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585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docx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

篇一:

李清照的故事1

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在现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四十三岁以前~她的生活比较安定~后来饱尝了国破家亡忧患~晚年生活非常清苦。

她一生写了许多诗词~尤其是词~感情真挚~思想清新~还有很多充满爱国情调的佳作。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人。

童年趣事

李清照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故土度过的。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城。

明镜般的大明湖~雄伟的千佛山~还有七十二处喷珠吐玉似的泉水~把古城装扮得分外娇美。

传说~他家就在城西南著名的柳絮泉畔。

平时~她除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写字作画、吟诗填词以外~最爱到柳絮泉边游玩。

有一年夏天~气候非常炎热。

一天下午~李清照做完母亲布臵的功课~就向姐弟建议到外面去玩。

“姐姐~捉迷藏去:

看我一下子就能把你抓住。

”弟弟李hāng高兴得大声嚷嚷。

李清照听后~笑着摇了摇头。

“那就到后花园荡秋千去:

比一比谁荡得又快又高。

”姐姐知道李清照爱玩秋千~又出了这个主意。

李清照听后~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那你说玩什么好呢,”姐姐和弟弟同时眨巴着眼睛问道。

李清照并不立即回答~只见她随手提起笔来。

在纸上写了“划船游湖”四个字。

姐弟一看~乐得拍手大叫:

“好主意:

好主意:

经过母亲同意~姐弟

三人像出笼的小鸟~手拉着手跑出屋去~登上了停靠在柳絮泉边的游船。

“开船喽:

”弟弟一声呐喊~李清照立即奋力划浆~船就沿着堤岸向前驶去。

这柳絮泉原是个天然池塘~和大明湖相连~周围有着形状不同的怪石~池水非常清澈明净。

李清照划着划着~不顾岸边丫头们的劝告~慢慢地把船划进了水池中央。

姐弟三人一面呼吸着清新芬芳的空气~一面欣赏着四周美丽的景色。

过了

不一会儿~太阳落山了~整个湖面变得暗淡起来。

姐姐正想催促李清照赶快回去~忽然发现妹妹正对着池边的怪石出神~忙问道:

“喂~你怎么啦:

“姐姐~我在给它们起名字呢。

”李清照说着~忽然兴奋起来~“你们看~那块怪石像不像天上的仙女,我看就叫它?

怪女石?

吧:

“嗳~那边的一块真像一只大钟~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弟弟大声问道。

“就叫它?

金钟石?

好啦:

”李清照随口回答。

姐弟三人给岸边怪石~逐个取着名字~什么“老寿星”啦~“小骆驼”啦~真是看不完的怪石~取不尽的名字。

忽然~姐姐大声惊叫起来:

“不好~天黑啦~再不回去~我们可要分不清东南西北~回不了家啦:

“哎呀~回不了家~我们怎么办哪:

姐姐~快走吧:

”弟弟带着哭声对李清照说道。

眼看天色越来越昏暗~李清照也着急起来~连忙用力划动双桨。

谁知因为心慌意乱~小船竟闯进了荷花丛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鸟吓得大声惊叫~一齐“扑愣愣”地飞向夜空。

姐姐和弟弟吓得变了脸色~李清照却乐得大笑起来。

后来~李清照还专门写了一首《如梦令》小词~记下了这次游湖趣事。

初露才华

李清照的父母都精通古代诗文~在他们的影响下~李清照从小就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尤其在写诗填

词方面~基本功很扎实。

到了十五六岁~她更是整天不离诗文书画~把古今名家的诗词~读了一遍又一遍~抄了一本又一本。

有一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京城做官。

为了教育女儿~他经常把李清照带在身边。

一天~李格非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匡山去游览~回家以后拿出一首诗对李清照说:

“这是我的好朋友张文潜写的诗~他是当今有名的诗人~大家都说这首诗写得很好~你拿去好好读读。

李清照接过诗稿~认真读了起来~发现这首诗歌颂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写得很有气派~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但是~当她反复读了几遍以后~对它的内容却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她以为不能光是歌颂唐朝的繁荣昌盛~也应该指出唐朝君臣腐败的一面。

