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682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及指南.doc

附属医院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规范

【适应症】

凡经CT、MRI或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诊断,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症状者。

【禁忌症】

血肿量小,未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者。

【术前准备】

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位置、范围或血肿密度。

【操作方法及程序】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适于血肿属液体状态,包膜不甚肥厚,无钙化者。

(1)体位:

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侧肩下垫枕,减少颈部的扭曲。

(2)钻孔:

根据血肿位置,通常选择顶部钻孔引流,硬脑膜往往呈青紫色,质地较厚,十字切开硬脑膜及血肿壁层,将其切开即可见陈旧性血溢出。

(3)置管冲洗:

用吸引器将流出的血肿慢慢吸除,然后将硅胶管置入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的液体清亮位为止。

(4)留管引流:

以病人术后体位为准,将高位的导管退至距钻孔处3~4cm处,外接已排除空气的灭菌软塑料密封袋,缝合钻孔切口,将引流管缝扎固定在头皮上,引流管一般于术后3~5天拔除,以空针边吸引边拔出,以排出囊腔上部的空气。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指南

慢性硬膜下血肿为伤后3周以上出现血肿症状者,好发于老年病人。

血肿大多广泛覆盖大脑半球的额、顶和颞叶。

血肿有一黄褐色或灰色结缔组织包膜,血肿内容早期为黑褐色半固体的粘稠液体,晚期为黄色或清亮液体。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病史多不明确,可有轻微外伤史,或已无法回忆。

(2)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常于受伤后2-3个月后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和肢体抽搐等;

(3)精神智力症状: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智力迟钝、精神失常,有时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病。

(4)局灶性症状:

由于血肿压迫导致轻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视乳头水肿等。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了解机体状态。

2)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检查:

了解凝血因素是否正常。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平片:

可显示脑回压迹、蝶鞍扩大和骨质吸收。

2)头颅CT扫描:

颅骨内板下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单中线移位,侧脑室受压。

(2)头颅MRI扫描:

对本症可确诊。

【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可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2.手术治疗

(1)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

(2)骨瓣开颅血肿摘除术,适用于:

1)闭式引流术未能治愈者。

2)血肿内容为大量血凝块。

3)血肿壁厚,引流后脑组织不能膨起者,手术旨在将血肿及血肿壁一并切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