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38352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docx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3年8月

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

项目性质: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建设单位:

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

1.1.2建设地点与规模

项目位置:

本工程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湾海域,场区西邻埭头半岛,东临南日岛,中心距离平海镇约12km,距岸线约8.3~10.1km,水深10~15m(理基)。

见图1-1。

风电场本阶段拟总装机容量50MW,总投资约10.0亿元。

共装设10台单机容量为5MW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计划一次建成,年上网电量1.59亿kW·h,等效满负荷小时3316h。

10台风电机组行、列间距分别约为1170m、650m。

1.1.3项目组成

本工程由风电机组、海底电缆、升压站组成,其中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为风电机组和海底电缆。

10台风电机组的基础型式由桩基基础和复合筒型基础组成,其中1#~6#及9#~10#八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型式采用八桩基础承台型式,7#及8#风电机组基础拟采用复合筒型基础(CBF),海底电缆路径总长约25.1km。

桩承台采用圆柱体钢筋混凝土承台,支撑在基础钢管桩上,通过预埋的风机基础环与上部风力发电机塔筒连接,基础承台采用强度等级为C40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承台底部高程5.50(黄海高程),平面上采用圆形结构形式,承台底部直径16m,顶面直径10m,底部圆柱段高度3.0m,中部圆台过渡段高度1.5m,顶部圆柱段高度1.0m,顶部高程11.00m,承台总高度5.5m;桩基承台的基础采用8根直径1900m的钢管桩,钢管桩壁厚为25mm(-35.60高程以上)和20mm(-35.60高程以下),桩顶高程+7.50m,根据各机位处地质条件,桩端高程-40.40~-59.30m,设计桩长约47.90~66.80m,8根钢管桩均匀布置在以基础环中心为圆形的直径12m的圆形轨迹曲线上。

复合筒型基础,通过预埋在基础顶部工作平台中的风机基础环与上部风力发电机塔筒连接。

基础下部为直径35m,高11.0m(含筒顶盖结构)的圆柱形筒型基础,上部为直径8.4m,高1.8m的工作平台,中间为直径23.00m~6.60m,高26.80m(7#机位)或27.6m(8#机位)的圆台形连接过渡段。

工作平台设计顶高程11.00m,基础总高度约39.6m(7#机位)或40.4m(8#机位)。

除下部的圆柱形筒型基础(含基础内分仓板)采用钢结构外,其余结构均采用C60预应力钢筋砼结构。

风电场共设2回35kV集电线路,每回集电线路采用分段串接汇流接线方式连接5台风机,35kV集电线路在SY01风机处归并后,平行向西北至后石井村东侧海岸登陆,登陆后沿陆路至110kV升压变电站升压后接入电网。

需敷设海底电缆路径总长约25.1km。

图1.1平面布置图

1.2工程分析

1.2.1施工期环境影响

(1)施工对海水水质影响

桩基施工过程仅对作业点位表层淤泥产生冲击扰动,产生少量的悬浮泥沙,影响范围很小。

浮筒下沉施工时引起悬浮泥沙源强为0.042kg/s同时由于施工区域水深较深,大于10m,因此基础施工引起悬浮泥沙影响有限。

海上电缆铺设分两段,近岸段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源强为1.0kg/s;离岸段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源强为9.0kg/s。

施工期悬浮泥沙影响是暂时的,一般施工4小时后,工程海域海水水质将恢复。

(2)对鸟类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主要由于人类活动、交通运输工具、施工机械的机械运动,相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灯光等可能对工程附近区域的鸟类栖息地和觅食的鸟类产生一定影响,使施工区域及周边区域中分布的鸟类迁移,导致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

影响的种类多为滨水种类和空中飞翔种类,可能造成该区域的鸟类在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上发生一定变化。

(3)对水下声环境的影响

风电工程海上施工分别对水面声环境和水下声环境造成影响。

①水上噪声

打桩作业可分为冲击打桩和振动打桩两类,本项目采用D220型柴油打桩锤,为冲击打桩的一种,打桩时噪声级一般为为80dB(A)~85dB(A)。

水下噪声

冲击式水下打桩为海上风电场施工期间最大的水下噪声源强。

桩基施打的水下噪声源强主要取决于桩柱管径、重锤敲击能量等。

根据厦门大学监测到的水下打桩相关数据,小型桩(钢管桩管径70cm)声源级约198dBre1μPa-m;直径2.5m钢管桩的声源级为215dBre1μPa-m,本项目所选桩直径1.9m,本项目管桩施打时水下噪声源强预计为215dBre1μPa-m。

