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99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ocx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第一节复习要点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意义

道德是人的精神价值基础;其直接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人与我、人与环境的伦理的关系;它所依靠的手段是社会舆论、内在信念和传统习惯;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通过外界施加给每个人的社会道德规范,其次通过个体的修养,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影响,把外部要求逐渐内化为自觉的准则。

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今天,不仅要用法律对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和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惩戒以维护社会公正,而且需要建立一些公共约定规范人们的生活交往,人们日常所说的“先小人后君子”、“建立游戏规则”等正是反映了这种心态和要求。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法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规范和约束,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引导和预防,保证社会的公正和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也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法律保护。

没有法律作为保障,社会正气就难以弘扬。

道德弘扬善的行为,法律惩罚恶的行为。

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法律是外部的社会规范,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内在自律。

道德规范是隐性的、柔性的,以人们的自觉意识水平为依据。

法律是制度化的,是显性的、是刚性的。

社会既需要法律规范,也需要道德自律“德治”与“法治”并列,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1.职业道德作为“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的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或行业氛围内的具体体现。

2.行为规范主要是一种他律,是“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外部要求;职业道德更多是一种自律,是人的内部自觉。

3.成为有道德的人,是超越职业的道德追求。

4.职业道德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主体超越待定价值系统的自我选择;是主体对普遍性道德原则的选择和追求。

5.《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1年9月颁布)指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三)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公务员职业首先的核心内容和要求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与原则体现在:

1.先进性和时代性并存;政治性和政策性兼有;稳定性和发展性相依;多样性和共同性兼具;服务性和权威性共存。

2.法制原则;责任效率原则;服务原则;国家利益原则;职业道德准则;清廉原则。

一定社会中的具体职业的特殊性,职业本身的价值取向,规定了该职业的道德内容。

由于国家机关在社会分工中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与一般职业从业人员不同的职业道德。

目前,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内涵:

爱国忠民,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勤奋工作;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诚实守信。

(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国家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行使的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样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

以德治国的“德”首要是指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提升官德,端正官风,才能以德治党,以德治国。

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风”和“官德”,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官德”。

建立一支廉洁奉公、精干高效、忠于职守的公务员队伍,需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需要严格的“规矩”——既有《公务员法》和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约束,又有行政原则和行政操守认真规范。

权力运行的法制化、道德化是当代政治文明的要求,也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公正有序的道德经济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前提。

(五)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

1、崇高的职业道德追求(在职业活动中提升人生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加强道德修养;个人需要服从组织需要)

2、明确的职业道德目标

3、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

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德端正。

4、理想的职业道德人格

(六)中国古代优秀的职业道德

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清·郑瑞)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早期官德

2、为政以德、民为邦本的政治道德

3、修身践履、清正廉洁的职业官德

(七)公务员的职业荣辱观

知荣誉明耻辱,可以反应人的道德价值,体现特殊的道德情感。

求荣:

道德精神的激励。

知耻:

行善改过的动力。

物质利益与精神荣誉之辨,索取与奉献之辨,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之辨。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了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从而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

“八荣八耻”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理想的全新认识;荣辱观的确立完善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评价尺度,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要求。

知荣明耻,对比鲜明,具有感召力;八荣八耻,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性;倡荣抑耻,顺应心理,具有操作性;官德毁而民德降;重在澄清义利关系。

“八荣八耻”提醒我们:

修身当先知耻,惭耻之服(惭愧知耻是最美的服装),光荣属于国家。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职业道德不是豪言壮语或知识体系,是对人对事的态度,是对职业的认同和追求);规范、引导功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调节监督功能(道德义务、道德良心、道德荣誉感和幸福感共同构成了个体职业道德大厦,道德良心在其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中应把握好三个环节:

1、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良心的统一。

行政道德义务是由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任务、法律以及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原则等决定的,是一种间接的他律性规范。

行政良心是存在于国家公务员内心深处的、对自己行为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对行政责任的自觉意识,具有自律性的本质特征。

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行政道德责任与行政良心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是统一的。

2、促使国家公务员提高在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中行政行为的选择能力

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是行政行为选择中所面临的动机性冲突。

具体来说,就是在某种待定的情况下,国家公务员所选择的行政行为,虽符合某种行政要求,但同时却违背了有某些道德价值的另一种行政要求。

在这种道德选择的两难之中,要求国家公务员分清行政道德价值的等级次序的能力及承认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基本素质。

3、激发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培育和完善职业道德人格的自觉性

国家公务员自觉的道德修养包括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

这些是形成高尚、完美的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人格的根本保证。

通过行政行为准则规范系统的构建,唤醒国家公务员的道德责任与道德良心;回应、满足民众的基本利益需求;实现政府廉洁、管理高效、社会公正,以保证国家持续稳定发展。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与建设途径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人民的公仆。

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法行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

