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67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学习探究诊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化学学习·探究·诊断(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物质分类的意义。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4.知道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

能运用胶体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学习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根据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拓展简单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观看分散系的实例,学习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概念。

掌握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4.观察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外观。

比较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稳定性。

对比并记录激光笔照射溶液、胶体和浊液所观测的现象。

总结三种液体的稳定性和丁达尔效应等。

1.对立统一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通过实验、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方法。

3.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1.分类方法及应用。

2.胶体的概念及胶体的性质,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课时Ⅰ

Ⅰ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无化合物存在的是()

A.氧B.氮C.氦D.氢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镇啤酒B.新鲜空气C.优质燃煤D.高锰酸钾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SO4B.SO2C.KClO3D.O2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镁B.矿泉水C.食盐水D.高锰酸钾

5.世界卫生组织(WT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6.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的是()

A.NaOHB.Na2SO4C.Na2CO3D.K2CO3

7.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MgO、H2SO4、Na2O、CaCl2

B.P2O5、NaHSO4、Ca(OH)2、KCl

C.MnO2、HNO3、KOH、K2CO3

D.CH3OH、CH3COOH、C2H5OH、CH4

8.小军用下表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概括了乙、丙、丁……。

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乙、丙、丁……

A

常见的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烧碱

B

常见的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素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D

常见的盐

食盐、纯碱、小苏打

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制造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C.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D.CCl4是一种化合物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及所属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合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金属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1.在酸、碱、盐、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____,一定只含两种元素的是________,可以含有4种元素的是________。

12.写出5个有CO2生成,且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一种盐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金属氧化物跟单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非金属氧化物跟单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种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盐跟一种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诊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2.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A.CuO、Fe、ZnCl2B.SO2、S、NaNO3

C.CaO、C、BaCO3D.SO2、Fe、HNO3

3.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Mg

C+2Mg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4.下列4种物质中,在适当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一种物质是()

A.氧气B.铁C.盐酸D.硫酸铜溶液

5.下列5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

根据此规律,X不可能是()

A.NO2B.NaNO2C.N2O3D.N2O

6.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硫酸

硝酸

汽油

酒精

实验室新购了一些盐酸,应存放的药品柜是()

A.甲B.乙C.丙D.丁

7.图中的两个圆分别代表相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碳酸钠和碳酸钙都与氢氧化钙反应

C.碳酸钠和碳酸钙都是碳酸盐

D.碳酸钙高温分解

8.向鸡蛋壳、草木灰、石灰石、纯碱中滴加稀盐酸,都能产生CO2的原因是()

A.这些物质都是固体B.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C.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D.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根

二、填空题

9.在H、O、Cl、Na四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1)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

(4)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盐”等名词分别填入适当的方框中:

11.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①HgO②CuO③Fe2O3④X⑤Na2O⑥CaO,它们是按某种规律排列的,请你推断X可能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下列反应:

①C+O2

CO2,②2CO+O2

2CO2,③CH4+2O2

CO2+2H2O,④C2H5OH+3O2

2CO2+3H2O。

通过对上述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性的结论?

(写出三点)

Ⅲ拓展活动

1.请利用交叉分类法对CaCl2、Ca(NO3)2、KNO3、K2SO4和KCl5种物质分类,并画出图示。

 

2.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甲、乙均属于盐类(有些条件已省略)。

请根据上图填空:

(1)若反应全部为置换反应,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D________。

生成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反应全部为复分解反应,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D________。

生成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课时Ⅱ

Ⅰ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上述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

2.右图所示是当光束通过溶液和胶体时的现象。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B.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B.NaCl溶液C.油水混合物D.Fe(OH)3胶体

4.家庭厨房中有很多调味品。

将下列调味品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味精C.白醋D.食盐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不均匀B.胶粒不能透过滤纸

C.胶体一定是混合物D.胶体不能稳定存在

二、填空题

6.下列物质:

①泥浆;②汽油均匀分散在水中;③石灰水;④通入过量CO2的石灰水;⑤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⑥硫酸滴加到氯化钡溶液中并振荡;⑦油脂溶于汽油中;⑧淀粉溶液,用序号填写下列空格。

(1)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2)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3)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4)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

Ⅱ诊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将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B.将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C.将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D.将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花生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

B.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

C.将氯化铁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能得到Fe(OH)3胶体

D.胶体只能以液态形式存在

二、简答题

4.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试用多种方法对其鉴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拓展活动

用半透膜把小分子或离子从胶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叫渗析。

在半透膜袋里盛有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将此半透膜袋悬挂在蒸馏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用实验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

(2)要求只检验一种离子,就能证明钠离子、氯离子通过半透膜,写出检验该离子的

实验方法。

(3)如何用实验证明两者已完全分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电解质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知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学习电解质的概念。

探究氯化钠水溶液导电的原因。

2.思索、讨论和整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讨论学习离子反应在混合物提纯和物质的检验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1.养成科学探究的学习习惯。

2.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3.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离子共存问题。

课时Ⅰ

Ⅰ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酒精B.硝酸钾晶体C.铜D.二氧化碳

2.氯化钠与水混合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氯化钠晶体表面,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钠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NaB.Na+C.

