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9146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说,是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

C.类比的方法D.理想模型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简单而引入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所以它们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理想物理模型,故D正确,ABC错误。

2.如图所示,在倾斜导轨上固定一光电门,让装有挡光片的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实验中分别记录了四种挡光片的宽度及相应的挡光时间,数据见表格.为了尽可能准确得到挡光片开始挡光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选择的测量数据是()

组次

宽度△l/m

挡光时间△t/s

1

0.0800

0.23044

2

0.0600

0.17464

3

0.0400

0.11662

4

0.0200

0.O5850

A.第l组B.第2组C.第3组D.第4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利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的原理是:

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挡光片越小,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解:

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和时间对应,瞬时速度与某一位置和时刻对应,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可知,当位移很小,时间很短时,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因此第4组数据更符合要求,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考查基本概念应用的好题.

3.2018年女排世锦赛复赛第三轮中国队以3:

0横扫美国女排,在比赛过程中,主攻手朱婷打了一个“探头球”.已知来球速度大小10m/s,击回球的速度大小20m/s,击球时间0.05s.假设速度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并设来球方向为正方向,则击球过程中排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A.-600m/s2B.600m/s2C.200m/s2D.-200m/s2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来球方向为正方向,击球过程中排球的加速度:

,故A正确,BCD错误。

4.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质点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速度为v,到C点时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之比为

A.1︰4B.1︰3C.1︰2D.1︰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公式

,可得AB两段距离为:

,BC段的距离为:

,故

,B正确。

考点:

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5.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向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弹力、摩擦力

B.人所受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人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D.人所受的合力沿扶梯向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假设有静摩擦力f,设为向右,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mg,f=0,即人不受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

6.将质量为1.0kg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大小F1随拉力大小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0.3B.0.5C.0.6D.1.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木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

由图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f=3N,

根据f=μFN=μmg,

解得: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物体开始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基础题.

7.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

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由此可知小球()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位置3的瞬时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以及位置1的瞬时速度,从而确定位置1是否是初始位置。

【详解】A项:

根据△x=d=aT2得,加速度

,故A错误;

B项:

小球经过位置3的瞬时速度v3=

,故B错误;

C项:

经过位置4的瞬时速度v4=v3+aT=

,故C正确;

D项:

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故D错误。

故应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8.公交车进站时的刹车过程可近似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刚进站时速度为5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刹车进站所需时间为5sB.3s末的速度为2m/s

C.2s内的位移为12mD.6s内的位移为12m

【答案】AB

【解析】

【详解】公交车进站停车的时间: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3s末的速度为:

,故B正确;2s内的位移:

,故C错误;进站开始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则

,故D错误。

所以AB正确,CD错误。

9.一个物体在直线上运动,下列图象能反映此物体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的是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

【详解】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坐标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沿x轴正方向前进2m后又返回,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A正确;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位移为2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不为零,故B错误;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秒物体前进1m,第二秒物体后退1m,总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C正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秒物体前进2m,第二秒物体后退2m,总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D正确。

所以ACD正确,B错误。

10.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其中一个力

的大小为

,那么另一力

的大小可能是

A.60NB.40NC.20ND.10N

【答案】AB

【解析】

【详解】有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60N,若其中一个分为大小为30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应在30N≤F≤90N范围,所以AB可能,CD不可能。

1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

,滑块将沿斜面下滑

B.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

,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C.若增大斜面倾角θ,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D.若滑块原来匀速运动,再在滑块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滑块仍做匀速运动

【答案】BD

【解析】

【详解】若μ>tanθ,则mgsinθ-μmgcosθ<0,所以滑块不会下滑,故A错误;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F=mgsinθ+μmgcosθ=2mgsinθ,拉力为2mgsinθ,故B正确;根据平衡条件得滑块对斜面的压力:

N=Gcosθ,当斜面倾角增大,cosθ减小,则N减小,故C错误;匀速运动时mgsinθ=μmgcosθ,μ=tanθ,施加压力F后,沿斜面向下的力为(mg+F)sinθ,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为μ(mg+F)cosθ,可知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零,所以物体匀速下滑,故D正确。

所以BD正确,AC错误。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________再_______.(选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

(2)该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0.02s.在纸带上选取A、B、C、D、E5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得到如图丙和丁所示的2条纸带,对每条纸带,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由图可判断丙图中的加速度_____丁图中的加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接通电源

(2).放开小车(3).vB=0.138m/s(4).a=1.26m/s2(5).小于

【解析】

【详解】

(1)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

(2)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即: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可得:

(3)如果将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得到的直线是纸带的v-t图象,该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丙图中的加速度小于丁图中的加速度。

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某同学用两把弹簧秤将橡皮筋的端点拉到点O,作出这两个拉力F1、F2的图示(图甲),然后用一把弹簧秤将橡皮筋的端点仍然拉到O,弹簧秤示数F如图乙所示.

