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588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docx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

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概述

150118综采工作面需要烧焊,烧焊设施随本措施入井,作业时需使用氧气、乙炔和电焊机等。

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作业地点及施工时间

1、作业地点:

150118综采工作面。

2、施工时间:

2018年月日班。

三、施工前准备

(一)地面施工准备

1、检查气瓶。

必须认真检查,检查氧气瓶、乙炔瓶阀门关闭严密无泄漏,氧气、乙炔足量,压力负荷达到要求,并认真清点好领取数量。

2、检查气割器具。

必须对气管、减压阀、气压表、回火防止器、割炬等认真检查,确保气割器具完好,气管及连接部位不漏气。

3、气割器具装车。

将氧气、乙炔及气割器具装入矿车,作好入井准备。

氧气瓶、乙炔瓶不能装在同一矿车内,且不得与其它可燃材料、大型金属物件以及大块矸石等混装;气管及其它器具不得装车运输,必须专人携带以防挤坏。

4、入井要求。

地面准备工作负责人持审批好的气割措施,在井口向把钩人员登记氧气、乙炔数量及施工地点后,方能将气瓶和施工材料装入矿车推到井口位置,准备下井。

5、地面准备工作由地面负责人具体负责检查确认。

(二)井下运输

1、气瓶二次检查。

将氧气瓶、乙炔瓶下放到井下车场时,派专人再次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情况,并对运输过程监管。

2、运输路线:

地面→副井→井底车场→轨道大巷→15#采区辅助轨道巷→150118运输顺槽→施工地点。

3、气瓶运输。

氧气瓶、乙炔瓶的井下运输由区队负责,按照井口登记的施工地点,将氧气瓶、乙炔瓶运送到指定地点。

4、气瓶卸车。

气瓶要小心从矿车中取出,接气瓶人员拿稳之后,取气瓶人员才能松手,气瓶要轻抬轻放。

(三)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

1、施工人员要求。

经过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配齐防护用品。

2、火源携带。

火源为打火机一只,由现场负责人负责携带,火源入井时,要携带审批好的专项气割措施,并在井口进行火源登记。

3、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4、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检查工作由井口检身工负责。

(四)井下施工准备

1、清理施工现场。

将工作地点及附近前后两端各10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品清理干净;将作业现场杂物清理干净,以防人工搬运材料时被绊倒,同时要小心地滑。

2、放置气瓶。

气瓶距工作地点间距必须在10米以上,且两种气瓶间距不小于10米;气瓶必须垂直站立放置在安全地点,并可靠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在底板上滚动。

3、备好水源及消防器材。

工作地点应配备干粉灭火器2台,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施工地点配有供水管路,水量充足,设专人负责喷水。

4、井下施工准备工作由负责人检查落实;安检员负责施工安全设施检查。

(五)气割作业前准备

1、人员到位。

现场负责人检查气割操作工、现场监护工、洒水灭火工、瓦斯检查工、安检员到位情况。

2、设定安全监护。

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监护。

3、气割前器具检查。

由气割操作工再次对气瓶、减压阀、气压表、气管、割炬等器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确认完好后,将各部件对接。

4、现场洒水。

由专职洒水工向施工点洒水,确保施工点10m范围内润湿。

5、检查瓦斯。

瓦斯检查工对气割工作地点及附近20m范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进行检查,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及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无瓦斯积存时,方能进行气割作业。

6、在施工点上风侧3m范围内,距顶板500mm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以便随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7、请示。

经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共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现场准备工作完毕,并请示调度室是否可以开始施工,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施工。

8、气割作业前准备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检查落实;瓦斯检查工负责施工前有害气体检查;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共同检查确认。

四、气割操作技术要求

1、施工过程中氧气瓶、乙炔瓶要直立放置,固定牢靠,不得在地上乱滚动,气管必须理顺,不得遭受挤压或踩踏。

2、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气压表、割炬、气管及连接部位等必须密封完好,不漏气,气压表能正确指示。

3、气割作业时,枪嘴应尽量远离附近缆线、设备,避免在工作中被气割渣或火焰损伤。

邻近的可能被加热的机械部分经常洒水降温,以防损坏。

4、施工中瓦斯检查工应每隔30分钟全面检查一次工作地点风流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0.5%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用水迅速将熔渣冷却。

5、施工现场悬挂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设专人观察,实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6、气割作业时,现场监护工对气割操作实时监护,严格按规程操作;现场负责人经常对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操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或暂停作业时,必须及时关闭气瓶阀门,并设专人看管设备;停止作业必须拆除气割用具。

