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862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docx

大学生生态学野外实习总结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生态学

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2010年6月

一、实习目的与内容……………………………………………………1

二、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2

三、工作方法……………………………………………………………4

四、调查结果……………………………………………………………6

五、讨论…………………………………………………………………17

六、参考文献……………………………………………………………19

七、野外实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19

八、野外实习成绩评定表………………………………………………22

一、实习目的与内容。

一.1实习目的:

1)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城市之肾”,对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

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

采用具有修复性的人工或自然湿地来进行根治,这不仅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成为市民休闲、生态旅游的佳地。

2)洋浦校区环境中各种自然条件的测量对于生态学研究十分重要,其中涉及到多种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方法,在该次实习中要在学校选取不同的地点对其经纬度、海拔、光照度、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3西山森林公园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昆明市的一个天然氧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典型群落,有极大的生态学研究价值。

开展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通过采集土壤,了解西山土壤状况。

一.2主要内容

1)五甲塘湿地的实习为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巧和创新能力,我们来到昆明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进行野外实习,让同学们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现实社会去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初步观察五甲塘湿地公园的植被形态特征,了解湿地都有些什么物种,了解湿地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昆明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建成的情况,湿地公园规划总占地1392亩,将有效调节当地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

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南至宝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主要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占地约1300亩,该工程项目投资为5.3亿,分两期进行。

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

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

2)洋浦校区的实习是利用仪器测量所处的地理位置、温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等各种自然条件的数据。

在该次实习中要在学校选取不同的地点对其经纬度、海拔、光照度、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目的是对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观测,比较。

3)西山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系统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山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

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是少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

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

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二、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

二.1地理位置

1)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南至宝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

2)洋浦校区昆明学院位于昆明市区东部、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洋浦车场旁边,云大知城东边,汽配城北部。

3)西山森林公园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

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二.2自然地理状况

1)五甲塘湿地五甲塘湿地公园是处于亚热带,是人工改变的一个为了恢复滇池的人工湿地,公园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

2)洋浦校区校园占地2100余亩,地势开阔、环境优美,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物种齐全,,多种多样,气候温和、绿化率高,校园内有人工湖,因依山而建,所以校园海拔高低变化还是有差距。

3)西山森林公园西山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西山临滇池西岸,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

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511米,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

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二.3生态系统状况

1)五甲塘湿地五甲塘湿地公园拥有茂盛的水生陆生植被:

岸边垂柳依依,成片的美人蕉、蔷薇、翠竹、薰衣草点缀其中,水面上芦苇丛生,睡莲、菖蒲、浮萍、茭草连成一片,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静静的林间小道蜿蜒其中,幽幽的荷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心旷神怡。

植物的选择体现湿地植物多样性,以乡土树种突出地方特色。

主要树种有:

乐昌含笑、银杏、杜英、水杉、天竺桂、喜树、

栾树、滇朴、红枫等。

五甲塘湿地公园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是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

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

2)洋浦校区校园生态系统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人工园林、人工湖等构成,昆明学院的绿化非常完美,全校都被植被覆盖,物种丰富多样,植物组成主要有垂丝海棠,荷花玉兰,杜仲,滇朴、银杏、楠木、樟树、意杨、黄连木、雪松、红杉、水杉、杨柳、罗木石楠、滇西浦桃、桃、李、梨、樱桃、墨西哥落羽杉等,灌木有小叶黄杨,灰利,南天竹、云南含笑、观光叶子花、火棘,八角金盘,鹅掌柴等,草本的有黄金间碧竹,沿阶草,吊兰、经竹、佛肚竹、紫竹。

3)西山森林公园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

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是少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

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

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三、工作方法

三.1野外器材

数码相机,采样瓶,笔,书,testo540:

照度仪,garminetrexvista:

GPS手持机,testo608-H2:

温湿度计,testo405-V1:

风速计,testo905-T1:

刺入式温度计,采样袋,小锄头,标签、铅笔、记号笔。

三.2实习路线

1)五甲塘湿地公园,展览厅,浮桥。

2)洋浦校区听心湖——北院——观景山。

3)西山森林公园西山风景区、普贤桥、玉兰园、华亭寺、海会塔、太华寺、西山森林公园、聂耳墓。

三.3采样方法或观察内容

1)五甲塘湿地:

用采样瓶分别采集上游和下游的水样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比较,观察上游和下游的水质情况,以及在五甲塘湿地公园所有的植被种类和其生长状况,并用数码相机拍照,留作材料。

2)洋浦校区:

分别利用照度仪测量光照强度,GPS手持机测量所在地点的经纬度和海拔温湿度计测量所在地点的温度,风速计测量所在地点的风速,用刺入式温度计测量15cmd的地下温度。

3)西山森林公园:

寻找一块平整的地面,在这一块地面上取不同的三个点作为三个采样地点,用小锄头铲除土层表面的杂质,在10cm一下进行土样的采集,将采集的土样弄细并用采集袋装好,封好口,如此在三个地点分别采集三份土样,每份在1kg左右,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

四、调查结果

四.1调查概况

1)五甲塘湿地

五甲塘湿地公园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

物种丰富多样,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下面我就在此列出几种植物形态特征和在湿地环境中的生态学功能。

凤眼莲

别称:

水葫芦、凤眼蓝、水葫芦苗、水浮莲

拉丁学名:

Eichhorniacrassipes

特征;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须根发达,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

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多年浮水草本。

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

凤眼莲是重要的污染水体修复水生植物,在修复污染水体过程中根际微生物等植物修复功能性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凤眼莲的克藻作用在富营养化水域生态修复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彩叶菖蒲

拉丁学名;Acorus gramineusvar.pusillus

特征;彩叶菖蒲为植物界天南星科旧分类法属天南星目,新分类法隶属泽泻目菖蒲属,多年生草本,,叶有香味,细长金黄色,喜欢生长在浅水中,靠吸收水体中的营养为生,有净化水体的功能,也可以在陆地生长,株高40-60cm叶扇形排列,线状剑形,狭长略斜弯,具平行脉。

睡莲

拉丁学名:

Nymphaeaalba

特征:

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

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

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直径3~6厘米。

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

聚合果球形,内含多数椭圆形黑色小坚果。

长江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

花单生,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雄蕊多数,雌蕊的柱头具6~8个辐射状裂片。

浆果球形,为宿存的萼片包裹。

种子黑色。

因其花色艳丽,花姿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冰肌脱俗的少女,而被人们赞誉为“水中女神”。

是重要的污染水体修复水生植物,在修复污染水体过程中根际微生物等植物修复功能性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睡莲的克藻作用在富营养化水域生态修复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睡莲下面基本上没有水藻生存。

纸莎草

拉丁学名:

Cyperuspapyrus

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茎秆直立丛生,三棱形,不分枝。

叶退化成鞘状,棕色,包裹茎秆基部。

总苞叶状,顶生,带状披针形。

花小,淡紫色,花期6~7月。

瘦果三角形。

其栽培品种有:

细叶伞草,植株较矮小,高30~45厘米。

花叶伞草,叶片具白色纵条纹,有时全为白色。

纸莎草的分布遍及在沼泽、浅水湖和溪畔等非洲的潮湿部分,在较深的水中,纸莎草是构成植被的主要植物。

芦苇

拉丁学名:

Phragmitesaustralis

特征:

芦苇的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

茎秆直立,秆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

叶鞘圆筒形,无毛或有细毛。

叶舌有毛,叶片长线形或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

叶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

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一40cm,小穗有小花4—7朵;颖有3脉,一颖短小,二颖略长;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

大多数芦苇长花,少数芦苇长棒,棒呈黄褐色,棒面毛茸茸,约一元硬币粗细,十多厘米长,棒刚摘下来是硬的,然后越来越软,点燃的芦苇棒会有烟,可驱蚊,无毒。

芦苇湿地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

天然种群主要依靠营养繁殖进行更新,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以芦苇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或双优群落。

梭鱼草

拉丁名:

Pontederiacordata

别名:

北美梭鱼草、海寿花

特征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叶柄绿色,圆筒形,叶片较大,长可达25厘米,宽可达15厘米,深绿色,叶形多变。

大部分为倒卵状披针形,长约10-20厘米。

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

根茎为须状不定根,长15~30厘米,具多数根毛。

地下茎粗壮,黄褐色,有芽眼,地茎叶丛生,株高80~150厘米。

叶柄绿色,圆筒形,横切断面具膜质物。

叶片光滑,呈橄榄色,倒卵状披针形。

近圆形,裂片基部连接为筒状。

果实初期绿色,成熟后褐色;果皮坚硬,种子椭圆形,梭鱼草对水体有净化效果。

水生植物都能够降低水体COD含量,净化水体,梭鱼草的净化效果和观赏价值均高于其他水生植物。

香蒲草

拉丁名:

TyphaorientalisPresl

特征:

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

茎极短且不明显。

走茎发达,不分歧或偶尔分歧,不呈肥大状,外皮殆为淡黄褐色,前端可以不断地分化出不定芽株。

叶殆为青绿色,极近生至呈丛生状,直立型,缐形,长度有时可以达一公尺以上,基部鞘状包覆;叶鞘边缘膜质。

花单性,雌雄同株;盛花期在夏季,正常茎会在植株成熟时快速抽长,并於顶端著生穗状花序;花序殆为黄绿色,雄花序在上方,雌花序在下方,雌花序较之雄花序长许多;雌雄花序紧紧相连,其间并有大型的苞片参差。

花粉鲜黄色。

2)洋浦校区

1.听心湖

经纬度:

东经:

102°48'48"北纬:

29°98'795"

海拔:

1922米

风速:

0.3米每秒

湿度:

87%

土温:

21℃(15㎝)空气温度:

23.3℃

光度:

林荫下97lux无遮蔽2870lux

2.明轩餐厅后

经纬度:

东经:

102°47'812"北纬:

24°98'928"

海拔:

1935米

风速:

1.14米每秒

湿度:

53.9%

土温:

21℃(15㎝)空气温度:

23.6℃

光度:

24000lux

3.观景山

经纬度:

东经:

102°47'846"北纬:

29°98'667"

海拔:

1968米

风速:

3.4米每秒

湿度:

60.3%

土温:

20.9℃(15㎝)

空气温度:

23.1℃

光度:

17500lux

昆明学院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校园生态系统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人工园林、人工湖等构成,昆明学院的绿化非常完美,全校都被植被覆盖,物种丰富多样。

物种丰富多样。

3)西山森林公园

走进西山,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森林,道路的两旁是参天古木,岁月在参天古木上留下痕迹,我们小小的人类与这些古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下面是我在西山上面看到的一些植物,在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桤木

学名:

AlnuscremastogyneBurk

特征:

桤木又名别名水冬瓜树、水青风、桤蒿,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

桤木对真菌病以外的病害有免疫力,落叶乔木,高40m,胸径150cm。

叶倒卵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细齿;叶柄细长,长1~3cm。

雄花序2~5排成总状,下垂,先叶开放。

果序2~8集生,稀单生,矩圆形或圆卵形,长1.5~2.5cm,径0.7~1.2cm。

小坚果卵形或倒卵形,长3~4mm,宽2~2.5cm;果翅厚纸质,极窄,宽为果的1/4。

花期2~3月,果期11月。

是中国特有种和福建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

滇油杉

拉丁名:

KeteleeriaevelynianaMast

特征:

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干皮厚尔粗糙,不规则深裂痕。

一年生粉红色至淡褐色红色,有褐毛。

叶较厚,长2~6.5(9)cm,宽2~3mm,先端尖,成不规则二列状。

球果圆形,长15~20cm,径约5cm,果鳞上缘向外反卷。

树皮暗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成块片脱落。

枝较粗,开展;1年生小枝常有毛,干后淡粉红色或淡褐红色,2-3年生枝无毛,灰褐色、黄褐色或褐色,枝皮裂成薄片。

叶条形,长2-6.5厘米,宽2-3(-3.5)毫米,先端常有微凸起的钝尖头(幼树或萌生枝之叶先端有微急尖的刺状长尖头),基部楔形,上面中脉两侧各有2-10条气孔线,间或没有,下面中脉两侧各有14-19条气孔线。

球果圆柱形,长9-20厘米,径4-6.5厘米;中部种鳞卵状斜方形或斜方状卵形,上部边缘向外反曲,边缘有细齿,背部有毛或近无毛。

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滇朴

拉丁名:

CeltiskunmingensisChengetHong

特征:

落叶乔木;小枝无毛。

叶常为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带菱形,长4-11厘米,宽3-6厘米,基部通常偏斜,一侧近圆形,一侧楔形,先端微急渐长尖或近尾尖,边缘具明显或不明显锯齿,无毛或仅下面基部脉腋有毛,叶柄长6-16毫米。

果通常单生,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熟时蓝黑色,果梗长15-22毫米,核具4肋,表面有浅网孔状凹陷。

分布于云南凤庆、易门、昆明一线以北地区和四川南部(西昌)。

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叶较宽长,果较大,果梗长15-22毫米,核具4条肋,表面有浅网孔状凹陷;与后者的不同在于果实成熟时蓝黑色,通常单生,果梗较细长,长15-22毫米阳性树种。

稍耐阴,耐水湿,但有一定抗旱性,喜肥沃、湿润而深厚的中性土壤,在石灰岩的缝隙中亦能生长良好。

深根性,抗风力强。

生长较慢。

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

八角枫

拉丁学名:

Alangiumchinense

特征:

一种植物,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浅褐或浅红褐色,边材黄褐或浅黄褐色。

生长轮明显。

环孔材,早材管孔3~4列,侵填体丰富;早材至晚材缓变;晚材管孔中,散生。

轴向薄壁组织环管状及轮界状。

木材纹理直,结构中。

八角枫株丛宽阔,根部发达适宜于山坡地段造林,对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有良好的作用。

八角枫的叶片形状较美,花期较长,栽植在建筑物的四周,作为绿化树种也很好。

也是一种药材。

为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华瓜木以侧根、须状根(纤维根)及叶、花入药。

根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沙,斩取侧根和须状根,晒干即可。

夏、秋采叶及花,晒干备用或鲜用。

滇青冈

拉丁学名:

CyclobalanopsisglaucoidesSchotky

其它中文名:

滇椆、拟槠、滇桐、灰绿叶槠、苦池、青冈栎、铁栎。

特征:

生海拔1100-3000米山地森林中,为滇中地区的习见树种,昆明西山滇青冈林内伴生植物有云南桢楠、云南油杉、大果冬青、珊瑚冬青等。

常绿乔木,高达20米。

小枝灰绿色,幼时有绒毛,后渐无毛。

冬芽被绒毛。

叶片革质,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1/3以上有锯齿,中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显著凸起,侧脉每边8-12条,叶背支脉明显,叶面绿色,叶背灰绿色,齿端有短尖头,幼叶背面密被弯曲黄褐色绒毛,后渐脱落,表面中脉凹下,背面显著凸起,侧脉8-12对;叶柄长0.5-2厘米。

雄花序长4-8厘米,花序轴被绒毛;雌花序长1.5-2厘米,花柱3,柱头圆形。

壳斗碗形,包围坚果1/3—1/2,直径0.8—1.2厘米,高6—8毫米,外壁被灰黄色绒毛;苞片合生成6—8条同心环带,环带近全缘。

坚果椭圆形至卵形,直径0.7-1厘米,高1—1.4厘米,初时被柔毛,以后脱落,果脐凸起,直径5—6毫米。

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华山松

拉丁学名:

PinusarmandiiFranch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5m,胸径1m;树冠广圆锥形。

小枝平滑无形毛,冬芽小,园柱形,栗褐色。

幼树树皮灰绿色,老则裂成方形厚块片固着树上。

叶5针一束,长8-15cm。

质柔软,边有细锯齿,树脂道多为3,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生,叶鞘早落。

球果圆锥状长卵形,长10-20cm,柄长2-5cm,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

种鳞与笣鳞完全分离,种鳞和笣鳞在幼时可区分开来,笣鳞在成熟过程中退化,最后所见到的为种鳞。

种子无翅或近无翅,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银杏

拉丁学名:

ginkgo

特征:

银杏为落叶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核果状。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变种及品种有:

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

沿阶草

拉丁学名:

Ophiopogonjaponicus

形态特征:

沿阶草长势强健,耐阴性强,植株低矮,根系发达,覆盖效果较快,使良好的地被植物,可成片栽于风景区的阴湿空地和水边湖畔做地被植物。

叶色终年常绿,花亭直挺,花色淡雅,清香宜人,是良好的盆栽观叶植物。

沿阶草全株入药,味甘,可治疗伤津心烦、食欲不振、咯血等症。

沿阶草是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根纤细,在近末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形肉质小块根;地下根茎细,粗1-2mm;茎短,包于叶基中;叶丛生于基部,禾叶状,下垂,常绿,长10-30cm,宽2-4mm,具3-7条脉;花葶较叶鞘短或更长,长6-30cm.总状花序,花期5-8月,花白色或淡紫色2,具20-50朵花,常2-4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花被片6,分离,两轮排列,长4-6mm,雄蕊6枚,生于花被片基部;种子球形,径约5-8mm,成熟时浆果蓝黑色,果期8-10月。

四.2群落生态特征

1)五甲塘湿地

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

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

采用具有修复性的人工或自然湿地来进行根治,这不仅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成为市民休闲、生态旅游的佳地。

2)西山森林公园

西山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系统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山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

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是少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

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

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五、讨论

1)五甲塘湿地

1.1为什么要进行野外实习,进行野外实习有些什么意义。

答:

野外实习教学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巧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提高德育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野外实习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动物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人类对自然界了解还很有限,有许多自然现象引人入胜,启人深思,在与自然界接触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开启,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

许多生物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把在野外实习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到教学中,无疑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即使将来从事其它领域的工作,野外实习时获得的一些实践知识与基本原则方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自然保护最行之有效的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