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694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docx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

整体管理——企业家的管理理论

2012-2-2813:

05:

39  来源:

《管理学报》(武汉)2010年11期

韩德强(男,浙江绍兴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管理学)

   自从哈罗德·孔茨观察到“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后,丛林中的植物变得更加繁多和茂密了。

有许多人想统一这个丛林,但我却准备放弃这种努力:

还是再提供一个植物品种吧。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有达成共识的管理理论,或者管理学,那还是让植物们自由生长,物竞天择吧。

   我要提供的这个新品种叫“整体管理”。

从本科时代读管理科学与工程起,我就开始察觉到管理学界的某种混乱,此后不断读书、思考,与企业界的朋友们交流,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管理思想,名之日《整体管理》。

在近年来的讲课中,颇受企业界的好评。

有位听课的企业家一口咬定:

“你一定是经营企业的!

”我还真没有经营过企业,但的确努力贴近企业管理实际,主观上希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至于结合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读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以下,献上若干与众不同的观点,求教于大方之家。

   1 立论

   1.1 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

   为什么山姆·沃顿从一个小镇的超市起家,能够做到市值逾2000亿美元、拥有4000多家门店的全球超级企业?

   为什么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市值曾高达800多亿美元的美国安然公司,却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至2亿多美元,被迫破产倒闭?

   企业和人一样,既有无限发展的潜力,也有随时死亡的可能。

长期来看,企业是企业家的产物,而不是某个项目可行性报告的产物,也不是某种治理机制的产物。

回到1984年,有多少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

有多少个“钱途可观”的项目?

有多少条技术先进的流水线?

有多少份数据详尽的可行性报告?

但是,绝大部分企业缺乏像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经营状况随着市场风浪起伏,随着企业领导层的争权夺利波动,随着企业家自身的情绪、兴趣而漂浮,20多年后,这些企业大多数还在原地打转转,时好时坏,起色不大;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了。

少数企业曾经红火一时,但又衰落了。

只有像海尔那样的极少数企业真正成长起来了。

海尔为什么?

因为有张瑞敏。

   有人会说,这样的企业是人治的企业,而人治的企业早晚是要人亡政息的,所以,还是建立健全的三权分立的治理机制,可以保证海尔的长治久安;但是,三权分立的治理机制只能让企业不犯明显错误,只能让企业领导人不至于化公为私,却不能让企业找到正确方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多年前的海尔没有“健全的治理机制”,却有一个出色的领导人,所以一个集体小企业成长为一个国际性的大企业。

20多年以后,海尔有了“健全的治理机制”,但如果张瑞敏领导能力不足,抗干扰能力下降,控制力削弱;如果海尔的领导层进取精神衰退,争权夺利抬头,那么,国际性的大企业也可能重新瓦解,分裂成无数小企业。

   重要的是,当我们把眼光只投向“健全的治理机制”时,企业家头脑中的无形企业的重要性便被忽略了,企业家不是更懂得经营企业了,而是更依赖“治理机制”了,更依赖外部专家了,企业家将逐渐丧失企业家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成为三权分立治理机制下的企业官僚,擅长玩弄分权制衡的权力游戏。

   更重要的是,“健全的治理机制”把企业家引向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

怎样追求基业长青,长生不老?

实际上,企业和人一样,都是要死的。

作为企业家,我们真正能够关切的,不是企业能不能长生不老,而是企业能不能长寿;不是企业会不会人亡政息,而是怎样培养、选择接班人,使企业之政能够尽可能延续。

   对于一个正在市场风浪中苦苦挣扎,在企业组织建设中焦头烂额,但又有强烈事业心的企业家来说,真正的问题是怎样捕捉市场机遇,形成发展战略,带领经营团队,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开发利用新技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这个过程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可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大企业来,消耗着企业家的绝大部分心血。

