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全县一中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天全县一中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天全县一中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天全县一中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四川省天全县一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机器人C.钟乳石D.珊瑚虫
2.植物生长有向光性(如向日葵),这种特征说明
A.对光的刺激能作出反应B.光给植物能量
C.植物生长需要光D.光合作用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座城市B.学校的草坪C.森林里的一群鸟D.一个鱼池
4.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杂草D.土壤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草B.细菌C.鸟D.蘑菇
6.下列能描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细菌分解树叶B.兔吃蘑菇C.猫头鹰抓老鼠D.小羊吃青草
7.有些动物如蛇、松鼠等,一到冬天就要进行冬眠,主要是受什么环境因素的影响
A.温度B.光照C.水分D.空气
8.植物的根总是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这说明植物具有什么生命特征
A.能遗传和变异B.能进行呼吸C.生活需要营养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9.某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
A→B→C→D→E,若其中D数量增加,则C和E的数量会
A.C减小,E增加B.C增加,E减少
C.C和E都会减少D.C和E都会增加
10.能正确反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浮游植物”的食物链是
A.大鱼→小鱼→虾虾B.浮游植物→虾虾→小鱼—大鱼
C.浮游植物→虾虾→小鱼→大鱼D.大鱼→小鱼→虾虾→浮游植物
11.在含DDT的水体中,关于食物链“藻类→鱼→鸟”的生物体所含DDT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鸟﹤鱼﹤藻类B.藻类﹤鱼﹤鸟C.鱼﹤鸟﹤藻类D.鱼﹤藻类﹤鸟
12.已知四台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
用它们观察同一装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20X,40XB.10X,40XC.15X,10XD.5X,10X
1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C.制定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
14.用低倍镜观察“上”字样的薄纸时,视野中看到的是
A.下B.
C.
D.上
15.用20只鸟做探究实验,一次对照实验的变化数为
A.20个B.10个C.1个D.2
16.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
A.精子B.卵细胞C.细胞核D.受精卵
17.如果你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痛,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
A.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
18.当你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茎上坚韧的皮剥去,剥去的部分属于
A.营养器官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生殖器官
19.当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不可能发现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
20.通过目镜看装片时,应用()眼注视目镜,()眼睁开。
A.左,右B.右,左C.左或右,右或左D.闭一只眼
21.植物通常是绿色的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内含有
A.细胞质B.线粒体C.叶绿体D.液泡
2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污点,转动目镜和物镜,污点都没有动,这说明污点在
A.目镜B.物镜C.标本D.反光镜
23.下列有关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24.根尖的根冠、分生区分别属于
A.保护组织,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C.分生组织,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5.小狗比小草结构层次多了下列哪一项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二、判断题
26.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
27.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28.(2012•龙岩模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29.画生物图时,图中较暗的地方用涂阴影来表示。
30.制作临时装片时,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染色后才能看清结构。
31.草履虫是依靠表膜摄入细菌等食物。
3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判断对错)
33.植物的结构层次比动物的多了系统。
34.显微镜逆时钟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在上升。
35.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越强..(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36.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消费者是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
(3)图中蛇和鹰有______关系,还有_______关系;
(4)大量捕杀狐后,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_____,其理由是它的食物将_____,营养物质储存丰富,繁殖力会______;
(5)由这些生物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6)枯萎的草不久就在土中消失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
37.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的器具叫___________。
(3)图d表示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让它的一侧接触到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最后应用__________对材料进行染色,然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38.下面七幅图分别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认真观察后回答:
(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2)本次实验用到的用具很多,请你任意写出四种:
__________。
(3)B图是在往叶片上滴加__________。
C图是在进行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
________。
(4)E图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5)G图用一黑纸将部分叶片盖住,其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没被遮住的这部分叶片呈蓝色。
39.根据生态系统图回答:
(1)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消费者是____;
(2)落下的树叶不久就在土中消失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
(3)该图中的食物链为:
___;
A.草—虫—鸟B草→虫→鸟→细菌、真菌C-细菌、真菌→草→虫→鸟D草→虫→鸟
(4)若在该生态系统中有蚱蜢和蝗虫,它们俩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合作关系D.互助关系
(5)如果大量捕杀鸟,植物的数量将会____。
四、填空题
4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生物现象主要取决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西瓜的细胞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__________。
4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影响生物生存和生活的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小李把一碟鱼的内脏埋在菜园的土里,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
44.列举两个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例子。
_____________
五、连线题
45.请把下列组织与功能相连
六、实验探究题
46.某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中。
他们利用了下面的实验材料:
滴管、水、手表、纸巾、小纸板、解剖盘、蚯蚓10条。
(1)他们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块___纸巾,另一端放一块___纸巾。
②用镊子将10条蚯蚓放到解剖盘中央
③盖上一张小纸板,5分钟后,去掉纸板,观察蚯蚓在干纸巾还是在湿纸巾上。
④重复实验步骤②和③5次,统计实验结果。
(3)如果蚯蚓多次在___纸巾上,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如果蚯蚓多次在___纸巾上,说明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如果蚯蚓在两种纸巾上的次数大致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重复实验步骤②和③5次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的特征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能遗传和变异;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植物生长有向光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特征。
3.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详解】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范围有大有小:
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
