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25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x

新人教版备考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

文化常识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2分)

1.(2分)“他还四处   ,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下面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是()

A.游览    

B.旅游    

C.游学    

D.游历    

2.(2分)读一读,想一想,下列情境描写春天的是()

A.稻子乐开了嘴,高粱笑弯了腰    

B.知了叫,青蛙跳,孩子们戴草帽    

C.草儿绿,鸟儿叫,蝴蝶蜜蜂齐舞蹈    

D.北风吹,雪花飘,盖了被子的麦苗笑    

3.(2分)下面的水果是()。

A.石榴    

B.苹果    

C.火龙果    

4.(2分)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南旧事》是林海音所著的传记式小说。

    

B.《凡卡》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著的小说。

    

C.“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小说《三国演义》。

    

D.“两根灯草”的故事出自小说《儒林外史》。

    

5.(2分)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A.端午节    

B.七夕节    

C.重阳节    

D.感恩节    

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

l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B.布封是l8世纪美国博物学家,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昆虫记》。

C.“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换成“到”“入”“过”等字,表达效果完全相同。

7.(2分)________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

“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

A.《圣经》    

B.《麦克佩斯》    

C.《李尔王》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2分)附加题。

(1)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提出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10个省份中的中小学开展_________进课堂试点。

()

A.京剧    

B.越剧    

C.粤剧    

D.吕剧    

(2)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从2018年秋季入学起,小学一年级实施_______教学。

()

A.标准化    

B.零起点    

C.差异性    

D.分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是________,现任国家主席是________。

(4)2018年10月23日,_______大桥正式通车。

()

A.粤港澳    

B.港珠澳    

C.港深澳    

D.粤港深    

9.(2分)选择填空。

(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A.李清照 王翰    

B.李清照 王昌龄    

C.王翰 王昌龄    

(2)“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___________。

()

A.想要    

B.将要    

C.还要    

D.只要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颂的是哪位英雄?

()

A.刘邦    

B.项羽    

C.李广    

D.曹操    

(4)《出塞》是一首___________。

()

A.山中田园诗    

B.赠友送别诗    

C.边塞诗    

(5)《凉州词》是一首___________。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赠友送别诗    

(6)“度”的意思是___________。

()

A.越过    

B.度过    

C.过度    

10.(2分)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种一粒粟”中,“种”对应的农具是“锄头”。

    

B.季羡林所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C.《马诗》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李贺。

    

D.《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都是借事说理的散文。

    

11.(2分)指出与例子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项()。

法布尔:

《昆虫记》

A.晏子:

《史记》    

B.陆游:

《示儿》    

C.杜甫:

《秋夕》    

12.(2分)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司马迁——西汉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朝    

C.《论语》——孟子——春秋    

D.《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丹麦    

13.(4分)《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名著_______里有关回目改编的。

()

A.《三国演义》    

B.《儒林外史》    

C.《水浒传》    

14.(2分)《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15.(2分)下面故事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是()。

A.火烧赤壁    

B.黛玉葬花    

C.大战流沙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63分)

16.(5分)连一连。

跳________   故事

踢________   足球

讲________   绳

17.(4分)读诗文《寒食》,我会填

《韩食》这首诗是________ 诗人________ 所做。

18.(6分)拓展,读古诗填空。

古诗

写的传统节日

风俗

《元日》

________

________

《清明》

________

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

________

19.(6分)按原文填空。

红军不怕________,

万水千山________。

五岭________,

乌蒙________。

金沙水拍________,

大渡桥横________。

更喜岷山________,

三军过后________。

20.(4分)找出不属于同一类的词。

①________鸡   鸭   羊   鹅

②________妹妹   爷爷   姐姐   明明

③________毛笔   钢笔   电笔   圆珠笔

④________黑板   老师   讲台   粉笔

21.(6分)书虫闯关

本学期(深圳市)六年级的必读书目有《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三国演义》、《汤姆·索耶历险记》、《鲁滨逊飘流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书名):

________,主要人物(至少两个):

________;其中你最欣赏的人物:

________。

请简要说说你欣赏他的原因:

________。

22.(5分)《石灰吟》、《墨梅》都是:

________,即两首诗都________。

23.(5分)给下面的诗句填写修辞方法。

轻风舞细柳。

________

24.(12分)给下面的动物分类。

①猩猩   ②白鹤   ③羚羊   ④蚯蚓   ⑤狼

⑥鲨鱼   ⑦鸽子   ⑧蝴蝶   ⑨海龟   ⑩黄鱼

Ⅰ天上飞的:

________

Ⅱ土里钻的:

________

Ⅲ海里游的:

________

Ⅳ哺乳动物:

________

25.(10分)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这是个比喻句。

________

②“你看窗外——”和“去看吧——你的花!

”两句中的破折号所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

________

③“我的心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________     

三、默写(共1题;共4分)

26.(4分)填空。

(1)著有《________》的非凡的科学家霍金虽然有“________”之称,但他不追求那种被人众星捧月般的________,宁愿一个人静静思考。

他的办公室门口通常会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________。

(2)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在吴缅家三代相传,这本书是英国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

我们也和吴缅一样非常喜欢读这本书,原因是:

________。

四、综合题(共3题;共46分)

27.(20分)课文回访。

 

(1)《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________。

作者借助________和________中摘抄的句段,描绘了身在异国留学中的“我”对母亲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

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_、观看跳鱼。

其中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刻画出闰土________的特点。

(3)《伯牙绝弦》讲述了俞伯牙和________成为知音的传说。

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让我们感受到二人的情投意合,互为知音。

(4)《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其中,嘎羧________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能想象当时嘎羧的内心世界:

________。

(5)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组成的重要内容,一个小小的符号蕴含作者的情感。

请根据下面的语句,判断“省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表示话未说完;②表示例举的省略;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________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

”________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________

28.(15分)开动脑筋巧填空。

(1)到商店买东西的人叫________,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叫________,在一个地方短暂停留后便离开的人叫________,外出游玩的人叫________。

(2)写文章的人叫________,读文章的人叫________,在学术上有一定造就的人叫________,从事新闻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人叫________。

29.(11分)阅读短文《燕子》节选,回答问题。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______身子在天空中______过,唧唧地叫着,______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______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_______开去。

(1)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________ 身子在天空中________ 过,唧唧地叫着,________ 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________ 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________ 开去。

     

(2)用第3个和第4个横线上的词语说一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五、连线题(共1题;共5分)

30.(5分)回忆本学期(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把课题与命题方法、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六、名著导读(共2题;共6分)

31.(4分)阅读屋(三)

《城南旧事》的作者是________,她回忆了小时候住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是:

________。

32.(2分)点击名著,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A.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    

C.大闹阎罗殿    

(2)《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A.顽童,调皮捣蛋    

B.足智多谋的人    

C.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    

(3)《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国小说家_____,是以第____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

A.英;笛福;一    

B.美;笛福;三    

C.法;笛福;一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9-6、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10题;共63分)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三、默写(共1题;共4分)

26-1、

26-2、

四、综合题(共3题;共46分)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29-1、

29-2、

五、连线题(共1题;共5分)

30-1、

六、名著导读(共2题;共6分)

31-1、

32-1、

32-2、

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