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5191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docx

市水环境规划课程设计

[键入文档标题]

1.总论…………………………………………………………………2

1.1任务由来………………………………………………………………2

1.2编制目的………………………………………………………………2

1.3规划编制依据…………………………………………………………2

1.4指导思想………………………………………………………………4

1.5规划的编制原则………………………………………………………4

1.6规划的范围和时段……………………………………………………5

1.7规划的任务和目标……………………………………………………5

1.8规划重点………………………………………………………………6

1.9技术路线………………………………………………………………6

2.基本情况…………………………………………………………………8

2.1自然条件状况…………………………………………………………8

2.2社会经济状况…………………………………………………………9

2.3环境状况………………………………………………………………9

3.现状调查与评价……………………………………………………………12

3.1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2

3.2评价指标、方法………………………………………………………14

4.预测与目标确定……………………………………………………………19

4.1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及基准数据……………………………………19

4.2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预测……………………………………………23

4.3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25

4.4规划指标体系…………………………………………………………27

5.水环境功能区划……………………………………………………………28

5.1区划的基本原则………………………………………………………28

5.2区划步骤………………………………………………………………30

6.环境综合整治………………………………………………………………31

6.1水环境控制重点………………………………………………………31

6.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措施………………………………………32

7.可达性分析………………………………………………………………35

7.1费用—效益分析………………………………………………………35

7.2方案可行性分析………………………………………………………35

7.3水环境承载力分析……………………………………………………36

1总论

1.1任务由来

嘉陵江流经川北重镇南充市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南充经济社会的生存基。

但目前,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存在着水质下降恶化的问题,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存在着治理不当不力的问题,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机理和动因,是存在于问题背后的诸多矛盾。

从矛盾分析着手,才能由表及里抓住本和关键,找到从工作机制上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1.2编制目的

南充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加速,一方面加重了水资源的枯竭,造成了水环境污染,并使得部分地区呈现出水生态退化的趋势;而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量、水质和水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越来越来高。

如何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将直接影响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对水环境的有效保护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推进南充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嘉陵江流域水质状况,修复和保护嘉陵江流域水生态,既是实现南充市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1.3规划编制依据

1.3.1相关法律与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1)《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3)《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1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3.2相关规划

(1)《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

(2)《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3)《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4)《南充市市政共工程规划管理办法》

(5)《南充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

(6)《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

1.3.3执行标准

(1)《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149-85)

(4)《四川省主要河流环境功能类别表》

(5)《渔业水环境标准》(GB11607-89)

(6)《农田灌溉水资源标准》(GB5084-92)

(7)《造纸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3544-2001)

(8)《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

(9)《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7-92)

1.4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一主、三化、三加强”②的部署,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为抓手,着力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切实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为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1.5规划的编制原则

本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5.1近、远期相结合原则

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和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预测城市的发展状况,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要求。

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时序同国家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5.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1.5.3环境保护原则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现有绿地、行道树和古树名木,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强环境卫生和市容建设,促进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1.5.4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原则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

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1.5.5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1.5.6严格实施总量控制的原则

1.5.7城镇生活污水综合整治达标排放的原则

1.5.8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城市与农村环卫工作并抓的原则

1.5.9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原则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适用、经济,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1.5.10安全防患原则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符合城市防火、抗震、防洪、人民防空等要求,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市容景观。

1.5.1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6规划的范围和时段

1.6.1规划范围

本专项规划统筹考虑的范围为南充市辖三区,重点规划范围为嘉陵江南充市区段。

1.6.2规划时段

基准年:

2010年

近期水平年:

2015年

远期水平年:

2020年

远景展望年:

2030年

本次规划时段:

2010-2015

1.7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1.7.1规划任务

保护生活饮用水源;

重点治理工业污染源;

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建设城镇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1.7.2规划目标

1.7.2.1南充市水环境规划目标

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前提,按照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要求,结合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实际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制定合理的南充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恢复规划,建立科学的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为创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环境支撑。

1.7.2.2规划近期目标

有效控制嘉陵江流域水环境恶化趋势,降低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1.7.2.3规划远期目标

嘉陵江流域水质全面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逐步减轻各支流污染水平。

1.8规划重点

1.8.1、从嘉陵江流域城镇生态空间战略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推进南充市辖三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

