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38673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docx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

中国面前医疗市场扫描与分析

公立医院目前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主力军,但是公立医院存在着体制弊端,导致办公成本高、服务效率低下,就医环境差,必须加强市场化改革。

   民营医院为我国医疗行业的新生力量,背负着不公正的政策待遇,由于起步较晚,共心里相对较低,但是民营医院产权清晰、服务质量相对较高,是我国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外资医院目前在我国医疗行业所占比重微不足道,虽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强势,可其相对来说对我国的医疗市场潜规则不是很清楚,对我国的医改政策不能迅速给予应答,对国民的医疗需求与疾病谱的性质只局限于书面的报告数据,故此有其水土不服之弊端。

但是对于我国医疗行业的冲击力还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先进医疗技术、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服务程序等。

    第一节公立医院

   一、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

  自从建国伊始,公立医院一直是作为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主力军而存在,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保障脆弱人群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带有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的特殊领域。

目前公立医院占我国医院市场92%的市场份额,是我国医疗市场的主力军。

政府承担着全国公立医院投资的任务,但是由于投资面大,但各医院平均投入少,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资金紧张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立医院的行为扭曲。

   2000年出台的公立医院改制意见确定了医院的分类管理。

而分类管理的初衷是促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竞争。

但从实际来看,由于没有产权制度改造,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相比,无论从医院规模,还是从技术、人才都方面都相差悬殊。

垄断局面难以打破,医院市场难以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局面。

   二、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分析

   

(一)公立医院的缺陷

   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属于全民所有权制或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医院的经营目标以社会福利性为主。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公立医院的经营目标兼顾社会福利性和经济性,而且偏向经济性,呈现多样化的经营目标。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一直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在隶属关系上属于行政管事,即国家把公立医院的控制权依次授予各级行政机构内,政府再任命医院院长。

在公立医院运营方面,由于政府行政代理所导致的激励成本高、信息成本高、约束效率低等弊端长期约束了医院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产权交易界限的不清晰,国有产权概念本身所具有抽象性,导致医院经营者经营动力不足。

表现在国家对代理人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对策,如果统得过死,就会降低代理人的积极性;否则就使代理人的自主权无限扩大化,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

医院经营的动力机制没有很好建立起来,公立医院的经营还不能令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在经营机制探索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国家为了鼓励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了医院分类管理的体制,并允许公立医院组建医疗集团(在我国的安徽芜湖一带经常出现某某医院集团)不少公立医院已经在集团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越来越多的医院经营者意识到医院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举措。

无论是医院的集团化、医院资产重组或资本运营,离开产权的流动性无从谈起。

而现行的公立医院产权制度仍处于条块分割,流动性很差的状态,这种情形与当前医院经营活动的形势极不协调。

如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势必导致正常的资源组合受阻;另一方面会导致公立医院集团化停留在表面,造成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最终只走走形式化,打打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现象。

   

(二)公立医院定位

   从经济学上来讲,公立医院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财政投入后加以支撑。

政府直接建立和拥有部分医院,包括区域内最有实力的医院、布局合理的提供基本医疗的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

政府直接建立和拥有部分医院的目的包括引导民营亿元德的经营行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与法规,平抑医疗服务市场价格,保护患者的权益,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医疗服务的公正性,打破民营医院可能形成的恶行竞争与价格垄断,确保百姓的安全健康服务需求。

   其和医疗服务项目用于解决社会公共需要,即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营运中的收入只能用于自身发展。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考核只能是看医疗服务覆盖的人群和医疗的公平性。

   (三)公立医院的改革途径

   笔者认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一样,从大的类别上来讲,应该分类改革,保证社会公共医疗卫生需要的医院继续实行事业单位制度,国家财政包干,统收统支;对于提供通用社会医疗服务的医院,则应该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来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推向市场的医院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步是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确立出资人到到位的产权制度,防止内部人对国有资产的侵蚀;第二步是建立规范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确定有效的分配和激励机制。

