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044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家沟三维设计.docx

白家沟三维设计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家沟井田煤炭地质勘探

三维地震勘探设计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2011年11月

第一章序言

第一节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

白家沟井田勘探区(以下简称本区),位于河东煤田北段,座落于晋西北的保德县及兴县境内,本区西部紧邻黄河,东部以吕梁山与宁武煤田相隔;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相望;北部与保德县王家岭煤矿勘探区相邻;南部为西山煤电所属矿区。

本区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构成,其拐点坐标如下:

1、X=4300500Y=19507627

2、X=4300500Y=19510121.42

3、X=4296000Y=19510110.77

4、X=4296000Y=1957627

二、交通

勘查区北部有神(神木)-骅(河北黄骅港)铁路穿过,中部为苛岚-瓦塘的铁路,两条铁路向东与北同蒲铁路相接。

公路有东部的209国道,兴县-碛口的县级公路贯穿勘查区北、西部。

区内大部分运输仍依靠公路,县与县均有公路相通。

保德县城往东的公路可达五寨县的三岔;向西经保德黄河大桥可与陕西和内蒙古相通。

因本区沟谷甚多,地形复杂,黄土、红土覆盖严重,乡、村间主要通道仍是大车路及人行小路,区内交通总体可称不便,尤其是雨季大都难行。

(见交通位置示意图)

交通位置示意图

 

三、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山西北部吕梁山西侧,黄河中、下游峡谷东岸。

总体地势为东高、西低。

区内最高点标高为1201.30m,最低点位于本区化树塔河河谷,标高831.50m,最大相对高差369.80m。

区内地表黄土、红土广泛分布。

受当地侵蚀基准面控制,地形切割强烈,切割深度10-200m。

冲沟、梁、峁发育,植被稀少。

沟系多呈梳状或树枝状,多数冲沟呈“V”字形,为复杂的黄土梁、峁状地貌。

2、河流

本区属黄河水系,黄河最近点距本区西边界仅约2.6km。

主要支流有岚漪河,发源于苛岚县马跑泉一带,全长81km,河床宽250-800m,常年有水,由东至西经本区的南部边缘而过。

此外区内尚有5条大的沟谷,由南而北分别为寨焉河、南河沟、沙梁河、化树塔河、南河,均属间歇性河流,平时有小清泉,渗流途经短,但雨季时可有洪峰通过。

纵观本区,山、谷相间平行排列,各支流源东流西,终注黄河。

3、气候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昼夜悬殊,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并干旱,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雨水较集中;

冬季干燥且寒冷。

多年平均气温12.5℃,一月均温-9℃,七月均温23℃。

多年平均降水量439mm,最大年降水量867.1mm,最小年降水量204.2mm。

多年平均蒸发量1711mm。

平均无霜期180天。

4、地震

据GB18306—2001图A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区域内据资料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地震,震级在2.7~5.5级之间。

第二节地质任务及勘探范围

根据《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家沟井田煤炭地质勘探工程》招标文件要求,依据《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要求,结合井田实际情况,确定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承担的地质任务:

1、查明三维勘探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起伏形态,煤层埋深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4m。

煤层埋深大于200m时,煤层底深度解释误差不大于1.5%。

2、查明三维勘探区内落差大于等于8m的断层,其平面摆动误差应控制在30m以内,对8m以下的断点予以解释并尽量组合。

3、解释区内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和规模大于30米的陷落柱等其他地质异常现象。

4、查明勘探区内规模大于30米的煤层中的火成岩侵入体。

5、解释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其深度误差不大于1.5%。

6、不属于上述内容的地震异常,要做出相应的地质解释。

三维地震勘查范围图如下:

1、X=4300500Y=19507627

2、X=4300500Y=19510121.42

3、X=4296000Y=19510110.77

4、X=4296000Y=1957627

勘探面积11.2km2,勘探范围示意图如下:

第二章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第一节地质概况

一、区域构造

河东煤田位于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东部边缘地带,呈南北条带状展布。

其东为山西地块;南北两端分别受秦岭和阴山两个东西向构造带控制。

这一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本区在中、新生代强烈构造活动时期所形成的地质构造格局具有自身的特色。

它既有别于活动强烈的山西地块先期挤压褶皱,后期伸展、断陷;而又不同于相对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

长期以来构造变形较为微弱,表现为过渡性质的盆缘构造类型。

由于东界离石大断裂是一条近南北向构造带,断裂以东以吕梁复式背斜为主体的晋西隆起带也呈南北向展布。

因此南北向构造是控制河东煤田构造变形的主体构造。

二、勘查区构造

详查区位于河东煤田北端,区内构造比较简单,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南北,并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较为平缓,倾角一般在5-10°之间。

三、地层

本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

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

地层稳定,产状平缓。

基岩多出露于沟谷之中,山坡和山脊多为第三、第四系覆盖。

地层大体上由东向西由老到新依次出露。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本区含煤地层,现将勘查区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O2)

为灰黄、土黄色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与灰白色角砾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含有鹦鹉螺和菊石类等化石。

本区钻孔未探到底,揭露奥陶系最大厚度为98.69m。

2、石炭系(C)

1)、中统本溪组(C2b)

为一套滨海、浅海相含煤沉积岩系。

上部主要为灰色粘土岩,粉砂岩、石灰岩,有时发育1-2层薄煤层,下部为深灰色粉、细砂岩,底部多为铝土岩,局部为山西式铁矿。

灰岩中含腕足类化石。

本组厚17.70-46.70m,平均24.74m,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2)、上统太原组(C3t)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主要为黑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中粗砂岩,粉细砂岩,灰色灰岩、泥灰岩及煤层组成。

共含煤9层,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为9、10、11-1、11-2、12、13-1、13-2(13)、14、15号煤层,其中巨厚煤层13号位于本组中下段,全区普遍发育。

下部普遍发育一层灰、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LO扒楼沟灰岩),中部10-11号煤层间发育1-2层海相泥岩或泥灰岩,俗称保德灰岩。

13号煤之上发育一层含砾砂岩,最厚达29m,称为桥头砂岩。

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K2晋祠砂岩),一般厚0.70-10.66m,平均4.33m。

灰岩及生物灰岩中含有大量的腕足、螺、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及碎片。

本组厚76.00-111.9m,平均104.23m。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二叠系(P)

1)、下统山西组(P1s)

为一套以河流三角洲相为主的含煤沉积。

主要为灰白色砂岩、灰色粉细砂岩、砂质泥岩,黑色炭质泥岩及煤组成。

底部一般为灰白色粗粒砂岩(K3),即北岔沟砂岩,该砂岩厚度变化较大,有时相变为细砂岩。

含有5、6、7、8号四层煤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8号位于本组的下部,本组厚度29.77-95.48m,平均61.1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为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

顶部为紫红色、杂色泥岩,中部为灰绿、黄绿、灰白色粉砂岩、泥岩与长石砂岩互层,底部为灰白、灰黄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K4),厚53.75-172.75m,平均109.92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段:

为紫红色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夹有灰绿色泥岩条带。

底部为淡青色巨厚层含砾粗砂岩。

中段:

为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绿色砂岩。

底部为灰绿色粗粒长石砂岩。

下段:

为紫红色泥岩夹细砂岩、厚层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底部为黄绿色巨厚层含砾粗砂岩(K6),厚2.07-27.82m,平均14.51m。

本组地层厚64.60-282.61m,平均182.32m,出露于勘探区东北部,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4)、上统石千峰组(P2sh)

为黄绿色、灰绿色中、粗砂岩与砖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

底部为灰紫色巨厚层状含砾粗砂岩(K8),厚5.30-28.43m,平均16.79m。

上部砖红色泥岩中夹有灰绿色条带,近顶泥岩中夹数层淡水灰岩。

本组厚0-218.50m,平均176.43m,在区内沟谷中出露较多。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4、三叠系(T)

