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107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docx

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解题方法及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事件排序题四种解题方法及技巧

  相对判断推理的其他题型,事件排序题很简单,但是考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并且最正确地完成这部分题,从而为其他试题节省出时间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就要了解并掌握事件排序题的几种作题方法与技巧。

  一、首尾排序法

  首尾排序法指的是,在已知的五个事件中,先找到事件的起点和终点,根据首尾的信息对比选项进行排除,如果不能一次排除错误选项选择出正确答案,就需要作进一步对比。

如果只得出一项,考生还应先验证其合理性再选择,避免因为一时疏忽选错答案。

  【例题】

  

(1)传回月面图像

  

(2)发射火箭

  (3)卫星进入月球轨道

  (4)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

  (5)卫星进入地球轨道

  A.3-1-2-4-5

  B.2-4-5-3-1

  C.3-4-5-2-1

  D.2-4-3-5-1

  【解析】B。

题干描述的是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

发射火箭应该在首,传回月面图像应该在尾,排除A、C。

对比B、D两项,3和1紧密联系,卫星先进入地球轨道,之后才进入月球轨道,符合逻辑顺序。

因此,答案选B。

  二、模块排序法

  模块排序法,指当题目的事件中有两三个可以确定时间顺序或者是因果关系时,寻找包含可以确定顺序的模块的对应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就可以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

  

(1)发展公共交通

  

(2)交通拥堵

  (3)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5)私家车大量增加

  A.2-1-3-4-5

  B.1-3-2-4-5

  C.5-2-1-3-4

  D.3-4-1-5-2

  【解析】是干描述的是交通问题。

5和2之间有明显因果关系,5-2这一模块存在于C、D两项,2应该在4之前,排除D项。

因此,答案选C。

  三、直接排序法

  顾名思义,直接排序法就是不看选项,只看题目的五个事件直接排列顺序,排完后再去查看选项,看哪一项符合所排的顺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直接排序法,要求考生注意的事件之间的顺承关系(空间、时间关系)、因果关系、充分及必要条件关系等。

但在五个事件中往往包含多种关系,进行直接排列时考生应多层次考虑。

  【例题】

  

(1)大学学费高昂,家庭无力支付

  

(2)小李全家非常感动

  (3)学校给小李办理了助学贷款

  (4)高考(微博)取得很好的成绩,被某著名大学录取

  (5)高中时,小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A.1-2-3-4-5

  B.5-4-1-3-2

  C.4-2-5-1-3

  D.5-4-2-3-1

  【解析】B。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小李高中时成绩优异,接着高考后被录取,为学费发愁,但学校为小李办理了助学贷款,最后小李全家感动。

因此,答案选B。

  四、代入法

  代入法是与直接排序法相反的一个方法,依照选项的顺序依次查看题干的五个事件,最为合理的即为正确答案。

  代入排序法费时较多,主要针对逻辑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理清楚头绪的事件。

  【例题】

  

(1)被竞争对手起诉

  

(2)产品投放市场

  (3)和对手谈判

  (4)受到很大损失

  (5)得知商标被抢注

  A.2-5-3-4-1

  B.2-1-5-3-4

  C.5-2-4-1-3

  D.5-4-3-1-2

  【解析】B。

将选项顺序进行比较后发现B项中,产品投放市场,被竞争对手起诉,得知商标被抢注,和对手谈判,受到很大损失为比较合理的顺序。

因此,答案选B。

  五、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任何题目的常用方法,在解答事件排序题时,要想快速解题,一般都需要将排除法其他方法进行结合使用

  【例题】

  

(1)审图,搞清装修对象平面布置

  

(2)砌墙、贴瓷砖、铺地板,安装设施

  (3)安排给水、排水位置,并进行施工

  (4)打墙、拆旧设施

  (5)定灯位、灯槽、放线

  A.1-4-3-5-2

  B.1-5-3-2-4

  C.3-1-4-2-5

  D.3-2-5-4-1

  【解析】A。

审图,搞清装修对象平面布置是施工前要做的,1是事件的逻辑起点。

要先拆旧设施才能施工,因此排除B、C、D三项。

4在1之后发生,然后安排给水排位置并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先定灯位、灯槽、放线,再砌墙、贴瓷砖、铺地板,安装设施。

