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307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x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1重症肌无力:

新斯的明

2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

3休克伴心肌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

多巴胺(DA)

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

卡托普利

5有机磷中毒消除N样作用:

氯解磷定

6高血压合并溃疡病:

可乐定

7劳累性心绞痛:

硝酸甘油

8变异型心绞痛: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9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10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苯妥英钠

11情绪激动、甲亢、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

普萘洛尔

12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

胺碘酮

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维拉帕米

14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

强心苷

15房颤、房扑:

强心苷

16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

17卓艾综合症:

奥美拉唑

18子痫引起的惊厥:

硫酸镁

19焦虑:

地西泮(安定)

20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静注)

21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单纯局限性发作):

苯妥英钠

22帕金森:

左旋多巴

23类风湿性关节炎:

阿司匹林

24痛风:

秋水仙碱

25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发性皮肌炎:

糖皮质激素

26低血容量休克:

中分子右旋糖酐

27重症甲亢、甲亢危象:

丙硫氧嘧啶(PTU)

28伴有肥胖的二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29敏感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肺炎:

青霉素G

30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弯曲杆菌败血症、支原体肺炎(大环内脂类)、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和结膜炎、红癣、痤疮、白喉带菌者:

红霉素

31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

克林霉素

3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青霉素肠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万古霉素类

33鼠疫、兔热病:

链霉素

34表麻:

丁卡因

35躁狂症:

碳酸锂抑郁症:

米怕明(丙米嗪)

36轻度高血压:

氢氯噻嗪

37流行性脑脊髓炎:

磺胺嘧啶(SD)

解剖部分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骨骼肌骨连接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包括: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胰以及散在于消化管管壁的小腺体。

临床以屈氏韧带为界,以上为上消化道,以下为下消化道

呼吸系统组成: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由肺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构成。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泌尿系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脉管系组成:

包括心血管系和淋巴系

心血管系统包括:

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淋巴系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结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中枢部包括脑和脊髓又称中枢神经系

周围部是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又称周围神经系,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视器的组成:

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眼球壁由浅入深分外中内三层,

外膜(纤维膜)包括:

角膜和巩膜

中膜(血管膜)包括:

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包括:

盲部和视部

眼球内容物包括: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胆管系的组成:

由肝内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组成。

体循环(大循环):

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沿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体循环。

肺循环(小循环):

当心室收缩时,静脉血自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经肺动脉的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血液上述路径的循环称肺循环。

门静脉:

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组成。

特点:

①介于两端的毛细血管之间②缺乏功能性静脉瓣

主要属支:

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角膜附脐静脉

房水的功能及循环途径:

功能:

①折光作用②营养角膜和晶状体③维持眼内压

循环途径:

睫状体分泌产生——眼后房——瞳孔——眼前房——前房角——巩膜静脉窦——睫状体前静脉——眼静脉

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

循环途径:

自侧脑室经室间孔——第三脑室——再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由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最后经蛛网膜粒主要归于——上矢状窦。

胆汁排出途径:

肝脏分泌胆汁——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

一部分由胆囊管进入胆囊、一部分直接进入12指肠。

翼点:

位于颞窝前部,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大翼的会合处,构成“H”型的骨缝,使颅侧面的薄弱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若此处骨折,有可能损伤脑膜中动脉前支,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脊柱:

成年人由24个椎骨、1个骶骨、1个尾骨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侧面观4个弯曲,颈腰曲向前,胸骶曲向后。

胸骨角:

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横嵴。

其两侧平对第2胸肋关节,使前面数肋骨顺序的骨性标志。

肋弓:

由第7到10肋软骨前端依次连结而成。

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外侧部。

腹前外侧壁与胸部以肋弓为界。

它是肝脾触诊中重要定位标志。

右第9肋软骨下缘与右侧腹直肌外缘相交处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及作用:

臀大肌:

位于臀部,主要作用是使髋关节伸和外旋。

股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面,作用是伸膝关节并曲髋关节。

小腿三头肌:

小腿后面,主要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屈膝关节。

肘关节的构成及运动方式:

肘关节包括由肱骨下端的关节面和桡、尺骨上端的关节面构成,是3个关节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的复合关节。

由肱骨滑车和尺骨半月切迹构成的肱尺关节,属滑车关节,可作屈伸运动;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的肱桡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构成的桡尺近侧关节,均参与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

齿状线:

在直肠肛门部的上段,由肛瓣的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形线。

齿状线以上、以下部分在胚胎发生上来源不同,上皮的形态、动脉供应、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也不同。

上颌窦的位置、各壁组成,开口部位:

上颌窦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体内。

形似四棱锥形,有五壁,

前壁为上颌体的前外侧面;后壁由上颌体的后面构成;毗邻颞下窝和翼腭窝;上壁为上颌体的眶面并与眶腔相隔;下壁为上颌骨的牙槽突;内侧壁即上颌体的鼻面并与鼻腔相隔。

上颌窦在其内侧壁上部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弹性圆锥:

又叫环甲膜,是张于环状软骨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结缔组织膜。

声韧带:

弹性圆锥上缘游离,前方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后方附着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称声韧带。

声襞:

声韧带、声带肌及覆盖其表面的粘膜共同构成声襞。

声门裂:

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窄隙,称声门裂。

肺门:

在肺内侧面中部,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和其他血管,淋巴管、神经进出肺的地方,称肺门。

肺根:

出于肺门的上述结构,由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将肺连与纵膈,称肺根。

肾区:

在腰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区域,叫肾区。

其深面有肾脏,叩击此区有无疼痛或疼痛加剧,可协助对肾,肾盂疾患的诊断。

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

膀胱空虚时不高于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膀胱尖可高于。

容量:

男400ml女500ml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的区域。

此区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贴,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两输尿管口之间的输尿管间襞,在膀胱镜检时,可作为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膀胱三角为肿瘤和膀胱结核好发部位。

直肠指检时隔直肠前臂:

男性能摸到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

女性能摸到主管颈、阴道后壁上部

阴道穹窿:

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的阴道部,两者间形成的环状凹陷,称。

意义:

阴道穹窿可分前、后和两侧部,其中以后穹窿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两者间只隔以阴道后壁和腹膜。

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腔最低部位,腹腔内的炎性渗出物,脓液等易积于此,并可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或引流。

食管三狭窄:

①咽与食管相续处,正对第6颈椎下缘水平,距中切牙15cm

②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左前方处,相当第4、5胸椎,距切牙25cm。

③食管穿膈肌的食管裂孔处,相当第10胸椎水平,距切牙40cm。

男性尿道狭窄:

①尿道内口②尿道膜部③尿道外口

男性输尿管:

①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②越过小骨盆入口处③穿膀胱壁处

输精管分三段:

睾丸部、精索部(结扎手术常在此部)、盆部。

大隐静脉滴注葡萄糖,如何途径达肝脏:

葡萄糖经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及其肝内分支——肝窦——肝细胞。

下腔静脉主要属支:

髂总静脉、肾静脉、肝静脉、肾上腺中静脉、腰静脉、右生殖腺静脉(男为右睾丸静脉,女为右卵巢静脉)

主动脉弓的分支:

自右向左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心尖的体表投影:

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或左锁骨中线内1-2cm。

门静脉:

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特点:

①介于两端毛细血管之间;②缺乏功能性静脉瓣。

主要属支:

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附脐静脉

大隐静脉:

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部,经内踝前面沿小腿前内侧上行,过膝关节的内侧,绕股骨内侧髁后方,再沿大腿内侧上行,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穿筛筋膜注入股静脉。

主要属支:

股内侧、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

收集:

足内侧部、小腿前内侧、大腿、会阴部、脐以下腹壁、臀部的浅静脉血。

腹股沟淋巴收集:

下肢的浅、深淋巴和脐以下腹壁、会阴部、臀部的浅淋巴。

腋淋巴结收集:

上肢的浅、深淋巴和胸前外侧壁、脐以上腹壁、髂嵴以上腰背部的浅淋巴。

胸导管:

收集头颈部左侧半、左上肢、胸壁左侧半和胸腔内左侧半的脏器、腹壁和腹腔内的脏器、盆壁和盆内脏器、会阴部、双侧臀部和下肢的淋巴,注入左静脉角。

右淋巴导管:

颈部右侧半、右上肢、胸壁右侧半和胸腔内右侧半的脏器的淋巴,注入右静脉角。

主动脉弓:

凸侧发出三分支,自右到左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颈丛的组成、位置、分支:

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

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前方。

颈丛分皮支和肌支,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肌支主要是膈神经。

臂丛的组成及分支:

由第5—第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

五大分支:

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腰丛组成、位置、分支:

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1—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纤维组成。

位于脊柱腰段的两侧,腰大肌的深面。

主要分支: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生殖股神经。

骶丛组成及分支:

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第1—5骶神经前支和尾神经前支组成。

最主要分支:

坐骨神经

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腋神经:

因为腋神经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比较紧贴骨面,所以骨折时易伤及。

正中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前群肌和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以及第1、2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手掌外测半和桡侧三个半指掌侧面的皮肤。

尺神经分布:

尺神经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手掌内侧半、手背内侧半、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侧面和尺侧两个半手指的背侧面皮肤。

桡神经分布:

肌支支配臂后群肌、前臂后群肌和肱桡肌。

皮支分布于臂后面、前臂后面、手背外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背面的皮肤。

股神经分布:

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

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坐骨神经分布:

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小腿肌和足肌,皮支分布于除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以外的小腿和足部的皮肤。

十二对脑神经及与脑的连接部位:

嗅神经(与端脑相连)

视神经(与间脑相连)

动眼神经、④滑车神经;(动眼、滑车与中脑相连)

三叉神经、⑥展神经、⑦面神经、⑧位听神经、(⑤—⑧均与脑桥相连)

⑨舌咽神经、⑩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9—12均与延髓相连)

中枢神经系分部:

包括脑和脊髓。

人脑分为:

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

(中脑脑桥延髓合称脑干)

硬膜外腔:

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间的腔隙。

内有脊神经根通行。

蛛网膜下腔:

在脑和脊髓的外面,软脑膜、软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

在脊髓末端至第2骶椎水平,该腔扩大称为终池。

临床腰穿在此进行。

蛛网膜下腔穿刺经: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主要的硬脑膜窦: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横窦和乙状窦。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按功能分为: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聚的部位。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内,神经纤维集聚的部位称白质

皮质:

构成大脑半球表面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髓质:

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为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神经元胞体集聚的地方成为神经节。

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

共分三部:

内囊前脚(额部)内囊膝内囊后脚(枕部)

骨的基本构造:

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构成。

骨质分为:

骨密质(主要构成长骨的干、骺和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外层)和骨松质(主要分布于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骨骺的内部)。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网眼内,分为:

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分布: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全是红骨髓。

6岁以后,红骨髓仅存于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以及肱骨、股骨近端骨松质的腔隙内,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