(4)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

本工程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禁止直接排放入海,对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5)对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四方面:

钢管桩基础、浮筒基础范围内的底栖生态环境被破坏,栖息于这一范围内的底栖动物将全部丧失。

钢管柱打桩产生的噪声对海洋生物存在一定影响,根据预测,本项目桩柱施打时水下噪声源强可达215dBre1μPa-m,不同鱼类在不同声压级条件下会产生逃离、昏迷、死亡等的反应。

风电场电缆需要开沟埋设,电缆沟开挖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受到完全的损害,本工程海底电缆总长25.1km。

电缆沟施工面宽按10m计,则电缆沟开挖范围为0.251km2。

在该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受到永久性的损害;

电缆沟开挖使海底泥沙再悬浮,增加所在海域的含沙量,降低海洋中浮游植物生产力,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影响;

(6)水下炸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本工程海底电缆铺设施工需在登陆段局部区域进行炸礁作业,炸礁量不大,约2500m3。

由于炸礁量较小,且电缆铺设埋深约2m左右,炸礁工艺拟采用水下裸露药包爆破法。

一次最大起爆量90kg。

炸礁所造成的振动和水下冲击波,可能将对岸上建筑物及附近海域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7)大气污染源

在海域施工区,施工船舶和机械在运行中也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气,影响海上大气环境质量。

此外施工临时场地施工机械和车辆运行会产生一定量废气,主要污染物质包括NOx、CO、SO2等。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经采取措施后,影响不大。

(8)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本工程主要固体废物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约345人,若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kg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45kg/d,这些固体废物若不妥善处理,对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评价将提出相应环保措施。

1.2.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风力发电的工艺流程是利用自然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物。

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海域水文动力及地形地貌与冲淤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风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海底地形,对工程区附近的潮流场将产生一定影响,风机基础周围的流速可能发生变化。

随着局部流场的变化,局部海床自然性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使该区域的冲淤情况发生一定改变。

(2)对区域海域水质的影响

项目运行无生产污水排放,但风机设备日常运行需定期更换润滑油机油等,若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的水质污染。

此外海底电缆外包沥青麻被长期暴露在海底腐蚀环境下,其浸出物质可能对海洋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对鸟类的影响

风电场对鸟类存在阻挡、干扰作用,风电场存在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风机存在鸟类撞击的风险,风机存在对鸟类活动范围的影响等。

风电场区域的光源是影响夜间迁徙鸟类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在遇上大雾、降雨、强逆风或无月的夜晚,鸟容易被光源吸引,向着光源飞行,这种趋光性极易造成鸟撞上光源附近的障碍物。

项目区400m以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少,风电场的建设占用的面积较小,且风电场建设后,鸟类仍可以停留在项目区。

因此风电场建设后,对当地鸟类的栖息地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对鸟类的栖息地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4)噪声影响

①水上噪声影响

由于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周围5km内无噪声敏感目标,仅通航航道有船舶来往,另外风电场运行期间,场址范围及周边有可能有部分渔船作业。

低频噪声对船舶上的人群有可能产生影响。

但是由于船舶过往时间较短,且渔船作业的临时性,其影响基本不大。

②水下噪声影响

本项目水下噪声影响类比已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影响,结果表明,风机的总体水下噪声级较低,基本上与原有的环境背景噪声级相当,在距离桩基200~800m的监测点,垂直方向以1m水深的水下噪声相对稍大些,比3m水深可高出10~15dB/1μPa,但总的谱级不高。

频率高于100Hz时,谱级均在116dB/1μPa以下;频率高于500Hz时,谱级在110dB/1μPa以下。

(5)电磁辐射的影响

35kV海底电缆在埋深3m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效应不明显。

在假设的理想条件即电缆金属护套完全接地情况下,电场将严格限制在每个核内部。

对于三芯35kV的集群海底电缆,由于磁场在海域介质中的衰减特性,在离机群中心距离1m外,磁感应强度已降在10-6T以下。

远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工频电场4V/m和磁感应强度0.1mT的评价标准。

本风电场输电电缆埋设于海底2m以下处,输电线路沿线基本无电磁波射线的不利影响。

(6)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目前,在路由区登陆点入海约3km范围内,渔民在养殖区及附近海域布设渔网进行海洋捕捞作业,风电场建成运行后,为保护海底电缆和风机的安全运行,该海域禁止底拖网、抛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渔业捕捞量,从而引起经济收入下降,对渔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由于风机桩的存在,特别是在迷雾天气,渔船与风机桩相撞的概率大大增加,对渔船和风机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7)对通航环境的影响