因此,答案选A。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理解成语四误区

  公务员考试中,对成语这一重要考点的考查表现为逻辑填空、成语使用正误判断、成语替换三种形式,而其中尤以逻辑填空最为常见。

理解成语含义是破解成语类题目的基础,也是关键。

对成语含义的理解,有些可以直接从字面得出,如“好吃懒做”、“人杰地灵”;但大多数的成语仅从字面去解释都是不够的,必须关注其背后的引申义、比喻义,如“胸有成竹”,是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要理解成语含义,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词汇量的问题。

这一点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考前的背诵常考成语进行有效突破。

另外,理解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概括为以下四个:

望文生义、断词取义、忽视多义、形近音近混淆。

  知识点一:

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成语的确切含义,只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例题】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点拨】“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

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将“差强人意”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与其本义几乎相反,属望文生义。

  知识点二:

断词取义

  断词取义是指在理解成语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语素的意义,从而作出错误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例题】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点拨】“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句中只断取了“首”所含的最先、最早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属断词取义。

  知识点三:

忽视多义

  多义成语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成语。

对于这种成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只关注了成语的常用义,而忽视了成语的其他含义。

  【例题】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点拨】考生若只将该句中的“想入非非”理解为“胡思乱想”,则很容易据此认为其用在此处不恰当。

其实,“想入非非”也可理解为“人的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之义。

而本句中恰恰使用的是后者,是恰当的。

  知识点四:

形近、音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在理解时极易混淆。

对于这种题目,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从成语的相异语素入手进行辨析,同时还要注意对相关成语进行归纳总结。

  【例题】辽宁队小伙子们不孚众望,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助威声下,最终以3比0战胜对手,取得春节后的第一个主场胜利。

  【点拨】“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群众信服。

这与句中表达的取得胜利的意思不相符。

此处应用“不负众望”,表示不辜负群众期望的意思。

这两个成语的区分可从“孚”与“负”的意思入手:

“孚”意为令人信服;“负”意为辜负。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四种常见类型

  属种关系与种属关系

  在逻辑学中将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属种关系是指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对于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例如“动物”与“脊椎动物”,“劳动者”与“农民”。

种属关系是指外延较小的种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例如:

“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在这一对关系中,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但有的脊椎动物不是哺乳动物,这样,“哺乳动物”对于“脊椎动物”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例题:

修辞∶比喻

  A.书籍∶报纸B.文艺∶宗教

  C.写作∶文章D.文体∶散文

  本题中,题干中的修辞包含了比喻,比喻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所以两者构成了真包含关系,即属种关系。

在备选项部分,A项中的书籍和报纸是并列关系,B项中的文艺和宗教同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两者也是并列关系,C项中写作和文章也不具有包含关系。

D项中文体有多种类型,包括散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很明显,散文包含在文体中,D项的表述形式完全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也构成属种关系,所以应当选D。

  本题中,若题干部分改为“比喻∶修辞”,则其内在逻辑关系随表述先后顺序的变化变为种属关系,即“比喻包含于修辞当中”,所以备选项D就不合适了,只有将D项中两个词语的顺序改变成“散文∶文体”,即“散文包含于文体当中”,才能符合更改题干词语顺序后所形成的种属关系。

  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称谓。

例如,“河北∶冀”、“马铃薯∶土豆”、“夫妻∶伉俪”、“蛐蛐∶蟋蟀”等等。

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逻辑关系的一种。

同一事物具有两个不称谓的构成原因主要有,口语与书面语、全称与简称、历史传统、习惯等。

  例题:

桂圆∶龙眼

  A.桔∶柚B.桂皮∶陈皮

  C.芒果∶荔枝D.大料∶八角

  本题中,桂圆和龙眼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两个名词都表示了同一事物。

备选项中A、B、C都是指不同的事物,只有D项中大料和八角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指的都是一种烹饪常用的调味品,故正确答案应选D。

  并列关系

  本类试题所考查的逻辑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

例如:

男人与女人、老师与学生、中子与电子等。

  例题:

法院∶检察院

  A.农业部∶商务部B.职工∶员工

  C.法官∶检察官D.工厂∶工人

  本题中法院和检察院都属于我国司法系统,而且两者是并列关系。

A项中虽然两者是并列关系,但这两者是隶属于行政系统;B项中职工和员工含义基本相同,不构成并列关系;D项中工厂和工人之间是包含关系。

只有C项中法官与检察官同属于司法系统,且为并列关系。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在中外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食粮,这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些文化由人们所创作,用某种形式来表现,包括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这些创作的人与其创造的表现形式就构成了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这也是类比推理可能会涉及到的一种关系。

