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083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惠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6广东中考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1.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2)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2分)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1分)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

(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fúxiǎo(   )攻占那座桥。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yā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4)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yǐnjīngjùdiǎn(),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B.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太后执掌大权,她需要大臣们都成为高视阔步的奴才。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在海上远航过,在空中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威力所吸引了。

(“威力”改为“伟力”)

B.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避免此类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把“避免”改为“以免”)

C.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有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一句改为“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国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改为“针对”)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只是默默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默一次握手,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

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

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

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

践踏)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得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二)(9分)

李遇少子为淮南牙将,遇最爱之,徐温执之,至宣州城下示之,其子啼号求生,遇由是不忍战。

温使典客何荛入城,以吴王命说之曰:

“公本志果反,请斩荛以徇;不然,随荛纳款。

”遇乃开门请降,温使柴再用斩之,夷其族。

于是诸将始畏温,莫敢违其命。

徐知诰①以功迁升州刺史。

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徐知诰,徐温养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徐温执之/被坚执锐B.遇由是不忍战/由是感激

C.以吴王命说之曰/公输盘不说D.遇乃开门请降/乃悟前狼假寐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

11.结合选文,分析徐温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三)(10分)

头发里含你所有的秘密

杨振明

①一般的血液、尿液检测可反映出短时间身体讯息,相较之下,毛发记录的信息显得更加完整、也更全面。

毛发不仅含有人体DNA信息,同时还记录身体各方面的讯息,时间长达3至6个月甚至数年,即使当药物、化学物质、营养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已经消除时,这些信息在毛发中还会存在。

而且毛发中这些物质的浓度一般要大于其代谢物的浓度。

此外,头发中的药物、化学物质可能并不全是来自头发毛囊,也可以通过血液、汗液、皮脂、皮肤、空气、粉尘进入头发。

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毛发了解详细的环境信息。

可以这样说,头发能反映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所有秘密

②毛发检测揭示清光绪帝死因。

清光绪帝死因,百年来一直是个谜。

2003年,中国法医中心毒物毒品检验室和其他两家权威技术机构的技术专家组成“清光绪帝死因”课题研究组,该课题被纳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

2008年,耗时近6年之久的研究工作结束,《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的研究工作报告》在《清史研究》上发表,在考古学界引起轰动。

检验人员根据光绪帝头发,发现并证实了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最终得出了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的结论,清光绪帝死亡之谜得以破解。

③毛发检测广泛用于毒品检测。

由于新型毒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毒品检测工作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除了传统的血检和尿检外,毛发检测目前在毒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④红遍全球的日本偶像酒井法子曾因持有毒品被警方逮捕,酒井法子被捕以后,尿检的结果呈阴性,看不出吸毒。

警方无法以使用毒品的罪名起诉她。

不甘心的日本警方取用了酒井法子的10根头发进行检测,结果证明酒井法子确实吸毒。

因而延长了她的拘留期。

无独有偶,2000年,德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道姆一直被媒体抨击有吸毒的劣行,道姆非常恼怒,试图对媒体反戈一击,主动提出做毒品检测,出于对新型毒品科技含量的过度自信,道姆主动选择了毛发检测,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对道姆提供的头发进行了检验,证实了道姆吸毒的事实。

随后,道姆丢了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工作,灰溜溜地远逃到美国去避风头。

⑤通过毛发检测,积极应对过劳死“过劳死”的说法最早来自日本,2002年,“过劳死”被《牛津英语词典》(电子版)收录。

这个单词的含义是指由于工作压力或应激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

⑥实际上,从已有医学文献来看,没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支持“过劳死”的发生与过度劳动有关联。

导致死亡的不是“过劳”,而是“过劳”诱发身体隐藏的疾病导致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

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平均下来,中国每天约超过1600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开这个世界。

⑧如果能提前检查出身体隐藏的疾病风险,早发现,早预防,那么,就会减少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⑨作为一种独有、无创、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全息医学微磁预警检测对早期及隐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能检测出常规体检查不出的隐性心脑血管疾患。