2、遵循集体主义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工作首位,体现了国家公务员基本的职业道德。

顾全大局——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尊重上级:

服从上级命令(机关工作的特征)。

维护上级的威信。

如实向上级报告和请示工作(尊重上级意味着对组织原则的尊重)。

正确对待上级的批评。

关心下级——团结协作的具体内容。

尊重下级的人格。

尊重下级的意见。

尊重下级的自主权。

肯定下级的成绩。

帮助下级做好工作。

奖惩分明。

3、爱岗敬业,勤政为民

尽职尽责,脚踏实地,精通业务,用于创新。

4、塑造自身新形象(个人修养)

——文化知识修养

首先,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要有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水平,还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党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

其次,工作人员要有与其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要学习行政法律知识。

——语言修养

第一,工作人员的日常用语要力求标准和适用。

第二,工作人员的语言要力求确切、简洁,这是国家机关处理日常繁杂事务的需要。

第三,工作人员的语言要具有逻辑性,即要求语言严谨、精确。

第四,克服谈话中的禁忌。

——仪表举止修养的基本内容

一是服饰装扮。

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穿着应质朴大方、搭配合适、合时合宜。

二是日常礼貌。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

1、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公仆意识、服务意识)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建立、健全一整套约束机制(借助法律的威严,道德才不会软弱;借助舆论的呼唤,道德才不会孤单;借助心灵的觉醒,道德才会转化为人的自愿。

四、公务员职业道德新理念与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新理念

1、团结协作理念:

维持性团结协作与发展性团结协作(有团结协作的意向与行动;有团结协作的诚意;处理好团结协作与正当竞争的关系)

2、服务创新理念:

形式化的服务创新和求真务实的服务创新(满腔热情、本领过硬、热忱服务)

3、生态创生理念:

强调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4、效益优先理念:

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商机

(二)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得人心者得天下,施德政者得天下,科学执政得天下。

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改革开放考验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要求其道德实现社会转型,所以,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同样关系着改革开放的成败。

基本内涵如下:

1、勤政为民:

生产力水平是评判领导干部道德面貌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实干之德”与“巧干之德”相结合。

2、廉洁奉公:

廉洁奉公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秉公执政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德;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忠于职守

3、实事求是: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发扬民主作风,相信群众,尊重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4、勇于追求和探索真理。

(三)加强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途径

以“八荣八耻”为道德标杆。

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强化对权力的约束为核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

五、公务员执政能力建设与职业形象塑造

(一)《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国家人事部2002年颁布)

(1)政治坚定、忠于国家

(2)勤政为民、依法行政

(3)务实创新、清正廉洁

(4)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二)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

(1)思想政治鉴别能力(法律、政策与道德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2)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与学习能力)

(3)人际沟通与团体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4)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工作策略与创新能力)

(三)国家公务员交际行为规范

(1)服从上级:

服从上级命令;尊敬上级、维护上级威信;如实向上级报告和请示工作;争取上级的支持;正确对待上级的批评。

(2)关心下级:

尊重下级;建立友谊和信任;帮助下级做好工作;赏罚分明。

(3)尊重同事: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热情友好。

(4)协调友邻:

协调利益关系;求同存异;意见沟通。

六、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关于道德修养

1、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道德意识等方面经过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教育,所达到的一定的道德水平和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

2、道德修养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而且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素质。

(二)修身为本(个人修养)

1、道德修养的诚敬之道

——以诚为本

真诚:

主要破一个“伪”字,真诚是职业道德实践的根本精神所在。

信诚:

主要破一个“妄”字,说话符合实际,言语真实不虚。

直诚:

主要破一个“曲”字,不计个人利害,不饶弯子,正直。

精诚:

主要破一个“懈”字,坚持不懈,勤奋工作不断进取。

——修己以敬

敬道:

心存恭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敬德:

收敛身心,敬畏道德。

敬心:

培养诚敬之心,以诚实、诚恳、诚意的职业态度工作。

——诚敬之行

本真之心:

平常心。

坦荡无私:

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境界对待工作和他人,把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

2、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见贤思齐:

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行

2、省察克治:

对照良知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不善的念头和言行

3、慎于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慎独:

在无人看见无人监督时,更要警觉,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

5、公正廉洁:

公正:

从政无私,秉公办事,按法律办事,不感情用事。

廉:

廉明、廉忠、廉高、廉敬、廉耻、廉而有化。

廉洁:

“不受谓之廉,不污谓之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明朝理学家薛碹将世界上廉洁之人分为三种类型:

上品:

“见明理而不妄取者”是顺应明理,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廉洁。

中品:

“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是有所顾虑而不取。

下品:

“畏法律、保禄位而不取者”,是勉强而为。

(三)家庭伦理的实践

1、百善孝为先

2、夫妻和睦之道

3、同胞相善

4、做子女的榜样

(四)职业道德的境界

1、极端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2、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常人之德)