   1、在现代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非营利性医疗行业的特点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实现国有产权的逐级分离,实现公立医院内部的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公立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财产制度。

既区别于改革前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体制。

   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

第一,公立医院国有产权分离为公立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资产权和国有原始产权;第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资产权分离为国有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第三,控制权分离为决策权和监督权。

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

建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接收资本化了的原始产权,并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医院法人接受事业单位法人资产权,并对医院的资产进行经营,这样实现了国有产权的第一次分离。

   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资产权是在非股份制条件下,对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所设计的,它与企业法人资产权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同于股份制企业法人资产权,其主要特征为:

   一是公立医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医院产权独立化后,国家应获取的权益不能以货币计算,国家按投入医院的资本获取相应的权益,并对医院的经营承担有限责任,不再与医院的资产运营直接相关。

由于医院向社会提供了非营利性准公共产品,但可以理解为医院取得的社会效益。

同时,转归法人所有的医院资产成为与所有者财产相区别的法人资产,医院法人依法享有资产权益,独立承担资产经营责任。

   二是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医院产权独立化以后,国家只为投入的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

当医院经营不善时,出资者最大的损失即为投入医院的资本金。

公立医院法人拥有事业单位资产权并独立承担财产责任。

   三是医院法人须由出资人或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选出,代表国家和社会利益,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授权下执行具体经营业务。

   四是合理的所有权约束。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所有权约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审计资产增值情况和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施加约束;第二,医院法人机构通过控制重大战略决策权、经理任免权、监督权等方式向经营者施加所有权约束,以确保医院的长远发展。

五是必要的外部约束。

主要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制度约束、医疗保险制度约束、医疗市场约束和法律制度约束等。

   2、建立规范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

   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后外部治理结构:

不同的产权制度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合理的治理结构能够对产权制度的稳定运行起到保证作用。

撇开医疗机构治理结构的内生性与特殊性以及市场等因素,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后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政府行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其中,政府通过对医疗事业进行宏观调控,通过行业管理对公立医院进行治理;医疗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国家拥有原始产权,并按照产权关系对公立医院进行治理。

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后内部治理结构:

产权制度改革后,实行决策、监督和经营权三权分离,设立医院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形成内部治理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对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关系,保证了医院的经营方向和实现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目的。

从制度上保证了政府、医院和社会目标的协调一致,解决了医院的经营动力问题。

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医疗行业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民营医院

   一、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状况

   作为被寄予厚望的医务界的“鲇鱼”,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经过二十年的经营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

2000年2月16日,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城镇医药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这一年的7月,卫生部等四部委根据指导意见,又制定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

由此,民营医院这支庞大的医疗市场队伍从2001年开始急剧发展,目前我国民营医院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递增。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私立医院有投资13亿元、拥有近1000张床位的花园式医院,中国第一所或国际JCI认证的广东祈福医院,投资10亿的东莞康华医院,拥有600个床位的广东东莞东华医院、共有1000多个床位的南京长江医院(集团)下属的十多所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浙江金华儿童医院和等;股份制医院如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山东齐鲁石化职工医院,此外还有温州康明医院、重庆泰达医院等。

但是,在度过最初的3年税收“蜜月期”后,目前很多民营、股份制医院开始为税收发愁。

同时,社会舆论的热望逐渐冷却:

民营医院成了“广告医院”——做广告最起劲、依靠广告抢市场、靠“概念炒作”求生存的医院;成了“卖药医院”——一些民营医院药品收入比重高达70%以上;成了“专治‘上三路’和‘下三路’的医院”——重点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美容、牙科、性病、皮肤病、肝炎、不孕不育……民营医院开始在十字路口徘徊,探寻新的发展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二、民营医院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一流的服务水准是民营医院的最大优势,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便捷温馨的服务流程是民营医院取胜的关键。

大多数民营医院在前期投入中都很注重医院环境的改造,以“清新、舒适、典雅、洁净”的环境来赢得患者。

   许多民营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为迅速、准确、全面地诊断病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也为民营医院增添了品牌效应。

