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112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docx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

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

关于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基本情况

及权益保护状况的调研

随着首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造就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农村劳动力,这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为首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首都职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生力量。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农民工群体非常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在一些企业、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拖欠工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等现象,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农民工权益维护,既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工会维权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

为此,北京市总工会根据全总的要求,于2006年初成立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期间,先后向北京市统计局、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了解了当前农民工队伍的基本数据、结构和分布情况;组织召开了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和个别区、街道的党政工干部、劳资干部和农民工代表座谈会及个案访谈。

共发放各类调查问卷424份,收回有效问卷424份,其中农民工问卷400份。

通过调查,了解了北京市外地来京农民工队伍基本情况和维权状况,同时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北京市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外地来京农民工队伍的基本状况

近几年,北京市外来农民工人数基本上保持在300万人左右。

据统计,2005年底外来人口有355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为310万人,占外来人口的87.3%。

全市有工会组织企业的324.9万名职工中,农民工就达百万人,其中建筑业有69.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3%;制造业有9.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0%。

据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反映,北京市农民工来源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等农业大省居多,占来京农民工总数的64%以上。

经过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多年的整合,目前外来农民工已基本呈现了较为明显的行业、区域分布及年龄、文化程度的结构特点。

图1:

1999——2005年来京农民工人数

1、行业分布上以建筑、餐饮、制造及城市服务等行业为主,且多为从事劳务性岗位工作

北京市农民工从业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外来农民工的身影,但又以建筑、住宿餐饮、制造及居民服务业等为多。

2004年从事以上行业的农民工占到了全市农民工总数的68.7%,其中建筑业农民工达72.1万人,主要来自河北、河南等26个外省市成建制的农民工队伍,占全部在京农民工的25.2%;住宿餐饮业有48.3万人,占16.8%;制造业有42.5万人,占14.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有34.2万人,占11.9%。

农民工大多数从事技术知识含量较低的劳务性、体力性工作,如建筑工人、流水线操作员、餐厅服务员、商场信息员、家政服务员、保安员、医院护工和清扫工等。

图2:

2004年北京市农民工主要行业分布

2、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和昌平等地区

据2005年底对外地来京的355万人口分布情况统计,朝阳区有90.6万人,海淀区有65.3万人,丰台区有37.9万人,大兴区有28.0万人,通州区有21.6万人,昌平区有18.7万人,石景山区14.9万人,顺义区14.8万人。

由于外来农民工中有1/4左右的人员是成建制的建筑业从业职工,所以外来农民工在京居住地则主要分布在首都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相对集中的几个区县,如在建的朝阳区CBD、奥运村工程;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回龙观、天通苑大型社区等项目,都有大批建筑施工队集中入驻。

另有半数以上在京外来农民工需租房居住,因此拥有充足房源且房价相对低廉的近郊区成了农民工在京就业的首选地区,在城东南郊的丰台、大兴、通州等地尤为突出。

据统计,至2005年我市仅万人以上外来人口聚居村就有82个之多,其中主要是外来农民工家庭或集体聚居。

图3:

2005年底来京农民工主要居住城区

3、农民工年龄结构上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所占比例大

来京农民大多是来打工的,因此他们的年龄集中在15~49岁的劳动适龄人群。

其中,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据统计,20~24岁年龄组的人数比重最高,占全部农民工总数的22.8%;30~34岁年龄组占18.8%;25~29岁年龄组占18.4%。

而且农民工中的男女比例相差较大。

北京外来农民工2004年的男女性别比为23:

1,2005年的男女性别比则为16:

5。

这一比例与在京外来人口的总体性别比呈一致性,并且这一比例还随农民工年龄的增加而呈扩大趋势。

这种情况说明来京打工农民工中不但男性所占比例占绝对多数,而且说明中年以上的女性来京务工的相对较少。

4、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高中以上学历人员渐有增多

来京农民工大多受过初等教育,这一点主要是符合了北京各行业岗位工作对从业人员个人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基本要求。

据统计2004年,在286.5万的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上的人数为240.9万人,占全市农民工的84.1%,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9.7%。

由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高于本市农业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9年的水平。

而且,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服务要求的提高,北京各行业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高中以上学历者,而且占有相当比例。

在本次随机抽选的400名农民工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了89.8%,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270人,占67.5%,高中以上学历的89人,占22.3%。

图4:

400名随机被调查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5、随机抽取的400名农民工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

在涉及建筑、轻工、汽车制造、环卫等行业中随机抽取的400名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

