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9989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docx

化学高三理综化学32

绝密★启用前

理综化学32

**综合试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2.人体内所含微量元素是指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而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16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肯定不属于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是(  )

A.ZnB.HC.FeD.Cu

3.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2H++2eH2B2H2O+O2+4e4OH

CFe―2eFe2+D4OH―4e2H2O+O2

4.Na和Na+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  )

①核内质子数②核外电子数③最外层电子数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出了化学电源

B.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C.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主要是看其负极的活泼性

D.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化学能是化学电源的能量来源

6.电动自行车由于灵活、快捷、方便,已成为上班族的主要代步工具,其电源常采用铅蓄电池。

反应原理为: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Pb(s)+SO42—(aq)-2e-===PbSO4(s)

B.充电时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电解液的密度增大

D.充电时,电解液的pH减小

7.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

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

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

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腐蚀过程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

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C.在化学腐蚀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8.相同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

20mL0.1mol/L(NH4)2CO3溶液

40mL0.02mol/LBaCl2溶液

40mL0.03mol/L盐酸

10mL蒸馏水

50mL0.05mol/LAgNO3溶液

则AgCl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9.对于xA(g)+yB(g)zC(g)+w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x+y<z+w,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10.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

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

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是

AZrO2BZr2OCZr2O3DZrO

1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Cl4B.BF3C.HCHOD.NCl5

 

13.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相同压强下,沸点:

C3F8>C3H8

C、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D、全氟丙烷分子中只有共价键

14.在A+B(s)

C反应中,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  )

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B.A是气体,C是固体或液体,正反应放热

C.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

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15.1mol有机物A(分子式为C6H10O4)经水解得1molB和2molC;C经分子内脱水得D;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CH2CH2

由此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

A.HOOC(CH2)4COOH

B.HOOC(CH2)3COOCH3

C.CH3COO(CH2)2COOCH3

D.CH3CH2OOC—COOCH2CH3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6.在一个容积为500m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H2和2molCO。

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

2H2(g)+CO(g)

CH3OH(g),经过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

若此时测得CH3OH蒸气的浓度为2mol·L-1,求:

(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3)该温度下的K。

17.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

34.32%,其余是NaOH。

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HCl3.65g的盐酸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后,多余的酸再用50g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

蒸干所得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18.贵溪冶炼厂冶炼铜的工艺原理为:

①2CuFeS2(黄铜矿)+4O2Cu2S+3SO2+2FeO

②2Cu2S+3O22Cu2O+2SO2

③2Cu2O+Cu2S6Cu+SO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

(1)由6mo]CuFeS2生成6mol铜,则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2)6molCuFeS2和1425molO2,反应,理论上可得molCu;

(3)6molCuFeS2和15.75molO2反应,理论上可得molCu,转移

了mol电子。

19.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中O—H键和烃基中C—H键的红外吸收峰,且烃基与羟基上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试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0.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1.有种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写出其结构简式。

22.在1073K时,对下列反应:

2NO+2H2=N2+2H2O进行了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标号

起始时的浓度(mol.L-1)

起始时反应速率(mol.L-1.s-1)

c(NO)

c(H2)

1

6.00×10-3

1.00×10-3

3.19×10-3

2

6.00×10-3

2.00×10-3

6.36×10-3

3

6.00×10-3

3.00×10-3

9.56×10-3

4

1.00×10-3

6.00×10-3

0.48×10-3

5

2.00×10-3

6.00×10-3

1.92×10-3

6

3.00×10-3

6.00×10-3

4.30×10-3

(1)写出这个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式,即反应速率方程式;

(2)计算这个反应在1073K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3)当c(NO)=4.00×10-3mol.L-1,c(H2)=5.00×10-3mol.L-1时,计算在1073K时的反应速率。

23.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1的H2SO4中,然后再滴加1mol·L-1的NaOH溶液。

请回答:

⑴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

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______mol,V2=_______mL。

⑵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

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_______mL。

24.agCuO通入CO后,在加热条件下,全部还原为bgCu,求Cu的相对原子质量(用代数式表示)。

25.3.84g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0.03molH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检验,溶液不显红色。

求原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

26.数据分析能力是新课程对中学生提出的一项要求。

下表是用沉淀法测定KHCO3和Na2CO3混合物的组成的相关数据。

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

实验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

称取样品的质量/g

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L

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g

1

0.518

0.5

0.985

2

1.036

0.5

3

1.554

0.5

2.955

4

2.072

0.5

3.940

5

2.590

0.5

3.940

6

3.108

0.5

3.940

分析上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质量是多少克?

