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38668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docx

抗洪救灾广播稿五篇

第一篇:

抗洪救灾广播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抗震救灾凝聚中华民族精神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这是一曲慷慨悲壮的英雄谱,这是一曲震撼人心的华夏情。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震动了整个神州大地,深深牵动13亿华夏同胞的心。

面对废墟中掩埋的生命,面对断壁残垣间模糊的双脸,面对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景,全国人民无不噙着泪水,承受着锥心之痛。

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

灾难虽然无情地夺去了数万同胞宝贵的生命、摧毁了漂亮的家园,却极大地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在这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自然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再次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用坚强和团结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壮丽史诗。

这次抗震救灾,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重考验,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

江总书记同志在九八抗洪全国表彰大会上曾讲过,“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

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巍巍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就如长江、黄河那样,夜以继日,奔腾不息,这其间流淌的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魂。

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

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

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

诸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都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同样,面对这场建国以来破坏性及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受灾群众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

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

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泰山,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爱国的形式多种多样,爱国的内涵因时而异。

情系故土,小而思乡,大而思国是爱国;“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抗暴御侮、以身许国是爱国;“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位卑未敢忘忧国同样是爱国。

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忧国忧民的杜甫、抗击倭寇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都是忠贞爱国的杰出代表。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无论是写好遗书毅然从五千米高空跳下的空降兵,还是身在异国他乡,仍情牵故土踊跃捐赠的海外华侨;无论是隔海相望心系灾区的台湾同胞,还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心中为遇难同胞祈祷的普通大众,都真实地流露出拳拳爱国之心,都真挚地表现了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种对家国的热爱,对“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加之“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熏陶,使得整个中华民族在忽然降临的灾难面前,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亲密。

这种民族精神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凝为一体。

这次地震中,所有中华儿女都视灾区同胞为自己的亲人,视灾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不分老幼,不分远近,只要是中国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血浓于水、空前团结的局面,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还有,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线。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德和风尚,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大厦的基准和标尺,易经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传统文化经典,都哺育了一代又代华夏儿女,并使得这种仁爱思想不断发扬光大。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善与美得到尽情释放,灾区无处不有爱,灾区无处不感人。

德阳市中学教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倒塌的刹那,紧紧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住4名学生,硬是用身躯挡住了死神;成都数百名的哥从电台得知灾情后,打着应急灯,冒着余震,浩浩荡荡自发赶往赶赴都江堰运送伤员;一位母亲用身体紧紧护住三个月大的孩子,被发现时婴儿毫发未伤,仍在熟睡中,手机屏幕上一条短信让所有的人都眼泪打转,“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彭州市公安局最坚强的警花蒋敏在爷爷奶奶、母亲、女儿10位亲人全部遇难的情形下,强忍悲痛,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劳累加悲伤,导致几度晕倒;地震发生以来,抢救人,拯救生命,一直是最强烈的呼声,温总理用沙哑的声音喊到,“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到处都涌动着亲情、友情、爱情、同胞之情,到处都闪现着互助互爱、大仁大义、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

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暖和心田的事迹,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壮志雄心。

灾难是一本教科书,磨难更是一种力量。

在党中心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彰显,正如此,所以当面临天灾,我们才不仅仅只有泪水,更多的还有信心和决心。

总书记那铿锵有力的号召至今环绕在耳旁,“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是的,我们一定会夺取最后的胜利,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举办奥运,或者其他任何困难。

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一起渡过难关,迎接崭新的明天。

 

第二篇:

抗洪救灾感谢信-抗洪救灾感谢信抗洪救灾捐款感谢信

抗洪救灾感谢信-抗洪救灾感谢信抗洪救灾捐款感谢信(精选多篇)

第一篇:

抗洪救灾捐款感谢信

2016年8月27日至30日,我省安康、渭南、商洛等地连降大雨。

部分地区洪水泛滥。

洪水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9月10日,校工会紧急召开部门工会主席会议,传达学校关于抗洪赈灾、捐款捐物的通知精神,部署募捐工作。