3、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道德境界(美德)

4、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圣人之德)

(五)社会伦理的实践

1、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社交礼仪(相见、说话、共处)

3、大众表率(遵守社会公德)

七、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1)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由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使得国家行政机关的职业道德建设被赋予特殊的、内在的价值取向,就要真正“为人民服务”,谋求最大化的公共利益。

加强国家职业道德建设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抑制行政自利性,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2)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政府行使的每一项权力背后都连带着一份责任。

对宪法和法律负责,对人大和公民负责。

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强调权责并重。

(3)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是公正的化身及楷模,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己任。

基本的“公正”包括:

交换公正、分配公正、规则公正、权力与义务对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维护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提高行政能力及效率,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的优化整合,实现社会公正。

(4)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良心的统一;提高在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中行政行为的选择能力。

八、法治与德治

(一)道德与法律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善恶、好坏等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在一定意义上许多法律义务就是道德义务。

法律是外部的社会规范,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内在自律。

道德规范是隐性的、柔性的,以人们的自觉意识水平为依据。

法律是制度化的,是显性的、是刚性的,是阶级矛盾激化和经济利益不可调和的产物。

人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道德在调整人的相互关系上宽泛得多,法律主要调整和维持政党的社会秩序,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正当合法权益,维持社会关系平衡。

法律强调的是法规和强制,是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和警戒。

道德是强调教育感化作用,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并通过自我调节加以自律。

社会既需要法律规范,也需要道德自律。

“德治”与“法治”并列,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以德治国的真正内涵是以德治人,即通过教育造就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公民(文明、礼貌、善良、精神追求等)。

因为道德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关系起调节作用,就有赖于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和公民的道德标准。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2004年4月颁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

(四)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权责统一要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五)《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01年9月颁布)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六)党员四自要求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指出,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七)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2006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古人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

第二节历年真题

1.(2007年A卷,多项选择题)墨子倡导的仁人君子的美德有

A.强不执弱B.众不劫寡C.富不侮贫D.贵不傲贱

2.(2006年A卷,单项选择题)“义,利也”这—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源自

A.儒家伦理思想B.道家伦理思想C.墨家伦理思想D.法家伦理思想

3.(2006年A卷,单项选择题)道德评价的根据是

A.动机B.效果C.手段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4.(2005年A卷,多项选择题)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加强            

A.社会公德建设B.职业道德建设C.家庭美德建设D.党风廉政建设

5.(2005年B卷,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D.团结互助

6.(2005年B卷,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          

A.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7.(2004年A卷,多项选择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指

A.要善于学习,虚心学习B.在向他人学习中,要扬长避短

C.要巧妙地揭别人之短D.大力宣传自己的善

8.(2004年A卷,多项选择题)在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中除了注意个人形象,还应注意    

A.举止文明礼貌B.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C.体察对方的心境D.妥善运用语言技巧

9.(2004年A卷,多项选择题)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有                

A.尊老爱幼B.意志坚定C.情绪乐观D.为人豁达

10.(2004年B卷,多项选择题)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新特点有          

A.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B.政治性与改革性兼有

C.服务性与权威性共存D.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11.(2004年B卷,多项选择题)除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以外,下列选项符合婚姻家庭道德要求的还有

A.一夫一妻、平等互爱B.实行晚婚、计划生育

C.勤俭持家、爱国爱家D.赡养尊敬老人、抚养子女、邻里和睦

12.(2004年B卷,多项选择题)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区别是              

A.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表现,又通过交往实现

B.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不同

C.任何人际关系都是以往人际交往的产物

D.人际关系一般是一种状态,人际交往是一个过程

13.(2005年B卷,多项选择题)按照集体主义原则,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到  

A.顾全大局B.尊重上级C.互相监督D.关心下级

材料一:

在某市一条不足400米长的步行街上,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吐掉的口香糖约15公斤。

某市公交公司无人售票公共汽车3年间收到的残币假钞竟高达50万元。

一孕妇在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后上了专门接送考生的大客车,全车考生没有一个人给她让座。

材料二:

在对某市市民社会公德现状的一次调查中,99%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随地吐痰,但真正吐到手纸扔到垃圾箱里的不足50%;雨季商店为顾客准备的文明伞,表示用完后及时归还的占受访者的81%,但下雨过后,商店真正回收的雨伞仅占发放的10%;人人皆知本市严重缺水,但公共用水的浪费却十分惊人。

(2006年A卷,综合分析,不定项选择)

14.关于社会公德,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B.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D.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

15.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

A.部分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B.一些公众了解相应的公德规范,但在实践中却不作为

C.对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形成人人谴责的舆论氛围

D.现行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助长了公德缺失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16.材料反映了部分公众在社会公德方面“知”、“行”脱节,其主要原因是

A.道德规范在具体践行上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