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938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docx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

主流学说倾向于根据物权法第24条对机动车、船舶、民用航空器之类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定构建统一的登记对抗主义,却未充分关注动产之上设立动产抵押的特殊性。

一方面,动产抵押设立要件不同于所有权移转。

由于第24条是不完全法条,必须结合其他规范才能确定所有权何时移转;而第188条明示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成立,动产抵押的设立时间并无争议。

另一方面,主流解释论的学说侧重于界定对抗第三人的范围,较少考虑到所有权移转与抵押权设立所面对的利益差别。

同时,动产的抵押登记大多照搬不动产物权的公示公信原理,却不及反省登记背后的运作机理究竟如何。

学界几乎一致认为,物权法规定的动产抵押取自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在解释上以美国法为圭臬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动产抵押在物权法中仅有设立要件与顺位分配的基本规则,既无抵押权实现的特殊规则,亦无破产程序中的受偿顺位规则,能否实现担保物权抵御风险的功能,不免使人生疑。

动产抵押虽以合同成立,但只有经过登记,抵押权人才能取得完全效力的物权,这就引发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是否仍属物权的讨论。

由此可知,采用登记对抗要件的动产抵押不仅造成对既有权利体系和登记程序的冲击,而且也给空白领域的法律适用提出了诸多疑问。

本文期望基于动产担保制度的共性,将动产抵押融入我国担保法体系,并尝试在既有权利体系下适用对抗规则。

为此,本文将首先聚焦于未登记动产抵押权的性质讨论,在澄清“对抗第三人效力”与“优先受偿性”的误解之后,探究未登记动产抵押权的具体功能,尤其是其提高担保交易便捷性的功能。

其次,探讨美国法下声明登记制的运作原理,并与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进行比较,由此整理归纳登记对抗要件下动产抵押登记的应然功能。

最后,在登记对抗范围中区分第三人的不同利益状态,适用不同类型的对抗规则,以确定抵押权顺位或者抵押物归属。

由于利益状态不同,第三人的“善意”要求与法律效果也会分别探讨。

1未登记动产抵押的物权属性与具体功能

在1995年施行的担保法中,无论是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第42条第5项),还是航空器、船舶、车辆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第42条第4项),抵押设立均采用登记生效要件(第41条)。

只有非企业的动产抵押设立适用登记对抗要件(第43条)。

但海商法第13条、民用航空器法第16条分别对船舶、民用航空器的抵押权设定采取登记对抗要件。

由此,动产抵押的设定规则不仅在担保法之中存有差异,而且就船舶、民用航空器而言,还存在着一般法与特别法的不一致。

直到2007年,物权法第188条才最终确定所有的动产抵押均适用登记对抗要件。

动产抵押设立所适用的“合同生效加登记对抗主义”模式,打破了“合意”加“额外行为(登记或交付)”的传统模式。

同为担保物权的动产质权采用“交付生效”的要件,这一明显不协调的立法模式在学界频遭诟病,甚至激进观点在物权法生效之前就主张废除担保法第43条的登记对抗要件。

由于物权法第188条明示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成立,登记仅为对抗要件,动产抵押的合意成立要件在解释论上似无异议。

动产抵押的症结并非在于已登记的动产抵押如何受偿,而是未登记的动产抵押在理论上如何建构。

其中,首当其冲的疑问便是:

既然未登记的动产抵押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样的抵押权是否还具有物权属性,抑或沦为普通债权?

因为当同一动产上负担多个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时,它们只能平等受偿(物权法第199条第3项)。

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产生于对域外术语的误解,也或许可归因于对物权属性的模糊认识。

为此,有必要追溯动产抵押的模板--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就其使用的术语一探究竟。

(一)“完善”作为担保权益的优先权标志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之下,担保权益的效力区分为“附着”(attachment)和“完善”(perfection)两个阶段。

一旦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并支付对价,只要没有推迟合同即时生效的意思,担保权益即“附着”,债权人即时获得担保权益,只是担保权益在未“完善”前的效力有所欠缺。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担保交易示范法草案》都没有采用“完善”这一术语,而是采用担保权是否具有“对抗第三人效力”的表述方式。