号召各分会组织教职工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抗洪救灾、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会后,全校各分会立即行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教职工分别在东校区、医学校区和财经校区等三个募捐点进行募捐活动。

共收到捐款元,衣裤24226件,棉被450床,鞋524双,文具类3656件,方便面十箱。

各募捐点的工作人员对所捐衣物进行了仔细的分类打包。

并于9月26日分两批送往渭南和华县灾区。

渭南市民政局救灾办公室对我校所作的赈灾工作表示感谢,并回致了感谢信,感谢我校广大教职工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

今年8月下旬以来,我市华县、华阴、大荔、临渭、潼关等县连续遭受到3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群众达到50多万人,90万亩庄稼基本绝收,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陕西省委、省政府和渭南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抗洪救灾感谢信但是,由于受灾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灾区政府财力有限,灾区群众普遍贫穷,底子薄,没有多少积蓄,生活十分困难。

因此,市委、市政府号召全社会各界,踊跃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你们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心想灾区人民,情系灾区人民,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这充分体现了你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我们代表灾区50多万受灾群众,对你们的一片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保证将你们捐赠的款物及时全部送到受灾群众的手中并转达你们的深情厚意,真正让你们满意,让灾区人民满意。

第二篇:

抗洪救灾捐款倡议书

受近日强降雨天气影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抗洪救灾感谢信据国家防总办公室和民政部统计,截至6月26日,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7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79人(含雷击致死),失踪141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5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358千公顷,倒塌房屋3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824亿元。

6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总理xxx来到xxx市,实地查看汛情、灾情和堤防建设时指出: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救灾任务十分繁重。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为了帮助洪灾重灾区(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受灾农户渡过生活危机,中国红基会紧急倡议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向洪灾重灾区受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捐赠善款,帮助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

爱心人士及企业捐赠的善款,将由中国红基会联合灾区省、市、县红十字会,确定受灾的贫困乡村及贫困农户,资助他们重建“博爱新居”、“博爱卫生站”和“博爱新村”。

第三篇:

经典抗洪救灾感谢信

xxx市委:

贵市慰问电收悉。

在我市抗洪救灾的关键时期,贵市的慰问电是对我市抗洪救灾工作的支持,使大为感动,备爱鼓舞,代表xx市260万各族,向贵市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9月日,受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我市遭遇有气象纪录连续降雨天气,两天内绝大乡镇的雨量比历史上最高峰月的总降雨量还多,降雨之长,范围之长,范围之广,雨量之大,为历史罕见,x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

洪涝灾情严重,给xx市生活财产千万了重大损失。

洪水无情人有情,滔滔洪水牵动着贵市的心,在我市抗洪救灾的时刻贵市伸出了友谊和援助之手,向我市发来了慰问电,这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篇:

抗洪救灾

6月19日夜间至6月20日白天,长江中游地区普降暴雨。

我县也是此次暴雨的重灾区。

连续的强降水导致我县城市内涝积水十分严重,据有关数据统计,12小时内我县的降水量突破200毫米,城区地区甚至达到了将近300毫米。

城区大部分街道小区积水深度都到达了膝盖,部分严重地区达到了一人多高。

河水已经涨到了河提警戒线以上,大量车辆排气管进水熄火,困在了水中。

许多一楼市民家中进水,大量店铺的货物泡在了水中,损失严重,情况十分危机。

此时,我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他们冒着大雨帮助车主把车辆从大水中推出来;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从危险区域撤离到安全地带;徒手疏通窨井盖,让大水尽快褪去;引导行人从安全路线通过,防止落入水中…….

