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6683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docx

教育基础知识789章归纳

第7章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的定义: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3、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1)根据课程任务划分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第二节课程目标

第三节课程设计

1、从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

  

(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1)教学计划(也叫课程计划)

  

(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

  (3)教科书

3、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3)基础性

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5点

  (1)按照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注重适用性;

  (4)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年级个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同学科各年纪教材间的衔接。

第四节课程实施

第五节课程评价

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安排课程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基础上形成的,以课程目标为中心展开);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3)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课程评价过程中要经历那些步骤(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第一步,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第八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哪些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1)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个体的认识范围,加快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学的一般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6、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

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7、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通过教学激励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使他们不仅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第二节教学过程

1、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孔子: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夸美纽斯:

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赫尔巴特:

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杜威:

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凯洛夫: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表现如何?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引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

4、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115

  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象,参与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

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且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

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6、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主张把知识涵养与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怎样理解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6、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

贯彻要求有哪些?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7、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8、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应如何备课?

  (1)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并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等。

将这些研究、分析结果,纳入课时计划。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教师怎样写好课时计划(教案)?

  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

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项目:

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3、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课的类型划分依据是教学任务。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的类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

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包括: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4、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

  测验的效度:

指一个测验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

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

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

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

3、班级授课制(也叫集体教学或课堂教学)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它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P139—140

  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4、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具体讲,有两条途径:

(1)结构化策略

(2)问题化策略

第九章学校德育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德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2、德育的意义3点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4、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4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二节学校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点

  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

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5、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或者说: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符合哪条德育规律,为什么?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它伴随品德认识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它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最后就是要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6、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或说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5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3、举例说明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4、举例说明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5、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作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6、因材施教原则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贯彻之?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 (4)班主任工作

7、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法。

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属于锻炼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第四节学校德育模式

一:

认知模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

【前道德阶段0—4岁,他律阶段4—8岁。

自律阶段8—12.】

  1: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1)了解学生当前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实施。

2、德育认知模式中“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意义

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选择能力;

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

体谅模式: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同事所创。

1:

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时人类的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时教育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应道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青少年实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

2: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2证明规则。

3付诸行动】

3:

体谅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有助于教师全面的认识学生对待特定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

2:

有助于教师较全面的认识学生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种种困难,一边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3:

提供一系列可能反应,教师能够根据他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来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4:

提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为教师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提供一系列教师指南。

缺陷:

对青少年的需要特点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观点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

三:

社会学习模式

1理论假设:

学习并非刺激——反应S_R的结果。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社会学习论的优点和缺陷

(1)优点

第一,在收集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做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

第二,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的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成果,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

(2)不足

第一,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缺乏深入细致的贯穿力

第二,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可信度也尚存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