   民营医院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这个定位包括服务对象,也指医院自身专科特色。

民营医院“大专科多、小综合多、专家多、以中医为主多”,这也是民营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不败的原因。

民营医院还具有灵活的经营体制、特色。

   

(二)劣势

   医疗机构是科技含量极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医院发展、创新的保证。

   从医疗技术方面讲,民营医院需要医疗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而大多数投资者却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用即价值”,他们不愿为有潜力的医生提供一个造血的平台、发展的空间。

   “诚信”是民营医院把握市场导向的先导,是改变患者对民营医院存在的世俗偏见的试金石。

部分投资者“投机性、功利性”的经营哲学,虽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却不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

最终会失去社会信任、患者信任、员工信任和医疗市场。

   一些中小型的民营医院,在管理中缺乏明确的责、权、利,也缺乏对医疗质量的有效监督,由于他们在解、聘用人员上的随意性,使得民营医院人员流动大,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医疗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三)机会和风险

   今后,国家将会越来越严格地规范医疗市场,对虚假、不规范的广告的处罚力度也会加大。

民营医院消除患者心中的世俗偏见,建立自己的诚信和品牌效应的任务也越来越大。

   民营医院要想长期立足于医疗市场,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学习国外、国内私立医院成功的经验,在修正自身缺点,突出自身优势,还应建立完整的人才网络链,加强与其他医院的横向、纵向联合,保持相对稳定的团队,严格管理与人性化、个性化管理相结合。

实行“职责管理、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措施,采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模式,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创出自己的品牌。

   三、民营医院服务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医院,民营医院具有得天独厚的产权制度优势,因而医疗服务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医院的特点:

  

(一)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与设备:

民营医院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了人民健康。

如东莞东华医院,从1996年建院到2001年,共接诊门诊、急诊病人2611532人次,业务量居全市第二。

同时,医院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三级医院标准,许多技术项目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广州三九脑科医院开诊以来医院凭借突出的专家优势和专科优势,医治了数万例脑科疑难重症,尤其是为世界第一女巨人成功进行巨大脑垂体瘤切除术及综合治疗,填补了我国医学史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及亚洲神经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九脑科医院病房设施功能化、人性化程度很高,相当于三星级宾馆水平;医院扩充了6000多万元高新技术设备,从美国引进国内首台脑磁图,使医疗设备达到发达国家同类医院水平,经过扩充和升级,已成为国内和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脑专科医院。

   

(二)提供良好的服务:

有的民营医院拥有高精尖医疗设备仪器、高档病房、设特诊、专护点名诊疗和上门服务等,为高收入人群提供了个性化很强的服务措施。

如北京和睦家医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国际标准医疗保健服务,医院诊疗科目齐全,拥有家庭式生育中心、重症监护医学病房、新生儿危重病房、24小时紧急救护中心、急救车服务,并配有影像中心、中心实验室、药房和血库,致力于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民营医院在服务上的优势是明显的,病人一进医院就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到方便、舒适、温馨。

服务方式采取病人就诊全陪同、医生诊治病人不受时间限制或设最少诊治时间、减少中间环节、诊治终结后一次性结帐等。

为打开经营局面,不少民营医院用不收门诊挂号费,诊疗、检查费打折等手段来吸引病人。

还有的十分重视医患之间相互沟通,在医疗或咨询过程中,治疗方案、用药档次、服务费用等都与患者进行探讨,医患双方处于平等、信任、透明的环境中,提高了社会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

   (三)价格低廉:

有的民营医院采用简易门诊、廉价病房等,为穷人、弱势群体服务。

如广州白云山精神康复医院的病人多为低收入者、年老多病者、下岗职工、被遗弃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以及无力支付昂贵的住院经费而转院的病人,从1993年建院截止2002年7月共接收上述病人3578人。

该医院还接收盲流的精神病人100多名,每月每人只由民政局支付300元补贴,不仅为社会减少了隐患,而且使病人得到良好服务,为社会减负,为企业解困,为穷人服务的效果突出。

