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5979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docx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建设指挥部

编制单位: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四月

前言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自启动前期工作以来一直受到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很多公众表达了对工程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的担心,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公司在接触该工程之初,便对公众关心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梳理,就公众主要关心的环境影响问题提请建设单位委托国内、省内的权威专业机构进行专题研究,以便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论述工程实施的环境影响。

在承接该项目环评业务后进行了多次的现场踏勘和大量区域性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以确保能给公众一个公正、可信的环境影响成果。

我公司提出需进行专题研究的内容包括:

工程实施对千岛湖库区及新安江坝下水文情势和水质的影响、工程实施对千岛湖库区和新安江坝下水生态的影响、工程实施对新安江坝下局地小气候的影响、工程实施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工程实施后的环境风险。

建设单位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和积极地配合,主动寻求省内外具有资质的权威专业机构来完成各项工作。

在进行环评第二次公示之前,各环评支撑性专题均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具体的专题名称及编制单位如下:

1、《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千岛湖配水对库区段水质、水文情势影响专题报告》(河海大学)

2、《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对新安江大坝坝下至富春江大坝段水质和水文情势影响专题研究》(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3、《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对钱塘江下游感潮河道冲淤影响专题研究》、《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对钱塘江河口咸水入侵影响》和《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对钱塘江河口水质影响专题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4、《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专题报告》(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5、《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陆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浙江农林大学)6、《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千岛湖配水对新安江坝下水温、气候影响专题报告》(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7、《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取水口附近和坝下河段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专题报告》(河海大学)

8、《千岛湖引水对新安江、富春江水电站影响及水库调度方案优化研究》(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次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及报告书简本中相关结论均基于上述专题研究成果。

在此非常感谢建设单位和上述专题单位的配合。

现在是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环评的第二次公示阶段,我们非常欢迎公众对该工程环保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下一步我们将对收集到的公众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在环评报告中予以反映和落实。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非常重要。

杭州市的饮用水源钱塘江干流受工业污染、通航、交通事故等影响,突发水污染威胁饮用水水源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市近10年间,发生水源地水污染突发事件达到41起,其中钱塘江流域31起,东苕溪10起,平均每年发生4起;特别是2006年之后,水污染突发事件频率较高,严重威胁水源地供水安全。

2011年连续发生的“6.4”钱塘江苯酚污染事件、“6.5”苕溪有机污染物偷排事件更是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饮用水源安全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

单一的河道型水源地水质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为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和改善供水水质,开辟“第二水源地”已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势在必行之举。

千岛湖现状水质优良。

千岛湖及上游流域定位为“新安江生态文明特别试验区”,其水资源水环境综合保护与生态文明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去年国务院批复了《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将进一步对保护该流域的环境和促进生态发展,因此今后千岛湖水质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千岛湖是杭州市饮用水源地的最佳选择。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位置

工程位于杭州市,取水口位于千岛湖淳安县境内的金竹牌,输水线路途经淳安县、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余杭区,至杭州市闲林水库。

1.2.2工程任务

本工程建设任务是通过建设杭州城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本提高杭州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改善饮用水品质。

1.2.3工程规模

供水范围及供水人口:

供水范围为杭州市区(杭州主城区、萧山区和余杭东苕溪以东的平原区)及工程沿线的建德、桐庐、富阳部分区域。

建德供水区为乾潭镇、钦堂乡、杨村桥镇、三都镇及梅城镇等乡镇;桐庐供水范围主要包括江北老城、旧县、江南、富春江、窄溪镇、横村片、瑶琳片、分水镇等;富阳供水区范围包括江北、江南、场口、新登、高桥镇、受降镇等。

供水区现状总用水人口719万人,2020年供水区总人口将达到806万人。

输水建筑物配水规模:

采用“大分质供水方案”。

取水口设计配水总流量为38.8m3/s,设计年配水量9.78亿m3。

总投资:

工程静态总投资约99亿元。

1.2.4工程总体布局

千岛湖配水工程利用千岛湖水位的水头重力流进闲林水库。

工程包括千岛湖至闲林水库输水建筑物(含千岛湖进水口)、闲林水库取水口、闲林水库下游输水首部建筑物。

千岛湖至闲林水库输水线路长约111km,其中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段长约100km,衬后洞径6.7m,其余为钢衬及埋管段。

1.2.5工程施工布置

工程输水隧洞施工工作面全部由施工支洞承担,输水线路共设置35个施工支洞,每个支洞分别布置一个独立的施工区,加上进出口、埋管、检修闸及下游段工作面,共布置49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包括辅助企业区(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骨料堆放场、钢筋堆放场、木材堆放场和工地试验室、机械修配厂、汽车维修保养厂、施工机械停放场)、仓库、生活福利区和其它(施工支洞出口的空压站、水泵房以及临时变电站等)。

本工程混凝土粗骨料均采用人工轧制碎石料,碎石加工厂内设置毛料堆场、骨料堆场及碎石加工系统。

部分工作面相距较近,可考虑由同一个碎石加工厂供应碎石;部分洞段洞碴轧制碎石利用率较低,该工作面碎石需由其它工作面调运。

本工程沿线工设置14个碎石加工厂。

工程沿线共设置30个弃渣场,用以堆存开挖洞碴及砂石料加工余料。

工程需新建、改扩建施工道路共计约40km。

工程不设取料场、取土场,建筑土料均利用开挖土方,建筑用砂石料充分利用开挖洞碴加工而得,不足部分由市场采购。

其它所需材料均为商购。

1.2.6占地及拆迁安置

1、工程占地

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共635.7亩,施工临时占地共3341.88亩,其中堆渣场占地714.90亩,施工临时设施和施工场地占地2485.26亩,施工道路占地141.72亩。

2、拆迁安置

本工程共涉及生产安置人口共计255人(至规划水平年258人),涉及搬迁人口6户33人(至规划水平年38人);拆迁各类房屋建筑面积8371m2;工业企业3家。

工程搬迁的居民房屋按就近安置的原则在本村进行安置;生产安置结合当地政策,采取养老保障安置;企业采取局部就地改造方案。

1.2.7建设周期

不计工程筹建期,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42个月。

1.3建设项目环境合理性及规划协调性分析

1.3.1工程建设环境合理性分析

1、取水口位置选择合理性分析

工可报告在千岛湖南部区域的左岸拟定金竹牌、铜官峡、牛栏坞三个取水口方案进行比选。

环评从工程方面、水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三个取水口方案进行了比选,综合比选推荐金竹牌取水口方案。

2、输水线路环境合理性分析

工可报告根据穿越分水江、新登、葛溪和渌渚江的不同,初步布置北线、中线、南线三个输水线路方案,具体见图1-1。

环评从工程方面、水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三个输水线路方案进行了比选,综合比选推荐南线方案。

图1-1比选方案示意图

1.3.2规划符合性分析

《浙江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于2012年10月19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批文号为浙政发[2012]89号。

其中关于浙北杭嘉湖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任务是:

“续建长兴合溪水库和平湖市太浦河一期工程,实施杭州闲林水库、安吉胜天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嘉善县太浦河取水二期工程,开展新安江引水前期工作并适时组织实施”。

新安江引水工程是该规划推荐的水资源保障类拟建项目。

该规划提出本次引水工程。

2项目区环境现状

2.1环境现状

2.1.1地表水环境现状

1、千岛湖水质

2011年~2013年常规监测数据表明,千岛湖库区大坝前、三潭岛、茅头尖和县自来水厂断面除总氮外其余指标基本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入境的街口断面除总氮外总磷超标,其余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总磷为

~

类。

需要说明的是,总磷的湖库标准和一般标准不一样,湖库标准要严于一般标准,若以一般标准评价,街口断面的总磷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总氮是判断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指标,千岛湖库区总氮为

~

类。

根据2004年~2013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千岛湖库区水质较好,且基本维持稳定;库区富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富营养化指标2006-2010年有上升趋势,近3年有上升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并略有下降。