对预防过劳死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12.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

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说明了人的毛发里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人们要注意观察。

B.本文主要说明了人的毛发含有人体DNA信息和身体各方面的讯息。

C.本文主要说明了从毛发里可依据检测出疾病病因,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医治

D.本文主要说明了人的毛发含有人体各方面的讯息,可以用来判断,解决难题

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新型毒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毒品检测工作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B.作为一种独有﹑无创﹑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全息医学微磁预警检测对早期及隐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

C.第⑦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过劳死人数惊人,进一步说明通过毛发检测可以积极应对过劳死的意义。

D.检验人员根据光绪皇帝的头发,发现并证实了光绪皇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14.请你根据本文所介绍的知识,简要解释“过劳死”的真正原因,并告诉人们应如何防范。

(4分)

(四)(17分)

还 债

余秋雨

祖父临终前两眼直直地看着祖母,牵一牵嘴角露出笑意,嗫嚅道:

“本来想叫孩子们多读点书,出一个读书人。

我这么走,不说读书,连养活也难……”

祖母擦了一下眼泪,按着祖父的手说:

“会养活,会读书。

祖父轻轻地摇了摇头,又嗫嚅道:

“天天都在防灾难,没想到,灾难出在我身上……”

没说完,他头一歪,走了。

周围的人都在猜测,带着七个孩子的祖母会做什么。

出乎大家意料,祖母做的第一件事是卖房还债。

祖父在最后的日子里已经向祖母一一交代过家里的账务,自己欠了哪些人的债,哪些人欠了自己的债。

祖母一笔一笔记住了。

按照当时闯荡者的习惯,这些债,大多是心债,没有凭据。

那天晚上祖母把家里的女佣陈妈叫到房间,感谢她多年的照顾,说明今后无法再把她留在家里,然后,就细细地打听穷人的生活方式。

陈妈早就看清这个家庭的困境,却没有想到祖母会作出卖房还债的决定。

“这房子卖了,不能全还债。

选一选,非还不可的还了,有些债可以拖一拖。

孩子那么多,又那么小……”陈妈像贴心老姐妹似的与祖母商量。

“这没法选。

”祖母说,“还两笔,拖两笔,等于一笔也没有还。

陈妈叹了一口气,说:

“老爷前些年借给别人的钱也要去催一催。

那些人也太没有良心了,明明知道这一家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么多天来也不来还!

“有两个到灵堂来了。

”祖母说。

“那就去找!

”陈妈忿忿地说:

“领着最小的两个,志杏和志士,上门去要,我也陪着。

祖母想了一想,说:

“没凭没据,上门要债,他们一尴尬反而会把账全赖了。

这样吧,我领着孩子上门去向他们一一讨教卖房事宜。

这比较自然,顺便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还债的心思。

你就不要去了。

从第二天开始,祖母就领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在三天之内“讨教”了五个人。

结果比祖母想象的还要糟糕:

他们谁也没有提到那些账。

一双大人的脚,两双小人的脚,就这样在上海的街道上走了整整三天。

很快,原来在英租界戈登路的房子卖掉了,去偿还祖父生前欠下的全部债务。

还债的事,祖母叫十八岁的大儿子和十五岁的二儿子一起去完成。

大儿子叫余志云,是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大伯伯;二儿子叫余志敬,那就是我的父亲,他后来习惯于“以字代名”,叫余学文。

两兄弟把一叠叠钱用牛皮纸包好后放在书包里,一家家去还债。

很奇怪,好几家都在准备搬家,房间里一片凌乱。

搬家最需要用钱,一见有人来还债都高兴地说是“及时雨”。

只有最后到一家鸦片烟馆老板家还债时,那个黑黑瘦瘦的老板不说一句话,也并不数钱,只是用手按了按纸包,便翻开账簿,用毛笔划掉了欠债。

兄弟俩正准备离开,忽听得屋子角落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

“慢慢交走!

