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172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综-生物试题

(解析版)

1.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核退化,有利于提高氧气运输效率

B.草履虫细胞中有伸缩泡,有利于收集和排出代谢废物

C.心肌细胞没有血红蛋白,但有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

D.卵细胞体积较大,能为受精卵提供更多的核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不同细胞的特殊功能一定有相应的结构与之适应,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核退化,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氧气运输。

【详解】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核退化消失,可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更多空间,有利于提高氧气运输效率,A正确;有些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细胞体积较大,其相对表面积较小,物质运输效率较低,但其细胞中有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可通过伸缩泡提高物质运输效率,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不变,所以心肌细胞中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只是血红蛋白基因在心肌细胞中不表达,故没有血红蛋白,C正确;卵细胞体积大,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为早期胚期发育提供所需的养料,卵细胞的核DNA与精子的核DNA一样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熟悉各细胞结构功能和各细胞的功能是解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问题的突破口。

2.多数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下列反应或过程不需要能量的是

A.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逐渐缩小

B.葡萄糖和果糖在酶的催化下生成蔗糖

C.在叶绿体中水分解生成O2和NADPH

D.硝化细菌将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一些耗能反应往往伴随着ATP的水解过程,如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光合作用暗反应等。

【详解】高浓度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逐渐缩小,是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使进入外界溶液的水多于进入细胞液的水,此过程不消耗能量,A符合题意;植物细胞中的葡萄糖与果糖合成蔗糖需要酶的催化,还需要消耗能量ATP,B不符合题意;在叶绿体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需要色素吸收光能才能完成,C不符合题意;硝化细菌利用周围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识记生命活动中耗能的生理过程是解题要点,注意耗能的反应不一定是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3.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通道进入细胞

B.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若X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且与氧气浓度有关

D.若X是尿素分子,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与氧气浓度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一物质在进入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而进入其它细胞,如小肠粘膜细胞则为主动运输。

【详解】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为自由扩散,可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有些细胞膜上也有水通道蛋白,可协助水分子的跨膜运输,A正确;葡萄糖在顺浓度梯度时,可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B正确;在形成动作电位时,钠离子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C错误;尿素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故与氧气浓度无关,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解题关键,尤其是一些特殊实例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易考点,也是易错点。

4.下列曲线表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酶数量有限

B.乙图中AB段有机物合成速率达到最大值

C.增加装置中的H2O2浓度后甲图达到氧气最大含量的时间将缩短

D.剪掉装置中幼苗的部分叶片后乙图达到氧气最大含量的时间将延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氧化氢酶可将过氧化氢分解,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减少直至为0,故产生氧气的量达到最大值后不再增加,是由于过氧化氢被分解完了。

增加H2O2浓度,则H2O2被完全分解所需时间延长。

【详解】随着时间延长,过氧化氢被完全分解,故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不在增加,所以甲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数量有限,A错误;密闭装置中,随着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使容器中二氧化碳逐渐降低,故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当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装置中氧气含量不在增加,此时有机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故乙图中AB段应是有机物积累量达到了最大值,B错误;酶的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装置中的H2O2浓度后甲图达到氧气最大含量的时间将延长,C错误;剪掉装置中幼苗的部分叶片后,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利用二氧化碳的速率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降低的慢,即达到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故乙图达到氧气最大含量的时间将延长,D正确。

故选D。

【点睛】理解图示中氧气含量达到最大的原因是解题关键,尤其注意密闭环境中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因植物光合作用的消耗而降低的二氧化碳浓度这一条件。

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D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是RNA聚合酶

B.在底物--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一定是起催化作用的酶

C.在糖--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有识别、润滑和保护作用

D.在抗原--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能由记忆细胞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功能有很多,如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催化底物时酶与底物结合,一些结构蛋白会与其它化合物结合构成一定结构,如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和保护作用。

【详解】在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识别并结合,催化DNA转录形成RNA,A错误;作为酶类的蛋白质与底物结合,可催化底物的分解,B正确;细胞膜上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和保护作用,单独的蛋白质没有上述功能,C错误;抗原可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故在抗原--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应为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记蛋白质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eFg或者eFG

C.该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不同

D.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不发生在该细胞所示的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故可知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

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故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详解】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故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A错误;该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故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大的形成卵细胞和小的形成极体,故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eFg,B错误;由分析可知,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图示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不会发生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别细胞分裂图像时要特别注意着丝点分裂后的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的判断问题,一般看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是否存在两两相同的,若无,说明此时不含同源染色体。

