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5923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docx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

“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

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1.下列对陶渊明的“人生两大支柱”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

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

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B.“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

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

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作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的结论。

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因此,他鄙视出仕,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B.陶渊明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决心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

因此,即使贫穷到了挨饿的地步,他仍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D.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改变它,因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对他个人来说,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庄所谓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涵义是一致的。

B.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术的。

C.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

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

D.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běnchā,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以出,筑东南长堤。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zhí,摘取)其表语,并媒蘖(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

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或谓:

“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

”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冠,博通经史比:

等到B.属文日数千言属:

连缀,写作

C.使者发币于官吏币:

金钱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全:

保全

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B.苏轼成年即已博学精通经传历史,后来读《庄子》,产生共鸣。

C.欧阳修见了苏轼的考场文章和求见信,大为赞赏。

D.“黄州—惠州—琼州”的苦难曲折的经历,反倒为我们展现了苏轼豁达的情怀。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①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释]①明时:

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五弦琴: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

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8.这首诗中的桐树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5分)

9.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苏轼《赤壁赋》)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其中一个大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

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

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

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

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

谁能贷给他款呢?

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

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

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

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

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

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

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

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

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

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

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

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

“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

“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

“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

“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

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

“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

“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

“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

“不!

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

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

“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

“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

别人不该你不欠你!

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

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

“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

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

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

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

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起初,“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

B.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

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C.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

D.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2)请概括小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6分)

答: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6分)

答:

(4)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怀念陆蠡

①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

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

1938年,芦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

1942年4月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

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

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

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

“你爱不爱国?

”陆蠡坦然回答:

“爱国。

”又问:

“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政府)?

”他毅然回答:

“不赞成!

”再问: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

”他断然答道:

“绝对不能征服!

”一字一句,气壮山河。

②后来,陆蠡没有了音讯。

他的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属徒然,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

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消逝。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蠡,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

③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

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蠡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成文。

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时传为佳话。

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州府读书。

陆蠡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惠兰中学补习英语。

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

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

以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迭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来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④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

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

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

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

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

⑤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

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

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

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

诗人柯灵说:

“他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

他是淳朴的,一个地道的山乡人。

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

”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

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

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

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

”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二个人了。

⑥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

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

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陆蠡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

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激赏。

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从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

B.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

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

C.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

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

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

D.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

E.在陆蠡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⑵陆蠡的“硬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⑶我们为什么要“怀念陆蠡”?

请简要分析。

(6分)

⑷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留名青史;也有人说他的人格魅力感动读者,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

你认为呢?

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参考答案:

1.A“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有误。

第二段开头说:

陶渊明所说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

2.C(A“鄙视出仕”有误。

第二段第三行说:

陶渊明“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B“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有误。

第二段第四行说:

陶渊明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

D“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有误。

第四段第四行说:

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

3.B“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有误。

文中说的“艺术”不是文学上的“艺术”,而是人生的“艺术”,这种“艺术”以“超俗的眼光”才能看到。

B项偷换了概念。

4.C礼物5.A6.A【“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不合“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的意思。

7①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

“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得分点:

诣、害、且各1分,大意2分。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

三者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写文章每天达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后来读《庄子》,感叹说:

“我从前有些见解,不能表述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

后来写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

“我应当避让一下,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

”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当时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

王安石更加愤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彻底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

苏轼拒绝说:

“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

”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

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

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

“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士卒头目说:

“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力听命。

”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来,筑起东南长堤。

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

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寄托谏言,以求有益于国家。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把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

惟有神宗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元祐三年,苏轼代理掌管礼部贡举。

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说不出话来。

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

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苏轼奏请把这些宦官全都驱逐出去。

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遭当权的人怨恨。

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

绍圣初年,御史论奏苏轼所作的文辞命令,认为是讥讽斥责先朝。

因此按本官任英州知州,不久降一官级,还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