1)、下统刘家沟组(T1L)

上部以砖红、灰红色厚层板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砖红色泥岩为主,下部为灰白色巨厚层板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局部含砾(K9),厚0-130.50m,平均93.00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2)、下统和尚沟组(T1h)

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砂岩条带,泥岩中有灰绿色斑块和钙质结核,厚度约42m以上,赋存于勘探区西部,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5、第三系

上新统保德组(N2b)

不整合于下伏各老地层之上。

上部为棕红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及灰岩砾石,厚度0-59.00m。

下部一般为钙质胶结的砾岩层,砾岩成份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平均厚21.80m。

6、第四系(Q)

1)、中、上更新统(Q2+3)

以浅棕黄色黄土、亚砂土,夹红色古土壤及钙质结核组成,厚0-121.06m,平均厚23.63m,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2)、全新统(Q4)

主要分布在勘查区的一、二级河谷内,为一套河流冲积物,由砂、砾石和黄土组成。

厚度0-15m,一般为7m。

四、煤层

1、含煤性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

山西组平均厚61.10m,含煤4层,由上至下编号为5、6、7、8,其中可采煤层为7、8号,主要可采煤层为8号煤层。

本组煤层平均总厚7.13m,含煤系数11.6%。

太原组平均厚104.23m,含煤9、10、11-1、11-2、12、13-1、13-2(13)、14、15号9层煤层,主要可采煤层为13-1、13-2(13)号煤层,其它为局部可采。

煤层平均总厚12.68m,含煤系数12.2%。

2、煤层对比

本区煤系地层岩性较稳定,在走向、倾向上呈有规律的变化,因此本区煤层采用煤层自身的特征,以及辅以岩性、岩相、层间距和地球物理测井曲线等方法进行对比,其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山西组为陆相含煤建造,色相呈灰黑色。

其上非含煤地层为紫红、灰绿等杂色,山西组顶部为灰白、灰黄色含砾粗砂岩(即K4砂岩),因此山西组含煤地层易于与上覆地层辨别。

山西组主要的可采煤层8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底部北岔沟砂岩(K3)与8号煤层之间多为灰白色高岭石粘土或炭质泥岩,且8号煤层厚达2.23-7.15m,全区赋存稳定,易于识别。

7号煤层位于8煤层之上8.14-23.85m,煤厚多在1.0-1.5m,亦易于对比。

6号煤层位于7号煤层之上8.53-19.75m。

5号煤层零星赋存,位于山西组顶部,煤厚多为0.40-0.60m,特征明显。

太原组含煤地层整体呈灰黑、灰白色,地层上下多有较稳定的海相层存在,以区别于山西组含煤地层。

其底部发育灰白色中粗石英砂岩,有时含砾、为晋祠砂岩,为区分岩组间的明显标志。

9、10、11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9号煤层之上多发育有厚层状钙质泥岩称为“土门页岩”,其下有时发育一层灰黑色泥灰岩,煤厚变化小,多在0.50-0.80m之间。

10号煤层全区发育,层位稳定且与11号煤层之间普遍发育0.8-4.0m的灰黑色泥灰岩,致密坚硬,含有海百合茎、腕足、瓣腮类等动物化石,称为“保德灰岩”;11号煤层一般厚1.50-3.50m,结构简单,本区内局部分叉为11-1、11-2,全区赋存,易于区分。

13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局部分叉为13-1、13-2号两层,距11-2号煤层多在20m以下,其间发育一层含菱铁质的石英长石砂岩层称为“桥头砂岩”,或含一层泥质白云岩,含腕足类化石称为“关家崖灰岩”。

13号煤层为整个煤系地层中最厚煤层,煤层结构复杂,易于对比。

14、15煤层均为极不稳定煤层,位于13号煤层之下,14与15煤之间常发育一层青灰色隐晶质石灰岩,厚1-2m,称扒楼沟灰岩。

3、主要可采煤层

8号煤层:

位于7号煤层下8.14-23.85m,平均14.06m,由南往北逐渐增大。

煤厚2.23-7.15m,平均厚4.50m,北部厚南部薄,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1-4层,多为2-3层,夹矸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及泥岩,有时为中、粗砂岩,底板为高岭质泥岩及粉、细砂岩。

该煤层全区稳定可采,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13-1号煤层:

在井田北部分叉为13-1、13-2。

13-1位于11-2号煤层下平均21.28m。

煤层厚0.30-4.84m,平均煤厚2.51m。

13-2(13)号煤层:

位于13-1煤层下0-25.11m,平均6.63m,13-2号煤层煤厚0.39-5.75m,平均3.93m。

合并区内煤层厚1.88-15.65m,平均10.76m,煤层总体趋势呈东南厚、西北薄,厚度变化较大。

结构简单-复杂,夹矸1-7层,多由2-5个煤分层组成,夹矸岩性以高岭质粘土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顶板多为中粗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细砂岩。

本煤层仅ZK34-3号孔厚度为0.39m不可采,为稳定煤层。

第二节地球物理特征

一、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本区为山地地形,山上有黄土覆盖,覆盖厚度为0-120米,沟谷内有基岩出露,砾石覆盖,地面高差约250m。

巨厚黄土层地质结构松散,地震波速度低,吸收衰减严重,浅层折射、面波、鸣震、多次波等强干扰非常发育,为三维地震勘查数据采集带来很大困难,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本区可采煤层比较多,主采煤层厚度稳定,煤层与围岩的密度和速度差异较大,能形成良好的反射波,本区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本区主要反射波有:

T8波:

产生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厚2.23-7.15m。

平均厚度4.50m。

煤层与顶底板围岩密度差异大,波阻抗差大,能形成一组能量强的反射波,连续性好,一般为一至二个相位。

T8波是控制二叠系山西组构造形态的主要反射波。

T13波:

产生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中下段,为巨厚煤层,平均厚度13.27m,全区普遍发育。

煤层与顶底板围岩密度差异大,波阻抗差大,能形成一组能量较强的反射波。

T13波虽然受到T8波的屏蔽作用,但由于煤层厚,T13波的能量仍然较强,连续性好,是研究本区下部煤系地层构造及形态的主要反射波组。

第三节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一、本区三维地震的主要技术难点

1、本区属于黄土塬地貌,钻孔揭露黄土厚度一般为0-120m。

由于黄土的强吸收作用将导致反射波高频衰减严重,面波、鸣震、多次波等强干扰发育,资料信噪比极低等一系列问题。

因而,制约本次黄土区地震勘探的核心问题是采集问题,如何选取有利的激发层位,获得一定信噪比的原始资料、如何选取合理的观测和接收参数,尽可能提高目的层段的有效覆盖次数是本次勘探的首要技术重点和难点。

2、勘探区为山地地形,山上有黄土覆盖,沟谷内有基岩出露,砾石覆盖。

由于黄土层地质结构松散,地震波速度低,吸收衰减严重,浅层折射、面波、鸣震、多次波等强干扰非常发育,且黄土覆盖层厚度和结构毫无规律,岩性横向变化极不均匀,给成孔技术和施工装备的选择和部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炮井施工方法、测线铺设以及施工进度管理难度较大。

3、工区内有一定范围的障碍物,影响了炮点和检波点的布设;因此,尽量按设计要求布置炮点和检波点,实现灵活、科学而且有效的变观观测,避免大范围障碍物下煤层反射空白现象,是本次勘探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4、山地地形高差变化大,接收条件横向变化较快,近地表低(降)速带横向变化剧烈,如何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和参数,消除地形地表的影响,是本勘探的难点问题。

二、解决的办法

1、以信噪比为核心的采集技术思路及方法

本次勘探通过以下技术路线:

浅表层速度结构调查——波场特征调查——激发、接收组合参数及检波器类型论证——点试验论证激发接收参数——线试验论证观测系统参数——正式采集。

(1)利用微测井和简易岩芯录井等方法,调查勘探区内浅表层黄土层的速度、岩性结构特征,选取有利激发层位,从而保证野外单炮的信噪比水平。

(2)基于震/检联合大基距组合技术思路,通过室内理论计算和野外现场充分试验工作,确定适合组合方式,尽可能压制面波等低视速度规则干扰,进一步提高单炮的信噪比;

(3)通过长排列/高覆盖观测技术,在采集中应适当加长接收排列长度,增加有效反射波的接收窗口,从而提高有效覆盖次数,增强叠加技术压制干扰的能力。

2、激发层位的保证措施

在浅表层结构调查基础上,掌握、细分勘探区地表不同岩性的分布范围,并明确不同区域有利激发层的深度,进而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钻井设备和方式,(QPY-30,风钻,洛阳铲),保证钻至有利层位;尤其是黄土覆盖区,为穿越礓石层而自制了破石斧等钻进工具,基本使每一炮都能够在相对高速层中激发。

3、大面积障碍物的观测方法

针对本区激发层位横向变化较大的特点,激发井位的选择原则应采用“避土就石,避厚就薄,避高就低,避干就湿”的原则,选择良好的激发条件。

在实施精确测量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踏勘、室内软件Kleis模拟放炮和加强工农关系协调等方法,实现了科学变观的野外观测思路;实际施工中尽可能坚持了设计观测系统的规则性和参数原则,采用了局部横向炮点加密、深井小药量激发、增加接收道数等具体施工方法,保证了障碍区下方煤层上有足够的观测密度、接收能量以及这些地段煤层反射波的连续性和成像质量。

4、静校正处理技术是山地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黄土塬地形变化剧烈,激发接收条件横向变化大,近地表低(降)速带厚度、速度不稳定,由此产生的地震旅行时差,对信号的叠加效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复杂的地貌条件,单一静校正方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静校正过程中,应根据黄土塬表层结构特点,联合使用拟合静校正法,绿山折射静校正和地表层析静校正法进行综合处理,达到消除近地表变化产生的静校正量,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和动校正叠加的效果,增强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

第四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本区受地域限制,以往地质工作较少。

根据目前收集的资料,对本区以往地质工作简述如下:

1922年,地质学家王竹泉先生等,在保德县张家沟至扒楼沟一带,对石炭系地层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地层剖面,并对标志层分别给予命名,同时采集了较为丰富的动物化石。

1924-1926年,地质学家李四光、赵亚曾先生等人针对河东煤田的张家沟、扒楼沟、保德灰岩,通过对采集的大量生物化石进行地研究,确定其时代为石炭纪晚期。

1956年山西省燃料厅212地质队在河东煤田中阳、离石、临县、保德、偏关一带进行了煤田普查及地质测量工作。

本次未收集到其工作成果。

1982~1984年,山西省地矿局215地质队在包括本区在内的河东煤田北部进行过远景找煤勘探。

1992~1998年,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15队在面积为537.25km2的保德-兴县之间进行了普查工作,后因故中断,未提交报告。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工作量

第一节试验工作

本勘查区大部为黄土覆盖,厚度基本为0-120米。

黄土层下部为第三系粘土,其中含钙质结核及灰岩砾石,地质结构较松散,地震波速度低,吸收衰减严重,浅层折射、面波、鸣震、多次波等强干扰非常发育,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较低。

为了准确获取高保真度、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勘查资料,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实验工作。

利用微测井技术精细刻画浅表层黄土速度结构,合理选取激发层位,利用震/检组合技术提高单炮信噪比,压制低速强规则干扰,采取中低频检波器接收以适应黄土层中地震波传播的衰减性特征,利用多线/长排列观测技术提高目的层段的有效覆盖等技术方案。

