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38309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docx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

IBMsystemofficeroom【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复习重点精编WORD版

1、按材料用途分木制品(家具)可分为哪几类?

结构材料:

木材、金属、玻璃.装饰材料:

涂料、贴面材料、蒙面材料.辅助材料:

胶黏剂、五金配件。

2、家具的分类:

固定式家具,拆装式家具,折叠式家具,柜式家具,板式家具,曲木式家居,车木式家具。

3、家具用材种类:

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空心板、单板层积材、集成材。

4、贴面材料大类:

薄木、印刷装饰纸、浸渍纸、装饰板、塑料薄膜、热转印箔、金属箔。

5、家具配件分为9类:

锁,连接件,铰链,滑动装置(滑道),位置保持装置,高度调整装置,支承件,拉手,脚轮,脚座。

6、木制品产品中接合方式:

(1)榫接合

(2)钉接合(3)木螺钉接合(4)胶接合(5)连接件接合。

7、加工基准:

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装配、测量)定位(粗、细、辅助)。

8、整拼板:

a.平口拼b.企口拼、指行拼、穿条拼、搭口拼、插榫拼、明螺钉拼、暗螺钉拼c.穿带拼、吊带拼、嵌端拼、嵌条拼。

9、榫头基本形状:

直角榫、燕尾榫、指榫、椭圆榫、圆榫、片榫。

10、特种艺术装饰:

雕刻、压花、镶嵌、烙花、贴金。

名词解释:

1.家具:

又称家私、家什、家具、家俬等。

广义地说,家具是指供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狭义地说,家具是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活动中工人们坐、卧、躺,或支承结构与储存物品的一类器具与设备。

2.加工余量:

是指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3.净料加工:

是按照设计要求,将净料进一步加工出各种接合用的榫头、榫眼、连接孔或铣出各种线型、型面、曲面、槽簧以及进行表面砂光、修整加工等,使之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

4.32mm系统:

是依据单元组合理论,以32mm为模数,通过模数化,标准化的“接口”来构筑家具的一种结构与制造体系。

5.木材弯曲成型:

是指将实木方才软化处理后,在弯曲力矩作用下弯曲成所要求的曲线型,并使其干燥定型的过程。

6.吸湿性:

指木材随周围气候状态(温度、相对湿度或水蒸气相对压力)的变化,由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蒸发水分的性质。

7.涂层干燥:

家具与木制品表面漆膜由多层涂层构成,通常每一层涂层必须经过适当干燥后再涂第二层,以保证各层之间的牢固附着和形成具有一定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化学药品性能的漆膜,并与基材表面能紧密粘连,达到保护制品表面的目的。

8.涂饰:

按照一定工艺程序将涂料涂布在木家具表面上,并形成一层漆膜。

9.配料:

是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锯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

10.总装配:

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规定,使用手工工具或机械设备,将零部件接合成完整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

11.木材表面粗糙度:

就是指木材表面上由加工方法或其他因素形成的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或微观不平度。

12.加工精度:

是指零件在加工之后所得到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参数的实际数值与图纸上规定的理论数值相符合的程度。

问答题:

1.板式家具与框式家具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板式家具主要是以木质人造板基材做成的各种板式部件合采用五金连接件等相应的结合方法所构成的,由于结合方式不同,有可拆和不可拆之分。

框式家具是以实木为基材做成框架或框架再覆板或嵌板的结构所构成的,即可做成固定式,又可做成拆装式。

2.木制家具的基本构件有几种各自的结构与结合如何有何用途

方材:

宽度尺寸小于厚度尺寸两倍,而长度总是超过其断面尺寸的许多倍的长形零部件。

板件:

(1)整拼版:

a.平口拼b.企口拼、指行拼、穿条拼、搭口拼、插榫拼、明螺钉拼、暗螺钉拼c.穿带拼、吊带拼、嵌端拼、嵌条拼

(2)素面板(3)覆面板(4)框嵌板。

木框:

木框角部接合、木框中档接合、木框三维接合。

箱框:

角部接合、中板接合。

3.直角榫结合有哪些要求,圆榫结合有哪些要求?