(1)工资收入:

月工资在800元以下的46人;801—1000元的110人;1001—1500元的179人;1500元以上的65人。

大部分用工企业能够做到了农民工与本市职工同工同酬。

在建筑企业中,从事技术技能性岗位人员工资收入要比一般简单劳动型岗位高。

如,建筑企业电工、塔吊工、木工、瓦工等。

(2)工作时间:

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内的138人;8—10小时的195人;11小时以上的67人。

建筑行业因受工程进度要求的影响,工人经常加班加点,每天工作时间往往超过10小时。

而在机械化生产线上工作的人员,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对职工工作、休息时间要求较为具体,基本保证8小时工作制,有的企业还在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工间休息。

(3)在京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认为受户口限制的64人;学历和技术技能不够的165人;生活开支过大的170人;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的180人;没有稳定的人际关系圈和组织依靠的63人;其他问题的6人(以上问题设置为不定项选择)。

调查显示,在京的户籍问题虽然受到农民工兄弟较大关注,但已不再是影响农民在京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社会保障、个人经济状况和技术技能的提高。

(4)对目前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

认为“比较满意”的101人;“还可以”的232人;“不太满意”的56人;感觉“很差”的11人,大多数对本人在京的工作生活状态较为认可。

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北京市出台的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措施和社会对农民工群体在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经营者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同和良好工作生活环境的营造,使农民工的“边缘感”有所淡化。

(5)对在京是否受到歧视的主观看法:

答“是”的89人,“否”的311人。

从中反映出,农民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较之以往已有较大改变,大部分的北京市民不再因农民工的身份而再予“另眼相看”。

(6)对今后发展的设想:

选择“想在京长期工作生活”的111人;“以后再说”的182人;“挣钱后回家”的102人;“到别的城市工作生活”的5人。

农民工对今后个人发展方面的选择视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择回家的只占1/4,与明确选择在城市生活的人数相当,一改“故土难离”的情结,反映了农民工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

另一方面也说明北京城市工作生活环境更为宽松、方便,而且随着城乡二元体制影响逐渐弱化,为农民工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调查还反映,一些农民工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希望子女能够在京就读,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受到较好的教育。

虽然,农民工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就业要求更加务实、生活向往更加乐观,对自己的身份及环境定位有较为清楚的认知。

但农民工的处境也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存在,还有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目前在北京从事地下采掘、纺织缫丝、环卫清扫等脏、苦、累、差、危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农民工,商场信息员、保安员、家庭保姆等工作也基本由外来农民承担。

从中可以看出,外来农民工的就业仍然以“北京人不愿干”的低层次岗位为主,即使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工人阶级整体的一部分,但由于工作岗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使他们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社会歧视和利益损害。

因此,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需要制度上的科学安排、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各级党政和工会组织的不懈努力。

二、北京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状况

根据中央关于工会工作要“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指示,北京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加大建会力度,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更好地维护农民工权益,推进农民工融入首都工人阶级队伍的进程。

1、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从1999年北京市大抓新建企业建会起,各级工会就重点推进以建筑业成建制农民工队伍为主的建会、入会和维权工作。

2003年北京市总工会在原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市建委以及河北、河南、江苏、四川、安徽等10个外省市驻京建管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成立了北京市外地在京施工企业工会联合会。

2003年底就有110家外来建筑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企业建会率达到59%,发展会员8.9万人,农民工入会率达到63%。

通过努力,这几年外地在京建筑企业建会率和农民工入会率均保持在80%以上。

目前,在165个市属区县局总公司单位中,已有数千家不同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农民工基层工会组织,但除建筑业外全市外来农民工的入会率还不高,截止2005年底,北京外来农民工会员为82.2万人,虽然占到有工会组织企业农民工职工总数95.2万人的86.3%,但在全市所有310万外来农民工中仅占26.5%。

其中,建筑业65.5万人、制造业6.6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2.7万人、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1.5万人、住宿和餐饮业1.4万人。

在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的商场信息员、保安员、高校非在编人员、家政服务员、劳务输出人员的建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推进。

 

2005年,北京市在街乡基层工会推行工会工作助理员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

分布在18区县的170多名助理员,协助工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社区餐饮等服务行业农民工入会和会费收缴。

截至2005年底,北京各区县实有农民工会员达到了12.5万人,占有工会组织企业的69.4%。

2、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农民工成为工会会员,使农民工感受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变,而各级工会组织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真正使农民工体验到了工会组织的存在、感受到了加入工会的重要。

