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527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docx

赛城湖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修正后

九江县赛城湖跨湖大桥工程

 

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编写单位:

中铁十局九江县赛城湖跨湖大桥项目经理部

编写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赛城湖跨湖大桥钻孔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九江县赛城湖跨湖大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九江县赛城湖跨湖大桥工程《招标答疑会纪要》(2012年6月4日)。

1.2、《江西省九江县赛城湖跨湖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验收标准》(JTGF80/1-2004)。

1.4、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所得到的自然因素、交通运输、料源、民情等资料及信息。

1.5、九江县赛城湖跨湖大桥工程施工图。

1.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7、变更设计通知单(SCH-02)。

1.8、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目前可投入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以及近年来参加各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积累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

2.1、工程简述

赛城湖特大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城西港区境内,为狮城大道的一部分,南通城门镇,北接城西港区,施工里程范围:

K10+697~K11+719,全桥长1022米,宽32m,主桥跨径为1×(3×35)+5×(4×35)+2×(3×35),共8联。

本桥桩基为钻孔灌注桩,类型为端承桩和摩擦桩,0号台和29号台桩径分别为1.2m和1.5m,其余均为1.8m。

本桥桩径1.2m的桩基共12根,桩径1.5m的桩基共12根,桩径1.8m的桩基共112根,全桥桩基础共计136根,桩长总计6406m,水下C30混凝土总计15398m3。

2.2、地质情况

勘察场地内四周平坦开阔,无滑坡、泥石流及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但溶洞普遍发育,成串珠状不规则分部。

勘据钻探揭露,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击相粉质粘土、砾卵石(Q4al),第三系砾岩、含砾粉砂岩(E)互层,三叠系灰岩(p)和燕山期花岗斑岩组成。

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可依次划分为:

①-1素填土、②淤泥、③-1粉质粘土、③砾质粉质粘土、④淤质粘土、⑤粉质粘土、⑥中砂、⑥-1砂砾、⑥-2细砂、⑥-3角砾、⑦砾质粉质粘土、⑧中风化灰岩(P)、⑧-1溶洞、⑨中风化灰质灰岩(P)、⑩全风化花岗岩、⑩-2强风化花岗岩、11-1全风化花岗斑岩、11-2强风化花岗斑岩、11-3中风化花岗斑岩、11-1全风化粉砂岩、12-2强风化粉砂岩、12-3中风化粉砂岩、13溶洞(E)、13-2强风化砾岩、13-3中风化砾岩(E)。

2.3、水文地质

场地地下水及腐蚀性评价:

勘察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土类空隙潜水和岩石裂隙潜水类型。

主要赋存于岩土层裂隙面及空隙之中,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在1.50米至4.50米之间,地下水位标高在14.76米至15.35米之间。

各层透水性弱,水量中等,主要接收地表水体侧向补给和湖水渗透补给。

水位随季节性变化。

本场地水质较好,依据水质分析资料,本场地水对混凝土无腐蚀。

土层腐蚀性评价:

依区域类似场地资料,本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无腐蚀。

赛城湖是九江县最大的湖泊,九江县西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本桥位于赛城湖与长港湖的连接通道上,桥位与河道基本垂直,水域宽约980m。

根据九江县水利局提供的《赛城湖历年最高水位记录(1975年-2010年)》,结合桥位处50年一遇设计水位+21.06米,推算出百年一遇洪水位+21.60m。

2.4、交通情况

本工程地处九江城区范围,赛城湖南岸狮城大道尚在修建中,既有乡村道路狭窄且不能到达本工程起点施工现场。

北岸沿线交通条件较好,终点段可从现有公路新修便道进入现场。

由于赛湖大桥在跨赛湖段约1km范围,湖面无路可进,需设置贯通的栈桥,施工时充分利用栈桥搭设水下工程作业平台,减少对既有湖体的污染与破坏。

三、施工方案

3.1、钻孔机具的选择

根据本桥设计桩基穿过地层主要为中风化石灰岩,全风化、强风化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中风化、全风化粉砂岩,中风化、强风化砾岩,并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本标段钻孔机具拟选择CF20冲击钻成孔。

钻孔施工时特殊情况选择不同机械。

3.2、施工进度安排

赛城湖跨湖特大桥施工工期计划安排:

施工班组务必抓住目前的黄金施工时段(赛城湖枯水期),本着优质、快速、高效的施工目标,于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完成全部桩基(冲击钻)施工。

3.3、施工准备

3.3.1、技术准备

①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的审核,并进行有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文件,作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②读懂桩基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原材料送检和混凝土配比申请。

③了解场地及湖泊今年的水位变化。

④准备施工用的各种报表、规范。

⑤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3.2、现场准备

①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自检,监理复核;

②护筒埋设检查、测量复核;

③拌合站、冲击钻机、砼运输车、发电机等机械设备性能良好,现场施工用水、用电配备到位。

④泥浆池、沉淀池的检查;

⑤检查水泥、骨料、水质及其它添加剂数量,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是否与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的材料相一致;

⑥检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型号、种类、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有无埋声测管等。

3.3.3、物资准备

桩基混凝土施工采用长江砂、型号中砂;石子采用瑞昌金门坎石子、型号为5-25mm;水泥采用洋房牌水泥(p.o42.5);外加剂采用江苏特密斯、型号为YJ-1型高效泵送减水剂。

施工现场备足处理溶洞时所需材料,如片石,碎石,黏土,水泥等各30吨。

施工过程中发现溶洞,根据溶洞大小选择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无论何种材料使用后必须及时补充,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备料。

具体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材料计划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φ28

HRB335

T

960.746

2

φ25

HRB335

T

29.351

3

φ16

HPB235

T

5.692

4

φ10

HPB235

T

117.304

5

声测管

SCG54×1.5-QY

m

25264

6

中粗砂

T

4788.78

7

石子

T

17276.56

8

水泥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T

4788.78

9

外加剂

T

33.57

10

片石

大于15cm

T

30

使用后及时补充

11

黏土

T

30

使用后及时补充

3.3.4、人员、设备计划安排

3.3.4.1、主要设备情况

根据本桥桩基实际情况,拟配备12台CF20型冲击钻钻机进行钻孔,钢筋笼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汽车吊分节吊装,砼采用拌合站拌制,罐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规格、型号、功率

数量

备注

1

冲击钻钻机

CF20

12

2

混凝土拌和站

75KVA

2

3

装载机

ZL5O

2

4

砼搅拌运输车

JS88m3

4

5

汽车吊车

QY2525t

2

6

泥浆泵

BW1507.5KW

6

7

钢筋弯曲机

GW6-40KK

2

8

变压器(箱变)

500KVA

3

9

电焊机

BX-50038KVA

8

10

调直机

GTJ4/87.5KW

4

11

地磅

200T

1

12

发电机

GF200

1

备用

3.3.4.2、主要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安排

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吴先勇

项目经理

项目总负责人

2

王鹏飞

副经理

生产总负责

3

董兆军

总工

技术总负责人

4

江明阳

工程部长

现场技术负责人

5

周文立

试验室主任

工程试验负责人

6

陈蛟

技术主管

现场技术

7

吴光义

测量主管

测量负责人

8

袁华昌

物资部长

物资负责人

9

汪凯

安质部长

现场安全质量

10

冯勇

综合办公室主任

后勤负责人

主要作业人员一览表

序号

班组

人数

施工班组负责人名单备注

1

钻孔班班长

12

刘暮生、王风、张大春、刘自喜、

陈德旺、王功

2

钻孔普工

24

陈发胜、洪杰

3

钢筋班班长

1

张超

4

钢筋工

15

/

5

砼班班长

6

廖成才、冯万、邱瑞武、王建军、

刘城、杨德武

6

普工

18

/

7

电工

1

马子龙

8

电焊工

6

/

3.4、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本桥先施工26#墩26-1桩基,并作为首件工程。

29#台的施工工艺正在变更当中,施工前报专项方案,1~28#墩桩基均采用搭设钢管桩栈桥施工平台,为钻孔桩施工提供作业平台,施工同一墩台时采用跳桩钻孔,当桩长不一致时,先钻最长桩。

3.4.1、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4.2、施工工艺要点

3.4.2.1、桩机平台搭设

水中墩钻孔桩施工采用固定平台,然后再安设钻机进行桩基施工。

固定平台平面尺寸为:

33m×10m;以φ630mm×8mm钢管桩作平台基础,为方便钻孔,平台设置3排管桩,每排4根;钢管桩长为20m,入土深度不小于13m。

为增强平台的整体稳定性,承台一侧两排相邻钢管桩间用剪刀撑进行连接。

在顺桥轴线方向4根桩顶通长布置2I32a工字钢作垫梁。

平台主梁采用四组贝雷梁,贝雷梁每两片为一组,中间用90mm花架连接。

纵梁跨径为15m,贝雷梁与上横梁用“U”型螺栓连接,两组贝雷梁间用[10槽钢进行剪刀撑连接。

为增强纵梁的横向稳定性,在相邻两组纵梁间用[10槽钢进行剪刀撑连接。

平台面层采用I22a工字钢作分配梁,间距为0.50m,分配梁与贝雷梁用“U”型螺栓进行连接。

然后直接在分配梁上满铺δ10mm钢板。

护栏采用φ45钢管作栏杆,栏杆间距为2m,高为1.05m。

平台面标高与栈桥面标高一致。

3.4.2.2、桩位放样

施工前检查栈桥及作业平台是否足够稳固,施工时能保证钻机在施工中平稳进行,放样定位同陆地部分。

施工测量时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校核与检定,保证测量精度。

桩基定位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3.4.2.3、护筒埋设

测量定出桩位,放出钢护筒边线,依据钻孔桩中心,引出十字桩,并保护好桩位,以便在钻机就位后控制好三心一线(钻头、钢丝绳、钻孔桩中心,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然后将钢护筒准确就位后,采用振动桩锤插打钢护筒至穿透淤泥层,护筒长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要求护筒底口进入粉质粘土层中不小于2m。

护筒埋设顶面需高出水面1.5~2.0m。

,护筒内径大于桩径30cm。

护筒埋设好后及时测量其标高,以便检查孔底高程。

在护筒埋设好后,在顶部焊加强筋和吊耳且开出浆口。

3.4.2.4、泥浆的配制

泥浆循环池的设置应满足技术、交通组织、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配备完整的泥浆循环系统。

在泥浆排放过程中,务必注意环境保护,泥浆排放一律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的泥浆循环使用,废弃泥浆经沉淀处理后,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

在粘土层段可采用自然造浆的方式进行护壁,淤泥或砂类土层段采用抛碎粘土造浆,造浆用的粘土塑性指数应大于15。

钻孔桩施工前,必须提前备有足够数量的粘土或膨润土,掏渣后应及时补浆。

浆液的比重、粘度、胶体率等指标经现场试验以符合该地层护壁要求,一般钻进过程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

相对密度

粘度(s)

胶体率(%)

失水率(%)

泥皮厚

静切力(Pa)

酸碱率(ph)

1.2~1.4

22~30

≥95

≤20

≤3mm/mim

3~5

8~11

为保证中层易液化坍塌砂质层的成孔质量和最终能将孔底清理干净,对泥浆的比重与粘度制定严格指标。

泥浆的好坏是成孔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由于配置了高质量的泥浆,在长期停钻的情况下,沉积物很少,此外,优质的泥浆可使孔壁形成一层粘性好、密度大渗透性差的泥皮,这层泥皮可防止孔内泥浆外渗,大大减缓孔内水头降低的速度,这也是使孔壁稳定的有效措施。

3.4.2.5、冲击钻孔施工

1>开始钻进时,应采用小冲程开孔,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钻孔。

松散地层应采用中小冲程,岩层应采用中、大冲程。

冲击钻进过程中,孔内水位应高于护筒底口500cm以上。

掏取钻渣和停钻时,及时向孔内补水,保持水头高度。

2>钻进过程中,必须勤松绳、少量松绳,不得打空锤;勤抽渣,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

每次松绳量,应根据地质情况、钻头形式、钻头质量决定。

3>在钻孔过程中,必须绘制桩孔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以供对不同土层选择适当的冲程和泥浆比重等作参考。

在易坍地层中钻进时,应适当加大泥浆比重,控制冲击速度。

4>钻进中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以判断土层,并做好记录,与设计地层作核对。

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钻进记录,详细记录地层变化情况,当发现地层异常孔内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

钻机操作手或班长必须在记录上签字。

5>当钻孔进入中风化岩层时,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到达现场确认,作为入岩深度的起始依据。