直角榫结合要求:

1、榫头厚度:

一般按零件尺寸而定,为保证接合强度,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2/5-1/2.榫头厚度应根据软硬材质的不同,比榫眼宽度小0.1-0.2mm

2、榫头宽度:

一般比榫眼长度大0.5-1.0mm(硬材大0.5,软材大1.0)

3、榫头长度:

采用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如为不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不小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的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长度大2-3mm。

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4、榫头数目:

当榫头接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用双榫或多榫接合,以便提高榫接合强度。

圆榫结合要求:

1、圆榫材种:

密度大,无节无朽,纹理通直细密的硬材

2、圆榫含水率:

应比被接合的零部件低2%-3%,通常小于7%

3、圆榫形式:

按表面构造状况的不同主要有:

光面圆榫、直榫圆榫、螺旋槽圆榫、网槽圆榫

4、圆榫直径:

一般要求等于被接合零部件板厚的2/5-1/2

5、圆榫长度:

一般为圆榫直径的3-4倍

6、圆榫配合:

要求圆榫与榫孔配合紧密或圆榫较大。

用于固定接合时采用有槽圆榫的过盈配合用于定位接合时,采用光面或直槽圆榫的间隙配合,其间隙量为0.1-0.2mm

7、圆榫施胶:

非拆装结构采用圆榫接合时,一般应带胶接合

8、圆榫数目:

为提高强度或防止零件转动,通常要至少采用2个以上的圆榫进行接合,多个圆榫接合时,圆榫间距应优先采用32mm模数。

多榫连接时,榫间距离一般为100-150mm。

4.抽屉的一般结构如何有哪些常见的结合方式其安装又有哪些形式

抽屉是一个典型的箱框结构,一般由屉面板、屉旁板、屉底板、屉后板等构成。

结合方式采用箱框的接合方法。

面板与旁板采用半隐燕尾榫、全隐燕尾榫、直角多榫、圆榫、连接件、圆钉或螺钉接合,旁板与后板常采用直角贯通多榫、圆榫接合。

5.设计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之间有何区别?

举例说明。

设计基准:

在设计时在图纸上用来确定产品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相互位置的那些点、线、面。

例如设计门扇边框时以边框的对称轴线或门边的内侧边来确定另一门边的位置,这些线和面即为设计基准。

定位基准: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

装配基准:

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

例如装配直角榫时,榫肩可以作为装配基准。

测量基准:

用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的表面。

6.什么是加工精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影响因素有哪些何为互换性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之后所得到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参数的实际数值与图纸上规定的理论数值相符合的程度。

影响因素:

①家具机械或木工机床的结构、制造精度和几何精度

②刀具的结构、制造精度、安装精度及刀具的磨损

③夹具的精度及零件在夹具上的安装误差

④工艺系统弹性变形

⑤量具和测量误差

⑥机床调整误差

⑦工件加工基准的误差

⑧加工材料的树种、材性、含水率和干燥质量等

互换性是指在一批产品(包括零件、部件、构件)中,任取其中一件产品,不需经过任何挑选或修整,就能够与另一产品在尺寸、功能上彼此相互替换的性能。

7.什么是表面粗糙度常见有几种形式他与木质家具质量有何关系表面粗糙度各种评定参数的特性和用途。

木材表面粗糙度就是指木材表面上由加工方法或其他因素形成的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或微观不平度。

常见形式:

刀具痕迹、波纹、破坏性不平度、弹性恢复不平度、木毛或毛刺

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木材的胶合质量和装饰质量以及胶粘剂和涂料的耗用量,同时对加工工艺的安排、加工余量的确定、原材料的消耗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是评定木家具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

8.木材干燥目的?

①防止木材变形和开裂;②提高木材力学强度和改善木材物理性能;③预防木材腐朽变质和虫害;④减轻木材重量和降低木材运输成本;⑤提升木材和家具产品档次。

9.什么是配料有何要求配料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配料是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锯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

要求:

在进行配料时,应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合理选料,掌握对锯材含水率的要求,合理确定加工余量,正确选择配料方式和加工方法,尽量提高毛料出材率。

配料方法:

①单一配料法:

是指将单一产品中的某一种规格零部件的毛料配齐后,再逐一配备其他零部件的毛料。

优缺点:

技术简单,生产效率较高,木材利用率低,不能量材下锯和合理使用木材,材料浪费大,裁配后的板边、截头等小规格料需要重复配料加工,增加往返运费,降低生产效率;②综合配料法:

是指将一种或几种产品中的各零部件的规格尺寸分类,按归纳分类情况统一考虑用材,一次综合配齐多种规格零部件的毛料。

优缺点:

能长短搭配下锯,合理使用木材,木材利用率高,保证配料质量,要求操作者对产品用料知识、材料质量标准掌握准确,操作技术熟练。

10.什么是加工余量其大小与加工精度及木材损失有何关系如何才能尽量减少木材的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是指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作用:

若加工余量小,虽然消耗在切削加工上的木材损失较少,但因绝大部分零件经刨削加工后而达不到要求的端面尺寸和表面质量,会使加工出的废品增多而使总的木材损失增加;加工余量过大,虽然废品率低,表面质量也有保证,但木材损失将因切屑过多而增大,同时因多次切削又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动力消耗,难以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11.影响方材胶合(或集成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常采用哪些方法来加速交胶合过程简要说明高频介质加热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因素:

①背胶合材料特性:

树种与密度、木材含水率、胶合面纹理(纤维方向)、胶合面粗糙度;②胶粘剂特性:

胶粘剂的固体含量和黏度、胶液的活性期、胶液的固化速度与pH值;③胶合工艺条件:

涂胶量、陈放时间、胶层固化条件(胶合压力、时间、温度)。

加速方法:

接触传导加热、对流传导加热、高频介质加热、化学加速法。

12.简要说明下轴铣床和上轴铣床可进行哪些切削加工?

