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099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基础教育科

一、指导思想: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打造区域教育品牌为抓手,以“双创双争”活动为推力,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提升全市教育发展品位,全面完成《丹阳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事业发展目标:

具有本市户籍或持有《丹阳市暂住证》的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三年学前教育率达99%;3岁以下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每年接受四次以上有质量的亲子活动,科学育儿指导率达8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9%、99.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9.9%,巩固率99%以上;高中普及率98%以上。

学校创建目标:

争创镇江市现代化小学和初中18所、镇江市优质幼儿园1所,镇江市级以上绿色学校42所、镇江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6所,100%初中学校创建成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

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特色鲜明的领衔学校10所以上。

教育质量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加强对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检测和监控,促进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思路:

(一)在抓规范中强化管理,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规范学校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以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增强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专项督导和问责力度,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进行班级均衡化配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关注弱势群体,维护教育的公益性。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重视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工作,关注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

加强控流工作和学籍管理,严格转学、休学、复学手续,建立完善的电子学籍档案,各初中创建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

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加快标准化班额推进步伐,通过努力,逐步达到小学每班40以内,初中每班45人以内,小班化教学30人左右。

2.规范教育管理,建设文明校园。

整体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德育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片级德育工作机制,发挥好德育协作共同体的整体联动功能。

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发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

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丰富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

加强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活动,丰富幼儿德育教育内容。

建设合格的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尊师爱生、仪礼文明”系列活动。

推广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的细节管理、常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管理精细化。

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100%。

3.规范教学管理,减负增效。

严格执行课程法规,落实课程计划。

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尤其要重视非考试学科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和《丹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五项规定》,抓好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规范双休日、假期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落实“教学五认真”,达到减负与提质同步,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同行。

针对新形势,加强教学管理的创新性和人文性,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探索并建立现代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管理摸式。

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学成果申报和评选活动。

(二)在抓改革中不断创新,注重教育内涵提升,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4.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

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优化实施策略,注重专业引领、加强区域交流,务求改革创新、形成课改成果。

加强校本建设,从“一切为了学生”理念出发,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

根据确立的五大课改专题,分专题进行研讨,消除盲点,寻求突破。

要坚守课堂教学核心阵地,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关注课堂,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确保开齐开足上好各类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具体操作的指导。

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研讨,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的工作指导,完善和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积极推进江苏省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高中阶段,根据《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意见》落实“五严规定”,积极应对,在薄弱环节和盲点上寻求突破。

合理安排高中三年课程计划,组织力量开展研讨。

创造条件正常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继续开展课改先进学校的创建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改革幼教体制,推进幼教发展。

在积极理顺幼儿园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园的运行效益和办园水平。

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落实《幼儿园管理纲要》和《丹阳市幼儿教育常规管理条例》,提高办园质量。

加强优质幼儿园建设,扩大优质幼儿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和家长的教育活动,提高亲子教育活动率和亲子活动家长受教育率,适时召开0~3周岁早期教育推进会,构建0~6岁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

坚持依法办园、规范办园,继续做好清理整治无证幼儿园工作,积极优化幼儿园内部管理,提高办园活力。

加快幼教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加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整体提升我市幼教事业发展水平。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省民间艺术青少年培训中心丹阳实验基地建设,开展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整合研究。

6.改革评价制度,把握政策导向。

初步建立适合于当前和我市教育发展现状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

首先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广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工作。

引导学校更新办学理念,确立“绿色质量”观,坚持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式评价和增长性评价,加强对小班化教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基础教育十二年一贯制的跟踪研究和联系性评价,并适时举行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促进各学段之间的良性衔接和持续发展。

7.改革招生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规范招生行为,控制生源流动。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

提高高中普及率,从结构和质量上平衡城乡高中生源,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丹阳教育持续发展根本利益。

加强对回归学校招生和城区学校招生工作的调控,促进城区与农村学校的协调发展。

加强行政区划调整后施教区的调查和调研,充分了解和掌握招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努力取得招生改革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绩,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三)在抓创建中铸就品牌,实现事业整体优化,促进学校个性发展。