一座城市、学校的草坪、一个鱼池,都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都能构成生态系统;森林里的一群鸟只有生物成分中的消费者,没有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4.C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
根据生态因素的概念可知: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土壤、水、温度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田间杂草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A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
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A符合题意;
细菌、蘑菇是真菌,都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物生活,因此都属于分解者,B、D不符合题意;
鸟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需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6.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细菌属于分解者,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A不符合题意;
蘑菇属于分解者,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B不符合题意;
猫头鹰、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小羊是动物为消费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D符合题意。
【点睛】
正确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北方与南方不同的生态因素方面来切入。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蛇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
松鼠是哺乳动物也会冬眠,等到进入10月的秋天,松鼠们就开始停止进食了,但在它们的体内已经存储了足够的能量了,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饿着。
松鼠冬眠的过程只是减少了活动量,这对于象松鼠这样的温血动物来说很重要,它们不像冷血动物那样,温血动物在冬眠过程中需要消耗体内的能量来保持一定的体温。
(虽然这时松鼠的体温可能几乎会降到0度),一般来说6个月以后,随着春天的来到,松鼠又会从冬眠期苏醒过来的。
因此,有些动物如蛇和松鼠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主要是受温度因素影响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植物的根总是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9.A
【解析】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在食物链“A→B→C→D→E”中,D吃C,E吃D。
如果D的数量增加,C则由于捕食者D增加而减少,而E由于食物D增加而数量增加。
所以,“若其中D数量增加”,则在短期内C和E的数量会“C减少、E增加”。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10.C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食物链的组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相邻生物之间存在着真实的捕食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
池塘中有浮游植物,虾虾吃浮游植物,小鱼吃虾虾,大鱼吃小鱼,它们组成的食物链是:
浮游植物→虾虾→小鱼→大鱼。
故C项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
11.B
【解析】
【分析】
一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增加。
也就是说越到食物链的末端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
【详解】
生物富集现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如农药、铅、汞等,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其浓度在逐步升高。
在“藻类→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藻类位于食物链的开始,其有害物质浓度最低,而鸟则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其体内有害物质最高。
因此食物链“藻类→鱼→鸟”的生物体所含DDT量,正确的是鸟>鱼>藻类。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
12.D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详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0×40=80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40=4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5×10=15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10=5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D.50倍,所以要想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5×、10×。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13.A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详解】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4.B
【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
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上”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
”。
所以用低倍镜观察“上”字样的薄纸时,视野中看到的是“
”。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5.B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用20只鸟做探究实验,将20只鸟均分为2组,每组10只,然后根据探究目的设计对照试验。
可见B正确。
【点睛】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6.D
【解析】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
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17.D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详解】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血液、肌腱等。
皮肤不慎被划破,说明破坏了上皮组织,会感到疼说明有神经组织,流血说明有结缔组织,因此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
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是考试的重点,要好好掌握。
做这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叙述总结皮肤可能有的组织。
18.B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
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茎中央的髓就属于营养组织,另外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形成表皮,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B符合题意;
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花、果实和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D不符合题意。
19.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
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和线粒体,通过比较植物细胞具有的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详解】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因此当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不可能发现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0.A
【解析】
【分析】
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解答即可。
【详解】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
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
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点睛】
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21.C
【解析】
【分析】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详解】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
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能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叶片呈绿色的原因就是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点睛】
此题考查了叶片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叶绿体,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
22.C
【解析】
【分析】
(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
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
(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详解】
“在观察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物镜,污点都没有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物镜上,则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3.B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
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不同组织形态和功能有所不同。
【详解】
A.上皮组织主要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不符合题意。
B.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