根据这样的两分法,担保权益的“完善”就意味着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未完善的担保权益则“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如果回到债物二分的权利体系之下,担保权益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很自然地转化为“物权效力”,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就对应为“债权效力”。

但这种理解未必符合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的立法本意。

根据起草者格兰特·吉尔莫的说明,“完善”一词来自于美国破产法第60条。

考虑到债务人破产恰恰是担保权益防范的主要风险,“完善”的担保权益人可以向破产债务人的信托人主张权利。

这就意味着,即便破产债务人的信托人享有(假设的)法定担保权,完善的担保权益也不会被债务人的法定担保权人挫败。

另一方面,“完善”这一术语的使用逐渐从破产法的特殊领域扩展于整个法域,用于描述担保权益不仅存在于当事人之间,而且能对第三人发挥效力。

“完善”指的是获得对抗第三人最佳权利的必要条件。

第三人主要包括就同一担保物也主张优先受偿的其他担保权益人、债务人破产程序的代表人,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包括担保物的买受人。

但是,即使某一担保权益已经“完善”,根据其“完善”的性质也不能得出任何法律效果,而只是根据该债权人的标志性地位运用优先权规则,来决定其权利相对于其他权利人的受偿顺位。

“完善”一词并非教义学上的术语,并非具有单一的、内在的含义,不能据此推导出特定结果。

相反,它只是一个优先权领域的工具。

在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之下,虽然完善的担保权益已经不能被债务人的担保权人或债务人的非担保权人(普通债权人)挫败,但这并不意味着担保权益人可以对抗任意第三人(对世性)。

例如,设定担保权益的动产依然可在正常经营范围内有效处分,善意受让人能够无负担地取得设有担保权益的动产所有权。

虽然担保权益设立在先,但有些超级优先权的担保权益即便登记在后甚至未经登记,也能基于特殊政策优先受偿。

立法者需要衡量冲突各方的利益,设计一系列清偿顺位的规则,使得发生、完善在后的一些担保权益在某些条件下也能优先于先完善的担保权益。

因此,完善的担保权益只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优先性,它并非绝对的、可对抗任意第三人的权利。

(二)物权属性与优先受偿性的关系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设有完备的优先权规则,用以决定担保权益之间的清偿顺位,不能对抗第三人效力的担保权益究竟是债权还是物权,对于法律适用并无实际意义。

但在中国法体系下,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和其他权利争夺担保物时,从立法中难以得知何种权利优先。

未登记动产抵押权的权利性质直接决定着适用何种权利的规范,对于抵押权人的利益关系重大。

鉴于效力不完整的动产抵押权在担保物争夺中往往处于劣后顺位,以下质疑随之而生:

既然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不能优先于债权及后设定的物权,其优先受偿性也就徒有虚名,那么它是否仍属于物权?

如若我们回溯至物权的本质属性,这一疑惑不难获得澄清。

物权的本质为人对物的绝对支配力,这是整个物权效力的基础。

物权被归纳为支配权,物权所表示的法律关系被定义为人对物的支配关系。

换言之,物权的绝对支配力与其他效力并非处于同一位阶,其他的物权效力均是物权绝对支配力的具体化,都是从支配力属性派生出来的。

直接支配性是物权的核心和灵魂。

只要一种权利被证明对物具有直接支配性,这种权利就应被划归物权的范畴。

抵押权的支配性通常表现为,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或者约定的抵押权实现条件发生时,抵押权人有权对抵押物实施变价权。

这一变价权的行使是物权支配性的体现,即物权的实现仅仅依据权利人自己的意思,而不必依靠他人的意思。

抵押人作为担保人(抵押人非债务人时最明显)并非负有履行义务,而只是容忍抵押权人行使变价权。

抵押权在历史上来自于赛尔维安之诉(抵押之诉),它与所有物返还之诉都属于对物之诉。

其目的在于使抵押物占有者交出抵押物及附属物,以便债权人行使抵押权。

在德国法上,执行名义不必说明履行金钱数额(债权),而是要求容忍抵押权人基于特定金钱数额(物上负担)从抵押物获得清偿。

抵押物变价之后,抵押权人得就其变价额优先受偿。

一般情况下,优先受偿性表现为抵押权人优先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

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性只是物权支配力在抵押物变价时的结果,即相对于债权人呈现为物权优先于债权的结果。