7.生物学实验中常用一些试剂处理实验材料,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______使DNA呈绿色,______使RNA呈红色,从而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2)在研磨绿叶时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研磨更充分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

(3)台盼蓝染色法可以鉴别细胞是否死亡,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常用____________(试剂)处理根尖使细胞分离,该试剂由______(物质)组成。

【答案】

(1).甲基绿

(2).吡罗红(3).提取色素(4).二氧化硅(5).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或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6).解离液(7).盐酸和酒精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利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提取色素利用的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台盼蓝能给死细胞染色。

【详解】

(1)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实验中利用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这一特性,其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从而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原理是利用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故在研磨绿叶时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提取色素。

研磨中为保护色素不被破坏,需要添加碳酸钙 ,为使研磨更加充分,需要添加二氧化硅。

(3)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法排除,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所体现的是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功能或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配置的解离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实验中,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便于压片时形成单层细胞。

【点睛】识记教材实验中的实验试剂使用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8.为了筛选适宜在高温、缺水条件生长的作物品种,兴趣小组用甲、乙两株不同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在模拟夏季晴朗天气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两组实验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刻是______时左右,在该时刻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适宜在高温、缺水条件生长的作物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已学知识,推测该作物适宜在高温、缺水条件生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点即可)。

【答案】

(1).18时

(2).线粒体和叶绿体(3).甲(4).甲植物午休现象不明显或甲植物在中午的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5).二氧化碳补偿点低、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活性高等

【解析】

【分析】

曲线乙的bc段由于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进入减少,光合速率降低,cd段是气孔打开,二氧化碳进入增加,由于前段时间积累了还原氢和ATP,故cd段光合速率上升。

与乙植物相比,甲植物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

【详解】

(1)该植物积累有机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有机物一直在积累,若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那么有机物将减少,故一天中下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积累有机物最多,所以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18时。

由于此时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2)由图可知,在夏季晴朗天气的中午没有出现午休的是甲植物,故甲植物更适宜在高温、缺水条件生长,该条件下正午时分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更有利于增产。

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酶的活性等,而夏季晴朗天气正午时分的光照强度已达到光饱和点,甲植物没有出现午休现象,可能是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比乙植物高,或者是叶片肥厚,水分散失较少,气孔没有关闭。

所以甲植物净光合速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补偿点低、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活性高等。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各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9.端粒酶是一种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有关的细胞组分,该酶在癌细胞中有活性,在正常体细胞中无活性。

有人用下列试剂和材料做了相关实验,并得到如下结果。

(一)实验材料:

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生理盐水、细胞培养液等。

(二)实验处理和结果:

细胞类型

处理

增殖情况

癌细胞

细胞培养液+端粒酶抑制剂

增殖50~60代

癌细胞

细胞培养液+等量的生理盐水

无限增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治疗癌症的新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______,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变短,当染色体末端没有端粒时细胞停止分裂。

由此推知端粒酶是促进端粒______(合成/水解)。

【答案】

(1).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2).是否添加端粒酶抑制剂(3).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4).特殊序列的DNA(5).合成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的关键是找到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根据表格中一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一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端粒酶抑制剂,因变量是研究癌细胞增殖次数。

故实验目的为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详解】

(1)根据表格中实验的处理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端粒酶抑制剂,观察指标为癌细胞增殖的次数,细胞无限增殖是癌变的典型特点,故实验目的为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2)添加端粒酶抑制剂的组,癌细胞的增殖次数明显减少,说明端粒酶抑制剂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故临床上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可考虑使用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的药物,已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

(3)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每条染色体的两端均有,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变短,当染色体末端没有端粒时细胞停止分裂。

根据“端粒酶是一种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有关的细胞组分,该酶在癌细胞中有活性,在正常体细胞中无活性”,说明端粒酶可促进端粒的形成,进而促进细胞分裂,故可推知端粒酶是促进端粒合成的酶。

【点睛】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确定实验目的是解题关键。

对于教材的小字内容平时在复习时应注意积累。

10.果蝇的长刚毛与短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

现有长刚毛和短刚毛的纯合雌雄个体若干(没有交配过),某小组欲证明该基因的位置及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请完善实验过程:

(1)若想通过杂交确定基因的位置及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刚毛为显性;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短刚毛为显性。