6月20日夜,他们通宵奋战在抗洪一线,守卫在大桥两边,不知疲倦,防止险情的发生。

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广德城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四篇:

抗洪救灾

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把实际行动写进抗洪救灾的每个细节里

—记福洞镇农业办主任黄东浩

7月27日,和龙市福洞镇遭受连续暴雨袭击,肆虐的洪水如同凶猛的野兽,挟泥带沙扑向田野、村庄。

田地被淹,道路冲毁,河岸、堤坝、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求救电话此起彼伏。

面对灾情,作为福洞镇农业办公室主任兼水利所所长的黄东浩同志镇定自若,有序地组织群众迅速转移物资和人员,全力参与到这场抗洪斗争中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黄东浩同志闻“汛”而动,把防汛抗洪工作作为首要工作任务,立即投入到这场抗洪战斗中。

他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沿,以一名党员干部对党对人民的赤子忠心,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哪里,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穿在身上的衣服淋湿了,又被体温烘干,再淋湿,就这样都不知干了、湿了多少回。

从他那被雨水淋透的衣服、沾满黄泥的胶鞋、满脸的疲倦上印证了他对人民群众的爱。

他用实际行动给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作了一个最好的诠释,把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进行了升华。

灾情发生后,他认真研究部署防汛工作。

积极组织做好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了防汛工作应急预案,把各项防汛责任落实到人,对全镇所有的河坝、河堤进行了加固修整,对部分有隐患地段进行了砌坝防护,对全镇险工险段和危房险房逐村、逐组、逐户进行了排查。

他积极筹备和落实车辆、麻袋、铁丝等防汛物资,组织各村成立抢险队伍,坚持做到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快报。

7月28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汛情再度告急。

福洞河下游一弯处的土质堤坝出现严重险情,一旦决口,下游的福洞村龙江屯将被大水淹没。

刚刚从抗洪一线回来的黄东浩同志接到了镇防汛办紧急指令,没顾上喝一口水,就立即组织抢险队员10余人,火速支援,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

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

黄东浩同志处险不惊,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大树、运沙袋封堵垮塌口。

由于路滑、雨大,他摔了好几跤,手臂上伤痕累累,腿上也多处淤青。

但是他不顾疼痛,用嘶哑的声音指挥大家迅速将大树用铁丝固定后,投入水中,缓解水流对土质堤坝的冲击,并马上用编织袋装上泥土、沙石,加垒在坝顶上。

在抢险现场,汗水和雨水打湿了黄东浩的衣服,可是他也顾不上脱下来拧一下,在水里滑倒了,爬起来,接着干。

经过近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

从7月28日至7月29日,他高强度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衣服、鞋袜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仍然坚持不下火线。

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所有的参战人员,领导也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参与抗洪抢险的人民群众,以及附近的村民对他给予高度赞扬。

面对表扬,黄东浩却说:

“大家都很拼命,抗洪抢险是我们的责任,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

”淡定的话语诠释的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

在抗洪抢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黄东浩带着他的队友们,夜以继日地战斗在第一线。

群众的吃、穿、住、行,这是他最关心的事。

在防汛的同时,黄东浩同志还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他认为自己不仅是在接受组织和人民的考验,更是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四天四夜,黄东浩同志一直住在办公室,连续劳碌奔波,没有吃过一顿囫囵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他一线指挥救灾,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复全镇近11公里的险工险段,全镇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基本得到安置,看着这一切,黄东浩同志全然忘掉了因连续在水中浸泡引起的脚肿腿肿和全身的疼痛,他欣慰的笑了。

在大灾面前,黄东浩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

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抗洪救灾的每个细节里。

 

吴海功同志抗洪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2010年7月31日,白山市全境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引起山洪爆发,浑江突涨。

处于浑江下游的道清地区洪水冲过江堤直奔通化矿业集团道清煤矿扑来,地处道清矿煤田上方的私营小煤矿被洪水冲溃,地面下陷,洪水通过小煤矿肆无忌惮地冲进国企煤矿的巷道,使道清煤矿的-600、-400相继被淹,并不断向-200蔓延,造成道清煤矿全矿停产。

