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855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docx

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世界观和哲学

人人都有世界观。

任何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自己周围的人接触,人们通过实践,加上来自各个方面的思想影响和社会影响,逐步地认识了各种事物,形成了各种观点,用以指导人的行动。

例如,人们有了对自然、社会、国家、人生、道德、恋爱、婚姻以及苦乐、美丑、生死的看法,便有了他们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苦乐观、审美观、生死观等等。

这些都是对世界的某一方面的事物和问题的看法。

如果我们再仔细探究一下,便会发现,在这些这样那样的“观”中,人们还形成了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形成了贯穿一切的、起支配作用的最基本的观点,这个基本观点左右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行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

在这我们讲一个故事: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

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塑神像”的。

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怕上高山之巅,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在她心目中,“神”支配了她一家人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方志敏在敌人的监狱里写了《可爱的中国》一书,书中有这样的话: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鄙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

”方志敏为什么有这样的苦乐观呢?

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可见,世界观人人都有,只是有自觉不自觉的区分罢了。

那位登高山的老太太可能从没听说过“世界观“三个字,她并没意识到自己是受某种世界观的支配;而方志敏却是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写下的气壮山河的篇章和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行动,是他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自觉的体现。

既然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人都受某种世界观制约,那么,我们要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来支配我们的行动呢?

世界观不同,人们的思想面貌和行为表现便大相径庭。

这就表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就很需要学习哲学。

哲学一词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二字组成的,意思是“爱智之学”,这是就字义来解释的。

是不是任何一种哲学都能给人以智慧呢?

当然不是。

只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哲学的科学含义还不在此,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

哲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它强调理论论证。

当然,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理论论证,但是,各门具体科学所涉及的仅仅是某一特定的领域,它研究的只是这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哲学则不然,它要回答的,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本原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问题。

例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还是精神的世界?

世界万事万物是孤立的,还是联系的?

是永恒不变的,还是变化发展的?

世界的变化有没有规律?

人能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等等。

对这类问题进行探讨,给以系统、理论的说明,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哲学。

每个时代的哲学,总是在概括实践经验和各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的,因此哲学的发展要受到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制约。

另外,一个时代科学的研究,也总是受到这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支配。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不外就是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两类。

自然事物、自然状况、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等,都是物质现象;思想、感情、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意见、计划等等,都是精神现象。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如何,是回答其他哲学问题的出发点。

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都是依附于这个问题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哪个是本原,哪个是本原所派生的,也就是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即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的问题。

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又是首要的。

如何回答第一方面的问题,决定了这种哲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也就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产生和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派生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也就是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产生和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派生的,就是唯心主义。

总之,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家们就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

哲学中还有个二元论的说法,他们把精神和物质看作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世界本原,其实他们最终还是要对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出回答,所以他们不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外的第三派,他们只是一种不彻底的哲学,大多数的二元论哲学的发展趋势是倒向唯心主义。

有人可能会这样想,什么是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是哲学家的事,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只不过哲学家是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这种关系,而一般的人,却往往体现在他的日常的言行中。

比方说,你是个医生,就得处理好病情和处方的关系,病情是第一性的,处方是第二性的,如果你倒过来,搞点唯心主义,先开处方吃药,再问病情,病人受得了吗?

又比方说,你是个法官,就得处理好案情和判决的关系,案情是第一性的,判决是第二性的,如果你不根据这个原则,凭主观想象办案,就会出错案、冤案、假案。

在实际生活中,凡是办得好的事情,都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则;而一切失误,归根到底,都是由于颠倒了这两者的关系。

怎么能说这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呢?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它们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的斗争,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史。

哲学流派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都不能超出这两条路线。

这就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

人们在实际活动中,接触外界事物,形成了朴素的信念,或多或少地意识到外界事物是不依赖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

进入阶级社会后,唯物主义思想家将人们的朴素信念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了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的萌芽,也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

但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同样是在奴隶社会中形成的。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特别是剥削制度的存在,是它产生和发展的社会阶级根源。

在阶级社会,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脱离体力劳动,远离生产实践,容易夸大精神的作用。

得出唯心主义观点。

处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通常也需要利用唯心主义从思想上麻痹人民巩固其统治。

这是其社会阶级根源。

另外,人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如果把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比如感觉、思维,片面夸大,看作是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也会陷入唯心主义。