至于说这样的世界一流的企业怎样长生不老,这既不是企业家的当务之急,也不是企业家所能控制和所能考虑的。

   更进一步,当一个企业家真正能够将全部心血放到企业经营中时,完全有可能带出一个同样敬业、同样有责任感、同样有能力的经营班子,从中找到一个或一批不太差的接班人,使企业能够顺利完成交接班。

也就是说,不考虑基业长青问题,基业很可能比较长青;天天考虑用一套什么“健全的治理机制”来保证基业长青,企业很可能死在眼前。

事实上,在现实企业经营中,哪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天天想着权利分配和制度健全,这个企业就死亡;哪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团结一心,不太计较权利分配和制度健全,这个企业就有着勃勃生机,就能够茁壮成长。

   有人可能会说,事业心、敬业精神、责任感,这些东西靠不住啊,这些东西是稀缺资源啊,做企业不能依靠这些靠不住的东西啊!

   卓越的企业就是靠这些普通人看来靠不住的东西。

卓越的企业家就是能够将事业心、敬业精神、责任感发掘、调动到极致,将靠不住的东西变为最可靠的东西,创造出人间奇迹来。

奇迹是稀缺资源的组合。

如果任何一个人靠一套“健全的治理机制”就能带出卓越的企业来;那么,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就都能成为卓越企业了,所以,当普通人评论沃尔玛的成功,赞美其卫星传输的物流信息系统时,卓越者看到山姆·沃顿带出的领导团队和企业内部制度。

当普通人评论海尔成功,看到海尔的规章制度和日事日毕的标语口号时,卓越者看到张瑞敏的事业心和能力。

   整体管理,就是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由无形企业和有形企业互动的生命体,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注重企业生命体的长远成长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和思维方式。

   整体管理思维认为,企业最需要开发整顿的,不是流水线,不是库房,不是财务,不是销售,而是领导人的头脑。

领导人头脑清楚,思维正确,事业心强,暂时的混乱、困难都能克服。

领导人头脑混乱,思维错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那么暂时的利润、暂时的声誉都会烟消云散。

事实上,一切卓越的企业家,沃顿、张瑞敏、洛克菲勒、卡内基、松下、盛田昭夫、李嘉诚、稻盛和夫,等等,都是极具整体管理思维的。

   1.2 企业家不相信均衡

   主流的均衡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最佳的资源配置机制,可以使资源自动流向产生最高效益的地方,直到资源价值均等化,但是,这种说法没有注意4个关键问题:

①资源效益何处最大,这是必须经人分析判断的。

这个判断过程其实就是投机。

②当众多当事人同时判断某种商品或证券值得购买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高度不平衡,会形成追涨杀跌的正反馈效应,使市场一会儿过度繁荣,一会儿又过度萧条。

③由于正反馈效应的存在,还可以人为地制造涨跌假象,使单纯的投机向欺诈发展。

④无论是货币资本,还是矿产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交通资源等等,在空间上的分布都是高度不均衡的,形成了某种中心—外围式的等级秩序。

这种空间上的不平衡和时间上的周期性波动,使投机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利润的首要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政策转向新自由主义,各种政府管制被陆续解除,原来只能在一国范围内有限活动的金融资本,现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寻找或制造不平衡,从中渔利。

其力量之大,入一国,则一国兴;出一国,则一国衰。

炒完了石油,炒白糖;炒完了白糖,炒精铜;炒完了精铜,炒橡胶。

所到之处,物价狂涨狂跌,制造大批一夜暴发的富翁,也生产更大数量的倒霉蛋。

从事实物生产的企业和国家常常成为这种国际金融大鳄的囊中之物。

   企业家都是善于辨别机会、把握机会的,亦即善于投机的。

投机是在高度不确定、非均衡的市场中,利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消费的时间差和空间差来获利。

   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最明显特点就是高度不确定,所以,人们把经商办企业叫“下海”,正因了海中的风浪巨大:

正当人们沉浸于经济繁荣,把工资和物价的上升看作自然现象时,一场大萧条就到来了。

正当一个产业奄奄一息时,某种新技术的出现又使它突然成为市场的宠儿。

正当一个地区习惯了高工资时,企业忽然纷纷撤离,商店相继倒闭,失业率急剧上升,工资急剧下降。

   1.3 唯有信念和意志可以穿透未来

   我们经常谈论企业战略。

我们知道,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长期性、整体性的筹划和指导。

   可是,长期而言,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整体来看,无论再大的企业也是局部的、渺小的。

渺小的企业要穿透未来政治、经济、技术、文化、法律的巨大不确定性,加上管理层的动荡和调整,自身意志和精力的盛衰起伏,这一切才是企业战略的困难所在。

许多号称企业战略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许多所谓的战略转型,其实只不过是事到临头,不得不改弦更张而已。

   什么样的企业家具备战略头脑?

唯有信念和意志。

意识到麦当劳可以发展到全球各地的,是一位快餐业的外行,当时已经53岁的奶昔机推销员克罗克。

   什么东西能够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

就是一个人的信念、意志和实干精神。

   按照这一逻辑,将战略眼光和战略实践结合得最好的,可能还不在企业界,而是在军界。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战争之初,可是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更加宏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都在毛泽东的预见之中。

他不但看得清各种政治、军事力量较量的格局和消长,而且找得到自己的位置,抵御住各种威胁和诱惑,充分运用敌后游击战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等待重大的转机到来。

   以此观之,中国企业界最有影响力的如张瑞敏、任正非、娃哈哈的宗庆后、步步高的段永平等人物,青年时代恐怕都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在他们经营企业时,他们心目中的最佳企业成长案例都是共产党的成长史。

他们都守得住寂寞,后发制人,都懂得“农村包围城市”。

任正非甚至直接将“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等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搬进了华为,带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干部和员工队伍。

   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市场机遇中沉浮,因为大多数企业领导人都不是具备长远眼光、坚强信念和实干精神的人。

在一个企业的领导层中,常常只有一个战略家,在关键时候起到凝聚、团结的作用,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在他的带动下,其他领导的眼光也能变得更加长远,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实干精神,而离开了主心骨,其他领导不见得能够自己独立认清道路,闯过难关。

   1.4 领导:

降低交易成本的艺术

   什么是领导?

领导就是学会与部下、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形成默契。

   当你和部下之间有信任,有默契时,交易成本将极大地降低,讨论问题的效率可以极大地提高,甚至可以达到会心一笑、分头工作的境界。

当领导人总是积极考虑部下利益时,部下应该主动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少让领导操心。

或者,当部下积极主动、不计报酬地工作时,领导人应该看在眼里,主动关心部下的利益和生活。

在庆祝成功时,领导应该归功于干部群众,干部群众应该认识到领导的作用。

在检讨失败时,领导应该作自我批评,承担主要责任,干部群众应该各自检讨各自的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这样,上下级之间就逐渐形成默契。

用中国古代的语言讲,这种关系叫“君仁臣敬”,上级仁厚爱人,下级爱岗敬业。

   因此,中国的领导理论可以概括为4个字:

“君仁臣敬”。

应该说,这个领导理论不但适用于中国,其实也适用于任何人类组织、人类生活。

   1.5 领导能力和制度设计能力的悖论

   一般来说,由于长期儒家文化的熏陶,“君仁臣敬”几乎成为中国人的默认行为方式和心理期待;所以,数千年以来,中国人的领导水平普遍较高,但是,西方盛行的是自由主义文化,下级对上级天然不信任:

上级的好意会被下级误解成欺骗、愚弄、忽悠,于是,上级让下级工作,就必须签订详尽的用工协议,将权力、责任和义务写成明文契约;更进一步,西方人甚至没有上下级概念,只有按平等自愿签订的合同工作的概念,故西方人的制订制度水平普遍较高。