(2)若已证明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短刚毛对长刚毛为显性,现将一只短刚毛雄果蝇用紫外线照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但不影响A基因功能。

(Ⅰ)若想在显微镜下观察此种变异,通常选用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作为观察材料。

现让该果蝇与长刚毛雌果蝇杂交,若F1中仅出现雄果蝇,则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含有该缺失某一片段的染色体的精子只有50%的存活率,让A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短刚毛雌果蝇(XAXa)与正常长刚毛雄果蝇杂交产生F1,F1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则F2中短刚毛:

长刚毛=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反交

(2).正反交结果相同,子代全表现为长刚毛(3).正反交结果不同,短刚毛(♀)×长刚毛(♂)的后代全为短刚毛,长刚毛(♀)×短刚毛(♂)后代雌性全为短刚毛,雄性全为长刚毛(4).中(5).X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6).5:

9

【解析】

【分析】

判断基因的位置,在不知道显隐性的情况下可用正反交,若知道显隐性,则可以用隐性雌性和显性雄性杂交(前提是XY型生物)。

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

【详解】

(1)在相对性状显隐性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杂交确定基因的位置,最好采用正反交的方法,让长刚毛雌蝇与短刚毛雄蝇、短刚毛雌蝇与长刚毛雄蝇分别进行杂交,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刚毛为显性,则正反交的子代全表现为长刚毛;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短刚毛为显性,则正反交结果不同,短刚毛(♀)×长刚毛(♂)的后代全为短刚毛,长刚毛(♀)×短刚毛(♂)后代雌性全为短刚毛,雄性全为长刚毛。

(2)(Ⅰ)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用于观察染色体片段的缺失。

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A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一个片段的短刚毛雄果蝇与长刚毛雌果蝇杂交,若F1中仅出现雄果蝇,说明该雄果蝇不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即X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

(Ⅱ)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A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短刚毛雌果蝇(XAXa)与正常长刚毛雄果蝇XaY杂交,F1中雌、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为1/2XAXa、1/2XaXa,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XA、3/4Xa,雄果蝇基因型为1/2XAY、1/2XaY,产生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Y、1/4XA、1/4X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导致精子只有50%的存活率,则可参与受精的精子基因型及比例为4/7Y、1/7XA、2/7Xa,F1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刚毛的比例为3/4×4/7+3/4×2/7=9/14,则短刚毛比例为1-9/14=5/14,故短刚毛:

长刚毛=5:

9。

【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考查对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解答此题,可根据F1中雌雄配子的比例分析F1中雌、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问题,先求出F2中基因型种类较少的长刚毛类型的比例,然后计算短刚毛的比例。

11.在与微生物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都需要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其操作步骤主要有:

制备培养基,接种和培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加棉塞,包上牛皮纸,放入______中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将培养基倒入________中,这两个操作分别叫灭菌和倒平板。

(2)平板划线法常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区域划线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然后取少量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这种方法得到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常用的方法是:

在培养时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灭菌不合格。

【答案】

(1).高压灭菌锅

(2).培养皿(3).接种环(4).第一区域的末端(5).梯度稀释(6).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形成一个菌落(7).把一个没有接种的培养基和接种的培养基一起培养(8).没有接种的培养基中出现菌落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注意防止杂菌的污染是关键,故培养基需严格灭菌,接种过程和培养过程中也应严格防止杂菌污染。

【详解】

(1)培养基的灭菌应该选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具体方法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加棉塞,包上牛皮纸,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15—30分钟;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这两个操作分别叫灭菌和倒平板。

(2)纯化菌株时,平板划线法常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具体操作是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取少量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合适的稀释度下可以获得单个菌体形成的菌落,但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形成一个菌落,故这种方法统计到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要低。

(3)若要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以将灭过菌(或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的恒温箱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若有菌落生成,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菌落数目的测定方法以及培养基的灭菌方法等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并理解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操作和菌落数目的统计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2.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医药学、免疫学等领域的发展,依据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胰岛素的批量生产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该过程中的关键操作环节是____________,该环节目的是使胰岛素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使其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_______培养和抗体阳性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就能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前,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3).克隆化(4).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5).胚胎分割(6).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

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

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

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详解】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得目的基因(胰岛素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且在下一代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阳性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后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的原因是因为其是由一种B淋巴细胞核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而一种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3)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多个相同的胚胎;由于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因此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其核心步骤及其目的,并能够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分析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