(1)源头参与发挥工会优势。

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各级工会的职责。

近几年,各级工会充分发挥源头参与作用:

北京市总工会协助市人大制定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相继颁布实施,推动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工会与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建立的联席会议和联合检查制度,工会与同级人大、政协建立的劳动法规落实检查、调研制度,为实现工会农民工维权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各级工会积极在建筑企业中推动农民工工资“月发放、季结算”及“工资卡”支付制度,同时,密切配合劳动部门加大检查监督,及时纠正问题,促进了农民工工资的及时发放。

2005年以建筑业为突破,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的分别有91.8万人和71.5万人,有的企业工会还在企业行政的支持下为农民工加投了商业保险。

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设立工会安全检查员,对工地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监督。

北京市总工会在2006年春节过后就组织开展了面向来京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宣传月”,并通过北京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劳动法律帮助。

“签合同、保工资、上保险、保安全”,已成为各级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方式。

(2)积极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

几年来,各级工会针对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积极组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些基层工会在企业的支持下,组织他们举办运动会、技术技能练兵比赛以及生日会、郊游等活动,激发了农民工,尤其是年轻农民工的参与热情,使农民工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存在,并从中逐渐增强了对工会的认识。

工会的各项工作带动了企业行政对农民工队伍建设的重视,一些改制企业、私营企业已经把农民工工作看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资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自有职工同等看待;一些单位还加大投入,输送农民工参加工会组织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培训和各类岗位证书、职称、业务的培训,关心他们的生活,努力改善就餐、住宿条件,农民工生病有慰问、遇到困难有人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工献身首都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北京市总工会开展的“双爱双评”、“和谐企业”评比活动中获奖。

(3)努力适应农民工群体深层次需求。

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及其内部的分层,以及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如在经济权益方面已不仅仅局限于工资报酬,对社会保险、安全卫生有了更多的需求;在民主意识方面,要求建立工会、加入工会组织,借以表达诉求的愿望更为强烈;在精神文化权益方面,一些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农民工,如民营医院、民营学校等非企业单位中的农民工群体,已不只满足于打打球、唱唱歌等一般性文体活动,而是有了提高个人能力、参与企业发展、扩大社会交往、呼吁社会认同等更高层次的期盼,这些无疑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北京市总工会加大了对优秀农民工的表彰宣传力度,在近几年工会开展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优秀农民工当选创新标兵、荣获五一劳动奖章,有的还当选了北京市劳动模范。

各级工会的农民工维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势必导致北京农民工队伍维权工作艰巨性,农民工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渠道问题

农民工普遍反映,作为来京务工人员,在北京缺乏稳定的组织依靠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

农民工只有摆脱分散的无组织的状态,不断拓展人际交往面,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转变思想观念,与市民形成良好互动,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2、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问题

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拖欠工资、劳动报酬偏低、超时加班、不能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

造成劳动者权益受侵害主要因素有:

部分经营者法制观念不强、劳动监察力度不够、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

3、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随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外地农民工子女与北京市子女在政策上享有了同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仍存在部分“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校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缺乏、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此外,由于参加北京市高考必须具有北京户口,农民工子女无法参加当地高考,迫使农民工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只能回原籍就读,与父母距离遥远,难以得到良好的管理和培养,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不仅对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和家庭状况极为不利,还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引发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

4、农民工的医疗问题

由于不少农民工未能参加医疗保险,昂贵的医药费用相对于微薄的工资收入来说成为一种巨大的经济负担。

不少农民工反映,他们出门在外,最害怕的就是生病。

一旦生病,“小病怕花钱不敢看,大病花钱太多看不起”,只能硬扛着。

5、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京高额的娱乐消费让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望而却步。

农民工在工作之余,缺少正常的文化娱乐生活,只能用闲逛、打牌等方式消磨时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在业余时间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整生活,化解不良情绪,便有增大他们进行失范活动的可能性。

因此,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稳定职工情绪和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都将大有裨益。

6、工会如何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

根据调查,农民工的就业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农民工在用人单位劳动,但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农民工无法加入用人单位的工会,同时劳务公司方面的工会也不够健全,造成劳务派遣农民工在维权上存在空白。

此外,在建筑行业外施队农民工中,由于一些外施队总公司在原籍,工会组织关系隶属原地,地域上的距离,加上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尽管成立以工程项目部为分会的工会联合会,但工会组织对行政的依赖性过强,难以充分履行自身的维护职能。