   这2种文化各有利弊。

儒家文化的坏处是员工缺乏约束老板的能力。

放在中国或日本等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的社会,如果哪个员工不信任老板,必须要和老板签合同才工作,这个员工很可能找不到工作。

一旦老板要炒掉员工,员工一点办法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员工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老板的眼色,或者用工作,或者用拍马屁的方式,讨老板的欢心。

在老板看不到的时候,可能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但是,正因为员工和老板之间没有明文契约,谈判随时都在进行,所以,老板必须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的冷暖,关心员工的成长。

可是,问题跟着来了,老板主动关心员工,员工敬业爱岗,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平等。

在心理上,老板和员工都会有感激之情,双方甚至会在人格上相互影响和塑造。

在这种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冲突不容易系统地爆发。

在最佳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形成劳资和谐,共同促进企业成长的局面。

   自由主义文化的好处是员工有能力约束老板,在合同期内老板不能为所欲为,必须照章办事;员工也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但是,合同的制定和实施细节掌握在老板手里,签订用工合同时,劳资双方谈判实力不对称,资方有能力将工价压得很低,工人却缺乏选择余地。

进入企业以后,因为有制度约束,资方可以不关心员工的冷暖,不关心员工的成长,可以一次性地消耗、使用员工的劳动力甚至生命。

正因如此,容易爆发系统性的劳资冲突,即使在最佳情况下,劳资双方仍然在心理上、情绪上是对立的。

可是,心理上对立的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平等,人格上的独立。

   这种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西方人的制度设计能力超强。

可以说,西方企业管理的最大优势,正是在制度设计的能力上。

   随着中国从儒家文化向自由主义文化转变,中国人的制度设计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代价是领导能力逐渐下降。

   一个具备儒家型领导能力的人,怎样才能尽快地学会设计制度,并且还保持领导能力不下降呢?

   关键在于认识“君仁臣敬”型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不错,“君仁臣敬”型的人际关系可能是最佳人际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可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信任和默契问题,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可以相互放心,但是,这种想象也可能是一种懒惰心理在起作用。

如果我们只能与这种人合作,那么,永远只能在小圈子里活动。

商业、企业需要与无数陌生人建立联系。

人与人之间常常只有一、二个合作点、共同点。

善于将这一、二个合作点、共同点汇集起来,形成制度安排,就可以让无数陌生人在同一制度下进行合作,产生利润。

这时,制度本身是一种安排、一种计划,但这种安排、这种计划可以让无数人在其中交易,因此,也可以看做是市场平台。

   为此,一个儒家型的领导人必须掌握两者间的平衡:

既有高度的修养,能够为人师表,至少能与直接部下建立良好的信任和默契,但又熟悉业务细节,懂得发现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善于设计制度。

   由此反观,可以发现,擅长制度设计的西方人可能对业务细节很感兴趣,高度熟悉,善于发现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合作点,但这样一来,他的情绪就会随着业务细节的波动而大起大落,或焦躁不安,或乐极生悲,而且,由于对细节过于敏感,而忽略了更广阔的世界,夸张了自身的作用,在心理上可能会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缺乏领导能力。

   2 破论

   2.1 打破财富500强的管理神话

   考虑到技术垄断、地理位置垄断、资源品级垄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垄断、转换成本垄断、资本垄断、经验曲线垄断、行政垄断、销售渠道垄断、品牌垄断等的广泛存在,一个问题马上出现了:

《财富》杂志500强的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有着多重垄断因素保护,理论上可以享有50%以上的销售毛利率,但是它们的销售净利率却不高。

   这是一个事实。

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任何人都能同意,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的差越大,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越低。

   读者可能会认为,享受和腐败文化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特色文化。

其实不然。

在经济人假设下,一切大型组织都将流行享受、腐败和争权夺利文化。

组织规模越大,越容易腐败;组织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腐败。

组织越腐败,管理成本越高,技术创新的效能就越低。

为什么腐败文化不断增强的企业仍然能够生存下去?

