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309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docx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

学习时间

2011.7.6

学习地点

急诊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

急诊科全体人员

学习内容中医中风病的诊治

【定义】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症的一种疾病。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

重症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2、病机特点:

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

血亏虚。

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临床分型】一、西医分型1、超早期

(3〜6h内);2、急性期(1个月);3、恢复期(2〜6个月);4、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OCSP脑梗塞临床分型标准:

完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

二、中医分型1、中

经络:

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2、中脏腑:

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

见肢体不用。

中脏腑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脱证属虚,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中医治疗】中风的治疗原则:

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需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1、中经

络:

灯盏花细辛注射液20-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或银杏注射液10ml加入.9%NS250ml中静滴。

2、中脏腑闭证:

醒脑静10-2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清开灵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60滴/分钟,每天一次。

中脏腑脱证:

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

3、针灸治疗

(1)风火上扰

清窍,痰热内闭清窍:

百会、人中、足三里、太冲等。

(2)痰湿蒙塞心神,元神败脱,心神散乱:

百会、气

海、足三里。

(3)以昏迷为主:

人中、神聪、内关、涌泉、太冲。

(4)以半身不遂:

合谷、曲池、足三里、三

阴交、太冲。

4、辨证论治⑴中经络①风痰入络: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疫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方剂:

真方白丸子加减。

②风阳上扰: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方剂:

天麻钩藤饮加减。

③阴虚风动: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润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方剂:

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闭证①痰热腑实: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方剂:

桃仁承气汤加减。

②痰火瘀闭: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方剂:

羚羊钩藤汤。

③痰浊瘀闭: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滑。

方剂:

涤痰汤。

脱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急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①风痰瘀阻:

口眼歪邪,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方剂:

解语丹。

②气虚络瘀: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方剂:

补阳还五汤。

③肝肾亏虚: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涩。

方剂: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西医治疗】一、脑梗死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

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

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死不宜降压低于160-180/90-100mmHg,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

中国指南建议多数无禁忌证的不溶栓患者应在卒中后尽早(最好48小时内)开始使用阿司匹林,推荐剂量阿司匹林

150〜300mg/d,4周后改为预防剂量。

二、急性脑出血的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2)保

持呼吸道通畅(3)吸氧(4)鼻饲(5)对症治疗(6)预防感染(7)观察病情。

2、调控血压:

血压》200/110mmHg时,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降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

180/105mmHg左右;收缩压在170~200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暂时尚可不必使用降压药,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

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脑低灌

注。

收缩压<165mmHg或舒张压<95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

3、降低颅内压:

可酌情选用呋塞米(速尿)、白蛋白。

建议尽量不使用类固醇。

4、止血药物:

一般不用,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可应用,时间不

超过1周。

5、亚低温治疗。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

学习时间

2011.7.26

学习地点

急诊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

急诊科全体人员

学习内容中医胸痹(心绞痛)诊疗常规

【定义】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的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

心胸痛是真心

痛最早岀现、最为突岀的症状,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且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久,患者常有恐惧、濒死感。

严重者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律失常,可发生猝死。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

或多饮多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2、病机特点:

本病的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

脏。

心主血脉,肺主治节,两者相互协调,气血运行自畅。

心病不能推动血脉,肺气治节失司,则血行瘀滞;肝病疏泄失职,气郁血滞;脾失健运,聚生痰浊,气血乏源;肾阴亏损,心血失荣,肾阳虚衰,君火失用,均可引致心脉痹阻,胸阳失旷而发胸痹。

中医胸痹多属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

【临床分型】一、心绞痛分型1、稳定型心绞痛: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包括静息性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恶

化型心绞痛。

【中医治疗】胸痹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

祛邪治标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用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法,综合治疗。

1急性处理:

加快心脏传导:

心宝

1-2丸,每天三次。

改善心肌缺血:

田七口服液10-

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灯盏细辛花40ml加入心阴不足:

滋心阴口服液10ml,每天三次;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心阳不振:

补心气口服液10ml,每天三次;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

备用穴:

使、足三里、神门。

3•胸痹的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

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方剂:

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

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胀闷,得暧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

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方剂: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

(4)寒凝心脉: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

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冷,舌苔白,脉沉细。

方剂:

栝蒌薤白桂枝汤加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心肾阴虚:

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带数或见细涩。

方剂: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6)气阴两虚: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

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方剂: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⑺心肾阳虚:

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岀,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方剂: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西医治疗】

治疗目标:

预防心肌梗塞和猝死,减轻临床症状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

1、阿司匹

林:

100mg/d。

2、他汀类降脂药:

此类药的使用有两个层次:

所有冠心病病人均应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2.60mmol/L;对极高危病人(如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应强化他汀类药调脂治疗,使LDL-C降至2.07mmol/L以下。

3、B受体阻滞剂:

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少剂量开始,要求静息心律降至55〜60次/分。

4、ACEI:

对所有明确冠心病病人均可使用ACEI。

5、钙离子拮

抗剂:

当B受体阻断药作为初始治疗药物效果不满意或病人不能耐受时,使用长效钙拮抗药或B受体阻断

药加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6、静脉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10ug/min持续滴注,每3-5min增加10ug/

min,直到出现用药后症状或血压下降。

如果20ug/min没有反应,则可以先增加10ug/min,然后增加20ug

/min。

尽管不能推荐出最大剂量,但是,一般常用最大剂量为200ug/min。

7、连续3次舌下含服硝酸甘

油片而症状不能缓解者,或者是充分抗缺血治疗后症状复发者,主张静脉注射硫酸码啡1-5mg。

8抗

凝:

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

二、血管重建治疗

急诊科业务学习表

学习时间

2011.8.13

学习地点

急诊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

急诊科全体人员

学习内容

心、肺、脑复苏

定义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病因引起心脏骤停的病因主要心脏本身原因,也可由于非心脏的病因。

(一)易致心脏骤停的病1•心脏病中以冠心病最易引起心脏骤停。

2•非心脏病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如触电、溺水、某些药物中毒

等。

(二)引起心脏骤停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

临床表现和诊断:

心脏骤停后,最突岀的是深

度昏迷和扪不到大动脉搏动。

紫绀是心脏、呼吸骤停后岀现的体征。

判断是否心脏已突然停搏,凭深度昏迷和扪不到大动脉搏动两个特征就可以下结论,立即开始抢救。

基础生命抢救主要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目的是提供大脑最低限度的血液供应。

进一步生命抢救,需用器械和药物,如气管插管,直流电非同

步除颤,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以利心脏恢复搏动。

基础生命抢救手法(BLS)主要目的是保证

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

按照正规训练的CPR手法,应该可以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

如何判断病人

是心脏骤停一般讲,有几个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