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236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重庆市大足中学学年高一文综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大足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2014级第三次月考文综试题

政治

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2012年3月14日,广州一家公司在武汉某高校发布招聘信息时,明确提出了“星座门槛”:

招聘设计师仅限处女座,业务员不要双鱼座的。

从哲学上看,这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2.2012年网络热词层出不穷,纵观今年的网络热词不乏有很多体现了中国在奋进中铿锵步伐。

语文期刊《咬文嚼字》12月30日正式发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

“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

仔细品味刚刚出炉的热词无不体现网友对中国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关注。

网络常见的流行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荀子•王制》指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③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000米级海试3战告捷,2012年6月22日蛟龙号完成第三次下潜任务。

据此回答题4~5题

4.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里幻想的海底世界是惊险无比的,卡梅隆电影《深渊》里塑造的海底是斗争激烈的,参与第二次下潜工作的潜航员唐嘉陵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底特别贫瘠,仔细观察才能看到指甲盖那么大的昆虫生物和一些生命活动迹象,比如类似蚯蚓住过留下的那些小孔。

这再一次证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5.海试现场专家表示,蛟龙号目前尚在验证阶段,多次下潜目的是验证其技术改进后的性能,找出并排除故障。

第一次下潜时,蛟龙号曾出现声学系统等4个故障。

经过科研人员反复检查,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

这个过程体现了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手机养鱼种菜”这是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

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

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重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科学实验活动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7.在《黄帝内经》中的“五劳所伤”中有这样的记述: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这说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事物都处于相互转化之中

③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④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0%,而美国则为30%。

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诸多原因中,资金缺乏是制约其创业成功的瓶颈。

为此,有人大代表提议建立国家创业基金,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这一提议

A.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B.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D.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9.针对目前有记者将北京‘首都’写成‘首堵’的现象,北京市长说:

目前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但个别记者把‘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

“北京堵车现象虽然存在,但个别记者将‘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北京市长的上述讲话体现了

A.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B.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11.“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动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殊性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12.端午节将至,各色粽子纷纷上市。

但专家指出,粽子高热量、不易消化,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还是“健康杀手”。

粽子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

这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②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推动复杂事物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④物质和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材料:

受世界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及欧债危机等影响,2012年我国面临外需不足、内需不振,结构调整等经济环境。

2012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12分)

 

2.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结合材料分析胡锦涛观点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12分)

 

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

12分

 

4.2012年1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二次会议指出当前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虽然广东省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破解;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压力比较大。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要求,创新发展战略和思路,积极应对各种苦难和挑战,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关键,大力推进结构性调整和自主创新,保持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发展。

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哪些观点?

(14分)

 

历史

命题人:

黄彬审题人:

蒙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3.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1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甘龙曰:

‘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专制统治

15.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

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

16.南朝谢灵运曾说: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17.《魏书·食货志》载:

“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

”对此理解分析最确切的是

A.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B.北魏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C.孝文帝改革使一度萎缩的商业得以恢复D.南北对峙阻碍了商业发展

18.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

”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19.“……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D.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0.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

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21.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2.“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3.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4.马克思说的:

“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

A.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措施B.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措施

C.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措施D.明治政府的“近代天皇”制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13.(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

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8分)

 

 

(2)为什么会出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的局面?

这对后来的变法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

(4分)

 

(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

(6分)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6分)

 

14.(28分)改革要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4分)

 

材料二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1)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分)根据材料二的表格,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何进步性?

(2分)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说明日本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目的。

(6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明治维新的措施,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说明“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6分)

 

材料四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5)根据材料四、五,指出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对两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分)

 

地理

命题人:

李峰审题人:

蒲艳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

本部分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右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

读图完成25-26题。

25.甲地位于丁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6.若某直升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右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

读图,回答27~28题。

27.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

B.550千米

C.760千米

D.1100千米

28.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A.低温干燥B.晴朗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多雨

图1是经纬网局部图。

M时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

读图后回答29—31题。

 