南日水道主航道在鸬鹚岛、北碇屿以东,但鸬鹚岛西侧水域也是千吨级以下中小型船舶出入兴化湾、石城港的习惯航路。

现场调查发现常有船舶从路由区中部海域通航,并在航路两侧锚泊。

风机运行对通航会造成一定影响,船舶抛锚也会对海缆运营期安全造成威胁。

2环境现状评价

2.1水动力环境

(1)平海湾附近海域潮流性质一般为正规半日潮流,海区潮位观测期间的月平均潮位、最高潮位、潮差冬季均高于夏季。

其中平均潮位冬、夏季分别为25cm和19cm;最高潮位分别为355cm和340cm;平均高潮位分别为266cm和251cm。

最低潮位分别为-401cm和-344cm;平均低潮位分别为-214cm和-216cm;最大潮差分别为707cm和674cm;最小潮差分别为266cm和281cm;平均潮差分别为479cm和467cm。

海区平均落潮历时长于平均涨潮历时,但各站的涨、落潮历时相差不大,差值约13~14分钟。

(2)调查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侧,当潮波进入调查海域时,受地形影响,逐步由前进波转化为驻波,调查区的潮波运动表现为前进波往驻波的过渡区域。

大、中、小潮期间有较明显的旋转流性质,这种潮流的方向和速度,不断随时间而变化。

由于受鸬鹚岛及周围岛礁的影响较大,各测站的涨、落潮流又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总体而言,涨潮流沿着鸬鹚岛往北流向湾内,落潮流沿着鸬鹚岛往南退出湾外。

(3)冬季期间,1#~5#站实测最大流速为82cm/s,垂线平均最大流速为74cm/s。

夏季期间,1#~5#站实测最大流速为82cm/s,垂线平均最大流速为66cm/s。

(4)工程海域余流方向一般为SE~NE向。

冬季期间,大潮各站分层最大余流流速介于6.9cm/s~9.0cm/s之间,中潮介于10.5cm/s~13.6cm/s之间,小潮介于8.8cm/s~13.2cm/s之间。

夏季期间,小潮余流流速最大,各站分层最大余流流速介于19.0cm/s~23.8cm/s之间;大潮次之,介于11.7cm/s~19.9cm/s之间;中潮最小,介于5.5cm/s~7.5cm/s之间。

(5)观测期间平均含沙量为0.0322kg/m3,实测最大值为0.1160kg/m3,最小值为0.0151kg/m3。

水平分布上,各站含沙量相差较小。

垂线分布上,含沙量平均值均有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2.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工程海域实测水深为0~-19m(1985国家高程基面,下同),海底地形平坦~平缓(除礁石区域),可以分成四个地貌单元:

岸滩、水下岸坡、海底平原和礁石。

登陆区位于后石井村东侧海岸,陆地地貌主要是侵蚀剥蚀残丘(低丘),由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经长期风化、侵蚀,剥蚀而形成的残丘呈圆缓低平、舒缓波状,高程一般20m-60m。

通过1963年、1982年、2006年测量的海图水深资料(理论最低潮面)的对比。

工程区所在海域在40多年的时间尺度上,2m等深线在湾顶明显向外海偏移,最大偏移量可达1km,说明湾顶处于淤积状态,在海湾两翼处基本保持稳定,说明该处海床处于冲淤稳定状态;5m等深线在平海湾湾顶明显向外海偏移,最大偏移达560m,说明湾顶处于淤积状态,海湾两翼处基本保持稳定;而10m等深线和20m等深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说明该海域海床处于冲淤稳定状态。

2.3海域水质环境

评价海域的海水水质总体良好,春季调查的所有指标均符合相应的一类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秋季调查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它评价指标均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

2.4海洋沉积物环境

2011年10月海域沉积物质量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除9#站位铅超过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外(超标倍数0.04),其余调查站位各评价指标均符合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评价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

2.5海洋生物质量

2011年4月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缢蛏和菲律宾蛤样品中除了石油烃和镉超标外,其余评价指标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反映评价海区的缢蛏和菲律宾蛤已受到一定污染。

