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858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

第19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考纲要求]1.了解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2.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D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餐难

i•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⑴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⑵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操作方法及相关内容。

图5

⑴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

过滤。

适用范围:

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

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

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注意事项:

①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

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⑶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

分液。

适用范围:

①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

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

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⑷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

蒸馏。

适用范围:

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⑸如图5,方法、装置的名称:

升华。

适用范围:

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题组一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方法

1•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利用了物质的沸点的是()

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蒸发

答案A

解析萃取、重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蒸发是通过加热将溶剂蒸发掉;蒸馏则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2.物质的分离、提纯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操作,请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知识,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

混合物

分离方法

操作过程

1

从草木灰中提取可溶性物质

2

KNO和NaCI混合物

3

乙酸乙酯和乙酸混合物中分离乙酸乙酯

4

由乙醇溶液制无水乙醇

5

除去淀粉溶液中的碘化钠

答案

混合物

分离方法

操作过程

1

从草木灰中提取可溶性物质

溶解、过滤

将草木灰溶于热水中,不断搅拌,然后过滤。

若滤液仍浑浊,再过滤

2

KNO和NaCI混合物

结晶、过滤

将混合物溶于热水配成饱和溶液,

降温,溶液中有KNO晶体析出,冷

却过滤

3

乙酸乙酯和乙酸混合物中分离

乙酸乙酯

分液

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2CO溶液,

振荡,静置,分液

4

由乙醇溶液制无水乙醇

蒸馏

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蒸馏

5

除去淀粉溶液中的碘化钠

渗析

将混合液放入半透膜袋中,并放入

流动的蒸馏水中

I思维建模I

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离(提纯)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竺一舟华法:

如NuCl和[:

因十回

L;;业洱一蜡晶注:

如KNO「和Ne£]恋+题港过遥法:

inNaCI秋M^(0H>2畫世一特殊決:

如民*和冋可用鐵铁吸引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莽取法:

钿R農水申提取碟

耳逵

广芝一薫发结晶;如从班st爾落液中蕊瓏胆矶晶体

阖+液——I—蒸诸:

如从海水中萩凰蒸馆水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互髯蒸馆法:

如酒精和水.从石抽中茯取耗油*煤油

菠+液_”

液法:

如油和木、乙醱乙甜和Ka,CO,^液

题组二物质分离仪器、装置的选择

答案D

解析D项为气体发生装置。

4.(2012•北京理综,8)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CQ溶液和CHCOO2H5,选④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b溶液吸收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物质的性质、实验原理、仪器的选择是否正确等角度去分析。

CHCOOCfe

与NstCO溶液互不相溶,故应选择分液法将其分离,因此选③,A错;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

应选择分液漏斗萃取分液,B正确;将Cl2通过盛有FeCl2溶液的洗气瓶,将Cl2吸收,C正确;

粗盐提纯应先将粗盐溶于蒸馏水中,然后过滤除掉泥沙等不溶物,再蒸发、浓缩,最后得到

NaCl晶体,D正确。

题组三物质分离操作的注意事项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上口通入,下口流出

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答案CD

解析蒸发结晶时,要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不能直接蒸干。

6•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2适狼:

L

(1)实验室焙烧海带,需要下列仪器中的(填字母)。

a.试管b.烧杯c.坩埚d.泥三角

e.铁三脚架f•酒精灯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③。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

(4)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⑸小组用CC1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右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色;他们打开分液

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下面实验装置图中的错

误之处:

②;

3。

⑺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里聚集。

(4)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5)紫红分液漏斗上口活塞小孔未与空气相通

(6)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7)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加热温度不至过高蒸馏烧瓶

I反思归纳|

熟记常见物质分离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过滤中的“3要求”:

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中的"2注意”:

玻璃棒搅拌和不能蒸干。

3.萃取分液中的“4步操作”:

加萃取剂一振荡放气一静置分层一分液。

4•蒸馏中的“3注意”: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却水的进出方向,加沸石防暴沸。

考点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通进题组

n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撬难

方法

原理

杂质成分

沉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c「、sO「、及能形成弱碱的阳离

气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c6「、HCO、s6「、HSO、ST、NHt

杂转纯法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杂质中含不冋价态的相冋兀素(用氧化

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

盐(用酸、酸酐或碱)

