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922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9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承办单位:

1.1.3企业性质:

1.1.4项目建设地点:

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项目负责人:

***

1.1.7建设规模:

年产30万m3新型自保温砌块生产线一条以及相应的生产及生活辅助设施。

1.1.8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8926.26万元。

其中项目建设投资6675.32万元,项目流动资金2250.93万元。

1.1.9资金筹措:

建设投资6675.32万元,全部自筹。

流动资金2250.93万元,全部自筹。

1.1.10经济效益:

项目年销售收入12600.00万元,利润总额3449.01万元,净利润2586.76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94.48万元,年增值税944.78万元,年所得税862.25万元。

1.1.11建设期:

18个月

1.1.12编制单位:

***

1.1.13法人代表:

***

1.1.14资质等级:

***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6)新的有关财务制度的会计制度;

(7)《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0)120号

(8)《城市污染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2)124号

(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3)原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93

(14)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3

(1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1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25-2005)

(19)《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20)《建设项日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三版;

(2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象资料。

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1.3.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1.3.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

1.3.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3.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

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1.3.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1.3.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或产品深度加工留有一定的空间。

1.3.7认真贯彻工厂设计的“五化”原则。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

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工厂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

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1.3.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受***的委托,***会同企业有关人员,对本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市场预测;

厂址与建设条件;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设计方案;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

总图运输和公共辅助工程;

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财务评价;

研究结论与建议。

1.5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6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厂区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建设内容:

年产30万m3新型自保温砌块生产线一条以及相应的生产及生活辅助设施。

同时包括厂区绿化、硬化、围墙、大门、水电管网等公共设施建设。

1.7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土地紧缺的国家。

以烧结实心粘土砖为主的传统建筑材料大量的毁田取土,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

因此在城镇建设中禁止使用结实心粘土砖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住宅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复合自加砌保温块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早在“九五”规划中,国家就把新型建筑材料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各级政府都制定了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国家四部一委专门成立了国家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针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复合自加砌保温块作为大力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

国家建材总局引发的《新型建材及发展导向目录》中将复合自加砌保温块作为首先产品之一。

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建材局统计资料,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粘土砖每年耗用粘土资源达10多亿立方米,约相当于毁田50万亩,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不仅增加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而且导致新建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严重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明确规定,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

国家政策的导向,无疑给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世界各国开展建筑节能无不首先抓建筑围护材料的革新,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改用保温性能好、生产能耗低的新型墙体材料替代传统墙体材料。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

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护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按照选用材料的不同,建筑物外墙保温材料分为单一墙体材料和复合墙体材料。

单一墙体材料,如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导热系数较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随着我国建筑节能65%标准越来越广泛地推行,单一材料墙体已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更多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墙体材料。

复合墙体材料很好地结合了两种材料的特性,既不会使墙体材料过厚过重,又具有保温隔热特性,因此复合墙体材料是一种使用前景广阔的新型节能材料。

同时,节能材料与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是互为促进的,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由于节能材料的不断革新,外墙保温技术的优越性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目前,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和外墙自保温系统三种,其中外墙外保温系统在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广泛,在保温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由于其系统构造较复杂,对原材料及系统性能要求较高,难以实现与建筑同寿命,防火性能存在较大缺陷等不足,制约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墙体自保温技术与其它的墙体保温方式相比具有构造简单、适应传统施工习惯、外墙饰面多样化、减少有机保温材料对环境污染等优良特点,同时满足保温隔热与建筑围护或承重的要求,又能较好的解决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保持与建筑物相同使用寿命,节约了工程造价。

因此,开发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政策和建筑工程实际的发展趋势。

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1有利于建筑节能65%的要求实现

本产品针对现有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的缺陷,有效的解决了墙体保温、冷热桥处理、耐久性不足、施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为建筑节能65%要求更快、更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1.8.2有利于促进新型建材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产品的生产,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

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抗压强度高、干燥收缩小、抗冻性好等特点,可完全满足现有建筑及在建建筑对高性能保温材料的的需求。

1.8.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该复合自保温砌块性能优良,可完全替代现有外墙保温材料。

因该复合自保温砌块主要原材料为无机材料,所以耐久性较好,可实现与建筑物同寿命的要求,避免了现有保温方式存在的寿命短问题,间接的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1.8.4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型社会的建设

本项目的研究不仅解决现有外墙保温方式寿命短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国家对建筑节能65%的目标要求。

有利于保护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加快资源型、节约型、和谐型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此项目产品可替代大量的实心粘土砖,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和土地,同时项目可消耗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复合自保温砌块,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生产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自重轻、强度高、防水、抗渗、收缩率低、使用寿命长、施工简单等优良特性,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发展。

1.9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促进本地区经济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

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34.77%(所得税后,下同),财务净现值8835.78万元(ic=13%),投资回收期4.50年(含建设期)。