答案很简单,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垄断因素越多,垄断程度越高,外部威胁越小,所以,垄断企业完全可以腐败上二、三十年。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企业的多元化扩张走到了尽头,企业纷纷收缩规模,出售非核心业务,裁减员工,回归“核心竞争力”。

这种趋势足以说明,西方企业界巨头们已经无力驾驭日益庞大复杂的企业,其管理能力达到了规模极限。

   可见,西方企业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效率很高的说法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神话。

固然,西方有一批百年老店式的大企业,如福特汽车公司、西尔斯百货公司、IBM公司、松下电器公司、西门子公司、蒂森钢铁公司等,但是,这些创始人都没有学过现代管理学,都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

他们有辉煌的成绩,也犯过严重的错误,人格上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他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他们有过人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他们既能对细节紧抓不放,又兼顾大局。

他们成功了,正如中国晋商、徽商、陕商的成功。

既没有什么先天文化基因上的独特,也没有什么制度上的保证。

如果我们真正要向西方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就应该认真解剖这些创业者的经历,从中得出丰富而不片面、深刻而不肤浅的经验教训。

   2.2 管理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什么是管理?

这是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

我初次接触管理学时,就听说有100多个管理定义。

20多年过去了,管理的定义恐怕在以几何级数增长。

   对于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思议的。

一个学科的基本定义不清晰,说明这个学科还处于萌芽状态。

如果直线的定义有2个,欧氏几何学就不成立。

如果微分的定义有2个,高等数学就该全部推翻。

美国管理学的一位著名学者哈罗德·孔茨对此深感困惑,因为他发现,管理理论是一个丛林。

丛林里有无数植物,管理理论有无数流派和支流派。

最后,他只好说,管理学是一个知识分类框架,经过分类的知识总比不分类的知识好一点。

问题在于,不同管理学派有时候甚至连分类框架都达不成一致。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在100多个管理定义中找到一些多数同意的共性。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通过他人来完成任务。

在本文的定义体系中,我们将面向企业内部的2层事务——领导和制度(合称为管理):

领导是通过默契让他人去完成工作;制度是通过明契让他人去完成工作;其共同点是让他人完成工作。

如果用更加学术化的定义,则可以说,管理是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默契或明契),来协调人与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完成工作)。

   为什么要这么定义?

因为这样可以和技术的定义联系起来:

技术是直接协调物和物的关系。

例如,一个电视机设计师,要协调许多二极管、三极管、电感、电容、线圈,协调得好了,输出的图像清晰、声音悦耳。

他是管理者吗?

显然不是。

他是个技术人员,他也在做协调工作,但协调的是物与物的关系。

   这样,管理和技术的分界线就出来了。

技术的协调对象是物,管理的协调对象是人和由人构成的组织。

我们有电视机设计技术,水利工程技术,汽车设计技术,工厂设计技术,流水线设计技术,港口、机场、车站设计技术,城市规划技术,国土整治技术,所有这些技术都在协调物和物之间的关系,使系统的效能优化,但这一切都不是管理。

   为什么一定要把对物的协调和对人的协调区别开来?

因为物的参数是稳定的,而人的参数则是极不稳定的。

   实际上,每一个进入商学院的学生真正想学习的管理,就是如何管理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通过组织去完成生产、销售、产生利润,而不是学习工厂设计、车间布置、物流路径、质量控制图。

但是,大多数商学院却都不擅长此道。

他们所传授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都只涉及公式、图表、模型、数据分析,而不涉及人,因此,客观上都是在传授技术:

质量系统的协调技术、生产系统的协调技术、财务系统的协调技术等等。

一旦这些学生踏上质量管理的岗位、生产管理的岗位,马上就会发现,他缺了一种最重要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通过他人去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摸索。