   (四)重视健康体检服务:

民营医院还注重开拓新的服务内涵。

很多民营医院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宣教和急救知识培训、主动上门进行社区医疗和咨询服务等。

如北京和睦家医院从检查、预防、诊断、治疗和咨询5个方面维护健康,并免费建立健康档案,长久保存,全程追踪病人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

就医程序简化,电话预约,按时接诊,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在深圳龙岗区平湖镇山厦村,村委进行医疗改革,由社会投资办医院。

在医院开业后的9个月里,就开展免费健康体检700多人次,其中包括为残疾人免费体检;从事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指导305人次。

建设特色医院并提供特色服务:

如广州寿星大厦,它由老人生活中心、娱乐中心和医疗中心3部分组成。

生活中心分为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中心,可供3000位寿星入住;娱乐中心每天都为老人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是老年人的欢乐新天地;医疗中心即广州友好医院,是广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设备先进,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尤其是老年关怀科、消化科、骨科和康复科享有较高的声誉,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四、民营医院前景分析

   民营医院能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能够参与医保。

民营医院能否参与“医保”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目前被卫生部门批准为医保定点的民营医院尚不到医疗卫生机构的5%。

另外,在职称评定、相关名额分配、用地审批及向银行申请贷款等方面也有很多限制。

   2、能否建立起信任。

和公立医院相比,患者对民营医院的信任程度要小得多。

公立医院有几十年的沉淀,在患者心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在当前公立医院垄断医疗市场的情况下,民营医院遭遇了医院信誉与患者接受度的双重考验。

   我国民营医院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递增。

民营医院的无限度增长,会使医疗市场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民营医院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必然引发一系列的弊端,使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医疗安全得不到保证,民营医院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直接后果是整个民营医院的停滞和萧条。

3、能否获得公平的税负环境。

按照200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0年42号文件)要求,全国大部分营利性医疗机构均已告别3年免税期,其他经营性民营医院的营业期限也陆续到达了3年关口。

这就将意味着民营医院今后不仅要应对客源紧张的收

    第三节外资医院

   一、外资医院动态情况

   中国现有200多家合资医院。

北京目前共有医疗机构9000多家,而中外合资医疗机构、股份制医疗机构却只有25家。

也就是说,北京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空间,所以,外资医院早已瞄准了这个短缺市场。

   目前北京已有25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如和睦家医院、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北京香港国际医务诊所等,其中以妇产科为主的和睦家医院经营状况较好,并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当然,由于受国内医疗体制及投资比例等限制,目前此类医疗机构的规模都不大,基本上只能称之为诊所、社区专科医院,而能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医院基本没有。

   二、医疗产业合作的机会和风险性分析

  

(一)机会

   1、政策机遇

   2003年,卫生部表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只直接举办部分公益性医院,包括区域内布局合理的妇幼保健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血站和急救中心以及部分社区服务中心站,其他医院中的国有资本将逐步退出”,这是卫生部官员首次在媒体上提出“抓住两头(区域最好的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放开中间一片”的改革思路。

   中国加入WTO之后,医疗产业政策逐渐放开。

目前,外资最大占有合资医疗医院的70%,中资为30%,但可以预测,外商独资的医院也为期不远。

   中外合作或合资的医疗机构也享有同公立医院同等的法律地位,也可以根据其利益分配机制,划分为非营利性或公益性医院。

   2、市场机遇

   市场规模巨大,且快速增长,并且逐步开放的医疗行业,对资本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目前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落后,存在较大管理提升的空间,对于拥有先进管理技术的外资机构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一方面是庞大的医疗健康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医疗建设缺乏资金,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中国对建设医疗机构的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

中国在医疗建设上的缺口吸引了私人、社会和海外资本的进入。

   利益丰厚是国外资本抢摊中国医疗市场的驱动因素。

业内人士估算,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一年的营业额一般不会低于4亿元人民币,最高的几家有可能超过10亿元。

