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含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0844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含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说明文含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说明文含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说明文含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说明文含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含义.docx

《说明文含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含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含义.docx

说明文含义

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把握住说明的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短语),说明对象的特征往往用形容词来概括(或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

说明文的中心句由说明的对象加上说明对象的特征来构成。

说明文的中心句有全文的中心句和自然段的中心句之分。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全文或整个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

中心句又叫总说。

除了中心句之外的句子叫支撑句。

支撑句又叫分说。

支撑句是以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的方式对中心句进行说明的。

说明文三要素:

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1.内容的科学性:

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

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二、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有三种形式:

1、总说――分说

2、分说――总说

3、总分――分说――总说

三、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的对象来分,说明文分为实体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说明文就是实体说明文。

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的就是事理说明文。

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平实语言的说明文和生动语言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两种。

四、说明方法

1、下定义:

就是用准确的、简明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这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1)笑是反映内心活动的一种面部表情。

2)石拱桥就是用石头做拱圈的一种桥梁。

3)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格式:

××是××

2、作诠释:

就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1)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是四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这段文字解释了“死海”的“死”的含义:

没有生命

2)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

这段文字解释了死海不死的第二个“死”的含义:

淹死。

3、分类别:

就是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的说明方法。

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要统一。

1)文学作品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四种:

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文学。

2)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两种:

一种可以称之为阵地战;另一种称之为游击战。

4、举例子:

就是用实际的事例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的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石拱桥》通过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5、作比较:

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的一种说法。

1)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一片绿洲。

分析:

以前是“不毛之地”同现在的“俨然一片绿洲”,进行比较,表明:

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6、打比方:

就是以比喻的方式将进行说明的一种方法。

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时还可以认为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是采用明喻,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简明生动,通俗易懂。

1)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2)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成挑台象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

3)燕子一会儿象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的直冲云霄。

7、引用:

用有关的资料、名言、俗语、谚语来进行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

1)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分析:

引用谚语说明霞和天气的关系。

8、列数字:

就是运用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可以采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等。

运用数字进行说明,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

注意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表示约数的“大约”“上下”“左右”“多”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

表示推测语气的“可能”也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成了肯定语气。

1)一只青蛙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吃2000只,一年吃掉害虫15000左右。

分析:

“多”“约”“左右”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

9、列图表:

就是用绘图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10、摹状貌:

就是把说明的事物进行描写的说明方法。

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能同时还会带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描写的表达方式。

1)雾像轻纱,扑朔迷离,充满浓厚的艺术氛围。

轻轻的薄雾,使山城显得格外亲切。

11、拟人法:

把说明的对象当作人来写,使说明的对象具有人的特点。

1)(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五、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文章。

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成长过程,说明物品的生产程序和使用程序,介绍人物传略常常采用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介绍建筑物等静物一般按空间方位的顺序安排文章。

首先要确定观察点,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观,按一定方位,从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内外中心来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

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安排文章。

一般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顺序。

如因果关系、由现象到本质的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相关关系。

篇二:

说明文词句含义理解

说明文复习——词句含义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

2、把握文章内容,准确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掌握中考时常出现的题型。

教学难点:

掌握答题技巧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考题回放

11年杭州卷《兰花的智慧》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

(1)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2)兰花家族里由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10年绍兴卷《低碳经济》

1、文章最后一小节中“绿色大拇指”一词是什么意思(2分)

09年杭州卷《洁身自好的莲花》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4分)

(1)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2)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二、考点透视

1、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

2、把握文章内容,准确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

三、练习反馈

1、课前完成11年《兰花的智慧》第1题。

2、课件展示学生错误答案。

3、师生一起分析、归纳其错误原因

预设:

(1)理解不当:

要求回答的是“内功”而非“没有内功”,答案中就

同样不能出现“没有”这一内容。

(2)不会整合:

写了具体的事例,如令蜜蜂乖乖为兰花无偿传粉,

或长距离传播香甜气味……

4、思路导航:

(1)审清题干所设的问题是对哪种含义的理解。

(2)若为比喻义,则先明确词语的本来意思。

(3)联系上下文,寻找与词语本来意思比较接近的词句,筛选

整合即可。

四、真题再现

09年杭州卷《洁身自好的莲花》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1)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2)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学生说明解题思路,教师归纳小结:

(1)审清题干所设的问题是对哪种含义的理解。

(2)若为指代义,则联系上下文,锁定范围,找准语句,筛选整合。

五、小试牛刀

《教学指南》p96《莫扎特让你更聪明吗》

1.第5段中的“肥皂泡”和第7段中的“这个角度”指代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六、课后练习

《精通中考》

(一)3、(七)1篇三: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

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

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

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臵关系依次说明:

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

《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

““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

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8种)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义:

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

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2)举例子:

——作用:

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3)列数字:

——作用:

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4)打比方:

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用:

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较:

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用:

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6)分类别:

就是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

“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作用: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7)画图表:

——作用:

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

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作用:

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六、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性):

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

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近年来北京地区中考说明文

的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

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

据此: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②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③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

——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

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

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题型分类】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题型示例】

例1: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例2: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a卷(海淀卷)《话说海淀》

10.选文第

(1)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_段。

(4分)——“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4、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

第1个例子:

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

第2个例子:

见到掐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一、内容概括题型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二、结构分析题型六、语言品析题型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七、材料链接题型四、词句理解题型八、开放拓展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题型分类】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4、判断说明的顺序(较少出现《指导》p70—2)

【题型示例】

例1:

《漫话对联》(《指导》p66)

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

例2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19、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出2—4段的说明内容

——文章各段依次介绍了屏“巧”的总特点、屏的功能、屏的分类、屏的放臵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3: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

20、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不能调换。

文章第2段介绍屏的功能,第3段介绍屏的分类及其体现的美感,2段在前,3段在后,照应了第1段中“我们的先人,擅长把屏的功能与美感结合起来”这一句话;第3段屏的分类所体现的美感与第4段屏的设臵也要讲究美感,二者在内容上是承接关系,所以3段在4段之前;对于屏来说,介绍其功能是主要的,介绍其分类是次要的,因此,第2段在前,3段在后,也符合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突出了屏的本质功能。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4: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

《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

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

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题型分类】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例1《森林医生——啄木鸟》(《指导》p63)

1、本文为什么将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因为啄木鸟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了树木的健康成长。

例204年海淀区中考语文试卷《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17.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

(答案不超过42个字)

——“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

例3《把“绿色”穿在身上》(《指导》p61)

3.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一)避免污染环境;

(二)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三)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

例4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

《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油画的实验步骤。

(不超出规定字数)(3分)

步骤一:

(9个字)步骤二:

(15个字)步骤三:

(13个字)

答案——步骤一:

制取足够的单原子氧

步骤二:

把单原子氧引人放有油画的真空室步骤三:

用真空泵不断抽出生成的气体

例5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

21.结合第(3)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3分)

答案要点

(1)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

(2)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

(3)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例6《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指导》p64)

1.阅读文本,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

(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

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题型分类】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题型示例】

例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指导》p62)

5.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或:

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意思相近均可)

例2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20.题目中的”岁月痕迹”指的是什么(1分)——画布上越积越厚无法清除的清漆膜例3《恐龙灭绝与“核冬天”》(《指导》p69)2.根据语境,说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天外来客”:

天外飞来的陨石或彗星;“纸老虎”:

听起来可怕,其实并不可怕。

例4《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指导》p68)5、第⑤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或:

植物也有情感。

例5《森林医生——啄木鸟》(《指导》p63)

3.文中说“它(啄木鸟)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

那么,啄木鸟工作时的操作路线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这种操作路线是科学的篇四:

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标题

一、【命题方式】一般有几种类似问法:

①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②文章为什么以“******”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③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

④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为“******”,有什么不同

⑤标题的含义:

分析具体含义,有的还要答出表达情感,尤其是形象生动的说明文。

⑥给文章拟标题。

★【解题指导】根据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考生在拟定文章标题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a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标题概括的部分内容);

b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c找文章的线索,包括核心人物、核心物件、核心事件等;

d注意文章开头、结尾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e说明文注意过渡句、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f标题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新颖;

二、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有两个作用:

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有些题目只有说明对象),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具体分析其作用。

套话:

以此为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吸引读者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

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悬念。

话题新鲜奇特,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注意事项:

①一篇文章的标题不一定能涵盖所有这四个作用,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切记不要盲目罗列,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答题时,不要只简单地罗列四句作用,而应该联系具体的说明内容,以及标题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否则只有空洞的套话,会导致严重失分。

三、实战演习

2009年济南中考试题《津津有味嚼“薄膜”》

【例题】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作文库大全小升初中考满分高考满分高考零分

【题目解析】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可食用薄膜。

首先,明确说明对象,以免答题时表达有误或有缺失。

此文通过标题,我们了解到说明对象可能是“可以嚼的薄膜”,读完文章之后,则可以确定为“食用薄膜”。

所以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标题还表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可食用”。

其次,观察标题独特之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标题“津津有味嚼‘薄膜’”跟人们的生活常识明显不同,新颖别致,营造了一个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文章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点明了说明对象——食用

薄膜,说明实用薄膜能吃无毒的特点,揭示了说明内容;

②表达效果上,薄膜可嚼可吃跟人们的认知常识不同,新鲜奇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

读文章。

【同类考题举例】

☆《让脚告诉你》:

①内容上,表明了说明对象——脚语,说明脚能够真实反映人的心理性格等;揭示说明内容。

②表达上,“让脚告诉你”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