一、设计工作量

全区设计试验物理点388个。

其中浅表层速度结构调查设计工作量:

单井微测井10处,总计测点100个,干扰波调查点2个,物理点4个。

设计试验点9个,物理点104个,设计试验线一条,试验物理点60个。

三维试生产线一段,物理点120个。

二、单井微测井

布设10口井,物理点100个。

采取井中激发、地面接收方式进行。

井深30m,由井底起,每隔1m采用2发雷管串联激发,在井口附近布设接收点,地面布设8道检波器(分别为井检距1、3m的检波器)接收。

将采集的数据,针对检波器进行分析,提取单道数据信息,利用微井单道记录,拾取初至,并转化为垂直的t0时间,再与距离绘制时深曲线,然后利用时深曲线计算、划分速度界面,从而得到近地表速度结构。

三、点试验工作

通过详细的实地踏勘,选取了9处比较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实验。

设计物理点104个。

1、黄土塬试验点6个,物理点78个。

井深:

12m、15m、20m、25m、30m

药量:

1.5kg、2kg、3kg、4kg

组合井:

1.5kg×2、2kg×2、1.5kg×3、2kg×3

2、冲沟试验点2个,物理点20个

井深:

2m、3m、4m

药量:

1kg、2kg、3kg

组合井:

1kg×2、1.5kg×2、1.5kg×3、2kg×3

3、基岩试验点1个,物理点6个

井深试验:

选取单井2m、3m、4m

药量试验:

选取药量1kg、1.5kg、2kg

四、干扰波调查

试验点2个,物理点4个。

五、线试验工作

布置试验线一条,试验物理点60个。

六、三维试生产线

选取代表地段布设试验线束一条,物理点120个,试验成功后直接转生产线。

七、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

1、仪器:

加拿大产Aries数字地震仪

2、录制参数:

采样间隔:

1ms;记录格式:

SEG-Y;前放增益:

24db

3、成孔设备:

Φ75mm的洛阳铲(最大钻孔深度30m)、轻便车载钻机(最大钻孔深度65m)

4、震源:

高速TNT震源成型药柱,地震勘探专用电雷管。

5、检波器:

60Hz检波器。

试验工作一切以实际情况为准

第二节施工方法、因素选择及其依据

一、选择依据

三维观测系统参数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勘探效果和精度,根据现有钻孔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资料,本次三维观测系统参数选择主要采用以下数据:

煤层最大埋深hmax=600m,最大地层倾角Φmax=11.8°。

1、偏移范围的确定

偏移范围是倾斜地层的反射波同相轴偏移到实际地下位置时移动的水平距离M。

M=hmax·tgΦmax

已知hmax=600m、Φmax=11.8°,求出该区测线应向下倾方向延伸的最大长度M=125m,实际延伸135m。

2、采样间隔

1)时间采样间隔

本区采用Aries多道数字地震仪,1ms采样率全频带接收。

2)空间采样间隔

空间采样是指三维的地面采样道距和测线距(DX、DY)。

只有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时,才能获得完整的空间采样频率,否则将产生空间假频。

DX、DY按下式计算:

式中Vrms为均方根速度,fmax为有效最高频率,θx、θy为沿测线纵横方向上地震射线入射到地面的角度。

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取Vrms=3000m/s,fmax=70HZ,θx=45°,θy=30°,则取DX=20m和DY=40m都是符合理论要求的。

3、CDP网格的确定

三维地震勘探与二维地震勘探的迭加形式是不同的,二维是共反射点迭加,三维则是共反射面元迭加。

共反射面元迭加是指共反射面元道集内各反射点信号的迭加,反射面元的大小在纵向上一般取小于或等于接收距之半为共反射面元的线性长度,即Dx≤DX/2,为10m,横向宽度Dy=10m。

据此,选择本区CDP点网格为Dx×Dy=10m×10m。

4、覆盖次数

根据本区地震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为保证获得好的叠加效果采用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