抵押权人享有的是排除其他债权人优先受偿的特殊地位,而非享有排除任何权利人的优先受偿性。

当抵押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竞合时,抵押权人能否就抵押物优先于其他权利人受偿,无法根据物权支配性获得支持。

当同一抵押物负担多个抵押权时,多个抵押权人在各自抵押权实现条件满足时都有权对抵押物行使变价权。

但各抵押权人能否获得清偿,则须根据抵押权的顺位而定(物权法第199条)。

居于后顺位的抵押权有可能因抵押物变价所得不足而不能受偿或不能完全受偿,但这并不影响后顺位抵押权的担保物权属性。

即便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已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也不是绝对优先受偿,并非具有对抗任意第三人的权利,它相较于不同优先级的权利人存在强弱之分(主要表现为清偿顺位)。

例如,已登记的抵押权在抵押人破产时不能优先于纯债权性质的破产费用、共益费用(企业破产法第41条、第42条)。

就海船设立并登记的抵押权往往还面临着各种海事优先权的挑战。

因此,同一动产上成立而未登记的抵押权不能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或其他担保物权,正是不同担保物权之间效力强弱的体现。

(三)未登记动产抵押的具体功能

在未登记动产抵押的权利性质讨论中,有观点认为,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不得对抗第三人,那么该权利也就不具有排他性,以排他性为前提的物权的妨害排除力也不存在。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既然抵押动产上已成立物上负担,未登记的抵押权效力虽弱于已登记的抵押权,但显著优于只在当事人之间发生债法效力的抵押合同。

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起草者也认为,即便是成立后未登记的担保物权,也是有效的物权。

这类物权不同于传统物权之处在于,它不再局限于必须能够对抗所有人的权利。

因此,担保物权不同于能够有效对抗“全部”第三人的物权(如所有权),而是能够有效对抗其他担保权人、担保人即“部分”第三人的物权。

后一种观点区分未登记抵押权与抵押合同之间的不同效力,并指出前者的对抗效力范围,更值得赞同。

这里,对抗“部分”第三人的排他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抵押动产若遭第三人侵害而致抵押权不能实现,抵押权人有权请求该人赔偿其抵押权所受损害。

其次,若抵押动产的价值因抵押人或第三人的妨害行为而减少或有可能减少,无论该物价值是否足以清偿主债权,抵押权人都有权行使保全请求权(物权法第35条)。

再次,当抵押动产发生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情形时,动产抵押权根据物上代位性得以存于代位物(物权法第174条)。

最后,在未登记的抵押动产被转让给第三人时,若第三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抵押权已设立,则其不能援用善意取得规则获得无负担的物权。

其结果便是,未登记的抵押权人也可向抵押动产受让人主张实现其权利(详见下文)。

虽然未登记的抵押权具有上述效力,但这些效力多是对第三人主张,而非发生于担保当事人之间。

囿于抵押权实现程序方面的障碍,贯彻登记对抗要件的动产抵押并未真正实现立法者所追求的交易便捷功能。

我国2012年修订民事诉讼法以前,担保物权人只有获得对抵押人的胜诉判决之后,才能启动对抵押人的执行程序。

这就导致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成本大大增加,抵押权的实现时间被迫延长,不利于发挥抵押权的担保与融资功能。

担保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以普通诉讼程序作为抵押权的实现程序,受到广泛批评。

由于动产抵押无论采用登记生效要件还是登记对抗要件,都需通过普通诉讼程序以获得救济,基于意思自治的登记对抗要件在司法程序中并无太多优势,立法者所期待的交易便捷、效率提高更是无从体现。

相较而言,合意成立的担保权益在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真正地表现出便捷交易的优势,因为担保权益作为物权具有可实现性,可直接对担保物行使权利,而不必依赖于合同相对方的配合。

