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331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docx

行政领导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排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军事领域)。

2、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3、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4、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

5、在(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6、(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7、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的。

8、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9、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二八律)为宜。

10、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11、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

12、(矩阵式)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重大攻关任务。

13、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14、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层次制与职能制)。

15、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16、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科学性原则)。

17、文化本质上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18、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物质文化)。

19、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20、对于领导者来说,(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

2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90%)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22、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气质)。

23、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指人的(性格)。

24、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

25、(权力)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26、(人)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27、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梅奥)。

28、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29、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30、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31、按决策目标的数量分类有(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32、不属于领导决策要素的是(决策前景)。

33、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最佳原则)。

34、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方法是(决策追踪)。

35、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舒尔茨)。

36、提出期望理论的是(弗洛姆)。

37、提出公平理论的是(亚当斯)。

38、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

39、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目标)。

40、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41、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性影响力)。

42、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信道障碍)。

43、领导者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的行为属于(协调艺术)。

44、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纵向协调)。

45、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是(集权式领导)。

46、(领导目标)是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

47、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领导者个人特质)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48、领导效能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49、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

5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领导与管理、领导与执行)。

2、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信民、富民、教民)。

3、“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领导手段、领导目标)。

4、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与互动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强制性与权威性)。

5、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权力的主体、领导权力的客体、领导权力的目标、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

6、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利益关系)。

7、下列属于权力载体承担者的有(政党、知识、血缘、年龄、地位)。

8、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系统性)。

9、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直线式、职能式、混合式、矩阵式)。

10、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是(创新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11、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2、集体主义的典型的价值观包括(完整、安全、遵从、服从)。

13、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智能结构、年龄结构、心理素质结构、知识结构)。

14、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有一定数量的人、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心理上有归属感)。

15、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价值观的一致、个体互补、利益的一致)。

16、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17、决策的特征主要包括(预见性、目标性、实施性、选择性)。

18、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方案错误、目标错误、环境变量)。

19、领导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有(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系统原则、优化原则、智囊原则、动态原则、求实创新原则、公正原则)。

20、人力资源的主要特性有(增殖性、开发性、时效性、消耗性、能动性)。

21、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竞争考试法、竞争上岗法、领导亲自考察法、绩效考核法)。

2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的富有成就、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23、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知识水平、经验是否丰富)。

24、联想思维的主要形式有(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

25、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

26、领导形象有(人格形象、视听形象)。

27、良好的领导形象通常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28、在沟通过程中,造成接受障碍的根本原因是(接受者的个性差异、知识结构水平的差异、选择性接受、价值判断差异)。

29、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协调群体中的个人、协调组织中的群体、协调不同的国家)。

30、领导协调的种类有(纵向协调、横向协调)。

31、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32、模拟测评的主要形式有(公文处理、即兴发言、模拟会议、情境模拟)。

33、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34、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行政业务电子化、行政业务网络化、行政业务程序化)。

35、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信息公开、便民服务)。

三、名词解释:

1、领导手段:

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2、行政领导:

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3、领导特质理论:

以领导者为中心,从不同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显示出来的不同特质出发,希望通过对领导特质的研究,发现领导者的一般特征,并解释领导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柔性领导理论:

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5、领导权力:

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发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6、领导授权:

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7、弹性授权:

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形式。

8、领导体制:

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9、领导幅度:

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10、职能式组织结构:

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11、一长制:

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12、自然集体领导:

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

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13、领导环境:

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14、领导文化:

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15、非正式领导者:

是指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由组织内成员自发推选的领导者,其领导地位主要是依靠个人才能和魅力赢得的。

16、领导素质:

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17、道德素质:

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18、领导群体结构:

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19、领导素质的测评:

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

20、领导关系:

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21、群体:

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2、非正式群体:

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23、冲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24、领导决策:

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领导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

25、头脑风暴法:

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26、鱼缸法:

是一种通过领导宏观职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

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然后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

因其形成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27、危机:

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追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28、人力资源:

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人力资源”也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的劳动力总量。

29、激励:

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30、首因效应:

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1、戴维现象:

美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上的潜能,并将其精心培育成才,使法拉第名声大振。

但此后戴维却开始贬低法拉第。

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现象叫“戴维现象”。

32、马太效应:

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

33、领导协调:

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34、领导方法:

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办法、手段、措施、步骤等的总和。

35、领导行为方式:

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特定的作风、习惯、性格、态度、倾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做出反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方式。

36、重事式领导方式:

是以事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者关心的是组织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效率及质量。

37、重人式领导方式:

是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者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关系,以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38、领导效能:

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活动目标的能力与所获得的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效益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状态、组织环境与组织关系的有效变化的系统综合。

 

四、间答题(含辨析题):

1、简述领导的属性及其关系:

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们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其一般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即任何社会与时代的领导都必须具有的共同的标志。

(2)领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的社会性质,这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3)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

2、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1)儒家。

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1)道家。

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2)法家。

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

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3)兵家。

兵家以谋略著称。

3、领导权力的结构:

领导权力的结构,是指领导权力的各种构成要素依附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并进行有序性活动的过程中所构成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总称。

(1)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

它主要包括领导权力主体、领导权力客体和领导权力载体三种构成要素。

(2)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

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是由领导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赋予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以生动的实际内容。

4、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1)适当原则;

(2)责任原则;(3)可控原则;(4)信任原则;(5)考绩原则。

5、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特征:

(1)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

(2)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与造租;(3)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4)权力腐败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5)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6、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领导体制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两种根本属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系统性;

(2)根本性;(3)全局性;(4)稳定性。

7、简述领导体制的结构:

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作为领导内部各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形式及相互关系与联系方式,只要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即直线式、职能式、混合式和矩阵式。

8、简述领导体制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2)一长制与委员会制;(3)完整制与分离制;(4)层级制与职能制。

9、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领导和管理。

10、简述领导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是指生物体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它与生物体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起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能够通过反馈作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或修复,以维持支持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

11、简述领导文化的功能:

$F&a4Q'X+d1@5F*文化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任何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领导文化是文化存在于特定领域中的一种样式,其功能是一般文化功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延伸。

主要有:

1、内化功能;2、规范功能;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

12、简述领导素质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质;

(2)道德素质;(3)能力素质;(4)知识素质;(5)心理素质;(6)身体素质。

13、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反映了一个领导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

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

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

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14、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

(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15、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

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

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等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

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

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

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

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

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

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

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摩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16、简述领导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社会性;(3)动态性;(4)强制性;(5)扩张性和渗透性;(6)复杂性。

17、简述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并且存在多种冲突,所以冲突等同于竞争: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冲突不同于竞争,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

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面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18、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

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

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

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19、简述领导决策的要素:

(1)决策者;

(2)决策信息;(3)决策目标;(4)决策备选方案;(5)决策情势;(6)决策后果。

20、危机就是机会: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比较绝对的观点,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

就危机而言,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在汉语中,“危机”是危于机这两个不同词义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泛指事件来得突然,事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临界值,给人以很大的压力。

“机”具有机会、时机、契机的含义,指事情变化的枢纽与重要关系的环节。

危机具有双重性,只有抓住时机,危机才是机会。

21、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1)能动性;

(2)增殖性;(3)开发性;(4)时效性;(5)消耗性。

22、领导选才的原则:

(1)因事择人。

因事择人就是以事业的需要、职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职位对人员资格的要求来选拔人才,由此做到以事定职,以职选人,人事相宜;

(2)公平公开;公开是指在选拔人才时要公告通知、公开进行,并将最终结果晓之于人,并接受群众监督。

公平是指凡具有应聘资格的公民,便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与机会,而不受其种族、性别、年龄、出身等诸方面的限制;(3)竞争择优。

坚持竞争择优的原则,就是指在公开公平的前提下,让求职者依靠自身的素质进行竞争,用人单位择优选拔人才。

23、激励的方法有哪几种:

(1)目标激励法;

(2)荣誉激励法;(3)自我价值实现激励法;(4)尊重激励法;(5)情感激励法;(6)公平激励法;(7)宣泄激励法;(8)危机激励法;(9)领导行为激励法;(10)正强化激励法;(11)全方位激励法。

24、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增值性特征: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增值性是人力资源的真正意义所在。

社会生产过程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还要不断地追求价值的增加。

物质资源在其转化过程中,只能是价值的平行转移,要实现资源转化的增值,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达到。

特别是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增值效用更加明显,而且内在素质不同的“人力”价值对增值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

25、现代社会讲究效益,所以领导只用人才,不必养人才: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该坚持用洋并重的原则。

领导者不仅要用人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要建立一套完整、配套的人才保护培养制度,以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其不断成长与成熟创造条件。

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潜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26、列举思维创新的两个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新颖性。

思维创新贵在一个“新”字。

创新性的思维活动一般都具有鲜明的开拓性和首创性;

(2)独立性。

要实现思维的创新,就必须避免重复,具有鲜明的独立性;(3)艺术性。

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