大量中小非公企业,由于自身生灭频繁,工会组建困难,致使大量农民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权益维护困难。

7、关于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问题

当前北京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农民工文化技术素质较低与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农民工已经成为传统意义上产业工人的生力军。

特别是年轻的农民工对于学文化、学技能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

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文明礼仪培训,对于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问题是由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所引发,它的完全解决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完成。

就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首都农民工问题要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从政府、工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三个方面努力,逐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

(1)要进一步健全全市性的农民工管理和协调机构。

农民工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要保证行政管理部门政策措施的协调一致,必须成立全市性的管理协调机构。

北京市在1995年成立了全市性的“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成立实体性的关于农民工的工作机构(可以叫农民工问题工作委员会或务工人员管理服务局等),由北京市委或市政府直接领导,由市政府的一位副市长兼任负责人,定期召开关于农民工(或叫进城务工人员)工作联席会议,与此问题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参加会议,广泛收集农民工的有关问题和信息,及时解决农民工的实际困难。

通过这个机构,使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能够协调规范,集中各方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2)要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农民工是北京市工资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福利待遇最差的一个群体。

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工资正常支付和增长机制。

要充分发挥三方协商工作机制的作用,加大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力度。

目前,造成农民工在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工资支付等方面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行政方法律观念不强,另一方面是劳动行政监察和工会、媒体等方面监督不够到位。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加大劳动监督力度。

北京市政府有关文件已明确,拟科学确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编制,充实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和劳动争议仲裁队伍,关键是尽快抓紧落实。

此外,工会组织和有关媒体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大对劳动问题方面的监督力度。

(3)加大对农民工素质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

在全面推进“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总体安排上,北京市总工会已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作为重点纳入其中,并在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农民工业余学校”,计划每年培训农民工5000-10000名。

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要以提升技术技能为核心,各级政府、工会、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对素质教育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形成政府投入、社会资金支持、企业1.5%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部分学习费用的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

要合理分布职业教育培训网点,适当增加远郊区县职业教育培训站点,方便农民工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2、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实际困难

(1)探索建立健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

2004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发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和医疗保险的地方法规,但该法规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一方面是一些企业为规避交纳保险费用,设法瞒报实际用工;另一方面相对于农民工收入来说起付标准显得偏高。

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在医疗方面事实上仍然处于无保障状态,发展针对农民工特点的互助合作医疗保险显得非常必要。

农民工互助合作医疗保险要注意把握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缴费要少,另一个是起付线要低。

这样既能达到广覆盖,也有利于扩大统筹基金。

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的日常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另外,从医疗资源配备的角度来看,要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适量的平价医院。

从目前农民工在全市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近郊区和远郊区县有逐步增多的趋势,近郊区和大部分远郊区要保证有一至两所针对民工的平价医院。

根据调查,北京的农民工绝大部分尚未交纳养老保险。

这是因为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全国统筹,农民工职业的流动性使得养老保险的接续存在困难。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养老会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在积极动员农民工交纳养老保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要适应农民工的流动特性,减少退保限制,让农民工自由退保。

在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建立针对农民工的救助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政府可成立针对农民工的救助基金,主要用于针对农民工就医、就业、子女就学等生活困难方面的紧急救助。

目前北京市工会系统在市和部分区县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农民工救助基金可由工会帮扶中心代为管理,由政府主导政策、同级工会具体实施。

(2)为农民工子女上学和升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保证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农民工为促进北京经济发展和首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子女在义务教育和高考升学上也应该享受相应的权利。

要加强监督,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义务教育权利政策的落实。

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探索改革农民工子女同等享受高级中学教育的制度限制。

目前北京将参加当地高考资格与户籍挂钩,将农民工子女整体排斥在高级中学教育管理体系之外。

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逐步放开农民工子女参加本地高考的限制,可以考虑初中毕业实行全市统考,择优录取部分民工子女继续留京读高中,并参加北京当地高考。

(3)充分整合社会力量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农民工对首都经济社会的贡献和农民工的先进典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形成社会各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共识和合力。

要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动员大学生志愿者对农民工进行个体帮扶,帮助培养教育农民工子女。

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北京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隔阂,推广市民与农民工家庭结对子帮扶活动。

3、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加强行业工会建设。

当前北京市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等,这些行业农民工比较集中,并且权益问题共性较多。

因此,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成为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现实要求。

2006年3月,北京市总工会成立了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四个产业工会工作委员会。

按照设想,工作委员会将逐步向产业工会过渡。

随着北京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