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317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措施和理由之间,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限制生产含磷洗衣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B.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C.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污染空气D.垃圾分类﹣﹣防止环境污染,废物利用

2.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电子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B.洁净空气C.白醋D.含有冰的水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MgC.H2D.CO2

5.空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

C.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和21%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6.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质子和电子质量决定的D.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原子

7.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5C.+6D.+7

8.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B.

读取液体体积

C.

熄灭酒精灯D.

过滤液体

9.下列实验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的原理存在错误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除去海水中的泥沙

过滤

泥沙不能通过滤纸

B

除去试管内壁沾有的氯化钠

洗涤

氯化钠易溶于水

C

用活性炭将红糖脱色制白糖

吸附

活性炭能与色素反应

D

除去自来水中部分可溶性杂质

蒸馏

水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

A.AB.BC.CD.D

10.在化学符号2H、2Fe3+、2H2、2Cu、2H2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11.氨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

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2.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13.某款锂电池中含有碳酸乙烯酯(C3H4O3)。

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中含有O3B.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C.碳酸乙烯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碳酸乙烯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葡萄糖:

C6H12O6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C.2个锌离子:

2Zn+2D.60个碳原子:

C60

15.陈女士在微商处购买了一款价格高昂的美白系列化妆品,使用后脸部发生溃烂,经相关机构检测发现该化妆品中汞元素远远超过安全值。

下列关于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C.质子数为80D.与其他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大部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7.下列关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③质量几乎相等;④化学性质相似;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含的质子数几乎相等;⑥属于同种元素

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④⑤

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Ca、Ca2+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C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A.AB.BC.CD.D

19.两份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a份加入少量MnO2,b份不添加MnO2,分别同时反应,放出O2的质量(用纵坐标表示)与反应时间(横坐标表示)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如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钠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钠离子B.氯原子形成氯离子时,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C.该变化过程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D.生成的氯化钠固体中,离子是静止不动的

二.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21.(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  

(2)钙原子  (3)两个氢氧根  (4)氯酸钾  

22.(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③加热铜粉  。

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

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23.(3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硬水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检验某水样是不是硬水,可往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溶液.若该水确实为硬水,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农村常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消毒原理:

溶于水中的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和空气中的CO2作用生成次氯酸(HClO)而消毒杀菌.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漂白粉,且较长时间不用,你将如何保存它?

答:

  .

(3)“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举一例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24.(6分)化学世界千变万化。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

(2)铜绿受热分解: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5.(3分)出生于中国宁波的女医药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的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含有由  种元素;

(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青蒿素分子中其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26.(8分)会说“化”的符号

化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题中加点的部分或按题中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小明发现,将生锈的铁钉(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和铁  )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稀硫酸逐渐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了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知:

(2)稀硫酸变黄是因为氧化铁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了由铁离子  和硫酸根离子  构成的硫酸铁,另一种产物水是由n个水分子  构成的(n代表无数),一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

(3)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26分)

27.(7分)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浩同学想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

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的铁锈和油漆,拧成一束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讨论:

(1)以上实验步骤前,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这是由于  ,此实验中夹持铁丝的仪器是  。

(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该反应伴随的主要现象是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小浩同学将现有的物质进行分类:

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二氧化碳;⑤洁净的空气;⑥空气中的稀有气体;⑦澄清石灰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4)如图2所示。

若用A表示氧化反应,B表示化合反应,则下列反应中可用C表示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氧化汞

汞+氧气

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C.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

二氧化碳

 

28.(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实验仪器的名称:

b  。

(2)王刚同学若利用A、B、C装置进行CO2的实验室制取、性质实验。

B中现象是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3)实验A中产生的CO2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李静同学利用如图D、E装置除去杂质,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D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29.(7分)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  [产氧率=

×100%,结果精确到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

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0.(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

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A

B

C

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D

E

F

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

G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