街口断面是新安江的入湖口,为安徽入境断面,水质较库区平均差。

2、钱塘江流域干流水质

钱塘江流域干流共收集13个例行监测断面,其中省国控断面7个,取水口6个。

根据2011年~2013年常规监测数据:

建德段:

电厂桥、洋溪渡断面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三都大桥断面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

桐庐段:

严陵坞和桐庐断面水质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严陵坞断面超标指标为氨氮、总磷、高猛酸盐指数,桐庐断面超标指标为溶解氧和氨氮,均为

类。

富阳段:

受渌渚江汇入影响,窄溪断面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超标指标为溶解氧、氨氮、总磷,均为

类;富阳和渔山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杭州市区段:

九溪水厂、赤山埠水厂、南星桥水厂取水口水质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超标因子为溶解氧、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均为Ⅲ类。

七堡、猪头角断面各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根据2004年~2013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近年钱塘江流域总体水质趋于好转,但对照千岛湖湖心三潭岛断面,千岛湖水质明显优于钱塘江干流上除建德以外的各取水口水质。

3、东苕溪

东苕溪断面为奉口水厂和瓶窑水厂取水口,近3年监测结果表明,各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东苕溪取水口水质2004年~2013年总体变好,但千岛湖水质明显优于东苕溪水源水质。

4、工程沿线地表水体

环评阶段对工程取水口和输水线路穿越的4条主要河流进行了现状监测。

结果显示,金竹牌取水口除总氮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总氮为Ⅳ类,所有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限值要求;长宁溪、胥溪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分水江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

渌渚江断面除溶解氧和氨氮外其他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溶解氧和氨氮指标超标严重,氨氮为Ⅴ类水质,溶解氧为Ⅳ类水质,超标率为100%。

2.1.2地下水环境现状

对工程沿线莲花边、下包、上村、秋联村和童家底下等5个村的浅层地下水进行了监测,莲花边、秋联村、童家底下等3个点位地下水所有指标均为Ⅰ~Ⅲ类,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下包和上村两个点位氨氮超标,氨氮超标与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有关。

2.1.3生态环境现状

1、陆生生态环境现状

(1)项目区生态系统环境质量

①土地利用:

项目区林地约占80%;耕地约占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约占1%。

②植被类型:

项目区植被面积中针叶林面积约占66%;阔叶林面积约占11%;竹林约占总面积5%。

③景观优势度:

项目区林地优势度最高,约为65%;耕地其次,为24%;住宅用地约为6%;草地约为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优势度最低,约1%。

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项目区植被NPP年总量约为61267吨,其中针叶林占68%,耕地占12%,阔叶林占12%,竹林占7%,草地占1%。

⑤植被生物量:

项目区植被总生物量为819668吨,其中针叶林占79%;阔叶林占15%;竹林和耕地分别占4%和2%;草地占0.31%。

(2)陆生植物现状

①植物种类:

项目区主要维管束植物共有65科,129属,147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6科6属6种,被子植物有56科117属134种,裸子植物3科6属7种。

②植物区系组成:

除7个世界广布属外,项目区其它116个属中泛热带分布属为32个、北温带分布属20个、东亚分布属为15个、中国特有分布属2个。

③植物类型分布:

项目区自然植被共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经济林)、9种植被型(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灌草丛、用材林、经济果木林)、24个群系(不包括栽培植被)。

(3)陆生动物现状

①动物种类:

项目区内共有陆生脊椎动物74种,隶属4纲18目31科。

其中两栖类动物2目6科11种,爬行类动物3目5科17种,哺乳类动物4目6科17种,鸟类9目14科29种。

②动物区系组成:

项目区陆生脊椎动物以东洋种和古北种为主,其次为广布种。

其中东洋种44种、古北种23种、广布种7种。

③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项目区内可能分布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两栖类动物1种(虎纹蛙)、鸟类3种(赤腹鹰、雀鹰、鸳鸯);项目区内可能有9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两栖类动物1种(大树蛙)、爬行类动物2种(黑眉锦蛇、平胸龟)、鸟类6种(大杜鹃、中杜鹃、三宝鸟、凤头鸊鷉、灰喜鹊、喜鹊)。

