管理水平低下(港区居民素质较低),THANKYOU,请老师和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