(1)使用弹簧秤前需要_____,图乙所示的弹簧秤示数F=____N;

(2)在图甲中,画出力F的图示(a为记录F方向时所记录的点);

(3)本实验由读数与作图带来的误差属于_____误差(选填“系统”或“偶然”).

【答案】

(1).校零

(2).2.8

(3).偶然

【解析】

【详解】

(1)使用弹簧秤前需要校零,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为0.2N,可知弹簧秤的示数F=2.8N。

(2)根据图示法作出F的图示,如图所示.

(3)本实验由读数与作图带来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g=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时间;

(2)物体下落的高度;

(3)最后一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

【答案】

(1)

(2)

(3)

【解析】

【分析】

根据v=gt求出下落的时间;根据

即可求解下落高度;最后一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等于总高度减去最后一秒前的位移。

【详解】

(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v=gt

代入数据解得:

t=3s

(2)下落的高度为:

(3)前2s内的位移为:

最后1s内的位移为: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属于基础题。

15.近来我国高速公路发生多起有关客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距.据经验丰富的司机总结,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可按你的车速来确定与前车的距离,如车速为80km/h,就应与前车保持80m的距离,以此类推.现有一辆客车以v0=90km/h的速度行驶,一般司机反应时间t=0.5s(反应时间内车被视为做匀速运动),刹车时最大加速度a1=-5m/s2.

(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为多少?

按经验,车距保持90m是否可行?

(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a2=-4m/s2,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v1=144km/h,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t'=1.5s,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为多少?

在此情况下经验是否可靠?

【答案】

(1)

可行

(2)

经验不可靠

【解析】

试题分析:

客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总位移,从而进行判断.

解:

(1)司机发现前方危险在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1:

90km/h=25m/s

x1=v01t=25×0.5m=12.5m

刹车时间前进的距离x2:

m

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x:

x=x1+x2=12.5+62.5=75m<90m经验可行.

(2)若客车超载,司机发现前方危险在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3:

v02=144km/h=40m/s

x3=v02t=40×1.5m=60m

刹车时间前进的距离x4:

m

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x:

按照经验,144km/h安全距离为144m.

x=x3+x4=60m+200m=260m>144m

在多重违章情况下,经验不可靠.所以要按交通规则行驶,经验才有可行.

答:

(1)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为750m,经验可行.

(2)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为260m,经验不可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6.工人拖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往往可以采用“拉”和“推”两种方式。

上述情景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同为50kg,甲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1,乙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F2,在力的作用下它们都沿相同的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200N。

(g=10m/s2)求:

(1)物体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F2的大小。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1)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分析金属块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和滑动摩擦力公式求解动摩擦因数;

(2)当换成推力

后,物块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列出方程,即可求出

的大小。

【详解】

(1)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

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2)将

换成推力

后,物块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

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运用正交分析求出动摩擦因数和推力

.要注意换成推力

后,摩擦力将发生改变,但动摩擦因数不变.

17.如图a所示,OA、OB、OC三段轻绳结于O点,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下方轻绳OC悬挂质量为m1=0.4kg的沙桶.轻绳OB水平,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1.8kg的滑块相连,滑块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最大静摩擦力按滑动摩擦力计算.

(1)求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2)若缓慢往沙桶中添加细沙,要使滑块静止不动,沙桶和沙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3)若移去滑块,保持O点位置不变,用手牵引OB由水平位置绕O点向上逆时针缓慢转动90°,求此过程中绳OB上拉力的最大值Tmax和最小值Tmin.

【答案】

(1)3N)

(2)

(3)4N,2.4N

【解析】

【详解】

(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OB绳的拉力:

TB=m1gtan37°=4×0.75N=3N;

对滑块B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TB=3N;

所以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N;

(2)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m2g=0.3×18N=5.4N,

由fm=TB′=m1′gtan37°,

得m1′=0.72kg;

(3)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将OB由水平位置绕O点逆时针缓慢转动90°的过程中,BO和AO的拉力的合力始终与mg等大、反向、共线,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当BO竖直时,OB上拉力最大,最大值 Tmax=m1g=4 N;

当BO⊥AO时,OB上拉力最小,最小值Tmin=m1gsin37°=2.4 N;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