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仅要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思维是否能认识存在;还要回答世界是否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就是发展观的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就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一词,也出自希腊文,意思是进行交谈、论战。

在当时,辩证法是指在辩论中,通过揭露对方论点中的矛盾来探索真理的方法。

现在,我们所说的辩证法,是指用联系的、运动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一词,在古希腊文的原意是“物理学之后”,在古希腊,有人在编纂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著作时,把论述有形物体的著作放在前面,把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放在后面,叫做“物理学之后”。

汉语的“形而上学”来自古代《易·系辞》的一段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学者们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

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形而上学,是另一个意思,是指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也贯穿于整个哲学史,同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并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它是无产阶级成长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任务,无产阶级需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要有自己的哲学武器。

马克思说: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应运而生了。

建立科学的哲学,这一任务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的。

他们亲自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总结了革命斗争经验,又充分地研究了和吸收了当时最新自然科学和以前人类一切优秀思想的成果。

十九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取得巨大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就为科学的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前提。

它的直接哲学理论来源,是黑格尔(1770~1831)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1804~1872)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批判地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还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它的劳动价值论,吸收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成果和对未来社会的猜想等等。

列宁指出:

“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

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哲学基础。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阶级性各种哲学都有阶级性,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敢于承认自己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它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武器。

②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鲜明的实践性,它强调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它不是书斋里的哲学,是在指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为无产阶级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战略、策略,制定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③创新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它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内容。

恩格斯说: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又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创新成果的邓小平理论、以及凝聚全党集体指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性特点。

④科学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能够指导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表现在它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总结,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科学体系。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党的基本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就是打破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开动脑筋,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从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与时俱进,是指理论和实践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同志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成功地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实践,在“实事求是”前加上了“解放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党和国家的新形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又加上了“与时俱进”,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我们先谈谈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发表了《宇宙体系论》一书,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旋转着的气体星云演化而来的。

这个假说,从物质自身寻找太阳系形成的原因,对于上帝的“作用”只字不提。

后来,拉普拉斯把这本书献给拿破仑,拿破仑对他说:

“拉普拉斯先生,有人告诉我,你写了这个讨论宇宙体系的大著作,但从不提到它的创造者。

”拉普拉斯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陛下,我不需要这个假设。

拿破仑和拉普拉斯都不是哲学家,说的却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世界究竟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是精神的产物,还是从来就有的物质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本原问题。

对世界本原的探讨,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

说它古老,是因为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当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区别开物质和精神这两种现象以后,就有不少人去思索,物质和精神现象哪个在先?

有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现象?

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什么?

人们对世界观问题的兴趣,就是从这里逐步发生的;说它现实,是因为直到现在它还具有重大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它关系到每一个人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今后随着实践的深入,科学的发展,视野的扩大,人们对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的科学成果,还有一个沿着什么样的世界观的方向去说明和概括的问题。

那么,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

自古以来,不外乎两种回答:

一种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精神派生的。

这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另一种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运动形态。

这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在这一讲里,我们分别谈谈这些问题。

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

还是从拿破仑的质疑谈起吧,拿破仑在位时,曾把天主教奉为国教。

在他看来,拉普拉斯竟把造物者忘却了,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实,岂止天主教呢,一切宗教都认为世界是神的创造,这是天经地义的。

基督教的《圣经》就叙述了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世界的神话:

创造光、空气、地、海、植物、日月星辰、鱼、鸟、牲畜、昆虫和野兽。

最后,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人类。

第七天,万物造齐,上帝休息。

上帝造物之日,就是世界开创之时。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创世说。

哲学唯心主义在回答世界本原问题的时候,不一定向宗教那样亮出神的旗号,但是,任何一种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由精神产生的,而不是从来就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创世说,只不过是一种理论化了的创世说罢了。

例如,古希腊有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就认为,现实世界是由一种从来就存在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比方说,我们门前的树木,是树木理念的影子;我们居住的房屋,是房屋理念的影子,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理念产生出来的。