在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研究流域水污染、市区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南充市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长远目标和近期措施,理顺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生态保护修复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8.2、划定嘉陵江水体功能区,按照生态环保的要求,制定嘉陵江各水体功能区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相应工程措施,并拟定相关管理政策和目标考核体系。

1.8.3、根据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区建设要求,提出滨江生态带建设规划,制定相应建设方案。

同时注重与城市景观建设及旅游开发相协调。

1.8.4、着眼城区饮水安全和工业供水安全,以保障城镇生活优质水源和重要园区生产水源为重点,提出流域内水资源调度配置方案。

1.8.5、在规划方案基础上,制定市辖三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实施时序,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组织保障、资金投入等支撑体系,确保通过系统的工程措施建设,逐步实现近远期规划目标。

1.9技术路线

以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城市总体以及相关部门规划为参考;以环境容量调查及历年的环境管理和检测科研及环评质料为依据;对我市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和预测。

对照水功能区找出达标差距,提出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制定水环境质量的专项达标规划,并提出与之相符合的工程项目及保证措施,最终完成水环境达标规划。

图1.9环境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

 

 

2.基本情况

2.1自然条件状况

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境内的西汉水和白龙江,因流经陕南凤县嘉陵谷而得名。

嘉陵江从广元市棋盘关进入四川,自阆中石子乡进入南充市境内,流经阆中、南部、仪陇、蓬安、高坪、顺庆、嘉陵七县(市)区的50多个乡镇,在嘉陵区临江镇流出南充市,流经广安市武胜县境,直奔重庆市合川,在此携渠、涪二江,流至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参见图2.1)。

嘉陵江全长1110公里,河道多环状曲流。

嘉陵江干流纵贯南充境内293公里。

南充市除蓬安、阆中、南部、西充部分地方分属渠江、涪江水系外,其余区域均属于嘉陵江流域的范围,面积9033平方公里。

南充境内嘉陵江水系计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100km3以上支流35条,过境水量240亿m3,与嘉陵江干流或支流相连的大中小型水库1230多座,蓄水能力17亿m3,地表水资源总量约40亿m3,人均550m3,每公倾耕地水资源量13500m3,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可控利用率2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图2.1嘉陵江流域图

2.2社会经济状况

嘉陵江水系是南充经济社会的生存根基。

嘉陵江南充流域现有省辖市一座(南充市区),县(市)城镇6座。

嘉陵江南充流域现有人口52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2.3%,乡镇387个,占总数的86%,总耕地面积207520公倾,占总量的92%。

嘉陵江水系维系着500多万人口、2200多万头牲畜的饮用水源,是全市不可须臾离开的母亲河。

南充市的农业至今是全市最重要的基础产业。

每年农用灌溉从嘉陵江水系取水高达6亿m,由此成就了南充市作为我省农业大市的地位。

嘉陵江丰富的水源也为工业生产注入活力。

南充市现有的机械、化工、轻纺、能源、建材等30多个工业门类,近四千家企业无一不是嘉陵江的用水大户。

南充丝绸早年即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其生产的基础性条件就是丰沛优质的嘉陵江水。

嘉陵江落差较大,水能丰富,已被国家列为实施内河渠化工程和梯级水电枢纽开发工程的河流。

南充境内嘉陵江干流可建9级电站,总装机92千瓦,理论年发电量44亿千瓦时,将在2010年前全部建成投产。

由于有嘉陵江水资源作保证,国家核电站建设已选址在蓬安、南部县嘉陵江畔,将于2020年各建成一座装机100万Kw的核电站。

2.3环境状况

2.3.1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现状令人担忧。

尽管南充市在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从总体上看,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2.3.1.1水质严重退化,不容乐观。

据调查,嘉陵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一是干流水质明显退化。

“九五”期间,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为0.21,开始出现“轻污染”,“十五”期间,综合污染指数达到0.26,已稳定在“轻污染”。

近年,嘉陵江水质虽然总体维持三类水质标准,但水体中总氮、粪大肠菌群、石油类等指数都严重超标,增加幅度较大。

二是支流水质日趋恶化。

支流水系涉及全流域60)70%的人口,从这次调查的27条支流看,污染量大面宽,相当严重。

多数段面属IV类水质的达14条,占53%;属V类、劣V类的6条,占23%。

如西河阆中段,南部金鱼溪、状元溪,西充虹溪河、高坪清溪河、西河顺庆段(桓子河)、嘉陵凤垭河、蓬安河舒河等支流,大都是死水一潭,臭气熏天,丧失了水体的基本使用功能,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

