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071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docx

二年级第一三单元1教案

第一单元

加与减

课题: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

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

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师:

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

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

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

笑笑获胜了。

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

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提示学生观察:

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

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秋游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同学们喜欢秋游吗课件出示:

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

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1:

一共有多少人呢?

2:

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

3:

船上还有空座位吗?

二、自主探究

1、乘船问题。

师:

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

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

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

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

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

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

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

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

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

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

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

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

二、自主探究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

师:

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

“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

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

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师:

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

及时纠正。

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师:

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5页练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

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集体汇报。

师:

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答。

课件出示:

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

师: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

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单元练习

课时:

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

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13=26()-12=3022+()=30

2、在○里填上“>、<、=”。

(略)

3、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直接写得数。

1、8+48=12+60=86-50=93-40+22=49-30=27-9=9+72=65+13+20=

2、用竖式计算。

77-29=49+38=

 

48+29-39=80-21+39=

80-21+39=

 

三、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2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大约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

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

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第二单元

购物

课题:

买文具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

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

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

1元=10角

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

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

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

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

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

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

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

角,就是1元。

师:

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

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

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

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买衣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

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她的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

师:

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

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

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

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

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

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小小商店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

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师:

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自主学习解答。

2、师:

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学生自学学习解答。

3、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

4、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汇报。

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单元练习

课时:

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

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

1元=()角

二、在()里填上“>”、“<”或“=”。

(略)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四、写出下面的钱数。

五、解决问题。

1、爸爸买一把椅子,付了4张10元,又付了1张5元,一共付了多少钱?

2、小洁买一棵白菜用去7角钱,她付了1元,应找回多少钱?

3、姐姐买一条围巾用了5元2角,买一块手帕用了9角,一共用了多少钱?

4、一件背心7元,一条短裤4元,妈妈只带了5元,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多少元?

5、一支牙膏2元2角,一把牙刷1元,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多少钱?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课题:

有多少块糖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

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

1、2、3、

两块两块地数:

2、4、6、8

五块五块地数:

5、10、15、20、

师: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课件出示:

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交流汇报。

师:

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

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行数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

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生2:

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

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答

2、说一说,算一算。

师:

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

总结:

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

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

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

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4+4+4+4+4+4=24(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

(人)„„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

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师:

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法相关的乘法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

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

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

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

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

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

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9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有多少点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20页情境图

师:

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

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

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生2:

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

淘气说用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

师:

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

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抽生答,教师评价。

二、自主探究

1、想一想,摆一摆。

师:

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

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知识。

现在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

行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

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抽生答

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

计算的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二、自主探究

师: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

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

你能看懂图意吗?

该怎么做呢?

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

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

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

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3、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在的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23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二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师:

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师:

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

课件出示:

教材第25页第8题

师: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

生2:

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

生1:

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

师:

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

师:

能看图列式计算。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式。

课件出示:

教材第25页第6题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

三、总结提升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课题:

单元练习

课时:

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

单元试题:

第三单元练习题

1、找朋友,把朋友用线连起来。

3+3+35×2

5+52×4

4+4+4+4+43×3

2+2+2+24×5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3+3+3=4+4=6+6+6+6+6=2+2+2+2=18+18=

3、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略)

4、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用乘法算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