哈氏仿对虾、周氏新对虾、黑鳃舌鳎和鲶鱼的各项指标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和《无公害水产品》中的相关评价标准值。

2011年10月的调查结果表明,马蹄螺样品中除了铬和汞没有超过国家生物质量一类标准,其他各项指标均超标。

石斑鱼、叫姑鱼、黄鲫鱼、哈氏仿对虾和石蟹各监测参数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和《无公害水产品》中规定的相应标准值。

2.6海洋生态环境

(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2011年春季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1.91mg/m3,变化范围介于1.43~2.48mg/m3之间;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208.7mgC/m2·d,变化范围在92.1~311.5mgC/m2·d之间。

2011年秋季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1.12mg/m3,变化范围介于0.83~1.82mg/m3之间;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67.2mgC/m2·d,变化范围在29.3~96.8mgC/m2·d之间。

(2)浮游植物

①两季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47属99种(类),其中硅藻36属84种(类),甲藻8属11种(类),蓝藻1属1种(类),金藻2属3种(类)。

春季主要优势种有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秋季优势种主要有具槽帕拉藻、中肋骨条藻。

②2011年春季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细胞总量较高,平均为205.5×102cells/L,变化范围在98×102cells/L~312.0×102cells/L之间;2011年秋季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密度总量较低,平均为59.94×102cells/L,表层浮游植物密度远低于底层。

③2011年春季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较高,分别为2.31和0.70;2011年秋季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2.61和0.74。

(3)浮游动物

①2011年春季共鉴定37种浮游动物及若干类阶段性浮游幼虫和少数鱼卵、仔稚鱼。

在各主要类别中,物种数以水母类(49%)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桡足类(22%),毛颚类居三(11%),糠虾类和被囊类各占5%;秋季调查中出现浮游动物种类共34种及若干类阶段性浮游幼虫和少数鱼卵、仔稚鱼。

以桡足类(31%)居首位,水母类居次(21%);毛颚类(14%);此外,十足类(9%)和端足类(7%)种类也较多。

②2011年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273.8mg/m3,变化范围在63~1312.9mg/m3之间,总个体密度均值为83.8ind/m3,变化范围在8.6~340ind/m3之间;2011年秋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140.5mg/m3,变化范围在63.3~263.4mg/m3之间,总个体密度均值为22.5ind/m3,变化范围为11.7~52.5ind/m3之间。

③春季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2.33和0.67;秋季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2.78和0.81。

本调查区位于位于福建中部沿海水域,调查区内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闽浙沿岸流及台湾海峡暖流的综合影响。

春季浮游动物以近岸暖温水种和近岸广温种最占优势;秋季则以暖水种为主,尤其是一些外海广高盐种优势突出。

(4)底栖生物

①2011年春季航次调查所获样品,经初步鉴定共有大型底栖生物6门68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别有34、16和13种;2011年秋季航次调查所获样品,经初步鉴定共有大型底栖生物9门114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别有60、16和25种。

②2011年春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总密度为193ind/m2,平均总生物量为1742.50g/m2;秋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总栖息密度为428ind/m2,平均总生物量为22.98g/m2。

③春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富度、优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64、0.70、1.71、0.28;秋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富度、优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3、0.80、4.08、0.18。

(5)潮间带生物

①春季海域潮间带生物调查,3条沙相潮间带生物断面共发现种类47种,其中环节动物最多为19种,占总种数的40.4%;秋季海域潮间带生物调查3条沙相潮间带生物断面共发现种类82种,其中环节动物种类最多为39种,占总种数的47.6%。

②春季3条沙相潮间带生物断面平均生物量为4.18g/m2,平均栖息密度为44个/m2;潮间带生物断面平均生物量垂直分布以中潮区(7.47g/m2)>低潮区(4.33g/m2)>高潮区(0.74g/m2),栖息密度以低潮区(77个/m2)>中潮区(55个/m2)>高潮区(0.07个/m2);秋季3条沙相潮间带生物断面平均生物量为3.47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29个/m2;潮间带生物断面平均生物量垂直分布以低潮区(4.91g/m2)>中潮区(4.12g/m2)>高潮区(1.39g/m2);栖息密度以低潮区(456个/m2)>中潮区(111个/m2)>高潮区(0.30个/m2)。

③春季调查海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富度、优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1、0.85、4.87、0.10;秋季调查海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种类丰富度、优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05、0.61、5.25、0.27。

