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030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docx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

高中生物遗传应用题分类辨析

近几年的遗传学试题的命制中,遗传试题趋于非常规化。

下面将介绍几类遗传学中的应用试题,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遗传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一、遗传判定问题

1.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判断原则:

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判断。

例1:

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

判断原则:

性状甲×性状甲→F1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性状甲×性状乙→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

并且上述判定方法不仅适合常染色体遗传,并且适合伴性遗传。

例2:

已知牛群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在自由收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同,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收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

3.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定

判断原则:

(1)自交法。

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体。

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

(2)测交法。

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体。

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

例3:

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

请利用实验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4.常染色遗传和体X染色体遗传的判定

判断原则:

两者都为细胞核遗传,但伴X染色体遗传性状有性别差异,而常染色体遗传性状无性别差异,可采用正交、反交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性状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差异,则该性状属于性染色体遗传。

例4.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卷毛雌雄果蝇亲本,请你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5.两对基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判定

判断原则:

孟德尔遗传规律中,不同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方法有:

(1)自交法:

双杂合体×双杂合体。

如果后代产生四种性状,且性状比为9:

3:

3:

1,则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否则则不符合。

(2)测交法:

双杂合体×隐性纯合子。

如果后代产生四种性状,且性状比为1:

1:

1:

1则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否则则不符合。

例5.果蝇的残翅(b)对正常翅(B)为隐性,后胸变形(h)对后胸正常(H)对隐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II号与III号常染色体上。

现有两个纯种果蝇品系:

残翅后胸正常与正常翅后胸变形。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例6.一批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刺激,可能重新恢复为正常翅,这些个体成为回复体。

若是由于基因H重新变成h,则称为真回复体;若是体内另外一对基因RR变为rr,从而抑制基因H的表达,则称为假回复体。

分析回答:

(1)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2)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纯合果蝇回复体,为了确定其基因型,可以选择使其与

表现型为的纯合果蝇杂交。

若杂交后代为,则这批果蝇为真回复体,若杂交后代表现为,则这批果蝇为假回复体。

(3)若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为假回复体,想进一步检测这两对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你该如何设计杂交试验?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第二步。

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你应该看到的现象为。

6.根据性状判定生物性别

判断原则:

选择由性染色体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分析。

选择亲本时,其性状分别为:

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的个体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的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

杂交后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的个体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的个体表现型是隐性性状。

例7.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后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

二、遗传题中的特殊比例

(一)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性状的特殊比

1.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Aa×Aa杂交子代一般会出现3:

1的比例,但在特殊情况下会使分离比发生改变。

特殊形式表现型及比例

①不完全显性显性:

相对显性:

隐性=1:

2:

1

②共显性共显性I:

共显性:

显性II=1∶2∶1

③显性纯合致死显性:

隐性=2:

1

④隐性纯合致死(例如白化苗)显性

例1: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从性遗传:

有些基因虽然位于常染色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使得它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不同,这种遗传现象称为从性遗传。

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有不同表达。

例2:

人类中男人的秃头(S)对非秃头(s)是显性,女人在S基因为纯合时才为秃头。

褐眼(B)对蓝眼(b)为显性,现有秃头褐眼的男人和蓝眼非秃头的女人婚配,生下一个秃头蓝眼的女儿和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

①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

②他们若生下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女儿基因型可能是。

③他们新生的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几率分别是和。

④这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将来与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子婚配,他们新生的子女可能的表现型分别是。

若生一个秃头褐眼的儿子的几率是。

若连续生三个都是非秃头蓝眼的女儿的几率是。

3.环境环境条件的改变也有可能改变后代表现型,导致后代比例的不同。

例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

(二)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性状的特殊比

在自由组合定律中如果考虑两对等位基因,F2的比例为9:

3:

3:

1,但这些分离比可修饰为9:

7,12:

3:

1,9:

6:

1,15:

1,9:

3:

4,13:

3等比例

AaBb×AaBb→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

表现型形式表现型比例

①A_B_:

(A_bb+aaB_+aabb)9:

7

②A_B_:

(A_bb+aaB_):

aabb9:

6:

1

③(A_B_+A_bb+aaB_):

aabb15:

1

④A_B_:

A_bb:

(aaB_+aabb)9:

3:

4

⑤(A_B_+A_bb):

aaB_:

aabb12:

3:

1

例3: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之比为9:

7

B.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C.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

1

D.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例4: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

现用杂合白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茧对黄茧的分离比是:

A.3:

1B.13:

3C.1:

1D.15:

1

例5:

请回答下列关于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

(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

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占F2的比例为。

②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得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BBBbbb

F3

(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E与e,F与f)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

②请在右图中画出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

(三)伴性遗传特殊比

1.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花粉(雄配子)致死

例如:

剪秋罗植物叶型遗传:

例6:

某种生物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与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性别比为1:

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时,则后代的叶形和性别表现为。

(4)若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则后代的叶形和性别表现为。

2.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雄性个体致死

3.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特殊比例

例7:

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

试举一例

(四)特殊性别决定导致的特殊比

例8:

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是

A.全部褐色B.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

C.褐色:

黑色=3:

1D.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例9: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

(BT)T存在,B不存在

(bbT)T不存在

(Btt或bbtt)

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

1。

三、复等位现象

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例1: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基因决定雌株。

G对g、是显性,g对是显性,如:

Gg是雄株,g是两性植株,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例2:

某种小型哺乳动物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

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

纯种青毛×纯种白毛→F1为青毛

乙:

纯种黑毛×纯种褐毛→F1为黑毛

丙:

F1青毛×F1黑毛→?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回答②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

黑毛:

白毛大致等于2:

1:

l,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b1>b2>b3>b4。

若一只灰色雄性个体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性个体交配,子代中灰毛个体占50%,青毛、白毛、黑毛和褐毛个体各占12.5%。

该灰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若让子代中的白毛个体与黑毛个体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请写出青毛个体与白毛个体交配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

四、染色体变异的生物的配子比例

例1:

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异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表现型

XXX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

Y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

XXY表现为雌性可育

XYY表现为雄性可育

X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

(1)经分析出现异常受精卵XXY的原因之一是:

雌果蝇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X没有分离,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精子Y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可能的原因还有哪些:

(2)为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部是红眼果蝇;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性果蝇全是白眼的,雌性果蝇全是红眼的。

他的学生蒂更斯(Dikens)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该红眼雄蝇不育。

①请根据上表信息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②提出一个验证蒂更斯实验的简单思路,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提示:

专业技术人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根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分辨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简单思路:

预期结果:

结论:

例2:

果蝇的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1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II-1,II-2片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_____片段。

(2)在一个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1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

在此种群中刚毛果蝇比截毛果蝇的数量()

A.多B.少C.相等D.无法判断

(3)果蝇的正常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的一对“点状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或少一条(称为单体)都可以正常生活,但性状与正常个体不同,可以挑选出来。

点状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形成无眼个体(ee),眼未突变的称为野生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要求所有现象均用野生和无眼表示,如果有固定比例,要求写出):

①如果将无眼个体与点状染色体单体的野生型果蝇杂交,子一代现象是___________,将子一代中单体果蝇挑选出来,与无眼果蝇交配,子二代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如果将无眼个体与点状染色体三体的野生型纯合果蝇(无基因突变,且能正常减数分裂)杂交,子一代现象是___________,将子一代中三体果蝇挑选出来,与无眼果蝇交配,子二代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例3:

基因型AAaa的四倍体生物产生的配子有几种,它们的比例是多少?

六、数量遗传情况

前面所讲的性状差异,都是明显的不连续差异。

这类性状在表面上都显示质的差别,所以叫做质量性状。

除质量性状外,还广泛地存在着另一类性状差异,这些性状的变异呈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这类性状叫做数量性状。

动植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往往都是数量性状,如作物的产量、成熟期,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细度等等,都属于数量性状。

每一个数量性状是由许多对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一个基因的单独作用较小,与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表型差异差不多大小,因此,各种基因型所表现的表型差异就成为连续的数量了。

例1: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

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

则乙的基因型是:

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

例2:

在某类动物中,毛色黑色(W)与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图所示两项交配中,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其原因是。

(2)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最可能的表现性及其比例是。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表现性最可能是。

(3)现有突变体甲和乙,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甲和乙都是由控制黑色的W基因突变产生的。

检测由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甲的第三个密码子中的第二碱基由G变为U,乙的第三个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

与正常黑毛动物相比,突变体的毛色变化可能小些,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原因:

(4)基因型为aabbcc的兔子重120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兔子增重150克,故AABBCC兔子重2100克。

甲种兔之间进行杂交,F1每兔重1500克。

乙种兔子之间进行杂交,F1每兔重1200~1800克,甲乙两种兔杂交,F1每兔重1350~1650克。

甲、乙两种兔的基因型可能是。

A.甲AAbbcc,乙aaBBCC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D.甲AaBbcc,乙aabbCC

七、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本质的理解

例1: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

例2:

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例3: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①1AB∶1Ab∶1aB∶1ab――→②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子代9种基因型――→④4种表现型

A.①B.②C.③D.④

八、人类遗传病调查问题

例1:

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

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下表:

(控制耳垂的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上表中第______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准确判断出该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

(2)假如人类耳垂的性状遗传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那么耳垂遗传可以有几种婚配方式?

第二组家庭中父亲如果有耳垂,其基因型是什么?

(3)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双亲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是什么?

例2:

(1)人类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____________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___________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___________分离比例。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

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

性别、性状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

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_____________之分,还有位于_____________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_____________少和____________少。

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合并分析。

  

九、杂合子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例1:

基因型为Aa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子三代中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7/8、1/8B.15/16、1/16

C.19/27、8/27D.7/9、2/9

例2:

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A.2/31/9B.5/68/9C.8/95/6D.1/92/3

十、近亲结婚问题

在遗传学中,从基因的传递规律可以区分出不同的亲属级别。

我们先来看看亲兄弟姐妹(同胞)之间的基因相同的可能性:

一个人如果有基因A,这个基因有1/2可能是从父亲传来的,同样,这个人的兄弟姐妹也有1/2的基因可能来自父亲。

因此,从父亲的传递来看,同胞之间每个基因相同的可能性是1/4。

同理,从母亲的传递来看,同胞之间每个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也是1/4。

而一个人的某个基因不是从父亲传来的就是来自母亲,所以,同胞间每个基因相同的总机率为1/2。

凡是基因有1/2可能相同的人(如亲子、同胞之间)叫一级亲属;一个人和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4,叫二级亲属;一个人和其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8,叫三级亲属。

例:

人群中苯丙酮尿症的携带者的频率约为0.0156,非近亲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结婚时子女发病率和表现正常的表兄妹结婚时子女发病率依次是约为()

A、0.0000608,0.000489B、0.0000608,0.0000608

C、0.0000304,0.0000608D、0.0000304,0.000489

总之,这类试题虽然增加了一些条件,但是其本质还是属于我们所学的知识体系的,经过以上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它仍然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经典试题分析

一.有氧呼吸

二.无氧呼吸

三.光合作用

(1)光反应:

必须才能进行。

①水的光解:

H2OO2+[H],[H]作为活泼的参与。

②ATP的形成:

ADP+Pi+光能ATP,光能转变为。

(2)暗反应:

都能进行。

综合练习

1.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