在这次特大洪涝灾害面前,面对严峻的水情、雨情、灾情,道清煤矿广大干部职工在吉煤集团以及通矿集团的领导下,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上,现年53岁的吴海功同志,身为道清矿的安全副井长,更是身先士率,深入一线了解灾情,深入现场侦察险情,带领职工抢险救灾,体现了一名老干部、老党员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先锋本色。

一、关键时刻想在前

7月31日清晨,一夜的暴雨还在不停的下,吴海功想到井口的安危,他早早就打车从白山市内赶到了井口,6点30分就到了井下,他凭着常年在井下工作掌握的情况,何处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何处排水沟容易阻塞,何处的巷道需要加固,他每到一处都认真查看,指定专人对各处进行严格的清理,由专人负责进行看护,告诉工人发现问题及时向调度汇报,保证了在洪水来临之时,井下各排水环节畅通无阻。

二、重要时刻干在前

在淹井事故发生后,吴海功根据工作需要负责指挥井巷的清理工作,他坚持每天早入井同工人干在一起,现场指挥抓关键。

在他的升入井考勤记录中有这样一组数字:

8月1日,入井时间22:

03,升井时间7:

24,时长7:

24。

8月2日,入井时间22:

24,升井时间6:

54,时长6:

54。

8月3日,入井时间15:

46,升井时间6:

48,时长15:

02。

8月5日,入井时间15:

33,升井时间1:

04,时长9:

30。

8月7日,入井时间7:

56,升井时间16:

33,时长8:

36。

8月8日,入井时间7:

33,升井时间16:

07,时长8:

33。

从这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他每天在井下工作都在7、8个小时以上,最长15个小时。

他在井下的这些时间内,负责现场指挥,带领工人争分夺秒清理巷道的淤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井下的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和通风系通,争取尽快排放井下积水,把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他有时夜间很晚才升井,托着疲惫的身体没有地方休息,他就在浴池的椅子上睡一会儿,白天还要与班子成员一同研究抢险救灾方案,一连许多天都顾不上回家,体现出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公仆精神,折射出共产党员所倡导和宏扬的先进思想。

三、危险时刻冲在前

由于井下巷道被洪水冲刷严重,巷道积水多、杂物多,又存在着随时都有积水涌出的可能,井巷清扫和恢复工作十分危险。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每次都是走在最前边,认真查看险情,并同工人一起设立拦水挡闸,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才指挥工人开始作业。

8月5日丙方班,他在-200带领工人作业时,发现巷道积水在迅速上涨,很快就要临近水泵和电机。

他临阵不乱,果断决策,为不让电机、电焊机、电缆、排水管等物资受到损失,他立即组织工人撤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积水还没有升到警戒位置之前,把所有设备和物资都运送到了安全地带,保证了国家财产的安全。

8月8日他带领工人在-50标高清理巷道,在前进过程中,工人发现有一股浑水突然沿巷道涌出,工人们都十分警惕地迅速撤离了现场。

为了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探明出水原因和情况,他义无返顾地带领一名瓦检员只身进入巷道深处进行探险,在完全探明情况后,确定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组织工人重新开始工作。

在恢复-50排水系统时,渣浆泵被淤泥堵死,当时情况不明,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两次跳入水中,紧急抢修,保证了正常排水。

由于有像吴海功这样的领导干部冲锋陷阵在抗洪救灾的最前沿,成为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夺取胜利的主心骨,工人们都对抗洪救灾,尽快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正是由于像吴海功这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领导干部,灾后重建工作一定能早日实现。

 

王殿波同志抗洪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王殿波,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靖宇镇纪委书记。

近日,靖宇镇遭受到连续的强降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内涝严重,种种险情时刻危胁着城镇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个关键时刻,王殿波同志作为靖宇镇纪委书记、全镇防汛抗洪副总指挥,周密部署、及时调度,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共同抵御洪灾,切实保卫镇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0年7月22日下午3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侵袭了靖宇镇,仅仅半个小时的大暴雨就导致部分巷道排水不利,造成严重的内涝,靖宇镇周边地区的部分土木结构的民宅被洪水冲得马上就要倒塌。