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B.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均可发生电离

C.存在自由电子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D.大多数盐都是电解质

4.下列有关物质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CH3OH属于碱B.KOH属于碱

C.Cu2(OH)2CO3属于碱D.NaHSO4属于酸

5.下列物质在溶于水或熔化时,都能电离出Cl-的是()

A.HClB.NaClC.K2CO3D.KClO3

6.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D.固态氯化钠

7.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和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盐酸、水煤气、干冰B.氯气、空气、硫酸钠

C.白酒、氢氧化钠、石灰石D.胆矾、氯化钾、硫酸

二、填空题

8.现有下列9种物质:

①CaCO3;②NaCl③Cl2;④CO2;⑤Na;⑥NaOH;⑦CuSO4;⑧蔗糖;⑨H2SO4,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填空回答问题。

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钾________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硫酸钾________________。

从电离的角度讲,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从组成的角度讲,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Ⅱ诊断提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本身不是电解质的是()

A.酒精B.三氧化硫C.氢氧化钾D.硝酸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带正电荷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B.Na2SO4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与

而导电

C.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硫酸属于酸

D.电流不能通过液态氯化氢,所以氯化氢不是电解质

3.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不易分解D.氯化氢溶液可以导电

Ⅲ拓展活动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属于电解质的物质。

 

课时Ⅱ

Ⅰ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Cl溶液与盐酸

B.KNO3溶液与NaOH溶液

C.稀H2SO4与BaCl2溶液

D.Na2SO4溶液与HNO3溶液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2Na++CO2↑+H2O

B.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2Ag++Cu=2Ag+Cu2+

C.石灰石放入稀硝酸中:

+2H+=H2O+CO2↑

D.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2Fe+6H+=2Fe3++3H2↑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KOH+HCl=KCl+H2O

B.Ba(OH)2+2HCl=BaCl2+2H2O

C.2NaOH+H2SO4=Na2SO4+2H2O

D.Cu(OH)2+2HNO3=Cu(NO3)2+2H2O

4.在某溶液中酚酞呈红色,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K+B.Na+C.Ba2+D.Al3+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

B.Na+、Ba2+、

C.Na+、H+、Cl-、

D.K+、Cu2+、

6.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

A.Fe2+

B.Cu2+、Fe2+

C.Ag+、Fe2+

D.Ag+、Cu2+、Fe2+

二、填空题

7.某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Cl-

(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不可能有________存在。

(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溶液中不可能有________存在。

(3)当溶液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

8.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物质),请完成下列表格。

物质(杂质)

选用试剂

离子方程式

操作方法

O2(CO2)

Cu(Zn)

NaCl

(CuSO4)

9.

(1)往碎蛋壳上滴盐酸.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已知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aCO3,则上述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胃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

当胃酸过量时,常有胃疼烧心感觉,易吐酸水,若服用适量胃舒平(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能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向混合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诊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

B.K+、Na+、Cl-、

C.K+、Na+、Cl-、Cu2+D.Na+、Ba2+、OH-、

2.下列各组两种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盐酸和碳酸钾与盐酸和碳酸铵

B.硝酸和碳酸钠与盐酸和碳酸氢钠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和氢氧化钡

D.锌粒和稀硫酸与锌粒和硫酸铜溶液

3.下列在溶液中进行的、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一定能够发生的是()

①有气体生成②能够发生置换反应③生成难溶物质④有盐生成⑤有酸生成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

+Ca2++OH-=CaCO3↓+H2O

B.稀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2H++Fe=Fe2++H2↑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Fe3++3H2O

Fe(OH)3(胶体)+3H+

D.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2++CO2+H2O=CaCO3↓+2H+

二、填空题

5.为验证并除去NaCl晶体中含有的少量Na2CO3和Na2SO4杂质,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用化学式填写:

M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N________;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硫酸钠溶液、稀盐酸、硝酸钡溶液、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步骤实验以达到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杂质。

(1)所用三种试剂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两次过滤,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A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A过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拓展活动

H++OH-

H2O常被理解为“酸碱中和反应”。

但是有些酸碱之间的反应却不能用上式表示,有些不属于酸或碱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却与上式相符,请举出相应实例。

由此看出H++OH-

H2O代表了哪一类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2.了解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3.理解和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之中的应用。

5.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思考与交流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2.归纳和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通过讨论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立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学习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Ⅰ

Ⅰ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uO+C

2Cu+CO2↑

B.Cu(OH)2+2HCl=CuCl2+2H2O

C.CuO+2HCl=CuCl2+H2O

D.NH4Cl+NaOH

NaCl+NH3↑+H2O

2.下列物质变化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易燃物自燃B.食物腐败

C.钢铁生锈D.用盐酸清洗铜锈

3.关于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D.化合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氧化或还原过程的是()

A.H2→H2OB.CaCO3→CaO

C.HCl→MgCl2D.FeCl2→FeCl3

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