于是~她按照诗的原来格式~接连写了两首和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不久~李格非在家里和朋友聚会~大家边喝酒边谈论诗文~气氛十分热烈。

李清照也坐在一边~抓紧时机向长辈们学习。

这时候~一个宾客对李格非说道:

“格非兄是当今有名的才子~您的女儿一定也是位能诗善文的女才子~今天何不让她显露一下才华呀:

李格非听了~就吩咐女儿把她最近写的诗文拿来~请客人们评阅。

李清照犹豫了一会儿~拿出了那两首和张文潜的诗。

客人们争着传阅以后~都一致叫好。

有的说:

“一个年轻姑娘~敢对当今大才子的诗~提出不同看法~说得很有道理~真令人敬佩:

“诗里用词造句都很精妙。

不知底细的人~粗粗一看~一定以为是大才子写的呢:

听着客人对女儿的赞扬~李格非也着实高兴。

从此以后~他更加重视对女儿的培养了。

一张画

李清照十八岁那年~同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了婚。

赵明诚不但诗文写得好~还特别喜爱收藏文物。

刚结婚的时候~他正在京城太学读书~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就时常把自己的衣服换了钱~去买喜爱的碑文和字画。

李清照为了帮助丈夫收藏文物~也尽量节约家庭开支~吃穿都很俭朴。

夫妻俩情趣相投~感情很好。

有一次~两个人把三个月积蓄下来的一千五百钱~用来买了一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迹。

不久~又有一人拿了一幅古画找上门来说:

“这是大画家徐熙画的《牡丹图》~听说你们很喜欢收藏名画~是个行家~今天我特意送上门来。

李清照和赵明诚展开古画~共同仔细地辨认~断定确实是徐熙亲手画的珍品。

画上的牡丹形态不一~花瓣艳丽逼真~茎叶嫩绿可爱。

特别是花朵上的粒粒露珠~画得晶莹闪亮~像是在滚动似的~而空中的蝴蝶~也和真的一般。

俩人越看

越喜爱~忙把那人迎进客厅~问道:

“这画确是真品~不知你要多大的价~才肯卖呢,”

“二十万钱。

”那人回答。

“这么多,少一些不行吗,”

“不行。

少一文也不卖。

赵明诚和李清照对看了一下~就请那个人先在家里住下。

晚上~夫妻俩商议起来~李清照说:

“画是好画~只是钱太多了。

“是啊~我们哪有这二十万钱呢,”

“让我来算一算。

”李清照把家里能卖的物品核算了一下~可仍然凑不起那笔钱~只得叹了口气。

“那就不要买了。

”赵明诚泄气地说。

第二天~他们把画还给了那个人~让他走了。

两个人为这件事惋惜了好几天。

志同道合

李清照和赵明诚经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互相鼓励和促进。

每当饭后饮茶~他们爱做一种有助记忆的智力游戏~取名“赌茶”。

就是由一方说出某件事~另一方要很快指出这件事记载在哪部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说对了~可以先喝一杯茶,说错了~要承认自己读书还不够专心致志。

李清照经常在“赌茶”中取胜。

赵明诚对妻子的学问很敬佩~但是有时候也并不完全服

气~总觉得自己的诗词并不比她差。

有一年~赵明诚在青州,在现在山东省益都,做官~李清照没有同去。

不久~她写了一首词托人捎给丈夫~表达对他的思念。

赵明诚接到这首词后~很受感动~也写了几首词回送给她。

当他提笔写的时候~忽然想起来:

“我是宰相的儿子~又是当了官的人~一定要比她写得好才行。

于是~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苦心写成了五十首词~还把李清照写的也重抄了一遍~和自己的混在一起~想先请人评论一下~看哪一首写得好。

恰巧他的诗友陆德夫来了~赵明诚忙把这些词全拿给陆德夫看。

等陆德夫看完以后~赵明诚问:

“您看~我写的这些词哪一首最好,”

“很难分出高低~写得都很见功力。

”好友夸赞说。

“那总有几句写得最好的吧,”