敏感性分析表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建议:

1.建议业主方委托有“环评资质”的单位着手环评工作。

2.建议业主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工作,以保障项目安全建设,安全生产。

3.建议业主方委托有资质单位着手安全预评价工作,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4.建议等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委托消防部门进行审核,并且给出审核意见。

5.建议利用新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变单一生产为综合生产。

6.建议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劳保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从节能减排方面着手,降低能耗,增加经济效益。

1.10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基础数据

 

1.1

建设规模

 

1.1.1

粉煤灰路面砖

万块

5000

粉煤灰空心砌块

万立方米

30

1.2

厂址

 

1.2.1

厂区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700.25

 

1.2.2

新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6097.80

1.2.3

容积率

%

57

1.3

项目定员

120

1.4

燃料动力消耗

 

1.4.1

万立方

24.67

 

1.4.2

万度

42.30

 

1.4.3

990

1.4.4

柴油

30

1.5

“三废”排放量

 

1.5.1

废水

万吨

7.66

 

1.5.2

废渣

23440

 

1.5.3

废气

0

1.6

总投资

万元

8926.26

 

1.6.1

建设投资

万元

6675.32

 

1.6.2

流动资金

万元

2250.93

 

1.6.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1.7

项目计算期

15

含建设期18个月

1.8

总成本

万元

8111.72

 

1.9

经营成本

万元

7676.94

 

1.10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12600.00

 

1.11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94.48

1.12

增值税

万元

944.78

1.13

利润总额

万元

3449.01

1.14

净利润

万元

2586.76

2

评价指标

 

2.1

投资利润率(税后)

%

28.98

 

2.2

销售利润率(税后)

%

20.53

 

2.3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34.77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8835.78

ic=13

投资回收期(税后)

4.50

含建设期9个月

2.5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45.61

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13343.29

ic=13

投资回收期(税前)

3.83

含建设期9个月

2.6

盈亏平衡点

%

36.87

第3-7期

盈亏平衡点

%

36.2

第8-15期

第二章市场预测

能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技术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促进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速度也大大加快了。

随着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及建筑能耗的不断增长,建筑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

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

墙体保温技术在整个建筑物的热损失中,围护结构传热的热损失达70%~80%,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占20%~30%。

因此,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数倍,主要表现建筑保温状况上的差距。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城镇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不足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外墙节能保温程度差4~5倍,屋面差2.5~4.5倍,外墙差1.5~2.2倍,平均相差3倍。

建筑节能的重点在于提高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门窗、楼板等。

其中,外墙所占比例最大,是能量耗散的主要的部位,所以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墙体保温。

目前,外墙保温是建筑物本体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实践证明,复合墙体比单一材料的墙体能取得较高热阻,节约采暖能耗。

其主要技术要点是施工的条件与充分发挥保温材料的作用,一般都采用干施工技术,同时考虑到在采暖季节因水蒸气通过墙体外围护结构向外渗透时使保温材料受潮等问题。

主要的技术方法有:

墙体外保温、内保温、夹心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措施。

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都将进行建筑工程节能专项验收,而且必须首先通过该节能专项验收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章厂址与建设条件

3.1厂址所在位置现状

占地面积:

40亩(26640m2)

地块位置:

乌兰浩特工业经济开发区建材园区。

地块形状:

呈不规则矩形。

取得方式:

出让

取得价格:

按5万元/亩估算,出让总费用为200万元。

3.2建设条件

3.2.1建设区概况

1.地理位置

乌兰浩特市地处东经121°50′至122°20′,北纬45°55′至46°18′之间。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263.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7.7℃,年均降水量361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时,无霜期140天。

2.土地资源

全市有耕地27万亩,其中水田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

工业用地充足,有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全区20个开发区之一——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1.24平方公里,目前有2.2平方公里完成"三通一平",达到了企业入驻条件。

3.水资源

与北方其他城市相比,该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水资源。

市内洮儿河、归流河年径流总量7.7亿立方米,洮儿河上游察尔森水库最大蓄水量13亿立方米,年均蓄水量4.2亿立方米。

全市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9.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径流量7.7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量1.67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1.1亿立方米。

4.矿产资源

境内莹石,建筑用砂石,砂质粘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储量十分可观。

有铜、铁、铅、锌、大理石等多种矿藏,其中铜产量居自治区第二位。

5.林业资源

全市有林地面积1.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5.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41%。

林区和山区多产木耳、蘑菇、猴头、蕨菜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山珍,有沙参、党参、桔梗、防风等多种中草药材,并有飞龙、白天鹅、山鸡、鹿、犴、熊、狍子、黄羊等珍禽异兽。