同时中国每年的卫生支出接近18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这一数字还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外资、民营和私人医疗机构将成为医疗市场的生力军,改变中国传统的医疗模式。

   3、资本机遇

   外国战略投资资本定将持续增加,国有医院的民营化和股份制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重组或股份制改制成功的部分医疗机构,将很快在中国及海外资本市场上以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进行融资。

   4、技术机遇+人才机遇

   中外医疗项目的合作,特别是资本项下的合作,有利于市场的共同开发,利益的最大化,无疑大大增强了合作双方的技术交流与提高的动力,希望能以更加优势的医疗技术在竞争中占有优先位置。

技术的交流必然大大增加人才的交流与互换。

各类性质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研发人才等。

同时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挥能力的平台,实现其自我价值。

 

(二)风险

   1、法律风险

   立法机构上的缺位、技术上的缺陷、立法内容上的冲突与滞后,使中外医疗项目合作时,缺乏法律保障与依据。

中国目前尚无一个类似《医院法》或《医疗机构管理法》的基本法律。

除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管理结构与管理条例》、《医疗结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与《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缺乏一个明确医院产权属性的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

目前多种产权属性的医疗机构的定义、界定、运作规范及利润分配等均处于一个无法可依的状态。

   中国目前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外资的合作,特别是参与并购重组等资本项下的活动时,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操作规则与流程。

换言之:

还没有制定好游戏规则,故这游戏就变得随心所欲,机会大,风险也就越大。

外资并购重组国有医疗机构时,同样面临上述的法律风险。

如其中的土地评估、固定资产评估、品牌评估及市场评估等均无法可依,导致谈判旷日持久、隐患多多。

   2、政策风险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定性——将医院产权属性与医院分类管理的概念混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与政策导向上的错误。

将医院公益性与营利性及营利性的对立化。

对外资医院与民营医院有政策性的歧视与不公正的限制。

政策的不连续性与不透明性。

   3、体制风险

   体制风险主要针对国有医疗机构而言。

绝大多数情况下,国有医院的院长只是国有资产的运营者,其授权范围、决策权限、财务控制及发展动因等方面均不明确,导致在中外合作谈判时,搞不清楚谈判主体,还有漫长及敏感的请示、等待批复的过程。

当与卫生局直接谈判时,又面临官僚体系、文牍主义、地方利益分割与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时候,卫生局长还得给市长或书记汇报,实在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

   4、政策风险

   医疗机构人员安置大部分国有医疗机构是事业单位,其员工没有社会保险,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随着员工身份的变换,应当补缴的社会医疗保险该由哪个机构承担,目前没有相关政策。

  土地处理:

国有医疗机构的土地是划拨土地,在并购重组后,该部分土地是否需要补缴出让金,如何确定出让金?

   税收政策:

如果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目前设置为非营利性的,几年之后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其历史收入在税收方面是否存在追溯问题?

   政治风险:

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市场应当重视医疗机构国有化的风险。

   医疗行业是一个政府干涉较多的行业。

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商品还是基本人权,医疗行业能否市场化运作是一直存在较多争议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对医疗行业市场化问题存在不同的政策。

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疗行业市场化的问题的争议也将始终存在,存在中国在未来进行医疗机构国有化的可能。

例如:

1948年英国颁布实施国家卫生服务法,推行了医疗机构的国有化浪潮。

   5、管理风险

   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组织文化的差异、长期体制差异带来的管理思维惯性差异,都会直接导致管理风险。

   管理层共同价值观的认同;管理层的团结、中高层之间的团队合作;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等。

   6、品牌风险

   对国外资本的本性要有足够认识。

当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扩张战略有它的三步曲:

一是输出设备技术,二是输出资本,三是输出品牌。

品牌输出首先攻击的是市场,重点是攻击需求而不是供给,这样就可以更少地动用本国的资源和资本,主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和资源,生产和提供并非高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在当地市场销售,挤占当地市场,压制当地名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