这就意味着,担保合同一经有效成立,无论是否登记,通常都创设了可对债务人或第三人实现(enforceable)的担保权。

债务人违约后,担保权人只要没有违反和平秩序,就能借助于自力救济的方式占有或控制担保物(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609条)。

在违约情形下,担保的实现甚至可以不必诉诸法院而直接拍卖担保物。

担保权人既可选择公开拍卖,也可采用私人出售的方式。

普通法系的担保实现一般无须法院参与,也不以执行名义为前提,但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请求法院救济。

我国直到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添担保物权实现程序作为非讼程序(第196、197条),抵押权人有权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动产抵押实现程序的便利才逐渐得以体现。

非讼程序的审理省却了普通程序的繁琐流程,以形式审查为原则,而且程序简单,适用一审终审,能为抵押权人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支出。

抵押权人向法院申请实现抵押权时,若是抵押人、债务人就主债权、抵押权是否存在、权利实现条件是否成就、担保物权行使是否涉及第三人权益等实体性问题提出异议,法院经过形式审查后不能认定主债权或抵押权存在与否的,应裁定驳回抵押权人申请。

抵押权人、抵押人或债务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该争议。

有学者梳理担保物权实现程序的裁判文书之后,认为绝大多数审理法院均在非讼程序中对实体性异议作出实质判断,不符合非讼程序的标的要求。

但是,担保物权实现程序设定30日短期审限,决定了其审理范围非常有限,不能达到普通诉讼程序的程序保障,法院所采取的“实质判断”更多地只是初步过滤实体争议。

若非如此,被申请人可能为了拖延时间,提出实体方面的异议,法院若不予审查就直接驳回申请人的申请,将会完全架空担保物权实现程序。

虽然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相比,我国的担保物权实现程序还存有诸多不尽完善之处,但该制度所具有的快捷、简便优势,将会促进动产抵押实现程序的效率逐步提升。

2动产抵押登记的公示公信质疑

无论是动产抵押还是不动产抵押,两者的登记都能保障抵押权人享有优先清偿顺位,由此使得登记与特定的民事法律效果相联系。

传统的不动产物权登记不仅决定权利的清偿顺位,而且全面地体现物权的公示公信原理:

不动产物权登记具有物权变动效力(设权效力)、权利推定效力和善意保护效力(公信力)。

但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的登记模式迥异于我国的不动产登记程序,这是否会使得公示公信原理难以移植于动产抵押领域?

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不同于易于特定化的不动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仅仅根据登记事项,担保财产尚不足以特定化。

加之动产种类繁多,价值大小不等,对于价值较小的动产,登记的成本相对高昂。

为了降低登记成本与检索成本,并保护担保交易当事人的商业隐私,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采用声明登记制(noticefiling)的模式。

据此,当事人设立担保权益时只需一个载明基本信息的融资声明,其中仅包含担保人、担保权人的姓名以及对担保物的大致描述,而不必记录担保债务的数额,也不必说明是否存在任何担保债务,甚至连特定财产是否列入担保合同也非必须。

负责登记的机关只履行最简单的管理职能,并不负责登记文件的实体审查,如担保人是否对担保物享有实体法上的权能。

如果其他利害关系人想知晓担保的具体信息,只能向担保人或担保权人询问。

因为担保权人仅负有义务告知尚余债权数额与所涉的具体担保物(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210条),其他信息的查询只能有赖于担保人配合才能获得。

就此而言,声明登记制下发挥公示功能的并非登记簿本身,而是登记簿所显示的担保权人。

登记作为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直接决定着不动产物权的发生、移转、变更和消灭。

为了保障不动产登记簿上的物权变动与实际权利状况相一致,登记机关必须在登记程序中对物权变动的实体要件进行审查。

由此,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公示公信原理才具有现实基础。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下的声明登记并非权利变动要件,自无设权效力。