随着声音,一个浓妆艳抹的高挑女子趿着绣花拖鞋从背光处走了出来。

她嘴上叼着一支香烟,懒懒地走到兄弟俩跟前后举手把香烟从嘴里取下。

她的手指又长又细,涂着指甲油。

她问志云:

“听你刚才说,这烟债是你父亲欠下的。

他自己为什么不来?

志云懒得理她,低头轻轻地说:

“他刚过世。

女人顿了顿,问:

“他过世,与鸦片有关吗?

志云点点头。

女人停顿的时间更长了。

终于她又问:

“那你们为什么急着来还鸦片债?

志云不语。

弟弟志敬抢着说:

“妈妈说了,好债坏债都是债……”

女人又问:

“这么多钱是从哪里来的?

志云想拉住志敬不要说,但志敬还是说出了口:

“我们把房子卖了!

女人又紧接着问:

“你们有兄弟姐妹几个?

志敬说:

“七个。

女人走到桌子跟前,看了黑黑瘦瘦的老板一眼,说:

“这事我做主了。

”顺手就把那包钱拿起来,塞在志云手上。

志云、志敬大吃一惊,连忙把钱包放回桌上,说:

“这不行,这不行……”

女人又一次把钱包塞给志云,说:

“回去告诉你们妈妈,我敬佩她这样的女人!

志云毕竟懂事,拉着志敬向着女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

“阿姨,你退还给我们这笔钱,等于救了我们家。

我想请教你家老板的尊姓大名,回去好向妈妈禀报。

女人笑了,说:

“他叫吴聊,一听就是假名。

真名我也可以偷偷告诉你,叫吴瑟亚,琴瑟的瑟,亚洲的亚。

”(选自《吾家小史》,有删改)

15.根据文章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4分)

主要事件

(一)

祖母在祖父去世后,与陈妈商量卖屋还债事宜。

(二)

(三)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4分)

(1)祖父临终前两眼直直地看着祖母,牵一牵嘴角露出笑意,嗫嚅道:

“本来想叫孩子们多读点书,出一个读书人。

我这么走,不说读书,连养活也难……”

(2)那天晚上祖母把家里的女佣陈妈叫到房间,感谢她多年的照顾,说明今后无法再把她留在家里,然后,就细细地打听穷人的生活方式。

18.文章着重刻画了祖母的形象,但文末女子的形象也十分突出,作者在刻画其形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和艺术手法?

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艺术效果。

(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的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来一块抹布,把她家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

“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她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

“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

“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1~3题。

【甲】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

“要原配,即本是在一窠中者。

”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费汤中完事。

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乙】因为大家都清楚,我们每说一个词,或多或少会对肺部有所侵蚀,这样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因此他们就想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

既然词只是事物的名称,那么,大家在谈到具体事情的时候,把表示那具体事情所需的东西带在身边,不是来得更方便吗?

本来这一发明肯定早就实现了,百姓们会感到很舒服,对他们的健康也有大好处。

可是妇女们联合了俗人和文盲,要求像他们的祖先那样能有用嘴说话的自由,否则他们就要起来造反。

这样的俗人常常就是科学势不两立的敌人。

不过,许多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人还是坚持这种以物示意的新方法。

这方法只有一点不便,就是,如果一个人要办的事很大,种类又很多,那他就必须将一大捆东西背在身上,除非他有钱,能雇上一两个身强力壮的佣人随侍左右。

我就常常看到有两位大学问家,背上的负荷压得他们腰都快断了,就像我们这里的小贩子一样。

如果他们在街上相遇,就会把背上的东西放下来,然后打开背包,在一起谈上个把钟头,再收起各自的东西,互相帮忙将负荷重新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1.选段甲节选自《》,作者

选段乙节选自《》,作者(2分)

2.甲乙两个选段在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说出其共同之处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文本反映的不良现象,在今天也没有绝迹。

例如邪教惑众,例如假药骗人,例如虚假的科研成果等。

如果让你有感而发,从正面提倡一种精神,发在论坛上,你将会提倡什么?