氧化还原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

化性)的杂质

如用酸性KMnO除去CO中的SQ,用热

的铜粉除去Nk中的Q

热分解法

加热使不稳疋的物质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I中的NHCI等

酸碱溶解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

进行分离

如用过量的NaQK溶液可除去FaQ中的

Al2Q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含杂质的金属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

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思维建槿总结升华

题组一除杂试剂及方法的选择

i•除去下列常见物质中的杂质,完成表格:

序号

原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N2

O

灼热的铜网

固体吸收气体

CO

CO

NaOH溶液或碱石灰

洗气或固体吸

收气体

CO

CO

灼热的CuO

用固体转化气

CO

HCI

饱和NaHCS溶液

洗气

CI2

HCI

饱和食盐水

洗气

CO

SQ

饱和NaHCO液

洗气

碳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

Fe2Q

AI2Q

NaOH溶液

过滤

NaHCO溶

N&CO

CO

加酸转化

NaCI溶液

NaHCO

HCI

加酸转化

?

FeCIs溶液

FeCh

Ch

加氧化剂转化

?

FeCl2溶液

FeCIs

Fe

加还原剂转化

?

MgCI2溶液

FeCIs

MgO

沉淀转化

?

NaCI晶体

NH4CI

加热分解

?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NetCO溶液

分液

?

乙醇

水(少量)

新制CaO

蒸馏

题组二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

2•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

理的是()

方案1方案2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02和FaQ混合物中的FezQ

答案D

解析①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

一种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分解,另一物质

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

②加试剂法分离(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

所加试剂能达

到让一种物质形成溶液,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

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受热均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故A项错误;B项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故B项错误;C项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离,故C项错误;D项中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stSiOs溶解而除去,故D项正确。

3•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粗食盐常含有少量“、Ca2SMgJFe3

SCI「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I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

饱和NaiCO溶液、饱和K>CQ溶液、NaOH溶液、BaCIi溶液、Ba(NQ)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1)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JFe3*、sO「,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只填化学式)。

⑵用于沉淀的试剂需过量,判断除去SO2「的试剂过量的方法是

⑶洗涤除去NaCI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I,选用的试剂为

答案

(1)NaOH、BaCh、Ng2CO(或BaCh、NaOHNa^CO或BaCh、Na^CO、NaOH)

(2)取少量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滴入少量B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无沉

淀生成,则sO「已沉淀完全,即所用试剂已过量

(3)75%乙醇

解析为除去Mg*和Fe3*可选用NaOH溶液,除去sO「选用BaCb溶液,过量的BaCb溶液要用饱和NqCO溶液来除去,因此只要BaCl2在NaaCO之前即可,NaOH顺序可变;除去sO「需加试剂BaCl2溶液,判断Ba2*过量的方法是:

取少量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滴入少量BaCl2

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SO「已沉淀完全;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

试剂为75%的乙醇,因为乙醇溶解氯化钾后易挥发不残留其他物质。

I反思归纳I

1.分离和提纯物质应遵循的原则

(1)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

如果引入杂质则在后续操作中必须除杂。

(2)不损耗、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原则。

(3)实验操作要简便易行的原则。

(4)加入试剂的顺序要合理的原则。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

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2.过滤操作中的常考热点案例

在过滤操作后,有时需要滤渣,舍弃滤液;有时需要滤液,舍弃滤渣。

(1)需要滤液时,如何提取母液中的成分

案例1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舍去不溶性杂质(滤渣)后,怎样从母液中获取NaCI固

体?

提示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NaCI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案例2若母液是CuSQ饱和溶液,怎样获得CuSQ・5H2O晶体?

提示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2)需要滤渣时,如何得到纯净的滤渣

案例3在测定NstSQ和NaCI的混合物中Na2SQ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b

溶液,沉淀SQ「,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Q的质量,试问:

1怎样判断SQ「是否沉淀完全?

提示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Q「未沉淀完全,

反之则沉淀完全。

2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

提示洗去可溶性杂质(NaJC「等)。

3沉淀的洗涤方法?

提示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4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提示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HNQ酸化的AgNQ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

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