它既不包含担保物的所有权状况,也不能作为善意取得所有权的连接点。

而且,登记机关不会审查权利发生的实质要件,公信力发生的前提难以满足。

即便是声明登记的推定效力,也与不动产登记的原理相去甚远。

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效力通常表现为积极推定与消极推定两个方面。

前者意味着登记簿上记载的物权被推定为存在,后者意味着登记簿上涂销的物权被推定为不存在。

声明登记的消极公示效力则更多地意味着,一旦担保权益没有被登记,它就不能优先于其他担保权益受偿。

因此,若所涉标的物未被登记,债权人就不必采取进一步的调查措施,有助于节省调查费用。

我国动产抵押制度也提供了类似的规范基础。

根据物权法第199条第2款,已登记的抵押权先于未登记的受偿,由此,潜在的交易者大可不必担忧隐秘的动产抵押权人突然出现,打乱预计的清偿顺位。

但就积极推定效力而言,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的声明登记却不能使人获悉其内容甚至究竟是否存在担保权益。

这一登记仅由当事人提供基本信息,其准确性未经实体审查。

而且声明登记对担保物的大致描述不够特定化,甚至不足以与特定的担保动产一一对应。

登记事项的积极推定效力仅限于警告后续交易者可能存在的担保权益,并使其获得必要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查相关情况。

现代社会的交易相对人通常不会相信债务人的所有财产都未设立担保,而是会估计到债务人财产上或多或少已设立担保。

因此,警告功能的发挥空间相当有限。

声明登记制所实现的交易安全与效率在于,交易相对方不必去猜测债务人财产的负担状况,而是直接调查登记的担保财产,向担保权利人核实债务人的登记说明是否属实。

相较而言,我国现行法的动产抵押登记程序并未照搬声明登记制,而是深受不动产登记程序的影响,并随着实践发展形成多元化登记模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普通动产抵押登记,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各自负责其专属的特殊动产抵押登记,登记部门分散,登记程序各不相同。

国内学者已经指出,动产固有的不特定性和流动性特点决定了动产抵押权公示方式具有难以克服的重大缺陷。

大量的种类物难以被有效区分;动产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使得登记簿设置无法参考不动产登记的属地原则加以编制,而且也为查询动产抵押权带来相当的不便。

当然,机动车、船舶、民用航空器虽为动产,却具有区别于他物的可识别特征。

由此,它们的抵押登记区别于采用人的编成主义的普通动产,采用如不动产那般的物的编成主义,似乎满足不动产登记原理适用的现实前提。

有观点认为,动产抵押权以登记来表征抵押权,以变动登记簿的方式来公示抵押权的变动,登记公信力存有为信赖登记的善意第三人提供保护的可能,使其可以善意取得动产抵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担保法解释”)第61条规定:

“抵押物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登记记载内容为准。

”这似乎也暗含着对公信力的支持。

从船舶抵押权的申请材料来看,船舶抵押权的登记与不动产抵押权登记较为类似,不仅要求与抵押相关的交易文件,而且还需要表明相关权利人同意设立抵押的文件。

还有学者援引德国船舶登记簿的经验,其内河船舶的登记具有推定力和公信力,因此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人即应推定为真实权利人。

德国船舶登记簿的经验在于,立法者为规范登记船舶(内河船舶和海船)的物权变动,希望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不动产物权法尤其是物权变动的登记原则,并采用船舶登记簿的公信力原理。

但推定效力与公信力的前提在于,登记的船舶物权应当与实际状况基本一致。

根据德国关于登记船舶和在建船舶权利的法律(SchRG)第3条第1款,内河船舶的所有权变动必须满足物权合意与登记两个要件。

船舶抵押权的设立根据该法第8条第2款适用该法第3条关于物权合意与登记的规则。

由此,登记的内河船舶物权变动原则上以登记为要件,其登记簿的推定力和公信力获得实体法的保障。

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并非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无论采取交付主义或合意主义),从而支持公信力的论据无法和现行物权变动规则相契合。

鉴于登记簿的公信力是以牺牲真实物权人的权利为代价以保护交易安全,其前提为登记状况与真实权利状况大体一致。

既然这一前提无法获得满足,以此为基础的动产抵押登记也就无法保证高度的准确性。

尽管特殊动产的识别性远远高于普通动产,使得特殊动产登记与事实的契合度可能高于普通动产,但考虑到特殊动产所有权移转不以登记为要件,即便登记机关实施严格审查,仍无法确保特殊动产的抵押权登记符合真实的权利状况。

