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872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docx

《生儿科健康宣教》word版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宣传资料

新生儿脐炎如何护理?

1新儿脐带一般在出生后3-7天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有渗出物时以75%酒精棉签拭涂,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脐带未脱落时,不能用爽身粉等异物刺激;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纱布有无渗血,渗出物较多者须重新结扎止血。

3脐部干燥,每天用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发现脐轮红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鹅口疮、“马牙”需要处理吗?

1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在上腭中线两旁及齿龈上常可见到黄白色小点,俗称“马牙”,均无需处理1-2个月后自行消失。

2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称“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生长引起。

处理:

(1)保持口腔卫生,喂奶前后喂开水清洁口腔,注意奶头。

奶瓶等清洁后煮沸10分钟消毒。

(2)不要为小儿揩洗口腔,尤其发现“鹅口疮”时,可用制霉菌素涂在患处,不要强行擦去,防止擦伤口腔黏膜;“马牙”切记挑剔,以免引起感染。

(3)体弱病儿,注意增进营养,补充B族维生素。

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者,最好按医嘱逐渐停用。

 

如何预防婴幼儿腹泻?

1鼓励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

2人工喂养要注意卫生,冲调开水要煮开,奶具应消毒。

3按时添加辅食,忌辅食繁杂。

4食欲不振或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及其他食物。

5夏季炎热时,避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

6营养不良,佝偻病,肠道外感染患儿,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

7感染性腹泻,应予隔离及时就诊。

新生儿特殊生理特点有哪些?

1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200克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10%,约7-10天体重恢复;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为正常。

2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左右消退。

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周;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与“马牙”等都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睡眠不安、哭闹的原因?

  

新生儿睡眠不安、哭闹时,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室温过高、包被裹太紧、衣服穿的过多或盖的被太厚等,使新生儿体温上升;新生儿保暖不足,新生儿的体温不升,手脚冰凉,哭闹不安等。

处理:

新生儿体温高时可以降低室内温度、解开包裹、减少新生儿盖被或衣服。

体温低时把热水袋或热水瓶放在新生儿被褥外面取暖,注意防止烫伤患儿。

也可将新生抱起来与母亲的胸腹部直接接触来取暖。

2新生儿大小便后尿布被褥弄湿,也会造成新生儿哭闹。

处理:

只要换上干爽的清洁尿布,就可以了。

3新生儿饥饿了也会哭闹不安,新生儿吃饱后会很快入睡的。

4个别的新生儿是因先天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引起的夜间哭闹和不安,这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时因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钙不足,使得新生儿体内也缺乏钙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夜间惊哭,这种情况需要去看医生。

4新生儿患有尿布疹、湿疹、皮肤糜烂等情况时,也是引起新生儿哭闹不安的原因。

5当新生儿睡眠不好,查找不到原因,可能与新生儿的气质有关,这就需要母亲仔细观察,顺应他的生活规律,使之安静下来,如:

常常抱抱新生儿,与他“说说话”,抚摸一下他的头部、身体等,使他产生一种安全感。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宣教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5种:

1生理性黄疸:

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处理: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下,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处理:

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

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

9%。

处理:

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4、感染性黄疸:

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感染性黄疸需送医院治疗。

5、阻塞性黄疸:

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

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需到医院治疗。

6、预防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

已知有血型不合的因素者,监测母亲血清中相应血型抗体,必要时给母亲进行治疗,如在宫内发生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者,应对母亲进行血浆置换。

(2)孕期母亲避免接触各种宠物,防止母亲发生感染性疾病。

(3)新生儿早期加强喂养,促进胎便排出。

(4)注意保暖,注意奶具、奶粉、衣物等的清洁,父母和看护人员如患感染性疾病,应及时隔离。

(5)避免新生儿到公共场合。

 

早产儿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1指导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向家长阐明保暖、喂养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护理早产儿前后必须洗手,每次大小便后清理臀部,进病房更衣换鞋、减少探视,家中有感染性疾病者避免接触早产儿。

2鼓励父母尽早参与照顾早产儿,与早产儿说话、拥抱、接触,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讲解早产儿所使用的设备和治疗,减轻家长的焦虑。

3早产儿出院后要定期到门诊检查,按医嘱补充维生素、钙剂、铁剂等,预防佝偻病和贫血,按期预防接种,。

4尽早干预:

抚触、婴儿操、多与婴儿交流、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给婴儿听,定期进行生长发育智商测定。

5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原则为由一种至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6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家中有感冒者避免接触婴儿,以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脓疱疹(化脓性感染)汗疱疹该如何处理?

什么是新生儿脓疱疹?

因新生儿发育不完善,皮肤非常娇嫩,防御能力远不如成年人,所以护理新生儿时人的指甲、粗糙被服摩擦以及腋下、大腿根部、颈项等通风不良处汗液浸泡,均可损伤皮肤,更易使细菌侵袭而发生脓疱疹。

特点:

脓疱病多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表现为皮肤尤其是皮肤皱褶处出现小脓疱,直径约2~3mm,较周围皮肤略隆起,其底部微红,如不加以重视,细菌就会侵入皮下,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

处理措施:

症状较轻,只有皮肤小脓疱,早期可用消毒针头将脓疱挑破,吸取脓液,再涂上碘酒,周围的皮肤可用75%的酒精擦拭;脓疱很多时,除进行上述局部处理外,最好给适量抗生素治疗。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主要经营:

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感谢您下载我们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