8、施工前安检员负责安全设施检查;瓦斯检查工负责有害气体检查。

五、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若在前部运输机里进行操作时,保证前部运输机与采煤机处于停电闭锁状态,并挂上警示牌,防止人员送电,确保安全。

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构件气割部位是否存在预应力,如存在,必须现场采取措施将应力释放,以防施工时伤人或损害其它构件。

3、气割作业时,气割点的下方必须使用铁桶或铁板承接熔落物及火星,气割部位以及气割掉的废料必须及时洒水降温,以防高温物体灼伤人员。

4、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将头、手、脚放在两个金属构件之间,严防发生挤伤人员事故。

5、在施工点上方悬挂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必须确保读数准确。

6、作业时,施工人员要佩戴保护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佩戴好防护眼镜,以防刺伤眼睛和伤害皮肤。

7、火源要由现场负责人妥善保管,严禁将火源用于非气割作业的其它作业,严禁人员玩耍火源,随意引燃。

8、人员登高作业,如使用梯子,梯子要放置牢稳,并派专人扶梯,登高作业时,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

9、气割作业中若遇到停风、风流出现异常或瓦检仪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气瓶阀门,待查明原因并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

10、现场使用的措施必须由施工人员、安检员和瓦斯检查工共同签字。

11、施工环节要有确认、签字,每项工作必须由负责人确认无误、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严禁代替签字。

12、施工中,如现场负责人临时不在现场,则必须指定专人行使职责。

六、井下使用电气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电焊安全技术措施

  

(一)、焊接前的准备

  1、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电焊机、气焊的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防止触电的方法,以及触电的急救方法。

  2、在电焊机送电前,必须详细检查各接线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有绝缘损坏、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电焊钳是否完整。

  3、所有焊接设备,包括电焊机,焊接工作台及其他金属设备,均应装有可靠的接地线;所有设备的开关及接线盒必须使用矿用隔爆型设备,严禁用其他设备代替。

  4、工作地点配备两台完好的干粉灭火器,施工人员需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时在工作地点放置一袋沙子以备用。

  5、清理工作地点附近周围20米范围内浮煤、杂物、底板积煤、顶帮积岩、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并用水浇湿、浇透。

  6、水管接至施工地点,并供水正常,需在焊接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洒水灭尘,使周围环境保持充分湿润,并用不燃性材料在焊接点附近1.5m范围内接挡焊花,以防焊花引燃煤体。

  7、焊接全过程中,由通风队配置1名专职瓦检员对施工地点前后及开关附近20米内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当施工地点及开关附近20米内空气中瓦斯浓度均小于0.5%时方准焊接作业。

安监处派一名安检员进行现场监督,施工队必须派一名副队长及以上干部现场负责并严格执行本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停止其他无关作业,以防造成煤尘飞扬。

  8、电焊机电源取自井下矿用防爆开关,在接线前,将该开关闭锁后上锁,并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且派专人看守。

严格执行停送电有关管理制度,测开关周围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当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打开开关上盖,用同等电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确认无电后对地放电。

拆除防爆开关上的电源线,接入电焊机电源线后,盖好上盖。

(二)、焊接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1、瓦斯员必须每隔30分钟测定一次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5%时才可继续作业。

当施工地点空气中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汇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2、电焊机要放置在易散热无积水的安全地点,其温度不得超过70℃,在使用期间电焊机周围不得有其他易燃易爆品存在。

  3、当电焊设备通电时,不得触摸带电部分。

  4、电气焊工操作时,焊工必须带电气焊面罩,在焊接时不准随意拿开焊帽,以免伤眼,电气焊工必须要穿绝缘靴。

  5、焊接时,有油污的地方必须用棉纱擦拭干净再施焊。

  6、电焊装备的装设、移动、检查和修理,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7、电缆、电线的敷设避免车辆或其他物器压在上面。

  8、严禁将绝缘电线搭在人身上,或踏在脚上。

  9、每隔30分钟对施工地点进行一次洒水工作,将带火星的杂物及时熄灭,同时将焊接的物件冷却,并始终保持焊体湿润。

  10、施工负责人、电钳工、电焊工必须佩戴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待查出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作业。

  11、电气焊地点工作过程中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检员必须现场指挥和监督检查,分工明确,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严禁闲杂人员在施工现场逗留。

  12、各施工人员应随时注意施工地点的环境变换情况,发现险情立即通知他人并及时采取措施。

  13、瓦检员必须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所有施工人员。

七、施工收尾措施

(一)施工后现场管理

1、作业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后,要先关闭气瓶阀门,及时收好割炬、气管,核对气割器具和火源数量。