因为申请登记的抵押人可能在审查之前丧失所有权,作为无权利人设立抵押权;他也可能在抵押登记之后转让所有权,使得登记的所有权人名不副实。

因此,特殊动产抵押登记的公信力不宜获得承认,“担保法解释”第61条应限于不动产抵押领域。

虽然我国动产抵押权设立采用登记对抗要件,但抵押登记程序依然深受不动产登记簿的影响,职权主义干预的登记模式以及公示公信的思想依然居于主导地位。

登记的内容不仅涉及申请人主体资格,而且包括抵押合同、担保物权属等实体信息。

登记机关作为公权机关而非作为服务机关,对于抵押登记与否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虽然2016年修订的《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88号)第4条已经大大简化申请材料,明确规定要求当事人提交的文件材料中,不包含双方签订的合同和抵押物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等文件,然而,由于动产抵押根据抵押物类型由不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登记,规范工商部门抵押登记的《动产抵押登记办法》不能适用于其他部门,特殊动产抵押的申请材料并无太大变化。

就最常见的机动车而言,登记机关也需审查有关抵押合同的具体信息。

但登记机关的审查能力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实践中,机动车登记机关采书面审查方式,其审查义务限于申请材料是否齐备、有无明显违法情形,该义务以登记机关的客观审查能力为限。

在船舶抵押申请中,申请抵押的材料依然包括主合同及抵押合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或者船舶建造合同等具体交易信息。

仅从《船舶登记条例》第21条来看,难以获悉船舶抵押权登记属于实质审查还是形式审查。

多数学者认为,船舶的登记审查程序在我国依然实行实质主义审查。

目前船舶抵押的审查程序不仅不能防止登记权利与实际权利出现分歧,而且浪费登记机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鉴于此,已有海商法学者都呼吁船舶抵押权的登记程序转而采用形式审查。

由于登记对抗要件下的实体法原理与贯彻公示公信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无法对接,目前的动产抵押登记既无法实现不动产登记的实质审查,保障登记的正确性,又不能达到声明登记制所追求的简约便捷,节约成本。

若能贯彻声明登记制,则能摆脱公示公信原理,发挥其优先顺位分配与警告功能。

当然,警告功能也只能促使利害关系人查阅登记,以获悉动产上是否负担有抵押权,必要时可询问抵押权人以核实抵押权的真实状况。

3动产抵押登记对抗效力的范围

(一)第三人的范围

一旦我们把动产抵押的登记对应于担保权益的完善,就需要适用一系列优先权规则确定动产抵押的受偿顺位。

担保交易的优先权通常被认为仅决定在担保权人之间的清偿顺位,但美国统一商法典的优先权是在广义上使用,指的是两个人都对同一财产主张担保权益的任何竞争。

这样的竞争至少包括每类(完善或未完善的)担保权人与

(1)破产程序的管理人;

(2)根据司法行为在特定财产上获得权利的债权人;(3)向担保人付出对价的买受人或其他受让人(受让人可能无负担地获得担保物);(4)由担保物的受让人给予担保权益的被担保人;(5)储存或修理担保物的人等。

我国法上也存在类似的竞争类型,动产抵押权人与破产管理人、执行债权人、其他担保物权人也可能争夺同一抵押动产的价值,而抵押动产买受人则可能获得无抵押权负担的动产所有权。

由此,牵涉的对抗第三人类型既包括已登记的动产抵押如何对抗第三人,也涉及未登记的动产抵押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当然后者一直是理论和实务关注的重点。

国内论者多根据物权法第24条解释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对抗范围。

但第24条调整一般意义上的物权变动,第188条则规范作为担保物权的动产抵押,后者作为特别法应优先适用。

而且,第24条是不完全法条,需要结合其他规范才能确定所有权移转的成立要件,第188条则明示当事人合意就能设立抵押权。

因此,虽然两者都采用登记对抗的表述,但所有权与担保物权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