  例题:

范晔∶《后汉书》

  A.罗贯中∶《三国志》B.魏征∶《通典》

  C.孔子∶《论语》D.徐光启∶《农政全书》

  本题中题干部分范晔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记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A项中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C项中《伦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所著。

D项中《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所以本题应选D。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十项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一:

“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

  2009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81.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

编辑蔬菜B。

书刊农村

  C。

传媒农业D。

报纸果农

  【答案】A

  【解析】请大家留意以下两组逻辑关系:

  

(1)“杂志”——“编辑”,“编辑”编写“杂志”

  

(2)“蔬菜”_“农民”,“农民”耕种“蔬菜”。

  逻辑推理:

这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

  逻辑规律二:

同义词与反义词

  2009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83.寡对于( ),相当于利对于( )

  A。

孤弊B。

众钝

  C。

多益D。

少害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察反义词,比较简单

  

(1)“寡”——“众”(反义词)

  

(2)“利”——“钝”(反义词)

  85.签约:

解约

  A。

结婚:

离婚B。

订货:

收货

  C。

上班下班D。

借款:

贷款

  【答案】A

  【解析】签约——解约(反义词)、

  结婚——离婚(反义词)

  逻辑规律三:

从属关系

  2009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86.冠心病:

传染病

  A。

熊猫:

哺乳动物B。

鲤鱼:

两栖动物

  C。

京剧:

豫剧D。

细菌:

病毒

  【答案】B

  【解析】这道题是很另类的一道题,题目要求不是寻找“属于从属关系的一对词语”,而是寻找选项中“不属于从属关系的一对词语”。

粗心的同学很容易就“上当”了,对此,广州中宜教育的戴斌老师建议同学们即使做“简单题”,也一定要细心啊。

  

(1)冠心病是一种疾病,但冠心病并不是一种传染病的一种,两者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2)B选项中鲤鱼虽然是一种动物,但鲤鱼却不是两栖动物,鲤鱼与两栖动物之间也没有从属关系。

所以选B选项。

  逻辑规律四:

时间的“先后”关系

  2009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87.考古:

文物:

博物馆

  A。

培训:

员工:

社会B。

耕种:

庄稼:

土地

  C。

贸易:

商品:

工厂D。

教育:

人才:

企业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涉及时间“先后”关系的题,

  

(1)题干先是“考古”发现了“文物”,然后“文物”摆放在“博物馆”中,几个词语之间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

  

(2)D选项中,“教育”先培养“人才”,然后一部分“人才”走向“企业”,几个词语之间也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

  逻辑规律五:

地理位置的“所属”关系

  2009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88.电梯:

大厦:

城市

  A。

肥皂:

浴室:

客厅B。

水草:

小溪:

山谷

  C。

飞禽:

走兽:

山林D。

奶牛:

牛奶:

超市

  【答案】B

  【解析】

  

(1)“电梯”处于“大厦”之内,“大厦”处于“城市”之内。

  

(2)B项的关系与此相同:

“水草”处于“小溪”之内,“小溪”处于“山谷”之内。

  备注:

目前对于这道题目的答案也有观点认为选D,但相对而言,B选项逻辑关系更紧密些。

  逻辑规律六:

目的关系

  2009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90.打折:

促销:

竞争

  A。

奖金:

奖励:

激励B。

日食:

天体:

宇宙

  C。

娱乐:

游戏:

健康D。

京剧:

艺术:

美感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后一个词语是前一个词语的目的,“打折”的目的是为了“促销”,“促销”的目的是为了“竞争”,这三个词语之间层层推进。

  A选项中的“奖金”是为了“奖励”,“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而其他选项均没层层推进的关系,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应选A。

  逻辑规律七:

包含关系

  2007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77.阳光:

紫外线

  A。

电脑:

辐射B。

海水:

氯化钠C。

混合物:

单质D。

微波炉:

微波

  【答案】B

  【解析】“阳光”包含“紫外线”,选项B“海水”包含“氯化钠”。

  备注:

包含关系,表面上看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上,戴老师认为这里更多地是考察同学的“常识判断”,因为“阳光”、“海水”中的包含哪些“成分”,本身就是一种“常识”。