请将结果填在表格相应空格中。

(2)样品中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室温下,取上述Ba(OH)2溶液50mL,加入0.05mol/L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2,求所加盐酸的体积(混合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27.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200mL的KBr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38.7g干燥的固体物质。

经测定该固体物质中K+与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求:

(1)通入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原KB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8.Na2CO3·10H2O与NaHCO3混合物4.5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c(Na+)=0.4mol/L,另取等质量的混合物加强热至质量不变,求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29.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CO(g)+O2(g)===2CO2(g) ΔH=-563.6kJ·mol-1

2H2(g)+O2(g)===2H2O(l) ΔH=-571.5kJ·mol-1

试计算,燃烧多少千克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与燃烧5.60kg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相等?

30.航天技术中的火箭推进剂可用醇类为燃料,液态氧为氧化剂,但后者的沸点较低(-183℃),需要额外的隔热装置,因而增加了火箭的重量。

为了避免此缺点,可用过氧化氢(H2O2)代替液态氧,它具有相对高的沸点和较低的凝固点,而且没有毒性,和醇反应时也能放出很高的能量。

现有以液体推进剂以醇(含碳52%,含氢13%,含氧35%)为燃料,质量分数为90%的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欲使1kg该醇燃料完全燃烧,计算需消耗质量分数为90%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可按2H2O2→2H2O+O2↑得到的氧气与醇反应来计算)

评卷人

得分

三、选做题

31.对于mA(g)+nB(g)

pC(g),△H有如图所示的变化,则:

①P1与P2的关系是;

②m+n与p的关系是;

③T1与T2的关系是;

④△H与0的关系是。

 

32.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气) ④O2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D.①④

3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请选出除杂试剂及除杂方法,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化学方程式

Fe2O3(Al2O3)

CuO(Na2O)

铜粉(CuO)

铁粉(FeO)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

【解析】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部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能在外加电场下发生定向移动,即电泳,而有的胶体因为不带电所以不发生电泳;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重要特征,可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2.【答案】B

【解析】从生理常识我们知道人体质量的70%是水,而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所以H、O都不可能是微量元素.

3.【答案】C

【解析】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主要是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或者比功率的大小,以及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6.【答案】C

【解析】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且铅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与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铅,A正确;正极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则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放电时,消耗硫酸,电解质溶液密度减小,C不正确;充电时又生成硫酸,电解液的pH减小,D正确。

7.【答案】B

【解析】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为2H++2e-===H2↑,负极反应为Fe-2e-===Fe2+。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解析】考查化学计算技巧

11.【答案】D

【解析】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粗盐中混有难溶性的泥沙,因而可采用物理方法即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提纯.

12.【答案】A

【解析】A项中,C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均满足8电子结构,A正确;B项中,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C项中H原子未达到8电子结构,D项中N最外层有10个电子,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13.【答案】C

14.【答案】B

【解析】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结合B的转化率的变化可知,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由于A与C的计量数相等,A必为气体,C为固体或液体,否则压强变化将对本反应无影响。

15.【答案】D

【解析】据题意,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CH2—CH2

,可知D为CH2===CH2;而D由C经分子内脱水得到,故C为CH3CH2OH;A的分子式为C6H10O4,1molA水解得1molB和2molC,则A为乙二酸二乙酯(CH3CH2OOCCOOCH2CH3)。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0.8mol·L-1·min-1 

(2)α(CO)=50%(3)K=0.17

【解析】2H2(g) + CO(g)

CH3OH(g)

 c(始) 10mol·L-14mol·L-1 0

Δc2xxx

c(平)10-2x4-xx

x=2mol·L-1,则Δc(H2)=4mol·L-1

则v(H2)=

=0.8mol·L-1·min-1

α(CO)=

×100%=50%

K=

=0.17。

17.【答案】设可得固体质量为x。

根据氯元素守恒可得如下关系式:

HCl—NaCl

36.558.5

3.65gx

3

6.5∶3.65g=58.5∶x

x=5.85g

最终可得固体5.85g

【解析】该题数据众多,相关的反应也较多,但细心分析一下所进行的反应产物就会发现,最后得到的固体均为NaCl,我们可以用氯元素守恒快速解题

18.【答案】

(1)15mol

(2)4.5

(3)372

19.【答案】

【解析】设其中有n个O—H,则含有2n个C—H,分子式为CxH3nOn,

Mr(CxH3nOn)=62,

即12x+19n=62(3n≤2x+2,偶数)。

讨论:

故分子式为C2H6O2,

20.【答案】

(1)1mol/L,0.40mol/L

(2)1.12L

【解析】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后,剩余的4.66g必为BaSO4,由SO42-守恒知,n(Na2SO4)=n(BaSO4)=

=0.02mol,则c(Na2SO4)=

=;而m(BaCO3)=14.51g-4.66g=9.85g,由CO32-守恒知,n(Na2CO3)=n(BaCO3)=

=0.05mol,则c(Na2CO3)=

(2)由C原子守恒知,n(CO2)=n(CO2-3)=0.05mol,所以V(CO2)=0.05mol×22.4L/mol=1.12L.