8.以质量促发展,以发展求出路。

创建校本特色是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的工作要求,也是做强区域教育品牌的基本支撑。

各级各类学校要在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教育品牌建设,集中学校、教师、家长共同意愿,探索符合校情的有效发展之路。

要在狠抓“活力课堂”、打造“名师团队”、建设“特色项目”的同时,立足“校本”,做强“校本”。

配合做好第三次全省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对照镇江市现代化学校的评价标准,努力改善条件,努力改进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在内涵、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上求突破,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学校数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整体高位均衡发展。

高中学校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分层,立足课堂求效益,突出重点求突破,为我市高考的高位提升再立新功。

9.培植优势项目,建设特色学校。

贯彻《镇江市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意见》,以学校联盟的方式促进学校特色的共同发展。

围绕特色学校评估方案,建立特色学校共同体,每一个共同体确定一个首席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其他学校特色发展。

以过程监控的方式促进快速发展,对于每一个特色学校共同体,以创建思想、项目规划、实施过程、建设成效进行跟踪督查,以点促片,以片带面,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整体评价。

以智力支撑的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组建“特色学校建设智囊团”,定期研讨,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滚动式创建,螺旋式提高,从打造优势特色项目出发,致力于形成我市基础教育的系列品牌目标,促进各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正常、有序、深入开展。

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铸就一批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

10.强化校本建设,提高办学品位。

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的“三年发展规划”论证活动,学校要认真开展校本课程和文化建设,贯彻《镇江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整体规划学校发展,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将学校历史积淀、学校现实条件与学校发展构想统筹规划,有机整合,使校本建设充分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显性校园文化和内在精神文化。

各中小学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以“温馨教室、人文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争创镇江市中小学校园文化示范学校。

主要工作安排(2010年下半年)

八月:

1.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情况调研;

2.制订新学期基础教育工作计划;

3.新学期开学工作准备;

4.召开中小学教务(导)主任和幼儿园园长会议;

5.绿色学校创建推进会。

九月:

1.中小学开学工作调研;

2.召开中小学政教(德育)主任会议;

3.审核中小学学籍,统计汇总2009-2010学年度教育事

业发展和普及水平资料;

4.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活动;

5.“五严”规定落实情况专项督查。

十月:

1.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控制流生先进学校创建工作;

2.镇江市现代化小学、现代化初中创建工作预查;

3.班主任工作专项培训活动;

4.幼儿园分片教学研讨活动;

5.城区生源分布情况调查。

十一月:

1.幼托一体化(亲子活动)大型展示活动;

2.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下乡工程;

3.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活动;

4.期中考试。

十二月:

1.课程改革与特色建设推进活动;

2.镇江市优质幼儿园评估验收;

3.镇江市现代化小学、现代化初中评估验收。

2011年1月:

1.校本特色建设工作展示和推进;

2.2010年教育教学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

3.期末考试。

2011年2月:

1.期末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新学年开学工作准备。

 

附:

丹阳市中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历

周次

重要活动

1

9月

1

2

3

4

9月1日开学上课

中秋节9月22—24日休假

2

5

6

7

8

9

10

11

3

12

13

14

15

16

17

18

4

19

20

21

22

23

24

25

5

26

27

28

29

30

10月

1

2

国庆节10月1—7日休假

6

3

4

5

6

7

8

9

7

10

11

12

13

14

15

16

8

17

18

19

20

21

22

23

9

24

25

26

27

28

29

30

110

31

11月

1

2

3

4

5

6

期中考试11月10—12日

11

7

8

9

10

11

12

13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21

22

23

24

25

26

27

14

28

29

30

12月

1

2

3

4

15

5

6

7

8

9

10

11

16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18

26

27

28

29

30

31

1月

(2011年)

1

元旦休假1天

期末考试1月20日—22日

1月27日放寒假

19

2

3

4

5

6

7

8

20

9

10

11

12

13

14

15

21

16

17

18

19

20

21

22

22

23

24

25

26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