   2.3 管理科学是技术,不是管理

   一旦划清管理和技术的界线,管理科学就不能继续留在管理学中了。

   所谓管理科学,是指用运筹学、图论、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来安排工作进程、优化物流、设置最佳库存和服务能力等,使企业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协调这些要素所使用的手段都是数学,可以给出最优解的唯一答案,和科学的特征完全一致。

这样,就出现了“管理科学”的说法,似乎从此开始,管理已经进入了科学时代。

   其实,运筹学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涉及组织和人,而是涉及一系列参数稳定的物,因此,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调度、大规模运输、大规模服务中出现的新型的技术问题。

在这里,货物堆放地、数量、目的地、空车数量、装载能力、车站间距离、列车运行时间,就像三极管、二极管、电感、电容一样,或者像电动机、减速器、机身、刀具、夹具、退刀槽那样,有着确定的特征参数,可以通过反复试验、仿真、计算达到系统优化。

应该说,运筹学和图论等对于大规模生产、调度、运输和服务系统的优化,对于复杂项目的计划制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技术工具。

一旦正确运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效率。

   然而,运筹学、图论、排队论等无论多么重要,都不是管理,因此,也就不是管理科学,而是规划、调度的技术。

   为什么一种规划、调度技术能被夸张成管理科学?

答案是多方面的。

首要原因是对科学的崇拜,以为既然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科学当然应该能够解决管理问题。

当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时,“科学”和“管理”第一次被结合起来,人们期望管理从此能够科学化,然而,泰勒最多解决了操作工人的管理问题,而且还争议很大。

运筹学出现后,人们又一次希望这是管理的科学化,赋予“管理科学”的美名,但其实它无力回答企业管理的全部问题,只能有助于改进大企业的规划和调度。

“管理科学”更恰当的名称还是规划论、图论、排队论。

有意思的是,在欧美国家,运筹学似乎还比较低调,自称是作业研究,即operationresearch,译成中文却成了运筹学,给人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联想。

在中文里,运筹常常描述一个组织的最高层决策,处理由无数不确定变量组成、变量间关系极其复杂的巨系统。

而作业研究则只能处理组织的较低层次决策,适用于变量有限且参数确定,变量间关系相对简单、甚至是线性关系的情况。

可见,这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译法。

现在应该到了用平实的“作业研究”代替“运筹学”的时候了。

   其次,管理概念的混乱,给“科学”与“管理”的随意组合提供了方便。

企业的事务很多,都需要协调。

对其中任何一类事务管理的合理化,例如泰勒对工人操作管理的合理化,就可以自称为“科学管理”,作业研究对调度问题的合理化,就可以自称为“科学管理”。

   真正的管理科学应该在研究无数管理现象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形成概念和逻辑,达到对管理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这种规律将不仅适合于大企业,也适合于小企业;不仅适合于企业,也适合于政府、社团、军队、甚至家庭。

缺乏这种真正的管理科学,甚至缺乏严格的管理定义,必然给各种有着严格前提和适用范围的其他技术和方法盗用“管理科学”的大名提供方便。

   第三,“管理科学”一词可以给管理学界以“科学”的声望,使实践着企业管理的工商界人士闻“科学”之声而下跪,毕恭毕敬到课堂上接受“科学”的训练,使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成为流行时尚。

当然,一旦成为大企业的领导人,态度又不一样了,他们的言行开始受到社会的崇拜,仿佛口含管理的“天宪”一般。

这时候,正如波特等观察到的:

“著名的管理者和高级主管们对(商学院)的研究或发现漠不关心,甚至不屑一顾。

   运筹学要不要?

当然要,但是,运筹学其实是调度或规划技术。

把运筹学当作商学院的主要课程,实际上是鱼目混珠了。

把运筹学当管理科学来看待,则是瞒天过海了。

   当今中国的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或商学院有三大派系。

第一大派系以西安交大、清华、大连理工、浙大、北航、哈工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