6.农畜资源

年产粮食稳定在5.5万吨左右,其中优质玉米2.3万吨,水稻2万吨,大豆800吨。

绿色无公害水稻可年产1.5万吨,产品热销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

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5万头(只),以奶牛、肉羊为主。

全市目前有奶牛8.5万余头,日产鲜奶350余吨;肉羊存栏6万只,年产优质羊绒3000公斤,羊毛24万公斤,羊肉80万公斤,皮张6.2万张。

7.交通条件

(1)公路运输

111国道、302国道以及省际大通道贯穿市区,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一级公路、乌兰浩特至江桥高速公路、乌兰浩特至珲春高速公路、乌兰浩特至白城高速公路即将通车。

全市所有嘎查村中,45%以上已通油路。

(2)铁路运输

乌兰浩特市与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大中城市均有直达列车。

白阿、乌兰浩特至长春铁路改造即将开工建设,锡乌铁路工程已开工建设,白音胡硕经乌兰浩特至江桥的铁路也在规划之中。

作为东北地区进京的西部要道两伊铁路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3)航空运输

乌兰浩特机场建设标准为4C级,可起降波音737等中型客机。

现已开通至呼和浩特和北京航班,与乌兰浩特市毗邻的阿尔山机场正在建设。

届时,将形成乌兰浩特及所在盟内有两个机场的航空运输优势。

8.经济条件

截止到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9664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6%。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50598万元,比上年下降11.7%;第二产业增加值33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314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5%,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2%,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1.4%,其中:

食品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3.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0.3%,居住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1.4%。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0.6%。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3891人,其中:

城镇从业人员69626人。

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31488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810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3.2.2通讯

乌兰浩特市的程控电话交换机组,直接承担国际、国内电投、电话、电传等通讯业务,已开通所有的移动通讯,目前已乡乡通邮、通话。

中国网通在市区建设综合机房一座,提供各种速率、带宽的数字、数据、图文业务。

3.2.3电力

乌兰浩特市区现有变电站6座,其中220KV变电站2座,60KV变电站4座。

乌兰浩特电网是兴安盟电网的一部分。

兴安盟地区现有火力发电厂三座,总装机容量466MW;水电厂两座,总装机容量23.3MW;风力发电厂一座,总装机容量49.5MW。

目前大部分用电需从东北电网购入,由于东北电网没有对兴安电网进行限电,故兴安电网没有缺电现象,整体供大于求。

乌兰浩特地区通过220千伏右乌线与东北电网相连,同时通过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与自治区电力大通道相连。

兴安电网以220千伏为主网架,60千伏为骨干网,辖区内现有220千伏输电线路5条,220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压器容量48.6万千伏安。

电网内有两座热电厂,电力装机140MW,电力供应充足。

乌兰浩特市2×300MW热电联产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陆续开工建设的还有2×1000MW火电、300MW风电、生物质发电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

3.2.4给排水

厂区建设排水管网,对雨季降水进行合理排放。

3.2.5蒸汽

安装一台3吨蒸汽锅炉,蒸汽压力0.75kPa,蒸汽锅炉进行生产和供热。

3.2.6生活服务

项目区所在地乌兰浩特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3.2.7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气象条件

项目拟建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度238米。

四季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最大风速16m/s。

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年降雨量600mm,最大时降雨量月312mm,秋季短而凉爽,冬季长且寒冷,积雷厚度40毫米,无霜期120-l60d,最大结冻层1.5m。

气温由西南向北递减,呈一定规律性差异。

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880-3l00h,每cm2辐射总量为50.24亿-54.43亿焦耳,大于等于l0摄氏度,积温在300摄氏度以上

年平均气温:

7.7℃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4℃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31.4℃

无霜期:

140天

年平均降水量:

361mm

最大降水量:

560.8mm

年平均湿度为:

49%

日最大降水量:

108.0mm

主导风向:

WSW13%

无风日:

21%

最大风速:

33.3m/s

年平均雷电天数:

33天

年最大雪压为:

3.1g/cm

标准冻土深:

1.4m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为:

2.01m

年平均降水量430.4毫米,年平均气温4.4℃,平均风速3.3米/秒。

全年主导风向为:

西北风。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拟建项目区内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第四世纪冲击层潜水,其次为火层岩中的裂隙水冲积层,潜水含水层为沙砾及卵石层,含水厚度9—ll米,水位埋深在1.5—2米之间,平均渗透系数1246m3/a,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水力坡度l/500。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和2001年出版的1:

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总之,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5.结论建议

拟建项目场地内地层分布较稳定,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作为建筑场地使用。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

年产新型自保温砌块30万m3。

建设年产30万m3新型自保温砌块生产线一条。

占地面积:

26640m2

建(构)筑物面积:

18311.5m2

其中:

建筑物面积13170m2

构筑物面积5141.5m2

建构筑物一览表

 

4.2产品方案

名称

规格

单价/元

数量

空心砌块

190mm×190mm×390mm

170

7.5万立方

390mm×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