三是水库水质变差。

随着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污染不断加剧,水体质量下降。

从调查的7座水库看,蓬安大深沟水库、营山幸福水库、仪陇思德、柏杨湖水库水质较好,水质为Ⅲ类;而南部升钟水库,高坪磨儿滩水库和西充红旗水库水质较差,水质为Ⅳ类,几乎占了水库总数的一半。

2.3.1.2污染量大面宽,危害严重。

嘉陵江流域的污染主要有四个来源:

一是工业污染点多量大。

沿干流、支流而建的规模企业360多家,这些企业每天产生废水8.3万吨,经处理达标排放的仅8000多吨(占9.6%),其余7万多吨均直排江河;每天产生的固体废渣有400多吨进入流域水系,造成水体污染。

二是生活污染成为祸首。

沿干流、支流和库区的城镇,每天约产生生活污水22万吨,有95%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江河;每天产生固体垃圾2000余吨,其渗透液全都排入江河和地下水。

据测算,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江河的总量,约为企业排放量的2.6倍,COD的排放量约为工业废水COD排放量的18倍,是流域的最大污染源。

流域现有各类在航船只2202只,每年产生垃圾、废油860多吨,90%直排江河。

这些都给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三是医疗污染日渐加剧。

流域现有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5800多个,个体诊所2300多个,每天产生医疗垃圾60多吨,规范处理不足20吨,每天产生医疗废水40多吨,达标排放不足10吨。

70%的医疗垃圾按生活垃圾处理,75%的医疗废水直排江河,严重危及群众饮用水安全。

四是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2004年,流域农药施用量3673吨,残留量流入水体达629吨;化肥施用量33.9万吨,淋失量达10.17万吨;农膜用量4445吨,未回收量达667吨;规模养殖场1326个,每天产生废水3880吨,排泄物281吨,畜禽养殖的60%、水产养殖的95%的污染废物都直排江河,加重了水环境的污染。

表2.3.1.2-1嘉陵江流域南充段主要污染源量化表

工业污染日产量(万吨)

生活污染日产量(万吨)

医疗污染日产量(万吨)

废水

直排

垃圾

进入水系

污水

直排

垃圾

进入水系

污水

直排

垃圾

进入水系

3

2.2

1.8

0.06

22

16

0.25

0.06

60

5

25

10

表2.3.1.2-2嘉陵江流域南充段农村面源污染量化表(万吨/年)

农药施用量

进入水体量

化肥使用量

淋失量

农膜使用量

农膜回收量

养殖污水量

进入水上体量

畜禽排泄物量

进入水体量

0.38

0.06

33.9

10.2

0.45

0.07

0.45

0.36

0.03

0.012

2.3.1.3发展趋势严峻,前景堪忧。

南充撤地建市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建成区面积已由“八五”期间的46.51km2扩大到目前的110.6km2,人口由64.6万增加到117万,生产生活用水量也由每天8万多吨猛增到近30万吨。

到2010年,流域城镇面积、人口数量、工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还将成倍增长。

在城镇人口翻番、生产消费翻番的状况下,污染源也将同时翻番;随着产业支撑作用的发挥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企业生产废水、废渣将成倍增加;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水产、畜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将有增无减;随着城镇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消费、旅游消费、医疗消费等将大量增加,由此产生的污染也将不断加剧;同时,随着嘉陵江梯级开发的全面展开,使江河生态环境逐步变为水库生态环境,不仅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富营养化程度加重,而且将加剧水土流失,破坏植被景观,增加污染负荷,干扰水生动植物生长等等。

面对发展已使水环境容量不堪重负,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整治水环境,保护“母亲河”,还嘉陵江一江清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3现状调查与评价

3.1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认识不够到位,观念尚有误区。

由于一些同志未能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往往在发展中只重DP,不重COD(污染指标)。

部分领导干部谋划经济发展多,考虑可持续发展少;注重当前经济效益多,考虑长远环境效益少;关注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少,不自觉地陷入了“先发展、后治理”“先治穷、后治污”的思维定势,难以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的较大代价,去换取DP的较小增长。

