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967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云南省弥勒县学年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弥勒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命题:

陆红艳审题:

李娅敏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用2B铅笔和黑色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正确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近日点附近)运行到乙期间,扬州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长江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80°N)正值极夜

  C.扬州低温少雨D.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5.某人北京时间10:

00乘飞机从北京出发,飞行了7个小时后抵达某城市,此时该城市当地区时为11:

00,则该城市位于

  A.东七区B.西七区C.东二区D.西十一区

  6.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图为"某区域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读图完成7-8题。

  7.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变化有关,下列四个地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40°N,130°E)B.(40°N,140°E)C.(30°N,120°E)D.(30°N,130°E)

  8.该时间段,M点

  ①由偏南风转偏西风②风力减弱③天气晴朗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为"某区域自然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导致图示区域植被自然景观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洋流

  C.地形D.海陆位置

  10.P河谷地区降水较多的月份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 D.10月

  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为洋流流向。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分别是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12.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5题。

  13.图中M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4.此时河北省正值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5.图中M地气候的成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分别反映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16-17题。

  16.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印度B.美国C.日本D.英国

  17.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下图"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甲、乙两幅图中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19.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便利,水源充足B.热量充足,城市众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读图4"澳大利亚农业区分布图",回答20~21。

  20.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D.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21.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水稻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种植与休耕交替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C.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D.农民春季忙于播种,夏季忙于放牧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2~23题。

  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

  2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2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4.下列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有:

()

  A、调蓄洪水B、净化水质C、维持生物多样性D、美化环境

  2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D.生活消费水平

  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6-27题。

  26.由图可知

  A.甲为变质岩

  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岩浆岩

  D.丁为岩浆

  27.下列描述符合地壳物质转化过程的是

  A.由乙到丁为冷却凝固作用

  B.由甲到丁为外力作用

  C.由丙到甲为重熔再生作用

  D.由甲到丙为变质作用

  28.下列行为或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竭泽而渔B.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D.洗衣服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29.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A.酸雨B.赤潮

  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0-31题:

  30.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31.若该山地山麓的夏季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32.右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纬度60°,乙地纬度30°

  B.箭头②是赤道低气压带

  C.箭头①是西风带

  D.箭头④所指地区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向斜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D.山谷背斜

  34.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如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C岩层可能找到化石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35.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硒,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衰老、预防癌症的神奇保健功效,但分布极不均匀。

全世界大约有42个国家或地区缺硒,我国有22个省缺硒、约7亿人口处于缺硒状态。

贵州省开阳县74%的地域属于富硒土地,如今已开发出了以富硒大米为主的一系列特色农产品,成为中国着名特色农产品之乡。

据此回答36~37题。

  36.开阳成为中国着名特色农产品之乡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土壤B.地形C.气候D.科技

  37.下列措施有利于开阳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全县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推广水稻、春小麦专门化种植,形成规模优势

  ②在山区发展苹果、菠萝等富硒水果种植,推广多种经营

  ③通过"公司+农户"等方式,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④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分区连片发展多种富硒农产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图为区域产业结构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8-39题。

  38.①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D.三大产业比重相等

  39.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③→②→①

  40.2016年秋,昆明某水果批发店老板通过互联网联系采购了山东烟台的一批优厦苹果,用火车运到昆明销售,至年底售完。

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

  A.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C.通信、交通运输D.通信、商业贸易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41.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A.酸雨污染蔓延B.臭氧层空洞扩大

  C.水土流失加剧D.生物多样性减少

  42.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A.城市空心化日益明显B.城市人口比重显着提高

  C.逆城市化现象显着D.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右图是2016年3月6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日。

读图回答43~46题。

  43.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

  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

  B.重庆优于郑州,郑州优于上海

  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珠海

  D.昆明优于重庆,重庆优于兰州

  44.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排列,与图示情况相符的有

  A.上海--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取暖

  B.太原--可吸入颗粒物-一扬尘及燃煤取暖

  C.珠海--可吸入颗粒物--沙尘暴

  D.重庆--SO2--燃煤

  45.冬季兰州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有

  A.地处黄河谷地,污染物不易扩散

  B.工业废气及居民取暖的烟尘数量较大

  C.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

  D.长时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

  46.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

  A.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热B.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

  C.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D.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

  47.在我国西南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地形因素影响和制约交通线路建设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48.有关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