我国宋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1200),也有类似的说法。

他认为“理在事先”,即万事万物产生以前,“理”就存在了。

他把最根本的“理”叫“太极”,认为“太极”是“造物之枢纽”,万事万物都是由它那里产生出来的。

在柏拉图、朱熹的哲学中,上帝“休息”了,没有登场,代之而出的是“理念”、“绝对精神”和“太极”,说穿了,它们就是理论化了的上帝,行使的是造物主的职能。

唯心主义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产生于奴隶制社会他们把某种或几种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看成是物质,认为这些物体是“原初物质”,万物都由它组成。

例如,有人看到自然界万物都离不开水,于是认为物质就是水,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我国春秋时期《管子·水地篇》中有这样的话:

“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古代的中国有“五行说”,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古代印度有“四大说”,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有水、土、气、火四种。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是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从总体上看是唯物主义的,但是,这种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的、没有科学根据地猜测,不能概括所有物质的共同本质,也无法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科学不发达,人类的认识尚处于低级阶段造成的。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当时的自然科学认为,原子是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不同原子按不同比例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世界万物,原子是“宇宙之砖”。

因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这种物质观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作依据,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对自然的猜测的缺陷,但有很大缺陷,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是一切物质的共同本质,这就必然经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发现了某些元素通过放射,会发生衰变,变成另一种元素,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可以随着它们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

于是,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

唯心主义哲学家则叫嚷“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

面对新的科学成就和唯心主义的进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无能为力。

其实,物理学的新发现,并不是说明物质本身消失了,只是说明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物质结构的界限正在消失,正如列宁所说:

“‘物质正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

”所以,被驳倒的并不是唯物主义,恰恰是形而上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物质观,有其积极合理的成分,但同时又有局限性,它没有对哲学的物质概念作出科学的说明。

直到辩证唯物主义产生,才确立了科学的哲学物质概念。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理思想,克服了他们的局限性,总结了科学发展的成果,第一次创立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指出: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说,物质并不是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

比如,水果是从苹果、香蕉、菠萝等物质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人是从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外国人、中国人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

那么,哲学物质概念是舍弃了各种物质形态的特性,从中概括抽象出其共同的根本特性。

20世纪初,列宁在深刻总结了自然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给物质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

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因为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

他这句话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

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什么事物是不运动的。

有些事物变化明显,如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的是景物的运动变化。

唐代诗人贺知章有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说的是人的运动变化。

有些事物由于变化比较缓慢,人们就不容易察觉到。

俗话说:

“稳如泰山”,意思是说泰山最稳固,似乎是不运动的。

可是科学告诉我们,一百万年以来,它升高了几百米。

还有一些事物,它们的变化虽然不一定缓慢,但由于距离我们太远,或者它们太小,我们也不容易感觉到它们的运动。

比如恒星,顾名思义就是永恒不动的星星,其实不然。

织女星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向地球方向急驰;牛郎星以每秒26公里的速度朝地球方向飞奔,可是,我们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运动和变化,因为它们离我们太远了:

牛郎星离我们16光年,织女星离我们26光年(一光年约为94,605亿公里)。

距离远,运动就看不出来了。

这就好比麻雀在我们眼前飞行,我们觉得它们飞得很快,而飞机在高空飞行,虽然它的速度比麻雀快上百倍,我们反而觉得它飞得较慢。

总之,整个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动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有的人会问,辩证法不承认静止吗?

比如,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他不是没有动吗?

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它的东面是革命历史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它们之间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吗?

是的,静止确实是存在的。

不过,这种静止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相对的静止,它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就他和房间的空间位置来说,他是没有运动的,可是,人和房子都在地球上,而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

另外,人在不停地呼吸,身体里的血液在不停地循环,每天都有千万个细胞在死亡,又有千万个细胞在新生。

同样道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空间位置没变,但它们也和地球一起在太空中不断运行;组成它的各种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也在每时每刻运动着。

其次,相对静止还指某一事物虽然处在运动中,但在一定条件下它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一事物仍是这一事物,因而,呈现出相对静止的面貌。

例如,人们从出生之日起,直到死亡以前,某人终归是某人;一个社会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只要生产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社会的性质就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任何变化。

所谓静止,是说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没有发生质变,只是处于量变过程罢了。

所以,静止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我国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船山说得好: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3、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物质具体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现代科学已达到的认识,运动的形式按其发展顺序和复杂程度,大体上可以区别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如天体运行、物体的位置运动)、物理运动(如声、光、电、热分子运动)、化学运动(如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生物运动(如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社会运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那么,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区别的,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其特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