2.7海洋渔业资源

(1)游泳动物

春季调查共出现游泳动物49种,其中,鱼类种类数最多,为35种,占所有出现种类数的71.43%;秋季共出现游泳动物80种,其中鱼类52种,占65.00%。

春季总重量相对资源密度为482.20kg/km2,总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为23127ind./km2;秋季总重量相对资源密度为1116.23kg/km2,总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为108215ind./km2。

(2)鱼卵、仔稚鱼

2011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采集鱼卵19粒,主要为宽体舌鳎和小沙丁鱼鱼卵,本次调查采集的样品中仔稚鱼数量很少,只有7尾,包括3个种类,分别为黑鲷、鮻和小公鱼。

秋季调查共采集鱼卵4852粒,已鉴定的种类有7种,其中以鲾属和叫姑鱼鱼卵较多,本次调查采集的样品中仔稚鱼数量很少,只有5尾,包括3个种类,分别为美肩鳃鳚、鰕虎鱼科和一种未定种。

春季调查鱼卵平均丰度为4.21ind/100m3;仔稚鱼平均丰度为1.51ind/100m3;秋季调查鱼卵平均丰度为12.60ind./m3;秋季调查仔稚鱼平均丰度为0.01ind./m3

2.8鸟类及其栖息地

平海湾鸟类的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有部分留鸟和夏候鸟,旅鸟很少。

虽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但不是水鸟的主要驿站地和越冬地,未发现有鸟类在平海湾繁殖。

2.9声环境

由海上声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可知,海面上环境等效噪声级主要分布在86~95dB之间,最大声级约为119dB。

在20Hz~20kHz的频率分布范围内,噪声级的动态范围为45dB。

该海域海洋环境背景噪声级随频率的增高而下降,噪声级在1~26kHz范围内总的动态范围为75dB,而对某一个特点的频率(如100Hz),在不同测点的动态范围为20dB。

总体上,在100Hz频率点以上的声压谱级均在122dB以下;500Hz频点以上的声压谱级均在112dB以下;2kHz频率以上的声压谱级已降为93dB以下;而在26kHz频率上,声压谱级均在70dB以下。

2.10环境空气质量

2012年莆田市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全年API均值为48,总体空气质量描述为优。

2012年莆田市空气质量达一级(优)的天气天数207天,达二级(良好)的天气天数159天,全年空气质量100%达到二级标准。

2.11环境敏感目标

海域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南日水道矿产与能源区、鸬鹚岛旅游休闲娱乐区、石城农渔业区、平海镇近岸养殖、南日岛西侧养殖、平海湾附近养殖。

距海上风机机组最近的敏感目标是其北侧约2.4km的南日水道矿产与能源区,而海底电缆将会穿过平海镇近岸养殖。

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1海域环境影响

(1)水文动力环境影响

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实施后,平均流速等值线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产生于风机基础群所在水域。

从平均流速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流速的减小区主要位于新建风机基础附近,区域范围与基础布置走向基本一致,呈西北-东南带状分布,约有0.05m/s的流速降低,桩基周边流速减小在0.05m/s~0.1m/s之间;在北碇屿南侧礁石群处,流速也略有降低,但幅度较小。

平均流速的增大区域主要位于鸬鹚岛周边,增大幅度约为0.05m/s~0.1m/s之间。

总体上,平均流速受影响的范围基本局限于风机基础群-北碇屿-鸬鹚岛-南碇屿一带,南北向约7km,东西向约5km范围的水域。

可以看出,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基本没有改变工程区处的潮流流态,工程区附近水域的流速发生了较小的变化,工程建设对平均流速的影响在工程区附近局部范围内,其它水域流速基本不会受到工程的影响。

(2)冲淤环境影响

工程后的淤积主要产生在风机基础周边水域,淤积强度变化幅度并不大,年淤积增加量为2~5cm,且范围与风机布置走向一致,自西北向至东南向基本呈带状分布。

总体上,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后,工程区海域淤积强度的变化并不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计算的冲淤强度针对的是工程施工后导致的工程水域冲淤趋势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调整适应后,泥沙冲淤强度将逐渐趋于减弱,并逐渐恢复到自然淤积状态。

(3)施工期海域水质环境影响

施工期悬浮泥沙入海主要由海底电缆铺设引起,施工期间悬浮泥沙浓度高于10mg/L的总影响包络面积约8.23km2,其影响范围主要沿海底电缆两侧约500m。

施工期的入海泥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