第一根桩应同时通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到现场确认,以作为后续工程的控制依据。

当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明显出入时,应即刻通知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到现场解决。

6>本工程终孔标准为入岩深度、标高双控制。

终孔前钻进速度放慢以便及时排出钻渣,当钻孔距设计标高1m时,注意控制钻进速度和深度,端承桩孔深超设计大于等于5cm,并核实地质资料,判定是否进入要求的持力层。

当桩孔达到设计深度时,自查入岩深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即刻通知监理工程师到达现场确认。

确认满足终孔条件后采用测绳校核孔深,以保证桩底标高符合要求。

7>钻孔桩成孔直径必须达到设计桩径,成孔用钻头设保径装置,保证每个截面没有缩径现象。

成孔后利用探孔器先进行孔径检查合格后,由项目部技术员进行成孔质量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报请监理复检认可。

8>冲击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桩位,校核方法是利用护筒周围的十字桩检查钢丝绳是否对中。

钻孔桩成孔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cm,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100。

9>钻孔桩在钻进过程中,要及时将弃渣外运至指定地点,防止对湖体环境造成污染。

10>钻孔时经常清碴,并及时补给泥浆,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11>采用多台钻机施工时,在砼刚刚浇注完毕的临桩成孔施工安全距离不宜小于4d,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筑混凝土的凝固,应待邻孔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方可开钻。

3.4.2.6、检孔

(1)孔深的检测:

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即停止钻进,适当进行清孔,提钻进行测孔。

采用测绳检测孔深,

(2)孔径、孔型、倾斜度的检测:

采用钢筋检孔器检进行验检(检孔器的制作如下图),检孔器的外径应不小于桩孔直径,长度宜为外径的4~6倍,检孔合格后,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本桥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验标准为见下表: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验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桩:

100;单排桩:

5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2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探孔器:

每桩检查

3

倾斜度(mm)

1%桩长

侧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

每桩检查

4

孔深(m)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0.05

测绳量:

每桩测量

5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符合设计规定。

设计未规定的桩径≤1.5m的≤200,桩径>1.5m的≤300;端承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无规定时≤50。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

每桩检查

3.4.2.7、第一次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提起钻头,补充泥浆并开始清孔。

清孔方法可采用气举反循环或泵吸反循环,清孔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清孔标准执行下列规定:

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1.03~1.10,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Pa.s;浇注水下混凝土前,端承桩桩底沉碴厚度不大于5cm,摩擦桩桩底沉碴厚度不得大于1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吊放钢筋笼。

3.4.2.8、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⑴钢筋笼制作

1>钢筋应存放在高于地面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物上。

按不同钢筋种类、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挂牌标识。

2>钢筋的质量须经过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先清除钢筋上的油渍、污泥、锈漆等。

3>为保证钢筋笼加工精度,采用钢筋弯曲模具,设专用台架制作钢筋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工钢筋笼,钢筋笼采用加劲(间距2m)成型法,加劲筋点焊在主筋内侧,制作时校正好加紧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焊接牢固,布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

4>钢筋笼长度较长时,可以分节制作但接头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主筋接头位置错开且在同一截面受拉区不大于50%。

主筋搭接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得小于10d。

5>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笼每2米设置一组砼保护层垫块,每组4处,呈十字型布设。

钢筋笼每隔2m在主筋内侧检测管外侧设置“○”型加强筋,以防止钢筋笼存放、转运、吊装时变形;每节钢筋笼的吊点位置还要设特别加强撑,同时对同一条钢筋笼要逐节增大加强撑的刚度,以防止吊装时吊点处变形。

6>加工后的钢筋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必须确保钢筋笼的主筋允许偏差为±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笼外径允许偏差为±10mm,倾斜度不大于5%,并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

(2)声测管的埋设方法及措施

1>声测管设在钢筋笼加强筋内侧,0#、29#台呈三角形布设,1~28#墩呈十字型布设,为防止测桩变化对声测精度的影响,各相对应声测管相互平行且间距基本保持均匀,间距相对误差不大于3%(即4cm),并在下钢筋笼是分段测量,记录量测。

(如下图)