29.关于当日甲、乙两地昼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的较长B.乙地的较长

C.甲地昼长6小时D.乙地昼长18小时

30.此时,北京时间为

A.4点B.7点C.8点D.11点

31.这一天

A.北京日出东北方B.济南白昼正渐长

C.广州正午日影正渐长D.曾母暗沙正午日影朝北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32~33题。

 

32.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

 

33.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

2011年ll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l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29052S,31002E)开幕,下图为德班气候大会会徽。

中国代表团经过约l3时l0分的飞行,于当地时间1l月28日7时到达南非德班。

据此回答34-35题。

34.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出发时,北京时间约为

A.26日20时50分B.27日23时50分

C.27日13时l0分D.28日7时50分

35.德班气候大会会徽是一棵枯萎的猴面包树扎根在扭曲的地球上,该树种粗大树干能贮存大量水分抵御干旱,它广泛分布在非洲的

A.东非高原B.撒哈拉沙漠

C.地中海沿岸D.刚果盆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

1.(28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地形区,理是。

(4分)

(2)A地夏季的气候特征是,原因是

(4分)

(3)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4分)

(5)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4分)

(6)A在B的方向;疗养院位于(南或北)坡。

(4分)

(7)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

为什么?

(4分)

 

(7)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

为什么?

(4分)

 

2.(28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七次峰会于2012年6月18-19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5墨西哥地形及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下表为墨西哥城和洛斯卡沃斯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2年3月21日凌晨2时02分,墨西哥南部山区格雷罗州发生里氏7.8级地震。

此次强震仅有十余人受伤,零死亡,800间房屋在地震中受损,其中60余间例塌。

(1)该国城市多分布在___地区,其原因是____。

(4分)

(2)结合材料,说明洛斯卡沃斯的气候类型及降水稀少的原因。

(8分)

(3)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气温年较差的特点及成因。

(6分)

(4)结合材料,简述墨西哥西部多地震的原因及此强震造成人员伤亡小的原因。

(10分)

 

大足中学2012~2013学年下期高2014级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案

25~29ACCBC30~35DDCABA

1.

(1)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河流从四周向中心流

(2)高温多雨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水汽(3)aa河河谷的坡度较大(落差大)

(4)图略(提示:

水库淹没地区为A附近,海拔在100米以下的盆地地区)位于AB间的峡谷地区,其上游为盆地,河流支流多,水流大;峡谷地带,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坝体宽度较小,工程量小,投资省

(8)西北南

(9)C河流只能存在于山谷之中,而C为山脊

(10)①从①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2.

(1)内陆(高原或高海拔)(2分)地势高,气候凉爽(2分)。

(2)洛斯卡沃斯为热带沙漠气候(2分)。

降水稀少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分);盛行东北信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2分);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2分)。

(3)墨西哥城气温年较差小(2分);墨西哥城地处高原,海拔高(2分);纬度低,太阳高度年变化小(2分)。

(4)墨西哥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2分),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或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2分)。

人员伤亡小的原因:

地震震中位于山区,人口稀少(2分);房屋抗震结构好,高层建筑不多(2分);民众对于地震的防范意识都很强(2分)。

大足中学2012~2013学年下期高2014级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

选择题:

(48分)1——5BADBC6——10CBACC11——12CB

材料题:

(52分)

13

(1)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原因:

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

采取均田制。

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8分)

(2)商鞅的新法触及到了贵族势力的根本利益。

贵族势力对商鞅变法进行攻击和破坏,阻碍了变法进程。

孝公死后,对商鞅进行迫害,影响了整个变法的效果。

(4分)

(3)影响:

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

认识: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

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

(6分)

(4)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14.

(1)矛盾:

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

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4分)

(2)俄国社会矛盾尖锐,自下而上的革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其近代化发展历程.(4分)

(3)目标:

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强大的日本。

结果:

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目的:

增强日本民族力量,对外侵略扩张。

(6分)

(4)政治:

学习西方民主政体,但保留了天皇制度。

(2分)

经济: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采用官营为主的经济方针。

(2分)

文化: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保留军国主义思想。

(2分)

(5)不同:

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

(4分)共同影响:

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开始了政治民主化进程;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