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5193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docx

陕西省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模拟

陕西省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科学家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读音:

tãng)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其结构虽与二氧化碳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小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

2.下列认识中,完全正确的是

A.氧气能助燃,因此可以做高能燃料

B.ag镁和bg氧气完全反应,一定生成(a+b)g氧化镁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等于200mL

D.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

3.已知:

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

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

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

4.向一定质量的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

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点至P点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B.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D.Q点至R点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5.下列对“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31.6gKNO3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g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31.6gKNO3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KNO3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空隙变小

C.氢气和液态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镁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2

B.镁原子的原子质量是24.31

C.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1%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2-

8.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原料合成NH4NO3的工业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其他气体”中稀有气体含量最高

B.上述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合反应有3个

C.④中参加反应的O2和H2O的质量之比16:

9

D.理论上,若③和⑤中NH3的量相同,则合成NH4NO3时氨气的利用率最高

9.3.25g锌与M的混合物与足量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铁

B.碳

C.镁

D.钠

10.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④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

11.将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CuCl2

B.Na2CO3

C.CO2

D.Ba(NO3)2

12.某种“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B.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

4

C.X的值为13

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

4

15.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A+2H2O2====N2+4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2

B.NO2

C.NO

D.N2H4

二、填空题

16.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说明物质a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2)物质b属于______(选填:

A.纯净物

B.混合物);

(3)物质c(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填最简比);

(4)写出由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物质d的化学式_____;

(5)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三、计算题

17.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

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18.现在,全国正在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酒后驾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伤害.乙醇(俗名“酒精”)会导致触觉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等.乙醇可以通过淀粉进行发酵蒸馏得到.已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属于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或“混合物”之一).

(2)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喝酒的人往往能闻到其浑身的酒味,这反映了分子的什么性质_____.

(4)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列试剂中,最宜选用的是_____(填序号).

A石蕊试液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碘水    E氢氧化钠溶液

19.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52g至完全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6g,。

求:

(1)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_____;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

20.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经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⑧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______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要求列式计算)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21.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小明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07.8g.请完成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a—40

(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g;

(2)10片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g?

(写出计算过程)

22.经研究发现,在人们喜爱的腌制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N﹣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式为(CH3)2NNO],该物质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见下表: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4.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计算48克镁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的质量为68.4g。

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

四、综合题

2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⑴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现有水(H20)、双氧水(H202)、重水(D20,“D”表示原子核中有-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二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_________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_____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NaN02+NH4Cl—=NaCl+XT+2H20,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

______;猜想二:

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_____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填序号).

a、CuO      b.Cu(OH)2   c、Cu         d.Cu(NO3)2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计算: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

m=_____,n=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三、计算题

1、

2、

3、

4、

5、

6、

7、

8、

9、

四、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