2>声测管埋设至桩底,钢筋笼加强箍筋设计为2m一道,为保证声测管线形,利用加强箍筋每2m设置一道φ10套箍,固定声测管位置。

3>由于声测管较薄,与钢筋笼绑扎连接,不得焊接。

4>声测管底部与桩底平齐,两端用钢板封口,保证密封,上部伸出桩顶1m。

5>在埋设过程中,应事先灌好清水,保证任何情况下不得漏浆。

6>加强声测管的保护,特别是在基坑开挖中,防止声测管折断或弯曲,在检测时才能打开上部封口,以防止杂物进入声测管中,影响测试。

(3)钢筋笼安装

桩身钢筋笼分段制作完成后,按照编号采用平板车运至现场,用吊车将钢筋骨架吊入桩孔内,每下完一节钢筋笼后用钢管或方木固定,再用吊车吊住另一节钢筋笼进行焊接。

焊接时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钢筋笼在吊装前,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顶端节钢筋笼顶端根据孔顶标高设置吊筋。

起吊时,吊点栓牢并布置于直径方向,起吊过程中必须防止钢筋笼变形,使钢筋笼吊起后呈自然铅直状态。

钢筋笼接长时,两段钢筋笼必须保持垂直和对位良好。

吊入钢筋笼时对准孔位轻放慢放。

若遇阻碍,随起随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放。

不高起猛落,强行下放,以防碰坏孔壁而引起塌孔。

下放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孔内水位情况,如发现异常现象,马上停放,检查是否塌孔。

钢筋笼骨架的保护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焊接定位钢筋控制,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布置4个。

钢筋笼下放至标高后,要检查钢筋笼是否中心偏位,使之满足规范要求,并用4根Φ20钢筋将其与钢护筒焊接,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下沉或上浮。

钢筋笼下放完成后,马上下放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并做好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

3.4.2.9、导管下放及二次清孔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采用导管法。

导管接头为卡口式,直径350mm,壁厚10mm。

导管使用前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压试验。

下放导管时,导管连接要紧密,导管下入孔内后,底端宜距离孔底0.25~0.4m;导管应位于钻孔中心位置;导管下放完毕,立即进行泥浆循环清孔,开始先将导管以40cm幅度上下活动,扰动孔底沉渣,历时1个小时;然后将导管口下落至距孔底5cm,并不断摇动导管。

清孔过程中,徐徐向泥浆池中加入清水,以减小泥浆比重;并及时清理泥浆渠中循环出的沉渣,以降低泥浆的含砂率。

如因泥浆粘度较小,致使孔底沉渣超标,可以在泥浆渠中加入适量的膨润土或水泥增大泥浆粘度,以降低沉渣厚度。

清孔过程中随时检测,当泥浆相对密度在1.03~1.10,含砂率<2%;摩擦桩沉淀层厚度不大于100mm,端承桩沉淀层厚度不大于50mm,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同意即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3.4.2.10、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⑴水下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桩基混凝土标号为水下C30,考虑气温、运距及施工时间的影响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塌落度损失,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满足以下要求:

桩孔直径D≥1.5m时,塌落度宜为160—200mm;

桩孔直径D<1.5m时,塌落度宜为180—220mm;

混凝土初凝时间:

≥6h。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至浇筑地点,采用汽车吊或输送泵放料到料斗进行灌注。

2>混凝土灌注

当二次清孔的沉渣厚度(端承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10cm)达到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集料斗要满足首批混凝土需要量要求,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1m以上。

首批混凝土需要量计算:

V≥Πd2/4×(H1+H2)+πd2/4×h1

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需要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米;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直径,取d=0.35(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深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γWγc;

Hw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的深度(m);

Γw、γc---为水(或泥浆)、混凝土的容重(取Γw=11KN/m3,γc=24KN/m3);

由上式计算可知,φ120cm孔径首批混凝土需要量为2m3左右,φ150cm孔径首批混凝土需要量为3m3左右,φ180cm孔径首批混凝土需要量为4m3左右。

提前加工好相应体积的混凝土集料漏斗。

用顶塞法灌注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导管埋置深度,符合要求后即可正常灌注。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进行,并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

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控制在2m~6m左右。

②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后续混凝土要沿导管壁徐徐灌入,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

另外,为保证桩基础的密实,要定时抽插导管,达到振动效果。

③为确保桩顶质量,混凝土浇筑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50—100cm,在浇筑完成后挖除多余混凝土,但应留出30cm左右在桩基础达到强度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