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682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docx

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印制电路板制造EMS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政策和法律法规3

1、行业管理部门3

2、行业主要政策3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4

二、行业发展趋势4

三、行业市场规模5

1、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5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5

(2)内资企业实力提升5

(3)外贸增速高位趋稳6

2、电子制造外包产业规模增长7

(1)预计2016年产业规模达4,500.00亿美元7

(2)行业利润率水平将保持平稳7

(3)低成本和制造产能转移惠及中国内地EMS市场8

四、行业竞争及壁垒8

1、行业内主要企业8

2、竞争模式9

3、行业壁垒10

(1)大型企业供应商准入壁垒10

(2)资金和生产规模壁垒10

(3)供应链管理壁垒11

(4)技术壁垒11

五、主要风险11

1、国际市场冲击11

2、提供更多服务的挑战12

印制电路板制造是EMS(ElectronicManufacturingServices)即电子制造服务的基础业务。

EMS是从传统代客户贴装印刷线路板(PCB)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除印刷线路板(PCB)贴装外,还包括产品设计、工程、测试、物料采购等多项内容,在整个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中扮演如下角色: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政策和法律法规

1、行业管理部门

本行业管理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2、行业主要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3年2月16日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属国家鼓励类产品(详见第一类鼓励类、二十八、信息产业21、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本行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

二、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EMS是全球电子制造业最盛行的业务模式,由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外包业务而兴起,为了降低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的生产成本并争取更快的产品面世时间,品牌商将产品生产和部分设计流程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催生了EMS业务模式。

随着运作模式的逐步成熟、业务分工的专业细化,在近10年时间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涌现了如富士康、伟创力、四海、旭电等一批专业从事EMS业务的企业。

全球产业分工和近年来的市场发展表明,EMS这一新兴业务模式已经日趋成熟,并且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未来,EMS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于强化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能力,在规模效应下逐步平摊企业整体风险。

三、行业市场规模

1、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总规模达到12.40万亿元,同比增长12.70%;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0万亿元,同比增长10.4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10万亿元(快报数据),同比增长24.60%。

(2)内资企业实力提升

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内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0,975.00亿元,同比增长18.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50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2,917.00亿元,同比增长7.70%,增速低于平均水平3.30个百分点;内资企业销售产值比重达到33.00%,比上年提高2.10个百分点。

(3)外贸增速高位趋稳

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3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10%,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水平4.50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7,80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1.90%,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4.0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达到35.30%,比上年提高1.20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1.10%。

进口5,49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40%,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5.1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比重达到28.20%,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5.7%。

从全年进出口走势来看,呈逐步趋稳态势。

2、电子制造外包产业规模增长

(1)预计2016年产业规模达4,500.00亿美元

电子制造外包正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

随着电子制造外包业务模式的日益成熟,代工服务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球电子制造代工行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外包总量逐年递增。

目前电子制造代工服务已经覆盖了家用电器、网络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报告称2013年全球电子制造外包EMS总量约为4,000.00亿美元,预期该产业将保持相对较高的扩张速度,至2016年该产业的营业收入将达到4,500.00亿美元。

(2)行业利润率水平将保持平稳

据iSuppli的分析,全球电子制造代工服务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在5.00%到10.00%左右,其中EMS行业的毛利率目前基本稳定在5.00%到8.00%水平上,且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上述毛利率水平。

目前国内电子制造代工服务行业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租金成本低等优势,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优势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估计能达到10.00%以上。

(3)低成本和制造产能转移惠及中国内地EMS市场

在地域上,全球EMS行业从欧美开始,随后发展至南美、东南亚和中国台湾,之后是中国大陆,即向着成本越来越低而市场越来越大的方向迁移。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由于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规模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目前已成为全球EMS领域最重要区域。

在全球几个制造基地聚集地中,无论是装配工人成本还是工程师成本,中国都具有相当竞争力。

因此,从需求和人力成本来看,中国目前仍是全球品牌商转移产能的首选之地。

根据HendersonVentures的预测,中国未来几年电子产值增速将一路领先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电子制造聚集地区,达到20.00%以上。

四、行业竞争及壁垒

1、行业内主要企业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是以高端品牌商为服务对象的世界顶级EMS企业,如美国四海、捷普、伟创力等公司。

行业内,主要电子制造厂商盈利能力对比如下:

2、竞争模式

行业竞争围绕着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展开,即制造的灵活性的竞争;采购供应链管理能力强弱的竞争;以及总体成本的竞争。

EMS行业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图如下:

3、行业壁垒

(1)大型企业供应商准入壁垒

EMS企业要想成为大型品牌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达到国际最先进的行业标准,更要从产品质量到企业管理均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定。

目前,国际大型企业对供应商的资质认定至少在一年以上,一般需要多次整改后方能通过资质认定,再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小批量供货测试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供应商。

EMS企业一旦通过供应商资质的最终审定,将被纳入到国际大型品牌商的全球供应链,可以接受其全球生产基地的采购。

而且一旦确定合作关系,为保证产品品质及维护供货的稳定性,这些国际大型企业通常不会轻易改变EMS供应商。

这种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定,以及基于长期合作而形成的稳定客户关系,对拟进入EMS行业的企业形成了极强的资质壁垒。

(2)资金和生产规模壁垒

首先,经营EMS业需要投资较为昂贵的SMT设备及测试设备;其次,EMS公司为控制整体成本,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料采购体系,需要较大的流动资金;最后,EMS服务对象以跨国公司为主,跨国公司业务规模往往较大,这就要求作为其全球供应链一个重要环节的EMS公司也必须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只有实现规模化生产,才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

(3)供应链管理壁垒

EMS公司为跨国公司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重要性逐步增长,公司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涵盖了全面系统制造、供应商与库存管理、设计、物流和售后(维修)服务等内容,保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供应商体系,需要长期的考察与丰富的经验,对于新入企业并非易事。

(4)技术壁垒

EMS行业需要有较强的整体技术实力,如电子产品线路板组装的表面装贴、插件、焊接、组装、测试工艺技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

同时,由于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EMS企业需要长期不断进行工艺技术、品质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更新和提高。

五、主要风险

1、国际市场冲击

目前中国的EMS公司绝大多数属中小型企业,而竞争对手均为国际性的大企业。

无论在资金实力、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在供应链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等方面,我国的EMS公司与世界顶级EMS公司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国际几大顶级EMS公司如伟创力、旭电、天泓、四海、捷普等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

这些大的EMS公司一方面继续保持在通讯、计算机领域的统治地位,一方面在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和消费电子领域扩张。

未来我国EMS公司将与国际顶级EMS公司展开更直接的竞争。

2、提供更多服务的挑战

品牌生产商为发展核心竞争力,将更多的业务外包给EMS提供商,同时也把更多的责任赋予EMS公司。

EMS公司不仅要制造出高性能、低成本的产品,还要参与前端设计、负责采购、提供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EMS公司的战线越拉越长,这对EMS公司的战略、组织和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