“依我看其中三句写得最好。

“哪三句,”赵明诚忙问。

陆德夫随口念道: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恰恰是李清照写的。

这么一来~赵明诚对妻子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了。

李清照的词~用词自然巧妙~感情细腻真切~确实高人一头。

灾祸临头

公元1126年~赵明诚在淄州,在现在山东省,做官~李清照已经有四十三岁了。

在这以前~他们的生活比较安定~李清照写了许多著名的诗词~还帮助丈夫收藏了许多文物~编写了一部有关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录》。

不料~这时候北方的金王朝举兵南侵~爆发了一场灾难深重的民族战争~打破了李清照的宁静生活。

一天~赵明诚从外面急匆匆赶回家来~李清照感到情况不妙~忙问:

“看你的神色~一定又得到了什么坏消息了,”

“是呀~仗越打越糟。

”赵明诚气喘吁吁地说~“两个皇帝都成了金兵俘虏~大宋王朝危急万分:

“怎么无人抵抗,那些文官武将都是干什么的,”李清照焦急地说。

赵明诚长长叹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听说康王赵构早带人往南逃走了。

“那我们怎么办,”

“这里待不下去了~得赶快到南方去。

“可这些国宝怎么办,”李清照指了指满屋的珍贵文物~心情十分沉重。

当时他们已经收藏了二十多间屋子的古代珍贵文物。

“只有一个办法~赶快包装起来~设法转移:

”赵明诚果断地决定。

这一年~李清照是在惶恐不安中度过的。

她和丈夫一起~天天整理文物~并且小心地一件件包装起来。

第二年~赵明诚得到母亲病故的消息~急急忙忙地动身到南京奔丧~李清照则回到青州~照看余下的文物。

没多久~金兵攻克了青州~她带着几十车文物逃离了青州城~到了南京。

剩下的文物全让战火烧毁了。

篇二:

李清照的故事

研究生课程论文

李清照——一个十一世纪的女诗人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

姓名危兰娣

学号1100210020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任课教师许总

开课时间2013年2月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

2013年3月25日

李清照——一个十一世纪的女诗人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1人~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

她又号“易安居士”~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几个世纪以来深得历代文人的尊敬。

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之一~她的母亲也是古代罕见的才女。

他们对李清照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萌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岁时~李清照交给了太学生赵明诚。

这是一段封建婚姻~但却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幸福结合。

虽然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她却对谋求政治生涯不感兴趣~而是把整个身心放在研究古籍和金石文字、青铜铭文的收集上。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碑铭研究家和诗人之一。

这对文学夫妇~他们的幸福结合因共同的愿望和追求更加牢固~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肩并肩~互相扶持。

李清照曾经帮助丈夫完成《金石录》的撰写~这是一部研究金石、碑铭和历史的重要专著。

她还为《金石录》写了附言。

这对夫妇经常通过背诵史书《春秋》中的段落来测试彼此的记忆力。

其它时候~一个人会写一首诗或一组词给地方~对方会以相同的韵律和序列回复对方。

据说《醉阴花》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写给在外当官远游的丈夫。

赵明诚收到后惊叹不已~甘拜下风。

然而~他决心效仿他妻子~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最终写出了五十阙词。

他也把李清照寄给他的诗杂糅其间。

赵明诚将此词交予陆德夫品评~经过反复阅读后~陆德夫说:

“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他哪三句~他回答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正是李清照写的。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隐隐动荡的时代~政治和军事政权的腐败~使东北的金军有机可乘~大举进军南方。

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44岁~金军攻占北宋都城~俘获君主~宣告北宋覆灭。

当时君主的兄长划长江以南而治~以杭州为都城~这便是南宋。

李清照和丈夫为了逃离金军的队伍~度过淮河~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

在混乱的战争中~赵明诚心情郁郁~后患病~1129年在建康,今南京,病逝。

独自一人在杭州漂泊的李清照经历了更加贫困忧苦的生活。

1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有严格的音调和韵律~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

起源于唐代~到宋代达到顶峰。

李清照的文学生涯可以渡淮河为界限~划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阶段~她深居闺中~主要把精力放在对自然和生活的描述上。

她有关自然景观的作品清新充满活力~足够显露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以《如梦令》的曲调为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精致的小诗~充满豪放潇洒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