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890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设计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__

燕山大学

2011.9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设计

一、设计资料

⑴桥面净空:

净—13+2×1m

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结构重要性系数

⑶材料规格

钢筋:

主筋采用HRB400钢筋,查表得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相对界面受压区高度

箍筋采用HRB335钢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混凝土:

主梁采用C30混凝土

抗压强度标准值

抗压强度设计值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⑷结构尺寸

T型主梁:

标准跨径21.00m

计算跨径:

20.50m

主梁全长:

20.96m

横断面尺寸如图:

图1.1T形梁截面尺寸(尺寸单位:

mm)

二、内力计算

设计内力标准值见表:

设计内力标准值

引起内力的

荷载

内力值

恒载(

车辆荷载(

人群荷载(

备注

跨中弯矩

1197.8

1128.2

112.1

车辆荷载引起的弯矩已计入冲击系数,1+μ=1.19

L/4处弯矩

898.4

871.8

85.7

支点剪力

245.4

343.6

跨中剪力

109.7

弯矩组合设计值:

跨中截面:

L/4截面:

剪力组合设计值:

支点截面:

跨中截面:

三、钢筋选择

根据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要求,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数量。

拟采用焊接钢筋骨架配筋,设

,则

翼缘计算宽度

按下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者:

故取

首先判断界面类型:

故应按第二类T型梁计算。

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解得

202.87mm

且,

=120mm

将所得

值带入下式求得所需钢筋截面面积为:

采用四排焊接骨架,选用12

32(外径35.8mm),供给

钢筋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

,梁的实际有效高度

截面最小宽度

四、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复核

由下式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得:

值带入下式

1.1

3142.39=3456.63

承载力满足要求。

五、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5.1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

对于腹板高度不变的等高度简支梁,距支点

处的第一个计算截面的截面尺寸控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根据构造要求,仅保持最下面两根钢筋通过支点,其余各钢筋在跨间不同位置弯起或折断。

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

,将有关数据带入上式得:

距支点

处剪力的组合设计值

809.69

得:

计算结果表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应按计算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5.2设计剪力图分配(见图)

支点剪力组合设计值

1.1

775.52=853.07

跨中剪力组合设计值

1.1

153.58=168.94

其中

=

部分可不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

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区段半跨长度为:

距支点

处的设计剪力值为:

应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组合设计值为:

0.6Vdl=485.81

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组合设计值为:

0.4Vdl=323.88

5.3箍筋设计

由公式确定箍筋配筋率:

式中:

纵向钢筋配筋百分率,按332(As=2412.6mm2)伸入支点计算,可得:

p=100

=100

=100

=0.803

---受压翼缘影响系数,取1.1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280MPa

=0.0028

选用直径为10mm的双肢箍筋,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78.54mm2,箍筋间距为:

在支撑截面处自支座中心至一倍梁高的范围内取

5.4弯起钢筋设计

根据《桥规》(JTGD62)规定,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距支座中心处h/2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即

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由公式求得:

由纵筋弯起332提供的

计算第二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一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

,其中44mm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22.7mm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为纵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35.8mm为纵向钢筋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由图按比例关系求得

第二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

由纵筋弯起的232钢筋,加焊25钢筋,提供的

计算第三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二排弯起钢筋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

),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从图按比例关系求得

第三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

由纵筋弯起的36钢筋,加焊2钢筋,提供的

计算第四排弯起钢筋时,应取应取第三排弯起钢筋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

),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从图按比例求得

第四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

由纵筋弯起232钢筋,提供的:

计算第五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四排弯起钢筋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

),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从图按比例求得

第五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

由纵筋弯起32和加焊的2钢筋提供的:

计算第六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五排弯起钢筋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

),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从图按比例求得

第六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

第六排弯起钢筋采用加焊3的钢筋,提供的:

计算第七排弯起钢筋时,x

=6503.8mm,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从图按比例求得

=124.71

,第七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第七排弯起钢筋采用加焊的3钢筋,提供的

六、全梁承载力校核

跨中截面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将其分成12等分,按每次弯起的钢筋截面面积之比,近似求得钢筋弯起后各截面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从全梁承载力校核图(见附图)可以看出,钢筋弯起后各截面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是足够的。

各钢筋的弯起点距其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即图中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均大于h/2,故斜截面抗弯承载力也满足要求。

七、梁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配筋率:

受拉钢筋的应力:

短期荷载作用:

长期荷载作用:

则最大裂缝宽度为:

因此,最大裂缝宽度符合要求。

八、梁最大挠度验算

8.1刚度计算

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为:

得到:

故为第二类T形截面。

这时换算截面受压区高度为

开裂截面的换惯性矩

为:

T梁的全截面换算截面面积

为:

受压区高度

为:

全截面换算惯性矩

计算为:

全截面抗弯刚度:

开裂截面抗弯刚度:

全截面换算截面受拉区边缘的弹性抵抗矩为:

全截面换算受拉区边缘的弹性抵抗矩为:

塑性影响系数为:

开裂弯矩:

开裂构件的抗弯刚度为:

8.2计算人群荷载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作用下梁的挠度

符合《公桥规》要求。

8.3计算结构恒载弯矩作用下梁的挠度

8.4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影响产生的长期挠度

采用C30混凝土,根据《公桥规》按短期荷载效应计算的挠度值乘以挠度长期增长系数故

,当采用

以下混凝土时,

按《公桥规》规定必须设置预拱度。

预拱度的跨中值为:

九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3.张树仁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