21.【答案】

【解析】由Mr和w(H)、w(C)可得:

n(C)=

=5,n(H)=

=12,

n(O)=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2O。

由“该分子有4个—CH3”这一信息可得出其结构简式为

22.【答案】

(1)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v=kc2(NO).c(H2)

(2)k=8.0×104L2mol-2.s-1

(3)6.4×10-3mol.L-1.s-1

【解析】

(1)从实验标号1到3可以看出,当c(NO)保持不变,c(H2)增加到原来浓度的2倍时,v增加到原来速率的2倍;c(H2)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v也增加到原来速率的3倍。

这种变化关系表明v与c(H2)成正比。

即v∝c(H2)

从到6可以看出,当c(H2)保持不变,c(NO)增加到原来浓度的2倍时,v增加到原来速率的4倍;c(NO)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v也增加到原来速率的9倍。

这种变化关系表明v与c2(NO)成正比。

即v∝c2(NO)

将两式合并,得v∝c2(NO).c(H2)即v=kc2(NO).c(H2)

(2)将实验标号4的数据代入上式:

0.48×10-3mol.L-1.s-1=k(1.00×10-3mol.L-1)2×6.00×10-3mol.L-1

k=8.0×104L2mol-2.s-1

(3)当c(NO)=4.00×10-3mol.L-1,c(H2)=5.00×10-3mol.L-1时,

v=kc2(NO).c(H2)=8.0×104L2mol-2.s-1×(4.00×10-3mol.L-1)2×5.00×10-3mol.L-1

=6.4×10-3mol.L-1.s-1

反应是按照下列连续的过程进行的:

2NO+H2=N2+H2O2(慢)H2O2+H2=2H20(快),在这两个过程中,第二个过程进行得很快。

但是要使第二个过程发生,必须先有H2O2生成,而生成H2O2的过程因进行得较缓慢,成为控制整个反应速率的过程,所以总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生成H2O2的速率。

所以实验测得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v=kc2(NO).c(H2)

23.【答案】

(1)0.06440

(2)400

【解析】

(1)设Mg物质的质量为x,Al物质的责为y,结合方程式Mg+H2SO4=MgSO4+

H2↑、2A1+3H2SO4=A12(SO4)3+3H2↑、H2SO4+2NaOH=Na2SO4+2H2O,可得关系式①x+y=0.1mol,②x+2/3y=0.1×2mol-0.16/2mol,联立①②解得x=0.06mol,y=0.04mol。

从而不难求得V1、V2的体积。

(2)据反应Mg+H2SO4=MgSO4+H2↑、2A1+3H2SO4=A12(SO4)3+3H2↑、H2SO4+2NaOH=Na2SO4+2H2O,MgSO4+2NaOH=Mg(OH)2↓+Na2SO4、A12(SO4)3+6NaOH=2A1(OH)3↓+3Na2SO4,很明显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所需NaOH恰好是H2SO4物质的量的2倍,即0.4mol,体积为400mL。

24.【答案】

【解析】

25.【答案】1.6g

26.【答案】

(1)1.970

(2)2∶3

(3)由0.518∶2.072=0.985∶3.940可知第4次实验中反应物恰好完全沉淀,即有:

原0.5LBa(OH)2溶液中:

n(OH-)=2×(3.940g÷197g/mol)=0.04mol

c(OH-)=0.04mol/0.5L=0.08mol/L

溶液pH=2,则c(H+)=0.01mol/L

(0.05mol/L×V-0.08mol/L×50mL)÷(VmL+50mL)=0.01mol/L

V=112.5mL。

【解析】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Ba(OH)2过量,样品完全反应,则有

0.518∶1.036=0.985∶x,x=1.970。

(2)第1、2、3次实验均为Ba(OH)2过量,选取第1次计算:

设样品混合物中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

100g/mol×x+106g/mol×y=0.518g

x+y=0.985g÷197g/mol

解方程得:

x=0.002mol'y=0.003mol

故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7.【答案】

(1)2.24L 

(2)2mol/L

【解析】因n(K+):

n(Br-)=2:

1,则38.7g固体为KCl和KBr混合物,且n(KCl)=n(KBr)设为x

(74.5g/mol+119g/mol)x=38.7g

x=0.2mol

(1)n(Cl2)=

=0.1mol

即2.24L

(2)原KBr浓度:

=2mol/L

28.【答案】2.12g

【解析】试题分析:

Na2CO3·10H2O====Na2CO3+10H2O2NaHCO3==△==Na2CO3+H2O+CO2↑

以上是二者加强热时的反应,最后剩余的是碳酸钠固体;设Na2CO3·10H2O与NaHCO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Na2CO3·10H2O与NaHCO3产生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2,由守恒关系可得:

286x+84y=4.542x+y=0.4×0.1

剩余剩余固体碳酸钠的质量m=106(x+y/2)=2.12g。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

点评:

本题考查的关于钠的化合物的相关计算,学生只要主要计算过程注意定量关系,此题便不难解决。

29.【答案】0.3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