请联系实际简要表达你的看法。

(4分,字数限在100字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1)酒酣胸胆尚开张

(2)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3)惟吾德馨(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为止)

2.拂晓贮蓄蜿蜒引经据典(每空1分,错1字扣1分)

3.A4.B

5.示例:

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微微一个点头,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每空2分)

6.D

7.

(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假如人所喜欢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那种手段不可以使用呢?

8.B

9.B解析:

A项,第一个“执”,“捕捉、逮捕”;第二个“执”,“拿着”。

B项,两个“由是”都是“因此”的意思。

C项,第一个“说”,“劝说”;第二个“说”通“悦”,高兴。

D项,第一个“乃”,“于是”;第二个“乃”,“才”。

(3分)

10.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每处1分)

11.①从他利用李遇最小的儿子来使李遇不忍出战,看出他有计谋,善于抓住对方软肋;②从他派何荛说服李遇投降,却又出尔反尔,看出他老奸巨猾;③从他杀李遇全家,看出他心狠手辣。

(写出两点即给满分)

吴宣州刺使李遇的小儿子提任淮南牙将,李遇最喜欢他,徐温将他逮捕,押到宣州城下示众,他的小儿子号哭哀求活命,李遇因此不忍心再战。

徐温派典客何荛进入宣州城内,用吴王杨隆演的命令劝说他,说:

“您本来的意思如果是谋反,请斩我何荛向众宣示;如果不是这样,随我何荛出城归顺投降。

”李遇于是打开城门,请求归降,徐温派柴再用把他斩首,杀了他全族。

于是各个将领开始畏惧徐温,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徐知诰因功任州刺史。

徐州诰为徐温做事非常谨慎,任劳任怨,有时通宵不解衣带,徐温因此特别喜爱他。

12.D

13.C

14“过劳死”并不是因过度劳动或劳累而导致的死亡,(1分)而是指由于工作压力或应激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导致死亡的不是“过劳”,而是“过劳”诱发身体

隐藏的疾病导致死亡)。

(1分)防范建议:

(1)可利用全息医学微磁预警检测对早期及隐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所具有的良好的预警作用,检测出常规体检查不出的隐性心脑血管疾患,提早预防或救治。

(1分)

(2)“过劳死”与过度劳动或劳累有一定关联,所以,人们在工作中应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减少诱因。

(1分)

15.祖母带孩子“讨教”卖房事宜时债主皆不提账,祖母不得不卖屋还债。

(2分)志云、志敬还债时,唯有烟馆老板免债。

(2分)

16.①从祖父临终时,祖母不怨他,反而答应养活小孩,看出她宽厚,不怨人;②从她卖屋还债,看出她诚信忠厚;③从她细细打听穷人生活,看出她能吃苦;④从她借讨教买房事宜探知欠债人意思,看出她思虑周全。

(1点1分)

17.

(1)“牵一牵”看出祖父临终时的虚弱,以及他对自己吸鸦片导致家庭败落的歉疚与无奈。

(2分)

(2)“细细地”写出祖母打听得很仔细,可见她是下定决心卖屋还债,从而表现了她的忠厚诚信。

(2分)

18.主要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两种描写方法,以及欲扬先抑和对比的手法。

(2分)先运用外貌描写写出她身上的风尘气息,这是抑笔,接着运用语言描写,逐步写出她的关心和慷慨,塑造出一个有情有义的女性形象,与其他债主形成鲜明对比。

(3分)

19.略。

(50分,评分标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附加题

1.《朝花夕拾》鲁迅;《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2分)

2.共同之处:

以严肃的态度、平静的叙述在说明中呈现客观现实和运用反语达到讽刺效果。

(2分)作用:

甲文揭露和讽刺医生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分)乙文揭露和讽刺当时英国的科学研究是脱离实际和生产生活的伪科学。

(1分)

3.示例:

我要提倡科学精神。

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像选文中所写的那样,利用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迷惑群众、聚敛钱财,让人上当受骗。

我们提倡科学精神,能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避免上当,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