2、水生生态环境现状

(1)浮游植物

调查范围内浮游植物经鉴定共计8门65属(种),其中绿藻门22属(种)、硅藻门21属(种)、蓝藻门10属(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各3属(种)、裸藻、隐藻和黄藻门各2属(种)。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26.33×104cell/L,平均生物量0.274mg/L。

(2)浮游动物

调查范围内浮游动物经鉴定共计4门21属(种),其中原生动物2属(种)、轮虫类10属(种)、枝角类5属(种)、桡足类2属(种)、其他2属(种)。

调查范围浮游动物平均密度121.6ind/L,平均生物量2.944mg/L。

(3)底栖生物

现状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3种,经鉴定隶属3大类,优势种为湖沼股蛤。

调查范围底栖动物的密度平均为35.49ind./L,平均生物量为13.89g/L。

(4)鱼类资源

种类: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及历史资料收集,调查范围共有鱼类116种,隶属于2纲14目32科。

其中鲤科鱼类占多数,有60种,占总数的51.73%,其次为鲈形目20种,占17.25%,其他36种,占31.02%。

除鱼类外,其他了解到的水生游泳生物还包括日本沼虾、秀丽白虾、中华绒螯蟹、中华鳖、大鲵。

保护性水生动物:

据记载,评价范围内曾有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松江鲈、蠵龟、小鳁鲸、鲟鱼、胭脂鱼、花鳗鲡、玳瑁。

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鲥鱼、长体鳜。

据记载白鲟、鲥鱼将近三十年未出现,小鳁鲸最后出现在96年,除上述三个品种外,其他品种都时有出现,其中江豚、松江鲈、长体鳜出现频度最高。

土著鱼类:

研究区内主要土著鱼类有三角鲂、黄尾密鯝、细鳞斜颌鲴、翘嘴红鲌、蒙古红鲌、蛇鮈等。

鱼类重要生境:

评价范围内有千岛湖鲴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刀鲚等河口性鱼类资源保护区、三角鲂资源保护区、中华鳖和鲫鱼资源保护区、省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和“两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评价范围内有多处经济鱼类和土著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

(5)水生维管束植物

评价范围实地调查共获得挺水植物100种以上,沉水植物6种,浮叶根生植物2种,漂浮植物5种。

结合历史调查资料,本流域共发现5大类86科380种植物,包括湿生、水生、挺水、漂浮、沉水等植物。

2.1.4声环境

工程沿线共布置17个噪声监测点位,莲花边、奚家坑、上村、官地上昼夜间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其余点位为执行1类区标准,其中5个村庄夜间噪声超过标准,超标0.1~3.3dB(A),主要与夜里田间蛙鸣虫叫有关。

工程沿线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1.5大气环境

在工程沿线的富阳市上陈村和建德市下包村布置两个监测点位,两个点位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见表2-1。

表2-1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地表水

本工程为引水工程,营运期仅管理人员少量生活污水排放;工程废水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污水水量小、水质简单、且排放分散;此外,工程建成后将引千岛湖的水至杭州,对千岛湖库区及下游的水文情势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

引水区和退水区,引水区包括整个千岛湖(新安江水库)库区及坝址以下至老盐仓段,退水区包括余杭境内的京杭运河及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干流

地下水

本工程在建设、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以及地下水水质变化,主要是地下水流场、水位的变化,因此按照

类建设项目定级。

排水规模为“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为“中”,建设项目属于不敏感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弱”,根据导则,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主要为输水隧洞沿线山体、谷地、河流等周边区域

生态环境

本工程属于线性工程,输水管线全长为111km(>100km),取水口段位于“两江一湖”名胜区内,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为一级。

陆域生态主要为输水构筑物两侧300m范围,还包括整个千岛湖(新安江水库)库区及坝址以下至老盐仓段;水生生态同水环境。

声环境

本工程全程重力流输水,正常工况下,营运期基本无噪声产生,因此,营运期声环境不作评价。

由于建设项目有位于GB3096规定的1类和2类区,因此,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规定的评价等级划分,确定施工期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千岛湖取水口以及输水线路外200m范围内;施工临时设施周边200m范围