因而对水环境的脆弱性、水体污染的危害性、发展趋势的严峻性和整治污染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严重不足、缺乏整治污染的现实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

3.1.2.历史欠账较多,环保未能跟上。

面对南充市人口多、资源少、基础弱,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基本市情,长期以来,各地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上,而对环保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尤其对沿江密布的化工、轻纺、造纸、皮革、食品等传统粗放型企业的污染防治不力,加之城市的排污网管设置不合理、不完善,使历史形成的水污染问题积重难返。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经济发展压力大,环保工作未跟上,使水环境污染“老账”未除,又添“新账”。

3.1.3政策配套不够,资金投入较少。

随着改革发展的快速推进,各级各部门都主要忙于抓经济、跑项目促发展,因而忽视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和机制建设,目标考核、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奖励优惠等一系列有利于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完善,环保工作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同时由于各级财政既要保吃饭,又要保建设,因而投入环保工作的资金少、缺口大,专项用于治理水污染的资金更是杯水车薪,使流域环保工作受到资金瓶颈的严重制约,水污染治理收效甚微。

表3.1.32005年南充市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

投入情况统计表(万元)

单位

整治水葫芦专项投入

争取上级投入

沿江规模企业投入

总计投入

备注

市本级

40.00

290.00

1205.00

1535.00

顺庆区

43.50

43.50

高坪区

25.00

120.00

563.00

708.00

嘉陵区

130.00

130.00

阆中市

180.00

140.00

63.00

383.00

南部县

135.00

395.000

530.00

西充县

50.00

70.00

120.00

营山县

蓬安县

11.30

60.00

2200.00

2271.30

仪陇县

21.01

70.00

97.01

合计

635.81

750.00

4426.00

5817.81

注:

2005年治理嘉陵江南充段水环境总投入为5817.81万元,比2004年增加1020.02万元。

其中,市县政府用于治理嘉陵江水环境的专项投入不到当年财政收入的0.01%。

3.1.4.执法环境较差,监管明显乏力。

这些年,环保部门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使环保执法步履维艰,污染治理进展缓慢。

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饥不择食,不管项目优劣、污染轻重都大开绿灯,使“环评关”难把严,“三同时”难以实行;一些地方未按标准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有的搞协商征收,定费统收,随意减、免、缓;有的甚至借口扶持企业,强令免收排污费,阻扰环保执法等,致使一些企业有恃无恐,肆意排污,给依法监管增加很大难度。

同时,由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检测手段和治污设施较差,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执法条件和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预警检测、逗硬奖惩等长效机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社会参与度低,监管力度弱。

3.2评价指标、方法

3.2.1评价指标

3.2.1.1pH值

  在水中pH值的允许范围一般在6.5~8.5之间。

就天然水域而言,其pH值的变化范围是比较小的。

一般认为鱼能正常生存的酸碱度就是pH值的允许范围。

当降雨时,鲑鱼在pH为5.5的条件下,就全部死亡。

显然,pH值为5.5时就不是允许范围了。

3.2.1.2浊度和透明度

  所谓浊度,就是用来表示水质混浊程度的单位。

当1L水中含有1mg直径为62~74μm的白陶土时,被称为浊度1度(1°)。

使用浊度计的方法通常是把水的吸光度与标准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测定。

所谓透明度,在日本是用5号活字印刷成文字,置于被测液的底部,然后通过液层垂直看底部的文字,以刚刚能辨认出文字的水层高度的厘米数来表示。

进行了废水浊度和透明度的测定,水的污浊程度就基本上知道了。

3.2.1.3悬浮物(SS)

  多数废水含有不溶解性的悬浮物。

所谓悬浮物,也有人称之为“浮游物”。

当溶液混浊时,除含有悬浮物外,也含有微量的溶解物。

不过这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

3.2.1.4溶解氧(DO)

  当废水中含有还原性有机物质时,这些还原性物质就和水中的溶解氧起反应,往往引起水中溶解氧不足。

所以,当水中有机物多时,溶解氧就少。

因此,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就能知道水的污染程度。

但是作为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的方法,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付诸于实践。

系表示污染物质数量的个指标,它是水中的有机物被好气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氧的数量,而氧的量与有机物的量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

3.2.1.5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