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的王殿波同志看到洪水给百姓带来的损失,心情十分沉重,他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强烈责任感亲自跳入水中,带领干部群众及时转移群众和物资,尽力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王殿波同志多次要求全镇各部门一定要心系防汛一线,心系灾民疾苦,全力支持抗洪救灾工作。

在随后的几次汛情严重的危急时刻,他带领机关干部冲在最前线,在临危转移时,他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走在最后面。

具体工作中,他率先垂范,甘当表率。

不仅亲自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与大家一起日夜奋战大堤,而且多次到迁移一线做动员工作,帮助群众搬物推车,说服不愿转移的群众及时撤离,确保全镇居民在洪灾之中没有人员伤亡现象。

十多天来,王殿波同志不仅坐镇一线靠前指挥,还通过电话等多种形式了解全镇汛情动态,指导干群死看硬守,苦战洪灾。

特别是7月28日,当又一次大暴雨抵达靖宇镇时,王殿波同志亲自指挥姜家沟等地近千名群众紧急转移后,又顶风冒雨,脚踏泥泞奔忙在青龙河、八宝兰河堤段,指挥干部群众与洪水搏斗。

每天晚上,他不顾疲劳,带领应急抢险小分队的工作人员在青龙河和八宝兰河堤上连夜巡查,脚下是一米左右、泥烂至极的河堤,脚边就是湍急的河水,时刻有掉进急流的危险,但他依然冒险巡查到天亮,其间还亲自指挥其他工作人员对河堤进行加固和抢修。

十多天来,王殿波从未离开过防汛第一线,连续几天彻夜未眠,紧张战斗在抗洪一线上。

洪水给全镇近万户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怪,因为他们看到了王殿波带领着全镇机关干部始终走在他们前面。

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守。

王殿波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他并肩作战的人心上。

 

第五篇:

抗洪救灾

抗洪纪实——吉林抗洪实践

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如果不是眼前的断桥,很难相信吉林市旺起镇刚刚遭受了洪水的侵袭。

7月30日,我来到旺起村,村民王宝秀对我讲述洪水来时的经过:

“28日3点多,我突然从梦中醒来,一起来,吓了一跳,就听见哗哗的水声,跟一大桶水往外倒一样。

”她家院墙旁边是一条小河,山上流下来的水都从她家旁流过。

打开房门后发现,家旁边小河上的小桥已经被冲垮,自家院墙也有一部分开始砖体脱落。

7月27日~28日,吉林市连降大暴雨,多个县市受灾。

永吉县口前镇更是遭遇1600年一遇的洪水。

她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今年60岁的赵大爷向我讲,他一直就住在镇上,“7月28日清晨,西大河推起大浪,将镇中心3座桥、1座水坝冲垮,仅仅20多分钟,这个镇就被淹啦。

“当时就看到河水冲起两米多高的浪,直往两边扑。

几分钟,河对面林场的房子就被冲垮了。

”赵大爷在旺起镇几十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房屋被冲垮,水、电、通讯中断,连接镇里与外界的桥也被冲垮,一些村民被困在洪水淹没的房顶。

这里已经成了孤岛。

新闻资料:

{统计显示,旺起镇共两万多人,11个群落村在这场洪水中全都被淹,受灾人口1.6万多人。

受灾最严重的是四间村,镇上的志愿者告诉我,这个村只剩下3处房子,其余都被冲倒。

7月28日上午9点,武警吉林省总队吉林市支队政委张苏带着21名官兵、5艘冲锋艇赶往旺起。

他们是最早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伍。

“洪水比想象的大多了。

”张苏告诉我,当他赶到旺起的时候,天还在下雨,大片的玉米地都被淹在水下,水面上漂着家具、木头、冰箱等杂物,水流非常急。

有些当地村民被困在房顶,看到武警不停地招手。

在四间村小学门口,两个老师拉着两名七八岁的学生,学校周围都是洪水。

武警战士腰上缠着绳子,一端固定在岸边的树桩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