2、施工结束,必须将现场打扫干净,施工现场再次洒水,经检查无异常情况,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作业完毕,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离开作业现场。

3、指派专人现场监视1小时,及时将未熄火源熄灭,冷却高温物体,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处理。

4、施工后现场管理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并由现场负责人指派专职洒水监视施工后的现场情况。

(二)施工后,气瓶及施工器具管理

1、作业完成后,气瓶及施工器具必须当班装车升井,不得在井下存放。

2、氧气瓶、乙炔瓶不能装在同一矿车内,要分矿车运输,经检查确认后交运输队升井;气压表、气管及割炬由专人携带升井。

3、引燃火源由火源携带者专人携带升井,上交到队值班人员。

4、气瓶及施工器具升井后,安排专人(施工前地面准备工作人员)负责核实升井设备数量,严禁将施工器具及火源等遗留在井下。

5、施工器具回收由现场负责人负责;地面清查施工器具和气瓶工作由井上负责人负责。

八、施工组织措施及安全责任划分

1、现场负责人:

施工人员组织、安全、质量及措施的监督、确认,并妥善保管火种。

2、气割操作工:

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查,按照施工措施和本工种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安全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3、现场监护工:

对安全设施和施工环境检查,施工安全、质量、措施执行落实,并对每道施工工序进行确认。

4、洒水灭火工:

准备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对施工点洒水、降温。

5、瓦斯检查工:

施工现场的有害气体检查。

6、安检员: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检查、安全操作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及措施执行情况监督、确认。

九、措施现场贯彻签字栏:

1、措施现场贯彻人签字:

2、作业负责人:

3、喷洒水人员:

4、瓦斯检查员:

5、安检员:

瓦检员(签字):

CH4浓度:

%(检测时间:

时分)

安检员(签字):

作业开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安检员填写)

作业结束时间:

年月日时分(后留守人填写)

6、施工后检查:

通风情况:

作业场所现场清理完毕,留守人(签字)

观测1小时后,确认无遗留火种及其他隐患,烧焊作业结束。

结束后,作业负责人(签字)。

十、现场各工序执行确认签字栏

序号

项目

确认事项

安全确认:

是(√)、否(×)

负责人

确认签字

1

施工前的准备

检查氧气、乙炔、减压阀、气压表、气管、割炬,器具完好,安全质量符合要求。

(安检员)

器具入井装车稳妥,气瓶分装分运。

持已审批的措施将器具交运输队,到指定地点交施工单位,交接时确保完好。

(施工人员)

器具按规定运输、卸车、存放、管理。

火种专人携带、保管。

(安检员)

施工地点支护、设备停放位置及闭锁、瓦斯含量、防灭火设施及人员到位情况检查。

(施工人员)

检查器具安全质量,符合要求后安装,并检查安装质量。

(安检员)

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检员对现场安全情况检查确认。

(施工人员)

施工负责人调度室汇报准备情况,并请示可否开始施工。

(施工人员)

2

施工过程

操作工持证上岗,防护用具齐全,现场距顶板500mm挂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且显示准确。

(瓦检员)

气瓶、气管距施工地点安全距离符合要求,放置稳妥,气管无挤压。

(安检员)

操作工操作规范,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施工有应力释放部件时,应力消除措施科学合理;监护工现场监护。

(施工人员)

洒水灭火工现场值班,施工点下方及附近10m煤壁、底板定时洒水,需保护部件经常洒水冷却。

(洒水人员)

瓦斯检查员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施工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每次间停后,开始施工前必须再次检测瓦斯。

1

2

3

4

5

6

7

8

CH4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H4

施工间停或操作工临时离开作业现场时,必须关闭气瓶阀门,并有专人在看护。

1

2

3

4

5

6

7

8

3

安全

事项

施工点设备停电闭锁,有专人监护;施工点支护完好,有专人监护;防止高温部件或熔落物伤人。

(施工人员)

4

施工结束

关闭气瓶阀门,拆除、清点施工器具。

(施工人员)

当班将器具搬运出工作面,并分装稳妥,运车场,清点数量、确认完好安全后,交由运输队升井。

(施工人员)

引燃火种专人携带升井。

(安检员)

洒水灭火工现场洒水并观察一小时,确认高温火源熄灭。

(洒水人员)

向调度室汇报施工结束。

(施工人员)

运输队将器具升井后,清点数量、确认完好后,交由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核对数量、确认完好后回收入库。

(施工人员)

措施执行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