下轴铣床:

基准面、基准边、曲面、榫槽和榫簧、直角榫、燕尾榫或梯形榫、指形榫、型面和曲面、

上轴铣床:

直角榫、燕尾榫或梯形榫、指形榫、榫眼、圆孔、榫槽和榫簧。

13.板材配料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材料选择上,人造板基材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含水率要均匀,一般8%—10%;厚度要均匀一致,偏差要小;表面平滑,质地均匀;结构对称,平整不翘曲;特殊要求的还需防火阻燃。

人造板材的截锯是按板尺寸和质量的要求,将各种人造板基材或贴面实心人造板锯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和加工过程。

锯截时要考虑纤维方向和天然缺陷,如何充分利用原材料,提高毛料出材率以及锯截时保证锯口光滑平整和防止主锯片锯割时产生表面撕裂,崩茬。

14.板材厚度校正砂光的目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常采用那些设备

目的:

砂光又称磨光,是修整表面的主要方法。

人造板基材的厚度尺寸总有偏差,往往不能符合饰面工艺的要求,在锯截成规格尺寸后装饰贴面之前,必须对基材进行厚度校正加工,否则会在贴面工序中产生压力不均、表面不平和胶合不牢等现象。

方法:

常用带式砂光机(水平窄带式或宽带式)砂光

要求:

基材表面砂光后的粗糙度应按贴面材料种类与厚度来确定,基材表面允许最大粗糙度不得超过饰面材料的1/3-1/2,一般贴刨切薄木的基材表面粗糙度Rmax不大于200um,贴塑料薄膜的基材表面Rmax不大于60um,贴表面空隙大的基材,如刨花板和贴面型材料时应采用打腻子或增加压层材料的方法来提高表面质量。

15.板式部件有哪些封边处理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手工封边:

操作简单,适应力极强,使用与复杂,变化较大的板件的封边,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胶贴面施加的压力不均,所以封边质量也不够稳定。

机械封边:

不仅加速封边胶合,提高生产率,而且保证了封边质量,封边机的封边物理性能好,胶层薄而均匀,可在封边后不需陈放立即进行后续工艺加工,因此在各种封边机上一般包括涂胶、封边、齐夹、到校和磨光等工序。

16.方材弯曲工艺主要包括哪几个工序影响其弯曲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毛料选择及加工、软化处理、加压弯曲、干燥定型、最后加工。

含水率:

木材塑性将随木材含水率增大而提高,含水率大则木材弯曲性能好。

木材缺陷:

弯曲木材对木材缺陷限制要求严格,腐朽材不能用,死节会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破坏,节子周围扭曲纹理会在压缩力作用下产生皱缩和裂纹。

木材温度:

温度是影响方材弯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顺纹抗压强度将随木材温度的上升、蒸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年轮方向:

年轮方向对弯曲质量也有很大关系.

弯曲工艺:

弯曲速度以每秒35~60较为适宜,弯曲速度太慢,方才冷却,塑性不足,易产生裂纹;速度过快,木材内部结构来不及适应变形,也会造成废品。

17.木制品装饰的目的是什么?

木制品装饰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1.保护和美化作用.2.贴面、涂饰、特种艺术。

18.什么是涂层的干燥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常用的涂层干燥方法有几种各采用何种设备

涂层干燥:

家具与木制品表面漆膜由多层涂层构成,通常每一层涂层必须经过适当干燥后再涂第二层,以保证各层之间的牢固附着和形成具有一定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化学药品性能的漆膜,并与基材表面能紧密粘连,达到保护制品表面的目的。

涂层干燥按干燥程度不同分为表面干燥、实际干燥和完全干燥三个阶段。

当多层涂饰时,当涂层表面干至不沾灰尘或者用手指轻轻接触而不留下痕迹时为表面干燥;当用手指按压涂层而不留下痕迹并可以进行打磨和抛光等漆膜装饰工作,此时涂层即达到了实际干燥;当漆膜干燥到硬度稳定,其保护和装饰性能达到了标准要求,此时达到了完全干燥。

方法:

分为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

人工干燥又分为对流干燥(热空气干燥)和辐射干燥(红外线干燥、紫外线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