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801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 精品.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1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篇一: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老君镇中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

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课堂导入】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

  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人类的出现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

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

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

  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印尼爪哇人、南方古猿、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原始人群、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使用天然工具、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能采集果实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进化阶段不同、体貌特征不同、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6、材料一:

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

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

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原始社会早期;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提升】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1)

(2)、(3)(4)、

(1)

(2)(3)、

(1)

(2)(3)(4)【课外作业】选做题:

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反馈】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难点:

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有一个谜语:

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

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

  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自主学习】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流域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

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在世纪,王国的统治者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有何影响?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河的滋养,约年开始出现国家。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制度,史称。

  其影响是,。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

  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合作探究】1、11页“动脑筋”2、12页“活动与探究”(同时结合8910页的地图)。

  【精讲点拨】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

  因此,金字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

  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达标检测】1、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是: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2、观察右图:

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

  它记载的是:

、伊利亚特的内容、一千零一夜、古兰经、《汉谟拉比法典》3、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素材是: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论语4、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导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5、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

  他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6、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7、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社会成员分工不同、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严格的等级关系、等级间的种族差异8、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推行等级制度、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把佛教定为国教9、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狮身人面像、空中花园、木乃伊、金字塔10、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1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

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②④①③、①③②④、④②③①12、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①图、的名称各是什么?

②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③图的用途是什么?

图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④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⑤图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图图参考答案:

12、金字塔象征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是象征权力的太阳神和国王汉谟拉比反映了古代埃及的阶级关系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拓展提升】“法老权力的强大,统治阶级的奢侈,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都可由金字塔的建造反映出来。

  ”——引自《世界通史?

上古部分》请回答:

①“法老”指的是谁?

②金字塔的建造如何反映出“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

试举例说明。

  ③除了金字塔外,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还有何表现?

【课外作业】必做:

列表比较上古四大文明古国。

  (所在地、流域、文明标志及大致时间)选作:

由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很多人怀疑五千年前的人类是否有这种建筑能力。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查阅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反馈】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

  2、能理解应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3、理解运用布匿战争和罗马的兴衰。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是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难点:

是对罗马帝国兴衰的理解【课堂导入】第二课我们学习的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说的是上古东方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大河而生息,那西方的古代文明是什么?

远古时代它们是依傍什么而发展的?

【自主学习】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结合地图)1、希腊早期文明起始于及其周边地区,所以我们称希腊文明为海洋文明。

  中心在和。

  希腊建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奴隶制城邦有和。

  2、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也发展到顶峰,其最高权力机构是。

  3、雅典的民主政治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4、16页“动脑筋”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前509年,建立,从此开始了不断的扩张。

  它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公元前2世纪,打败了迦太基人,夺得霸权,史称____战争。

  年,____建立了罗马帝国。

  2、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鼎盛,之后面临危机,于395年分裂为两部分。

  公元476年,____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

  【合作探究】1、斯巴达与雅典有哪些不同?

篇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

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课堂导入】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

  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人类的出现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

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

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

  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三生问师答定向释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师生商讨解决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印尼爪哇人、南方古猿、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原始人群、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使用天然工具、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能采集果实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进化阶段不同、体貌特征不同、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6、材料一:

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

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

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原始社会早期;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五盘点收获拓展延伸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1)

(2)、(3)(4)、

(1)

(2)(3)、

(1)

(2)(3)(4)【课外作业】选做题:

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六小组评价师生反思让学生归纳主要内容,谈谈收获和不足!

【教学反馈】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难点:

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有一个谜语:

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

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

  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流域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

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在世纪,王国的统治者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有何影响?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河的滋养,约年开始出现国家。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制度,史称。

  其影响是,。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

  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合作探究】1、11页“动脑筋”2、12页“活动与探究”(同时结合8910页的地图)。

  【精讲点拨】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

  因此,金字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

  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三生问师答定向释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师生商讨解决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是: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2、观察右图:

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

  它记载的是:

、伊利亚特的内容、一千零一夜、古兰经、《汉谟拉比法典》3、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素材是: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论语4、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导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5、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

  他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6、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7、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社会成员分工不同、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严格的等级关系、等级间的种族差异8、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推行等级制度、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把佛教定为国教9、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狮身人面像、空中花园、木乃伊、金字塔10、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1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

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②④①③、①③②④、④②③①12、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①图、的名称各是什么?

②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③图的用途是什么?

图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④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⑤图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

12、金字塔象征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是象征权力的太阳神和国王汉谟拉比反映了古代埃及的阶级关系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五盘点收获拓展延伸“法老权力的强大,统治阶级的奢侈,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都可由金字塔的建造反映出来。

  ”——引自《世界通史?

上古部分》请回答:

①“法老”指的是谁?

②金字塔的建造如何反映出“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

试举例说明。

  ③除了金字塔外,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还有何表现?

【课外作业】必做:

列表比较上古四大文明古国。

  (所在地、流域、文明标志及大致时间)选作:

由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很多人怀疑五千年前的人类是否有这种建筑能力。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查阅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六小组评价师生反思让学生归纳主要内容,谈谈收获和不足!

【教学反馈】篇三: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_新课标人教版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

  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

(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人类的出现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

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

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

  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印尼爪哇人、南方古猿、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原始人群、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使用天然工具、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能采集果实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进化阶段不同、体貌特征不同、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6、材料一:

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

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

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原始社会早期;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提升: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1)

(2)、(3)(4)、

(1)

(2)(3)、

(1)

(2)(3)(4)课外作业:

选做题:

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知识梳理:

课后反思: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

有一个谜语:

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

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

  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流域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修建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