环境空气

工程营运期无大气污染物产生,因此,营运期环境空气不作评价。

施工期燃油施工机械产生SO2、NO2等,施工开挖和工程建设产生的粉尘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扬尘等,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各类施工废气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也随之结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确定施工期大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千岛湖取水口以及输水线路外200m范围内;施工临时设施周边200m范围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项目对环境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分析

3.1.1施工期环境影响源分析

1、地表水环境

施工过程中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砂石骨料加工筛分系统废水、砼搅拌系统废水、机械设备保养维修冲洗含油废水等施工生产废水。

(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根据国内多个水电工程施工区生活污水监测资料,生活污水中CODcr、BOD5、氨氮分别为350mg/L、200mg/L、35mg/L。

工程平均施工人数约5500人,高峰施工人数约7500人,若用水量按100L/人.d计,排污系数按80%计,则高峰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00m3/d,则CODcr、BOD5、氨氮产生量分别为210kg/d、120kg/d、21kg/d。

(2)水下施工

工程水下施工,包括取水口水下爆破、水下开挖、围堰设置和拆除等,会引起水下施工区域水体SS增加。

(3)施工生产废水

含油废水:

工程施工需设置汽车保养厂、机械修配厂等对汽车、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清洗。

汽车保养、机械修配厂废水排放呈间歇式,此类废水主要污染物成分为CODcr及石油类,石油类浓度约20mg/L、CODcr浓度约150mg/L。

砼拌和系统废水:

来源于混凝土转筒和料罐的冲洗,类比同类工程,废水pH值约为11,废水中悬浮物浓度约为5000mg/L,产生量不大、呈间歇式排放特点,需进行处理。

砂石料筛分系统废水:

在砂石料筛分环节需加水进行砂石料表面石粉的冲洗以满足生产要求,加入的水量除部分消耗于生产过程外,大部分将作为废水间接排放,一般约为1t/m3,主要污染物为SS,一般为30000~50000mg/L,该部分废水需经沉淀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本系统。

2、地下水环境

工程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在输水隧洞施工。

隧洞施工过程中开挖、钻进会对原有山体造成扰动,可能会造成突水涌水或是由于埋管段围堰施工暂时抬升施工处地表水水位,进而影响局部地下水流场。

3、生态环境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因素主要为工程占地、土石方开挖、施工场地平整、弃土弃渣等施工活动将导致地形地貌改变、植被损毁和水土流失加重。

此外,工程施工活动将对附近野生动物产生干扰,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排放使周围环境质量变化而影响动植物生境质量等。

4、环境空气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砂、石、水泥运输装卸,砂石料堆放、砂石料筛分场、混凝土搅拌站、场地平整、施工运输过程中道路产生的扬尘,土石方开挖及爆破产生的TSP以及炸药爆炸和施工机械设备燃油废气排放,主要污染因子为TSP、NO2、SO2、CO。

排放点主要集中在取水口、输水管线施工工区、施工支洞口、施工运输道路两侧。

5、声环境

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及各施工区的施工机械、施工运输车辆以及输水隧洞爆破等。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在84~101dB(A);施工爆破噪声为瞬间点声源,其源强与爆破方式和爆破炸药量有关。

6、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弃渣。

施工弃渣来自输水隧洞等部位的开挖;本工程弃渣分散堆置在各工程沿线的弃渣场。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发生量1kg计,工程平均施工人数约5600人,高峰施工人数约7500人,则工程施工高峰期每天产生生活垃圾7.5t/d,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3.1.2营运期环境影响源分析

工程营运产生的污染源仅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由于工程实施可能会对千岛湖库区及坝下河道的水文情势、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区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及沿线的生产生活取水、灌溉等水资源利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工程实施后,退水方式不变,退水量不会因为本工程的建设而改变,因此对退水区影响很小。

工程实施后,沿线的地下水较天然状态下有略微改变。

与地表水比较,地下水水位变化要平缓,水质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