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38485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docx

启航QC小组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

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

成果申报材料

发布人:

***单位:

****

QC小组名:

***课题类型:

现场型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启航QC小组

课题类型

现场型

课题名称

降低居民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

注册口期

2015年1月

活动日期

2015年1月-2015

年5月

活动次数

10次

注册号

lccp201505

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小组职务

平均受TQC教育时间

1

**

本科

专责

组织协调

60课时

2

**

本科

专责

调査分析

3

**

本科

主任

顾问

4

**

本科

主任

成果指导

5

**

本科

主任

成果指导

6

**

本科

专责

制作图表

7

**

本科

专责

方案实施

8

*

本科

专责

方案实施

9

**

本科

专责

方案实施

10

****

大专

计量装表接电

方案实施

二、课题简介

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和客户的切身利益,而且涉及到供电企业在社会中诚信服务的形象。

智能客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作为目前最先进、最灵敏、应用最广泛的设备,确保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量故障差错率是反映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指标。

也是衡量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可靠地重要依据其计算公式是:

计量故障差错率=(实际发生故障差错次数/运行中计量装置总数)*100%。

三、选题理由

其中,本部门的差错率具体情况如下表,可以看出降低

智能电能表故障差错率势在必行。

为了完成全公司线损目标,提出要在计量方面挖掘潜

力,降低故障差错率保证准确计量,且客户对电能表故障意

见较大,要求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使客户满意率达到100%,

因此我们将课题目标定为由目前的0.48%降到0.35%。

五、目标可行性分析

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小组成员对2014年电能表故

障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电力营销系统中对城区故障数量

作了分类统计:

(2014年运行总数:

96232只,故障数462只)

可以看出城南、城北故障率各占一半,应该同步进行整

顿。

考虑到设备新旧、电表预装容量等客观因素,小组把故障率降低至现有水平的75%以下,即可达到此次活动的目标

0.35%,所以认为目标可行。

六、要因分析首先对智能表故障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方便对造成故障

的原因进行分析。

故障类型

故障数量

所占比例

超差故障

273

59%

电表烧坏

175

37.8%

通讯故障

5

1.1%

费控故障

5

1.1%

其他

4

1%

合计

462

100%

调查者:

朱传孟周惠

日期:

2015年1月11日

地点:

电能讣量中心

经过现状调查,小组成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于2015年1

超差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关联图确定了11项原因,现对每项进行逐一分析。

七、要因确认

序号

要因

确认过程

结论

1

人员技术水平低培训不到位

工作人员全部经培训考试,取得上岗证,具备检定及装接资格和水平。

非要因

2

考核机制不健全

根据公司要求已经建立考核机制,并纳入年度績效考核。

非要因

3

485通讯口故障

在对出现故障的单相智能表进行统计分类发现,485通讯口故障是引起超差故障最多的情况485通讯口故障较为隐蔽、难以发现,因此直到出现故障误差时才会检査到。

要因

4

元器件连焊、虚焊

元器件焊接均是按照标准进行、且通过验收的,因此很少出现连焊、虚焊的情况。

非要因

5

芯片故障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64-2009):

单相智能表技术规范》规定,协同电表厂家对故障表计量芯片在高低温影响下和负荷忽然增大的情况下测试工作正常。

非要因

6

系统电压过高

供电营业规则规定:

220V单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7%、-10%o

根据省公司需求侧管理一体化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表明,现场供电电压符合标准。

非要因

7

雷击

根据小组的调查,雷击现象极易造成表计烧坏,据统计,全年因雷雨烧坏的表计占总数的12.3%o

要因

8

表箱漏雨

安装所使用的表箱材料具有抵御口光和雨水的性能。

非要因

9

客户缺乏用电常识

小组成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许多用户不清楚自己签订的供用电合同内容,也缺乏用电常识,这样就容易造成超负荷用电或短路烧坏表计。

要因

10

客户用电负荷大

我们对电能表烧坏比较集中的区域,在用电高峰时测量了近50户客户的电流值,其中有30户超过电能表最大额定电流值。

长期超负荷用电容易烧坏表计。

要因

11

线径过细

根据《规则》中的规定:

单.相低压供电时相线和零线的导线截面应相同,最小截面为4平方亳米。

安装使用的导线符合要求。

非要因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485通讯口故障、雷击、客户缺

乏用电常识、客户用电负荷大是故障差错率较高的四大要

因。

八、制定对策

小组成员于2月1日召开会议。

针对五个要因分别进行论证,逐一制定对策,并绘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表。

详见下表:

九、对策实施小组成员于2015年2月至7月根据制定的对策表,对

居民客户进行了具体的对策实施。

实施一:

解决485通讯口故障的问题

1、对城区范围内各个台区进行排查治理,特别是用电量大、负荷要求较高的客户进行重点排查,一旦检查出问题立刻进行维修、更换;

2、增加485通讯口检查项,保证电能表整体性能和质量,并修编到货检验和验收抽检制度。

实施效果:

排查结束后,对183户485通讯线故障的电表进行了维修或更换,该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并在后续工作中加大对该故障的排查力度。

实施二:

解决雷击的问题

1、加强重点线路避雷设施的装置,对尚未加装避雷设施的线路进行加装;

2、对已有避雷装置的线路进行检查,保证其避雷作用,保证城区重点线路的避雷设施的完好、有效,并在之后的时间里定期对线路进行巡线,维护线路安全,保证有效避雷。

实施效果:

在实施措施的六个月内,未出现一起因雷击造成的智能表故障问题。

实施三:

解决客户用电负荷大的问题

小组成员根据客户历史电量核算出用电容量,再核对电能表的配置是否与用电负荷相符,对不相符的客户提醒其合理安排用电,动员客户需办理增容的应尽快办理;对用电负荷波动大的客户,选用过载能力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

实施效果:

2月至7月办理增容手续的有400余户,根据计量装置故障报表统计,7月因用电负荷大造成电能表烧坏现象的故障仅2次。

实施四:

解决客户缺乏用电常识的问题

小组成员针对如何合理安排用电、如何避免短路烧表、合理选用空气开关等内容,编制宣传解释材料,并制作宣传册和宣传板。

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发放宣传材料2700余份,接待客户咨询60多起,现场受理电能表申请校验业务7起。

实施效果:

通过宣传解释活动,提高了用户对用电常识的认知度,减少了由于缺乏用电常识引起的故障次数。

十、效果检查

2015年8月小组成员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检查并列表:

年份

2月故障教

3月故障数

4月故障教

5月故障数

6月故障敷

7月故障敷

合计

2014年

45

39

30

32

29

38

213

2015年

11

16

17

15

13

16

88

由上图可以看出,2-7月份的智能表故障数明显降低,同比降低了58.7%,下图为2-7月份故障类型明细表。

故障类型

故障数蝕

所占比例

超差故障

44

50%

电表鎌坏

28

31.6%

通讯故障

r

7.9«

费控故障

6

7%

其他

3

3.5%

合计

88

1OM

调査者'朱传孟周惠

日期:

2015年3月18日

地点:

电能计量中心

 

以2-7月份的故障数为依据推算出居民电能表故障差错

率约为:

88x2/70423xl00%=0.25%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们的目标实现了从0.48%降到了

0.35%以下。

十一、效益分析

1、通过本次的QC实践,智能表故障差错率由活动前的

0.48%降至0.25%

2、减少因故障引起的电量核算不准确

3、降低因故障引发的收费纠纷

4、树立企业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

5、实施以来减少故障数约5462-11x12=330起,根据计量装置月报表统计V类用户月平均电量按200度计算,全年挽回电量损失:

330x200=66000kW*ho

十二、巩固措施

1、制定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规章制度,并纳入中心作业指导书。

2、完善计量装置验收规程,细化智能电能表验收标准。

3、做好计量装置轮换计划和运行抽检工作,确保计量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4、小组于2015年8月对改造后的居民电能表进行了实施效果的巩固检查。

8月发生各类故障共10次。

十三、总结回顾及下一步打算

在经过多项措施的落实及实施后,电能表故障差错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小组成员也通过此次QC活动,团队合作、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次课题,虽是项目管理中小小的一方面,但却能切实提高电能计量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小组下一次课题将会考虑如何缩短电能计量装置故

障处理时间,进一步提升电能计量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