一旦未来国考命题难度加大,这类题目就会成为一道难题。

  逻辑规律八:

功能关系

  2007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81.时钟:

手表

  A。

电脑:

鼠标B。

火车:

飞机C。

电视机:

遥控器D。

录音机:

收音

  【答案】B

  【解析】“时钟”和“手表”都有计时的“功能”,选项B中,“火车”、“飞机”都是交通工具,具有“运输”的功能。

  逻辑规律九:

“计量单位”关系

  2007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73.温度计∶摄氏度

  A.体积∶立方米B.秒表∶秒

  C.考试∶成绩D.天平∶重量

  【答案】B

  【解析】“温度计”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B项“秒表”的计量单位是“秒”。

  逻辑规律十:

因果关系

  2006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78.食物中毒∶蘑菇

  A.矿难∶煤炭B.高血压∶血压计

  C.球场骚乱∶警察D.海啸∶地震

  【答案】D

  【解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1)“蘑菇”——原因

  “食物中毒”——结果

  

(2)“地震”——原因

  “海啸”——结果

  故正确答案选D选项。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实战技巧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作出的一种推断。

类比推理题对技能性要求并非很高,但却是对人的思维清晰度、思维辨析能力等心理品质极有效的检测。

所以,做这类试题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理平静和思想明朗。

  实战技巧

  实战技巧一:

遣词造句法。

即通过语感对题干所给出的两个词项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给出的四个选项,能够合适的即为答案。

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方法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对关系不典型的题目判断时非常实用。

  例题:

领导对于人才相当于( )对于( )(08陕西真题)

  A.水鱼B.启蒙老师学生

  C.伯乐千里马D.嘴唇牙齿

  正确答案【C】

  解析:

领导发现人才,伯乐发现千里马。

  实战技巧二:

横纵对比法。

很多同学只注意词项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关系,却忽略了题干词项和选项词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纵向的对比。

这种方法尤其是在词项之间关系差异细微时更要注意运用。

答题时将四组备选词项看完之后,去对比判断与题干词项有最多共性,或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例题:

客车∶货车

  A.居民楼∶商务楼B.蝌蚪∶青蛙

  C.男生∶女生D.遥控器∶电视机

  正确答案【A】

  解析:

题干是同一类属下并列的两种事物。

车子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客车和货车等。

楼房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居民楼和商务楼等。

C项中男生、女生也是同一类属下的两个并列的概念,但该类属下只有这两个概念。

相比较而言A项更相近。

  注意事项

  解答类比推理类考题时,考生容易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麻痹大意,认为此类考题非常容易,草草一看就匆忙作答;二是纠缠不清,在一个考题上纠缠多时,反复考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对于公务员的应试者来说,这两种倾向都要避免,一定要在考试时注意应试的技巧。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条:

  考生备考时要多做练习,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答题时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

  要提高解答此类考题的准确度,考生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点一:

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例题:

自然灾害:

台风

  A.骆驼:

生物B.广州:

省会城市

  C.网球:

比赛D.重工业:

采煤业

  正确答案【D】

  解析:

A、B、C均是因为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反了导致逻辑关系错误,选择D.

  2.注意点二:

易混关系的细微区别

  例题:

南京:

金陵

  A.昆明:

春城B.广州∶穗

  C.太原∶晋D.北京∶蓟

  正确答案【D】

  解析:

金陵是南京历史上的古称,春城是昆明的别称,穗是广州的简称,晋是山西的简称,而只有蓟是北京的古称,选择D.

  3.注意点三:

背景常识的合理利用

  例题1:

峨眉山:

四川

  A.黄山:

安徽B.江西:

九华山

  C.武当山:

湖北D.普陀山:

浙江

  正确答案【D】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人文背景知识。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境内,黄山、九华山都位于安徽境内,武当山位于湖北境内,普陀山位于浙江境内,但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也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所以只有D是正确答案。

  例题2:

氧气:

臭氧

  A.盐:

氯化钠B.硫酸:

  C.石墨:

金钢石D.石灰水:

氢氧化钙

  正确答案【B】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化学背景知识。

氧气与臭氧都含有氧元素,硫酸和硫都含有硫元素。

  技巧提升

  第一,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

因为只有积蓄了尽可能多的储备知识,才能最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第二,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第三,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

  第四,多做相关的练习。

因为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的最好方式、最佳手段。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